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1704发布日期:2019-05-31 22: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具体涉及到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无溶剂零VOC聚氨酯树脂在反应釜内反应之后会在反应釜内壁上留下液态的树脂胶体或者固态的树脂垢块,人工清理起来需要使用到铲具或者钢刷,容易损伤反应釜内壁,且耗时长,效率低,因此发明一种可以代替人工且清洁效率更高的反应釜清洁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以达到代替人工去清洁树脂反应釜内壁上的残留树脂,提高清洁效率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安装于反应釜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顶盖,连接轴,臂架;所述顶盖盖合于反应釜进料口上方,所述电机固定于顶盖上,所述连接轴穿过顶盖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臂架所述臂架包括第一臂架、第二臂架;所述第一臂架焊接固定在连接轴侧面上,其截面形状为“冖”形,在第一臂架一端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臂架截面形状为“冖”形,第二臂架上表面设置有毛刷,且所述毛刷贴合反应釜内壁,在第二臂架的一端两侧开设有连接孔,用于与第一臂架铰接;在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之间设置有弹力装置,所述弹力装置使得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之间有分离的趋势,所述电机带动连接轴与清洁臂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为长方体,在第一连接轴上端焊接有一圆柱形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顶盖与电机传动轴相连,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上,所述第一臂架固定于第二连接轴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的下表面靠近连接孔位置处焊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凸出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的下表面;在连接台上焊接有两个同轴布置半圆柱铰接架,在两个半圆柱铰接架之间,铰接有一个弹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装置铰接于铰接架上,包括底盖,活塞腔,弹簧,活塞杆,固定杆,所述活塞腔为圆柱形,在其内部为空心结构,可供活塞杆活动,活塞腔下底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活塞腔内且贯穿活塞腔上表面,在活塞杆上突出活塞腔的一端左右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底盖为圆柱体,底盖其底面上突出设置有螺纹连接台,用于与开口螺纹连接,底盖侧面相对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弹簧放置于活塞杆与底盖之间,所述固定杆为圆柱体,在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侧面刻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臂架在反应釜内壁上旋转,由臂架上的毛刷刷去留在反应釜内壁上的树脂,其组合臂架之间附带的弹力系统可保证毛刷始终紧贴内壁,提高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臂架、连接杆、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安装台、铰接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弹力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弹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脂反应釜的清洁装置的弹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2、顶盖;3、连接轴;31、第一连接轴;32、第二连接轴;4、臂架;41、第一臂架;42,第二臂架;43、连接孔;44、安装台;45、铰接架;5、毛刷;6、弹力装置;61、活塞腔;62、活塞杆;63、底盖;631、螺纹连接台;64、弹簧;6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连接轴3穿过顶盖2与电机1的传动轴相连接,电机1固定在顶盖2上,顶盖2放置在反应釜开口处,连接杆及臂架4深入反应釜内部,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2中心位置,电机1为调速电机1,优点是可通过内部的状况调节电机1转速,调节清洁效果,电机1的传动轴与连接轴3上的圆柱形第一连接轴31相连,第一连接轴31焊接固定在长方体形的第二连接轴32的上底面,第二连接轴32设置为长方体的目的是方便臂架4的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轴31的四个侧面同水平方向焊接有四个结构相同的臂架4,下面简要说明其中一个的结构,臂架4包括第一臂架41与第二臂架42,第一臂架41水平焊接在第二连接轴42的侧面上,第一臂架41与第二臂架42的截面形状为“冖”形,第一臂架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32水平焊接,在其另一端的两个侧面处相对开设有连接孔43,所述第一臂架水平卡入第一臂架“冖”形开口内,所述第一臂架41和第二臂架42的连接处通过在连接孔43内插入固定轴来实现固定,所述第二臂架42下部呈弧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贴合反应釜内壁,第二臂架42上端两个侧面相对开设有连接孔43,第一臂架41垂直套入第二臂架42空心结构内,第一臂架41与第二臂架42上的连接孔43位置相对,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第二臂架42上表面粘接有毛刷5,因为树脂垢块与树脂胶体较难清洁,所述毛刷5使用的是硬度较高的塑料作为材料,在第一臂架41与第二臂架42靠近连接处的下表面上焊接有一个长方体的安装台44,在安装台44上焊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半圆柱体铰接架45,弹力装置6设置于铰接架45之间。

如图4、图5、图6所示,弹力装置6包括底盖63,活塞腔61,弹簧64,活塞杆62,固定杆65,活塞腔61为空心圆柱体,在活塞腔61的下底面开设有开口,活塞杆62从开口中放入,并贯穿活塞腔61上底面,之后再活塞杆62突出上底面的一端侧面,左右相对的垂直焊接有固定杆65,固定杆65为圆柱体,在远离连接处的一端刻设有螺纹,底盖63为圆柱体,在其侧面左右相对的垂直焊接有固定杆65,在底盖63的一个底面上凸出焊接有圆柱形的螺纹连接台631,用于与底盖下底面螺纹连接并封闭开口,弹簧64设置于底盖63与活塞杆62之间,为活塞杆62提供弹力,组装完成之后,底盖63上的固定杆65插入第一臂架41下表面安装台44上的两个铰接架45,将弹力装置6固定在两个铰接架45之间,活塞杆62上的固定杆65插入第二臂架42下表面安装台44上的两个铰接架45,由于弹簧64的弹力系数较大,使得第二臂架42受到向反应釜内壁方向的弹力,使得第二臂架42外表面上的毛刷5始终贴紧反应釜内壁,增大毛刷5对反应釜内壁的压力,提高清洁效果,提升清洁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