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061发布日期:2019-08-16 22:3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水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场合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而不管对于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甚至是全地球而言,可利用的水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工厂以及每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其中,中水回收利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污水资源化方法。所述中水指的是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充分利用中水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

现有的中水回收系统中,通常都配置有沉淀池用于沉淀中水中的明显杂质,如泥沙、小石子等各种颗粒、碎片和碎屑。但是,现有的沉淀池针对沉淀在池底的杂质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沉淀池使用一定时间后,凭经验或感觉主观判断需要进行清除,再以人工方式进行清除。而由于人工清理方式的效率通常较低,所要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同时还要产生人力的支出;进一步的,沉淀池较长时间的清洗工作也将耽误中水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沉淀池的池底清洗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水回收系统,能实现高效率、全自动地清除沉淀池底部沉淀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池体、污水入口、入口阀门、分光光度计、控制器、高压水枪、抽泥泵、出口阀门和排污口;

所述污水入口设于所述第一池体上;所述排污口靠近所述第一池体的底部设置;所述高压水枪的出水枪口设于所述池体的一侧壁上,所述一侧壁与所述排污口相对;所述分光光度计高于所述第一池体的底部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抽泥泵的抽泥口与所述排污口连接;所述入口阀门设于所述污水入口;所述出口阀门设于所述排污口;所述入口阀门、出口阀门、分光光度计、高压水枪和抽泥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体的池底朝向所述排污口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高于所述分光光度计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枪口包括移动机构和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的喷口。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消毒池和连接管道;所述消毒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接;

所述消毒池包括第二池体、消毒器和至少两个的过滤网;所述至少两个的过滤网竖立设置于所述第二池体内;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连接管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器包括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所述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间隔距离的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分光光度计检测到杂质覆盖到其所在位置时,便通过控制器控制入口阀门关闭污水入口,控制出口阀门打开排污口;然后能够自动控制同时开启抽泥泵和高压水枪,通过抽泥泵的强大吸力将第一池体底部沉淀的杂质洗出排污口,同时通过高压水枪喷出的高压水柱将第一池体底部沉淀的杂质冲出排污口,在第一池体底部的杂质大致清除后,还能通过高压水柱冲刷第一池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中水回收系统的沉淀池具有自动、强效排污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中水回收系统中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中水回收系统中的消毒池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沉淀池;2、第一池体;3、污水入口;4、入口阀门;5、分光光度计;

6、高压水枪;7、出口阀门;8、排污口;9、连接管道;10、消毒池;

11、第二池体;12、过滤网;13、紫外线消毒灯;14、抽泥泵;

15、抽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分光光度计检测到杂质覆盖到其所在位置时,同时启动高压水枪和抽泥泵清洁池底,获取强效排污效果。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池体、污水入口、入口阀门、分光光度计、控制器、高压水枪、抽泥泵、出口阀门和排污口;

所述污水入口设于所述第一池体上;所述排污口靠近所述第一池体的底部设置;所述高压水枪的出水枪口设于所述池体的一侧壁上,所述一侧壁与所述排污口相对;所述分光光度计高于所述第一池体的底部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抽泥泵的抽泥口与所述排污口连接;所述入口阀门设于所述污水入口;所述出口阀门设于所述排污口;所述入口阀门、出口阀门、分光光度计、高压水枪和抽泥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水枪的个数可以根据第一池体的型号进行设置,以满足通过高压水枪产生的高压水流对第一池体底部进行清洁的目的;或者,高压水枪也可以设置成可旋转的方式,从而只需要设置一个高压水枪即可完成对第一池体底部的清洁工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分光光度计检测到杂质覆盖到其所在位置时,便通过控制器控制入口阀门关闭污水入口,控制出口阀门打开排污口;然后能够自动控制同时开启抽泥泵和高压水枪,通过抽泥泵的强大吸力将第一池体底部沉淀的杂质洗出排污口,同时通过高压水枪喷出的高压水柱将第一池体底部沉淀的杂质冲出排污口,在第一池体底部的杂质大致清除后,还能通过高压水柱冲刷第一池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中水回收系统的沉淀池具有自动、强效排污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体的池底朝向所述排污口一侧倾斜。

由上述可知,池底向排污口一侧下倾,能起到导流作用,帮助高压水枪冲刷的杂质能更快更好的排出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高于所述分光光度计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能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沉淀池水位,在达到预设警戒水位时进行反馈给控制器,以便警示工作人员。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枪口包括移动机构和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的喷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高压水枪的喷口可左右的转动,从而能全方位的扫射池底沉淀的杂质,提高清洁效果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消毒池和连接管道;所述消毒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接;

