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涤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162发布日期:2019-07-06 12: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涤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洗涤过滤机。



背景技术:

在对颗粒状固体物料的洗涤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洗涤,并且能及时将洗涤后的污水排出。

现有的一般是采用人工清洗,或者是采用洗涤过滤机,但是现有的洗涤过滤机通常是从上往下进行清洗,且在清洗的过程中,水流可能直接通过惯性的作用沿着壳体流下,导致了在清洗的过程中,存在将颗粒状固体物料的清洗不干净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清洗液或者水对其进行清洗,导致了清洗液和水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清洗的时长,影响了颗粒状固体物料的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洗涤过滤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节约清洗水的前提下提高固体物料洗涤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洗涤过滤机,包括电机、壳体、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设置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轴上套设有叶片,所述壳体的下方开设有进料口和污水出口,所述壳体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能挡住固体杂物的过滤板,所述壳体的中部还设有洗涤水进口。

工作原理: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轴,通过将物料从壳体下方的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电机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叶片能带动壳体转动,此时洗涤水从壳体中部的洗涤水入口流入到壳体内,洗涤水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同时一部分的洗涤水能在叶片的作用下朝向壳体的上端运动,使得洗涤水的流动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对壳体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清洗,从而能达到在节约清洗水的前提下提高固体物料洗涤的清洁度。

在上述的洗涤过滤机中,所述叶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洗涤水能更快速的再壳体内流动,使得壳体内的物料被清洗的效率更高,进一步的提高了固体物料洗涤的清洁度。

在上述的洗涤过滤机中,所述洗涤水进口设置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洗涤水能快速的在叶片上流动,也使得物料的清洗更加的彻底。

在上述的洗涤过滤机中,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罩,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固定罩和下壳体之间,所述固定罩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口。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洗涤过滤机的安装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在上述的洗涤过滤机中,所述叶片呈螺旋状。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位于壳体内的物料能更好的通过叶片进行清洗和移动,能进一步的提高物料的清洗效率。

在上述的洗涤过滤机中,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可供洗涤水通过的凹口。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洗涤水也能部分流入到固定罩内,并通过固定罩上的排水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洗涤过滤机具有的优点:通过将洗涤水进口设置在壳体的中部,而将进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下端,使得洗涤水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同时一部分的洗涤水能在叶片的作用下朝向壳体的上端运动,从而能达到在节约清洗水的前提下提高固体物料洗涤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洗涤过滤机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洗涤过滤机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壳体;21、进料口;22、污水出口;23、出料口;24、洗涤水进口;3、螺旋输送轴;31、叶片;4、过滤板;41、凹口;5、固定罩;5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洗涤过滤机,包括电机1、壳体2、与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的螺旋输送轴3,螺旋输送轴3设置在壳体2内。

具体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螺旋输送轴3上套设有叶片31,壳体2的下方开设有进料口21和污水出口22,壳体2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23,壳体2的下端设有能挡住固体杂物的过滤板4,壳体2的中部还设有洗涤水进口24。

工作原理:通过在壳体2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轴3,通过将物料从壳体2下方的进料口21进入到壳体2内,电机1带动螺旋输送轴3转动,叶片31能带动壳体2转动,此时洗涤水从壳体2中部的洗涤水入口流入到壳体2内,洗涤水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同时一部分的洗涤水能在叶片31的作用下朝向壳体2的上端运动,使得洗涤水的流动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对壳体2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清洗,从而能达到在节约清洗水的前提下提高固体物料洗涤的清洁度。

如图1所示,叶片3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如图1所示,洗涤水进口24设置在靠近出料口23的一端。

如图1所示,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罩5,过滤板4设置在固定罩5和下壳体2之间,固定罩5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口51。

如图1所示,叶片31呈螺旋状。

如图2所示,过滤板4上开设有可供洗涤水通过的凹口4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