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水资源短缺,中水回用是改善生态、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措施,淋浴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大,浊度较高,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将淋浴水回收用作冲洗马桶用水。
景观水池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是由于淋浴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大,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引起微生物的滋生,长时间放置会导致水质出现异味等现象,导致回用时水质达不到景观水池用水的标准,并且淋浴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引起一些藻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甚至散发恶臭等气味影响观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安装便捷,节约水资源,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能够将淋浴用水收集、处理、储存,能够去除淋浴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分解有机成分,经处理的淋浴用水水质符合景观用水规范,实现淋浴用水的回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包括集水池、过滤沉淀池和生物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池包括封闭式池体、平面格栅和挡板,挡板设置在封闭式池体的内部,挡板将过滤沉淀池分为第一静置池和第二静置池,平面格栅的左侧与封闭式池体相连接,平面格栅的右侧与挡板相连接,挡板上设置有溢流堰,生物处理池包括生物转盘、导流装置和储水罐,生物转盘设置在储水罐的上方,生物转盘的右侧上设置有出口堰,出口堰与导流装置相连接,导流装置包括弧形引流板、防溅板和下水槽,弧形引流板的左侧连接在出口堰上,弧形引流板设置在防溅板的内侧上方,防溅板的下方与储水罐固定连接,防溅板的端部与下水槽相接触,下水槽与储水罐内部贯通;通过设置集水池,将淋浴水收集并排至过滤沉淀池中,首先经过平面格栅,平面格栅能将淋浴水中的毛发等大粒径固体杂质过滤,平面格栅与过滤沉淀池活动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平面格栅取下对其表面垃圾进行清除,经平面格栅过滤后的淋浴水进入到第一静置池中进行静置,淋浴水中的微粒固体颗粒在静置作用下沉淀在第一静置池的底部,当第一静置池内的淋浴水液位高度超过溢流堰的高度时,第一静置池中的上方清液从溢流堰流至第二静置池中,进入第二静置池的淋浴水进行第二道静置作用,第一静置池和第二静置池的设置双重保证了淋浴水中的不可溶颗粒物的沉淀完全,第二静置池能够控制淋浴水的流出速度,防止因流量过大对生物处理池产生冲击作用,破坏生物转盘的正常工作,生物转盘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淋浴水得到净化,导流装置将生物转盘净化后的淋浴水引导至储水槽中,导流装置实现了对淋浴水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集水池的中部设置有下水口,下水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的右侧与过滤沉淀池相连接;淋浴水落入集水池中,并在集水池表面坡度的导向作用下从中部的下水口处流入第一软管中,并经由第一软管进入过滤沉淀池中进行处理。
进一步,挡板的上方设置有右限位板,右限位板呈L型结构,平面格栅的右侧放置在右限位板上;右限位板对平面格栅的右侧位移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因平面格栅的移动而造成淋浴水未经平面格栅的过滤直接进入到第一静置池中等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封闭式池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后限位板和安装板,平面格栅的左侧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保证了平面格栅的稳固性,后限位板对平面格栅的上下位移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平面格栅在过滤沉淀池中的高度位置始终不变。
进一步,第一静置池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二静置池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挡板的高度,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生物处理池相连通;进入封闭式池体的淋浴水经过平面格栅的过滤作用后向下进入到第一静置池内,淋浴水在第一静置池内进行静置,能够将平面格栅无法过滤的颗粒状固体杂质沉淀,出水口能够实现第二静置池的上方清液排出。
进一步,过滤沉淀池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与储水罐底部固定连接;底座能够将过滤沉淀池与生物处理池固定连接,能够保证过滤沉淀池的稳固性。
