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沉淀池助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986发布日期:2019-07-13 09:1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管沉淀池助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斜管沉淀池助凝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在斜管沉淀池中完成絮凝沉淀,使重金属和和废水分离,斜管沉淀池污泥经过泵提升后进入污泥储罐。斜管沉淀池的絮凝沉淀效率是其中的关键点。单纯的斜管沉淀池在污水悬浮物较高的情况下,沉淀效率并不理想。在现场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现污泥附着在斜管上面,无法自然沉淀,影响了污泥的出泥率,加大了人工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的加药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分别设置在池体内一侧的用于絮凝的搅拌区以及在池体内另一侧用于絮凝沉淀的沉淀区,所述搅拌区内设置有助于絮凝的搅拌器,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并行排布的斜管,污水从搅拌区絮凝后,再依靠高流速流入沉淀区的底部,所述斜管沉淀池助凝系统包括细砂注入装置以及细砂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细砂注入装置设置于搅拌区上方用于将细砂注入搅拌区内的细砂注入装置,所述细砂注入装置包括将细砂进行导流注入的细砂注入腔,所述沉淀区包括水处理出口端以及污泥出口端,所述污泥出口端设置有细砂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细砂循环利用装置一端与污泥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细砂注入装置相连。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沉淀池内加入细砂可以通过极细砂的循环和补充增加凝聚的几率,确保絮凝物的密度,以增加絮凝物的形成和沉淀的速度。另外,投加极细砂可以显著增大反应表面积而得到良好的去除效率。而细砂循环利用装置则促进了细砂的循环,增加沉淀池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砂注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细砂注入腔外部的漏斗型壳体以及设置于漏斗型壳体内的细砂存储腔,所述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之间设置有隔腔单元,所述隔腔单元包括将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分隔开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细砂存储腔腔璧之间进行铰接设置,分隔板可根据该铰接点进行转动。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漏斗型的细砂注入装置可以帮助细砂在注入过程中有个较缓慢以及均匀的注入过程,而分隔板的设置可以将漏斗型壳体设置成两个腔以用来控制是否加细砂,根据分隔板的转动来让细砂是否注入沉淀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腔单元还包括控制分隔板进行转动的控制芯片以及驱动分隔板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分隔板上还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可发送采集到的实时重量参数信号至控制芯片中以让控制芯片判断实时重量参数是否与设定重量参数相一致。分隔板包括将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分隔开的初始位以及让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进行互通的互通位,当实时重量参数与设定重量参数相一致时,则控制芯片就会控制电机从而将分隔板从初始位转动到互通位。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利用控制芯片以及重量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再预先设定一个细砂重量值,该重量值与污水量呈一定关系,使用者可根据污水量的大小设定好细砂重量值,解决了人工手动去加细砂费时费力也不容易控制精度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砂循环利用装置为将污泥出口端与细砂存储腔相互连通的三通管。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三通管的设置起到了循环利用细砂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斜管沉淀池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助凝系统的细砂注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1,分别设置在池体1内一侧的用于絮凝的搅拌区11以及在池体1内另一侧用于絮凝沉淀的沉淀区12,所述搅拌区11内设置有助于絮凝的搅拌器2,所述沉淀区12内设置有若干个并行排布的斜管5污水从搅拌区11絮凝后,再依靠高流速流入沉淀区12的底部,所述斜管沉淀池助凝系统包括细砂注入装置3以及细砂循环利用装置6,所述细砂注入装置3设置于搅拌区11上方用于将细砂注入搅拌区 11内的细砂注入装置3,所述细砂注入装置3包括将细砂进行导流注入的细砂注入腔31,所述沉淀区11包括水处理出口端111以及污泥出口端112,所述污泥出口端112设置有细砂循环利用装置6,所述细砂循环利用装置6一端与污泥出口端112相连,另一端与细砂注入装置相连。通过在沉淀池12内加入细砂可以通过极细砂的循环和补充增加凝聚的几率,确保絮凝物的密度,以增加絮凝物的形成和沉淀的速度。另外,投加极细砂可以显著增大反应表面积而得到良好的去除效率。而细砂循环利用装置则促进了细砂的循环,增加沉淀池的效率。

所述细砂注入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细砂注入腔外部的漏斗型壳体32以及设置于细砂注入腔31上部的细砂存储腔33,所述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之间设置有隔腔单元34,所述隔腔单元34包括将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分隔开的分隔板34,所述分隔板34与细砂存储腔腔璧之间进行铰接设置,分隔板可根据该铰接点35进行转动。漏斗型的细砂注入装置可以帮助细砂在注入过程中有个较缓慢以及均匀的注入过程,而分隔板的设置可以将漏斗型壳体设置成两个腔以用来控制是否加细砂,根据分隔板34的转动来让细砂是否注入沉淀池内。所述隔腔单元还包括控制分隔板进行转动的控制芯片以及驱动分隔板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分隔板34上还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可发送采集到的实时重量参数信号至控制芯片中以让控制芯片判断实时重量参数是否与设定重量参数相一致。分隔板 34包括将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分隔开的初始位以及让细砂存储腔与细砂注入腔进行互通的互通位,当实时重量参数与设定重量参数相一致时,则控制芯片就会控制电机从而将分隔板从初始位转动到互通位。利用控制芯片以及重量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再预先设定一个细砂重量值,该重量值与污水量呈一定关系,使用者可根据污水量的大小设定好细砂重量值,解决了人工手动去加细砂费时费力也不容易控制精度的技术问题。

所述细砂循环利用装置为将污泥出口端与细砂存储腔相互连通的三通管6。三通管的设置起到了循环利用细砂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