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9370发布日期:2019-06-05 23:5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是日渐加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污染也愈来愈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饮用水作为生活的必需,人们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完全健康,因此净水设备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但是目前的净水设备由于滤芯更换麻烦及出水管细菌的逆向生长问题,使得净水设备过滤之后的饮用水中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影响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水的安全健康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安全健康的饮用水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

一种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滤膜、出水管及微生物控制阀,饮用水经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滤膜完成第一次净化,而后将净化之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微生物控制阀,该微生物控制阀另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微生物控制阀包括中空载体和装设在所述中空载体内的具有杀灭微生物功能的填充颗粒,所述填充颗粒包括基体、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位于基体和第二涂覆层之间,所述基体的材质为不溶于水的无机化合物,所述第一涂覆层的材质为二氧化钛,所述第二涂覆层的材质为银或银聚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二涂覆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的形状为球状,所述基体表面凹设有若干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凹坑的直径为10um-600um,所述第一涂覆层的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凹坑的直径为10nm-100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膜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或微滤膜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位于进水管与滤膜之间,所述前置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为PP棉滤芯与活性炭滤芯串联,第二过滤组件为活性炭滤芯与复合滤芯并联,第三过滤组件为PP棉滤芯与复合滤芯并联之后再与活性炭滤芯串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复合滤芯。

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微生物控制阀将经过净化的饮用水菌落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通过设置前置滤芯可以更好的保护滤膜及延长滤膜的适用寿命,前置滤芯的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串联设置,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并联设置可以解决滤芯堵塞及滤芯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中微生物控制阀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中微生物控制阀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中微生物控制阀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中微生物控制阀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8为图6本实用新型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滤膜、出水管及微生物控制阀,饮用水经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滤膜完成第一次净化,而后将净化之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微生物控制阀,该微生物控制阀另一端连接出水管。本实施例中进水管的饮用水是基本上不存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是对细小颗粒物和余氯的过滤,因此所述滤膜为微滤膜。

所述滤膜与微生物控制阀之间还设置有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具有杀菌和改善口感的作用。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微生物控制阀包括中空载体1和装设在所述中空载体1内的具有杀灭微生物功能的填充颗粒2,该中空载体1为两端设置进出水口的收容容器,可以是管状或其他。所述填充颗粒2包括基体21、第一涂覆层22和第二涂覆层23,所述基体21的形状为球状,所述第一涂覆层22位于基体21和第二涂覆层23之间,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厚度大于第二涂覆层23的厚度,所述基体21的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材质为二氧化钛,所述第二涂覆层23的材质为银或银聚合物。银或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的功能。

所述基体21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坑211,所述第一凹坑211的直径为50um-600um。所述第一凹坑211的作用在于增大填充颗粒2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坑221,所述第二凹坑221的直径为10nm-800nm,所述第二凹坑221的作用在于增强第二涂覆层23与第一涂覆层22的结合力。

其中,三氧化二铝作为基体21的材料,不溶于水且材质的硬度可以达到要求,二氧化钛具有黏附力强,且为白色颜料,使得银或银聚合物在杀微生物时,可以从表面看出微生物控制阀的使用状况。

本实施例中饮用水经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滤膜完成第一次净化,而后经所述出水管将净化之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微生物控制阀过滤之后到达出水管,所述微生物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边缘,通过微生物控制阀杀菌将出水管的细菌逆向生长的菌落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微生物控制功能的饮用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前置滤芯、滤膜、出水管、后置滤芯及微生物控制阀,饮用水经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前置滤芯和滤膜完成第一次净化,而后将净化之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后置滤芯进行杀菌和改善口感,然后通过微生物控制阀进行再次杀菌进行菌落总数控制。本实施例中进水管的饮用水是基本上不存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是对余氯的过滤,因此所述滤膜为反渗透膜。

其中,所述前置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并联设置。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串联设置可以改善饮用水的前期过滤效果,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并联设置可以在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堵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继续过滤,无需更换滤芯,延长滤芯更换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为PP棉滤芯与活性炭滤芯串联,第二过滤组件为活性炭滤芯与复合滤芯并联,第三过滤组件为PP棉滤芯与复合滤芯并联之后再与活性炭滤芯串联。PP棉滤芯可以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如污泥、铁锈、有机矿物质杂质等。活性炭滤芯可以去除余氯、有机物等,还可以脱色和去除异味的功能。复合滤芯具有过滤效率高的优势。当然,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及第三过滤组件的设置不限于上述设置,也可以是,第一过滤组件为PP棉滤芯与复合滤芯串联,第二过滤组件为活性炭滤芯与复合滤芯并联,第三过滤组件为两个PP棉滤芯并联之后再与复合滤芯串联。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微生物控制阀包括中空载体1和装设在所述中空载体1内的具有杀灭微生物功能的填充颗粒2,该中空载体1为两端设置进出水口的收容容器,可以是管状或其他。所述填充颗粒2包括基体21、第一涂覆层22和第二涂覆层23,所述基体21的形状为球状,所述第一涂覆层22位于基体21和第二涂覆层23之间,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厚度大于第二涂覆层23的厚度,所述基体21的材质为三氧化二铝,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材质为二氧化钛,所述第二涂覆层23的材质为银或银聚合物。银或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的功能。

所述基体21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坑211,所述第一凹坑211的直径为10um-400um。所述第一凹坑211的作用在于增大填充颗粒2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涂覆层22的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坑221,所述第二凹坑221的直径为50nm-1000nm,所述第二凹坑221的作用在于增强第二涂覆层23与第一涂覆层22的结合力。

本实施例中饮用水经所述进水管依次通过前置滤芯、滤膜、后置滤芯完成第一次净化,而后经所述出水管将净化之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微生物控制阀过滤,通过微生物控制阀杀菌将出水管的细菌逆向生长的菌落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通过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串联设置,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并联设置可以解决滤芯堵塞及滤芯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