进一步,生物转盘包括转动盘和反应槽,反应槽为半圆形柱体,转动盘设置在反应槽内,转动盘通过转动轴与反应槽连接;生物转盘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转动盘的表面会附着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以吸附反应槽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且在转动过程中,转动盘能够交替的与淋浴水和空气接触,既能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又能生物膜与淋浴水进行接触反应。
进一步,下水槽为框体结构,储水罐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经生物处理后的淋浴水通过下水槽进入到储水罐中短暂储存,根据需要可将储水罐中的水用于景观池等。
进一步,储水罐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凸起,下水槽安装在安装凸起上;安装凸起使得储水罐与导流装置的连接更加方便,防止储水罐与导流装置接口处因密封效果不佳而发生的漏水现象。
采用如上述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过滤沉淀池的组装
(1)根据设计尺寸和形状制作出封闭式池体、平面格栅和挡板,并在封闭式池体上预留出进水口和出水口;
(2)其次将挡板放置在封闭式池体的内部,并调整将挡板与封闭式池体左侧壁的距离,使得挡板与封闭式池体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平面格栅的宽度相同,然后将挡板固定连接在封闭式池体的底部;
(3)最后将平面格栅放置在封闭式池体的内部,并确保平面格栅的左侧放置在安装板上,平面格栅的右侧放置在右限位板上。
2)生物处理池的安装
(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组装生物转盘,然后将储水罐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并将生物转盘的底座与储水罐固定连接;
(2)然后将防溅板的左端紧贴生物转盘,并将防溅板的底部与储水罐固定连接,确保防溅板的右端紧贴下水槽,再将弧形引流板安装在防溅板上,并保证弧形引流板的左侧与生物转盘的出口堰相连接,弧形引流板的右侧与下水槽相连接;
(3)最后将下水槽固定连接在安装凸起上,确保淋浴水经下水槽进入到储水罐中。
3)整体的安装
(1)首先根据浴室地面的设计尺寸,并按规范做出地面的防水层并在地面上预留出下水口,在地面上用瓷砖铺设出集水池,保证集水池的表面四周向内部倾斜,倾斜角度为4~8°,并将第一软管的一端安装在下水口上;
(2)接着将第一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静置池的进水口中,并且保证第一软管伸入第一静置池体中至少3cm,且第一软管的末端位于平面格栅的上方;
(3)然后将第二软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静置池的出水口中,并将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生物处理池中;
(4)最后将出水管的一端安装在储水罐上,并将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景观池相连接,并在出水管上设置阀门控制液体流出速度。
4)淋浴水回用装置的处理工艺
(1)首先集水池利用表面的倾斜角度收集淋浴水,收集的淋浴水经第一软管排放至过滤沉淀池中;
(2)经上一步骤收集的淋浴水通过第一软管进入平面格栅中,经过平面格栅将固体杂质过滤后进入第一静置池中静置,当第一静置池内的淋浴水水量超过溢流堰的高度时,淋浴水通过溢流堰进入第二静置池内,当第二静置池内的淋浴水水位超过出水口的高度时,淋浴水经由第二软管进入生物处理池中;
(3)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生物处理池,使得转动盘在反应槽内匀速转动,来自过滤沉淀池中的淋浴水通过第二软管进入生物处理池中,淋浴水通过生物处理池的作用后由出口堰流出,经过导流装置的导流作用进入储水罐中储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集水池将淋浴水收集并排至过滤沉淀池中,首先经过平面格栅,平面格栅能将淋浴水中的毛发等大粒径固体杂质过滤,平面格栅与过滤沉淀池活动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平面格栅取下对其表面垃圾进行清除,经平面格栅过滤后的淋浴水进入到第一静置池中进行静置,淋浴水中的微粒固体颗粒在静置作用下沉淀在第一静置池的底部,当第一静置池内的淋浴水液位高度超过溢流堰的高度时,第一静置池中的上方清液从溢流堰流至第二静置池中,进入第二静置池的淋浴水进行第二道静置作用,第一静置池和第二静置池的设置双重保证了淋浴水中的不可溶颗粒物的沉淀完全,第二静置池能够控制淋浴水的流出速度,防止因流量过大对生物处理池产生冲击作用,破坏生物转盘的正常工作,生物转盘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淋浴水得到净化,导流装置将生物转盘净化后的淋浴水引导至储水槽中,导流装置实现了对淋浴水的导向作用;通过本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对淋浴水的物理和生物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淋浴水能够满足景观用水的水质需求,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安装便捷,节约水资源,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能够将淋浴用水收集、处理、储