所述消毒池包括第二池体、消毒器和至少两个的过滤网;所述至少两个的过滤网竖立设置于所述第二池体内;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连接管道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经过沉淀的中水将输往消毒池依次进行过滤和消毒,进一步过滤掉无法沉淀的杂质,并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以达到精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器包括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所述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间隔距离的交错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交错设置的紫外线灯对沉淀杂质后的中水进行杀菌消毒方式净化,在杀菌的同时又能实现扰流作用,从而延长杀菌时间,且能多次近距离接触杀菌,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提供一种自动且高效排污的中水回收系统,主要是对现有的沉淀池进行改进。

所述的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包括第一池体2、污水入口3、入口阀门4、分光光度计5、控制器、高压水枪6、抽泥泵14、出口阀门7和排污口8。可选的,所述污水入口3设于第一池体2的一侧壁上,或者设于第一池体2的顶部,优选为前者。所述排污口8靠近所述第一池体2的底部设置;可选的,所述排污口8设置在第一池体的底部位置,或者设置在第一池体的一侧壁上,且排污口8的底部与第一池体2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或低于第一池体2的底部设置,以确保池底的杂质都能无阻碍的流出排污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池体2的池底向所述排污口8一侧下倾,以具备导流功能,能更高效的将介质或其他引出排污口。

所述高压水枪6的出水枪口设于所述第一池体2的一侧壁上,该侧壁是与所述排污口相对的侧壁,确保出水枪口射出的高压水柱能将杂质冲射至排污口。也就是说,高压水枪的枪体可以设置在第一池体的外部或者侧壁上,但是其出水枪口需要设置在第一池体2的侧壁上。可选的,出水枪口包括移动机构和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至少两个的喷口。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排污口相对,以便在扫射过程中水柱能左右移动,实现全方位地冲刷到池底的各个角落,更好的将池底的介质冲出排污口。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左右扫射式喷射出水,以提高冲刷面积和冲刷效果。可选的,所述出水枪口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沿着所在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排列设置,形成扫射阵列。

所述抽泥泵14的抽泥口15与所述排污口8连接;也就是说,抽泥泵14的泵体可以设置在第一池体2的外部或者侧壁上,但是其抽泥口15,即吸气口需要设置在第一池体的侧壁上,且与排污口连接。

所述分光光度计5高于所述第一池体2的底部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入口阀门4设于所述污水入口3;所述出口阀门7设于所述排污口8;所述入口阀门4、所述出口阀门7、分光光度计5、高压水枪6和抽泥泵1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水质的透明度,将分光光度计设置距离池底一定高度的位置,将实时检测第一池体中水质的透明度,在检测到分光光度计所在位置的水质透明度满足要求时,如透明度低于阈值,则当前位置对应的就是需要进行池底清洁的介质沉积高度或者接近介质沉积高度,于是便发送信息通知控制器,需要进行池底清洗。控制器接收到分光光度计的发出的信息后,便控制入口阀门关闭,即关闭污水入口;同时打开出口阀门,即打开排污口。然后,控制器同时控制高压水枪和抽泥泵工作;通过抽泥泵强大的吸力将池底沉积的杂质吸出排污口,同时结合高压水枪喷射出的高压水柱,将池底沉积的杂质冲射至排污口,更好的将远离排污口的杂质冲刷至靠近排污口的位置,以便抽泥泵更好更全面的将杂质抽出排污口。通过抽泥泵和高压水枪结合,实现自动、高效地排污。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沉淀池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高于所述分光光度计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是第一池体内水的液位高度,可以对应警戒高度,用于在达到警戒高度时能进行提示,避免满溢情况的发生。

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消毒池和连接管道;所述消毒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消毒池包括第二池体、过滤网和消毒器;所述过滤网竖立设置于所述第二池体内,过滤网的侧面与连接管道出水口所在的池壁相对应,且过滤网分别连接与前述的池壁相邻的两个池壁,确保沉淀后的水都经过过滤网的过滤。所述过滤网是用于过滤沉淀输出的水中无法沉淀的其他杂质,确保水中无明显杂质。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连接管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消毒器包括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13;所述至少两个的紫外线消毒灯13间隔距离的交错设置。经过沉淀去除杂质的中水将输送至消毒池进行净化。具体通过交错排列的紫外线灯对水进行杀菌,不仅能起到扰流的作用,延长杀菌时间;并且能多次近距离接触杀菌,从而显著提高杀菌净化效果,确保水质符合要求,能直接作为居民的非饮用水或园林植被灌溉或道路清洁等等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且高效的排污中水回收系统,不仅能实现超高效率、全自动地清除沉淀池底部沉淀物;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杀菌净化效果,提高水质,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要求;进一步的,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易于推广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