存,能够去除淋浴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分解有机成分,经处理的淋浴用水水质符合景观用水规范,实现淋浴用水的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沉淀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沉淀池和生物处理池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水池;2-过滤沉淀池;3-生物处理池;4-封闭式池体;5-平面格栅;6-挡板;7-第一静置池;8-第二静置池;9-溢流堰;10-生物转盘;11-导流装置;12-储水罐;13-出口堰;14-弧形引流板;15-防溅板;16-下水槽;17-下水口;18-第一软管;19-右限位板;20-后限位板;21-安装板;22-进水口;23-出水口;24-第二软管;25-底座;26-转动盘;27-反应槽;28-转动轴;29-出水管;30-安装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包括集水池1、过滤沉淀池2和生物处理池3,过滤沉淀池2包括封闭式池体4、平面格栅5和挡板6,挡板6设置在封闭式池体4的内部,挡板6将过滤沉淀池2分为第一静置池7和第二静置池8,平面格栅5的左侧与封闭式池体4相连接,平面格栅5的右侧与挡板6相连接,挡板6上设置有溢流堰9,生物处理池3包括生物转盘10、导流装置11和储水罐12,生物转盘10设置在储水罐12的上方,生物转盘10的右侧上设置有出口堰13,出口堰13与导流装置11相连接,导流装置11包括弧形引流板14、防溅板15和下水槽16,弧形引流板14的左侧连接在出口堰13上,弧形引流板14设置在防溅板15的内侧上方,防溅板15的下方与储水罐12固定连接,防溅板15的端部与下水槽16相接触,下水槽16与储水罐12内部贯通;通过设置集水池1,将淋浴水收集并排至过滤沉淀池2中,首先经过平面格栅5,平面格栅5能将淋浴水中的毛发等大粒径固体杂质过滤,平面格栅5与过滤沉淀池2活动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平面格栅5取下对其表面垃圾进行清除,经平面格栅5过滤后的淋浴水进入到第一静置池7中进行静置,淋浴水中的微粒固体颗粒在静置作用下沉淀在第一静置池7的底部,当第一静置池7内的淋浴水液位高度超过溢流堰9的高度时,第一静置池7中的上方清液从溢流堰9流至第二静置池8中,进入第二静置池8的淋浴水进行第二道静置作用,第一静置池7和第二静置池8的设置双重保证了淋浴水中的不可溶颗粒物的沉淀完全,第二静置池8能够控制淋浴水的流出速度,防止因流量过大对生物处理池3产生冲击作用,破坏生物转盘10的正常工作,生物转盘10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淋浴水得到净化,导流装置11将生物转盘10净化后的淋浴水引导至储水槽中,导流装置11实现了对淋浴水的导向作用。集水池1的中部设置有下水口17,下水口17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软管18,第一软管18的右侧与过滤沉淀池2相连接;淋浴水落入集水池1中,并在集水池1表面坡度的导向作用下从中部的下水口17处流入第一软管18中,并经由第一软管18进入过滤沉淀池2中进行处理。挡板6的上方设置有右限位板19,右限位板19呈L型结构,平面格栅5的右侧放置在右限位板19上;右限位板19对平面格栅5的右侧位移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因平面格栅5的移动而造成淋浴水未经平面格栅5的过滤直接进入到第一静置池7中等现象的发生。封闭式池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后限位板20和安装板21,平面格栅5的左侧放置在安装板21上;安装板21保证了平面格栅5的稳固性,后限位板20对平面格栅5的上下位移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平面格栅5在过滤沉淀池2中的高度位置始终不变。第一静置池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2,第二静置池8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23,出水口23的高度低于挡板6的高度,进水口22的高度高于挡板6的高度,出水口23通过第二软管24与生物处理池3相连通;进入封闭式池体4的淋浴水经过平面格栅5的过滤作用后向下进入到第一静置池7内,淋浴水在第一静置池7内进行静置,能够将平面格栅5无法过滤的颗粒状固体杂质沉淀,出水口23能够实现第二静置池8的上方清液排出。过滤沉淀池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5,底座25与储水罐12底部固定连接;底座25能够将过滤沉淀池2与生物处理池3固定连接,能够保证过滤沉淀池2的稳固性。生物转盘10包括转动盘26和反应槽27,反应槽27为半圆形柱体,转动盘26设置在反应槽27内,转动盘26通过转动轴28与反应槽27连接;生物转盘10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转动盘26的表面会附着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以吸附反应槽27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且在转动过程中,转动盘26能够交替的与淋浴水和空气接触,既能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又能生物膜与淋浴水进行接触反应。下水槽16为框体结构,储水罐12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29;经生物处理后的淋浴水通过下水槽16进入到储水罐12中短暂储存,根据需要可将储水罐12中的水用于景观池等。储水罐12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凸起30,下水槽16安装在安装凸起30上;安装凸起30使得储水罐12与导流装置11的连接更加方便,防止储水罐12与导流装置11接口处因密封效果不佳而发生的漏水现象。
采用如上述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过滤沉淀池2的组装
(1)根据设计尺寸和形状制作出封闭式池体4、平面格栅5和挡板6,并在封闭式池体4上预留出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
(2)其次将挡板6放置在封闭式池体4的内部,并调整将挡板6与封闭式池体4左侧壁的距离,使得挡板6与封闭式池体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平面格栅5的宽度相同,然后将挡板6固定连接在封闭式池体4的底部;
(3)最后将平面格栅5放置在封闭式池体4的内部,并确保平面格栅5的左侧放置在安装板21上,平面格栅5的右侧放置在右限位板19上。
2)生物处理池3的安装
(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组装生物转盘10,然后将储水罐12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并将生物转盘10的底座25与储水罐12固定连接;
(2)然后将防溅板15的左端紧贴生物转盘10,并将防溅板15的底部与储水罐12固定连接,确保防溅板15的右端紧贴下水槽16,再将弧形引流板14安装在防溅板15上,并保证弧形引流板14的左侧与生物转盘10的出口堰13相连接,弧形引流板14的右侧与下水槽16相连接;
(3)最后将下水槽16固定连接在安装凸起30上,确保淋浴水经下水槽16进入到储水罐12中。
3)整体的安装
(1)首先根据浴室地面的设计尺寸,并按规范做出地面的防水层并在地面上预留出下水口17,在地面上用瓷砖铺设出集水池1,保证集水池1的表面四周向内部倾斜,倾斜角度为4°~8°,并将第一软管18的一端安装在下水口17上;
(2)接着将第一软管18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静置池7的进水口22中,并且保证第一软管18伸入第一静置池7体中至少3cm,且第一软管18的末端位于平面格栅5的上方;
(3)然后将第二软管24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静置池8的出水口23中,并将第二软管24的另一端连接在生物处理池3中;
(4)最后将出水管29的一端安装在储水罐12上,并将出水管29的另一端与景观池相连接,并在出水管29上设置阀门控制液体流出速度。
4)淋浴水回用装置的处理工艺
(1)首先集水池1利用表面的倾斜角度收集淋浴水,收集的淋浴水经第一软管18排放至过滤沉淀池2中;
(2)经上一步骤收集的淋浴水通过第一软管18进入平面格栅5中,经过平面格栅5将固体杂质过滤后进入第一静置池7中静置,当第一静置池7内的淋浴水水量超过溢流堰9的高度时,淋浴水通过溢流堰9进入第二静置池8内,当第二静置池8内的淋浴水水位超过出水口23的高度时,淋浴水经由第二软管24进入生物处理池3中;
(3)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生物处理池3,使得转动盘26在反应槽27内匀速转动,来自过滤沉淀池2中的淋浴水通过第二软管24进入生物处理池3中,淋浴水通过生物处理池3的作用后由出口堰13流出,经过导流装置11的导流作用进入储水罐12中储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集水池1将淋浴水收集并排至过滤沉淀池2中,首先经过平面格栅5,平面格栅5能将淋浴水中的毛发等大粒径固体杂质过滤,平面格栅5与过滤沉淀池2活动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平面格栅5取下对其表面垃圾进行清除,经平面格栅5过滤后的淋浴水进入到第一静置池7中进行静置,淋浴水中的微粒固体颗粒在静置作用下沉淀在第一静置池7的底部,当第一静置池7内的淋浴水液位高度超过溢流堰9的高度时,第一静置池7中的上方清液从溢流堰9流至第二静置池8中,进入第二静置池8的淋浴水进行第二道静置作用,第一静置池7和第二静置池8的设置双重保证了淋浴水中的不可溶颗粒物的沉淀完全,第二静置池8能够控制淋浴水的流出速度,防止因流量过大对生物处理池3产生冲击作用,破坏生物转盘10的正常工作,生物转盘10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淋浴水得到净化,导流装置11将生物转盘10净化后的淋浴水引导至储水槽中,导流装置11实现了对淋浴水的导向作用;通过本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对淋浴水的物理和生物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淋浴水能够满足景观用水的水质需求,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淋浴水回用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安装便捷,节约水资源,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能够将淋浴用水收集、处理、储存,能够去除淋浴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分解有机成分,经处理的淋浴用水水质符合景观用水规范,实现淋浴用水的回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