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4403发布日期:2019-06-12 00:1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含铀的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便于对废水中肉眼不可见的杂质进行凝结,但是在添加絮凝剂时,絮凝剂没有充分的与废水接触时会降低处理的效果,搅拌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使悬浮在液面上未完全溶解的部分絮凝剂溶解,还造成了絮凝剂的浪费,实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壁中部固定装配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贯穿有导管,所述隔板的右侧面和蓄水池的内壁右侧面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端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装配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外端固定装配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的左侧面之间装配有隔绝装置,所述蓄水池的左侧面底端固定贯穿有进水管。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杆,且支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杆分别固定装配于隔板的右侧面顶端和蓄水池的内壁右侧面顶端,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之间转动装配有螺栓,所述支杆的顶端滑动贯穿有摇臂,且摇臂的左端与螺栓的右端固定装配,所述螺栓的外壁中部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栓的外壁左侧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左侧与左侧所述支杆右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弹簧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套环,且套环位于螺栓的外侧,所述套环的右侧面紧密贴合在螺母的左侧面,所述螺母的底端铰接装配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铰接装配有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前侧面铰接装配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右侧所述支杆顶端铰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隔绝装置包括圆环,且圆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环分别固定装配于蓄水池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的左侧面,所述圆环的内壁插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球体,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的左侧面之间插接有边框,所述挂钩的顶端插接于边框的下表面,所述边框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右侧面底端固定贯穿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端固定装配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右侧面和蓄水池的内壁左侧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滤网,且第二滤网的数量为两个,顶端所述第二滤网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第二滤网之间填充有海绵,所述海绵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且筒体贯穿开口插接于盲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池和隔板的配合,在蓄水池的内壁固定装配隔板,隔板将蓄水池的内部左右两侧分隔成两个相对的密闭空间,废水先在隔板左侧的空间内进行沉淀,废水中颗粒较大的可见杂质在沉降的过程中沉淀在蓄水池的左侧底端,通过电机和和横杆的配合,通过筒体和通孔的配合,将用于含铀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倒入到筒体的内部,在电机的转动下,筒体内部的絮凝剂混着废水从通孔处排出,使絮凝剂能够充分的与废水接触,通过调节装置和电机的配合,在调节装置能够在竖向方向调节电机的所在的位置,使筒体在转动的同时还能够根据废水液面的高度上下移动,悬浮在液面未溶解的絮凝剂随着筒体的移动完全溶解在废水内,使絮凝剂与废水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2、隔板,3、导管,4、调节装置,41、支杆,42、弹簧,43、套环,44、螺母,45、第一连接杆,46、螺栓,47、第二连接杆,48、摇臂,5、电机,6、横杆,7、筒体,8、通孔,9、隔绝装置,91、球体,92、边框,93、挂钩,94、圆环,95、第一滤网,10、进水管,11、出水管,12、阀门,13、第二滤网,14、开口,15、盲孔,16、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含铀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蓄水池1的内壁中部固定装配有隔板2,隔板2的顶端固定贯穿有导管3,隔板2的右侧面和蓄水池1的内壁右侧面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4,调节装置4的底端装配有电机5,电机5的转轴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装配有横杆6,两个横杆6的外端固定装配有筒体7,筒体7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8,蓄水池1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2的左侧面之间装配有隔绝装置9,蓄水池1的左侧面底端固定贯穿有进水管10;

电机5的型号为SM80-D601930,外接电源为220V交流电,隔板2将蓄水池1的左右两侧分隔成两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导管3的右端与筒体7不处于同一竖直的方向,在添加新的絮凝剂时需要切断电机5的外接电源。

调节装置4包括支杆41,且支杆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杆41分别固定装配于隔板2的右侧面顶端和蓄水池1的内壁右侧面顶端,两个支杆41的顶端之间转动装配有螺栓46,支杆41的顶端滑动贯穿有摇臂48,且摇臂48的左端与螺栓46的右端固定装配,螺栓46的外壁中部螺接有螺母44,螺栓46的外壁左侧套接有弹簧42,且弹簧42的左侧与左侧支杆41右侧面紧密贴合,弹簧4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套环43,且套环43位于螺栓46的外侧,套环43的右侧面紧密贴合在螺母44的左侧面,螺母44的底端铰接装配有第一连接杆45,第一连接杆45的底端铰接装配有电机5,第一连接杆45的底端前侧面铰接装配有第二连接杆47,第二连接杆47的顶端与右侧支杆41顶端铰接装配。

转动摇臂48,摇臂48带动螺栓46转动,弹簧42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弹簧42推动套环43向右侧移动,螺栓46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母44在套环43的运动下沿螺栓46的外壁向右移动,螺母44带动第一连接杆45的顶端一起移动,第二连接杆47的右端在支杆41上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接杆47的底端顶住电机5,第一连接杆45拉动电机5向上移动,反向转动摇臂48,由于电机5自身的重力电机5开始向下移动,在反复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筒体7内部的絮凝剂不断与废水接触,使絮凝剂溶解的更加充分。

具体而言,隔绝装置9包括圆环94,且圆环9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环94分别固定装配于蓄水池1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2的左侧面,圆环94的内壁插接有挂钩93,挂钩93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球体91,蓄水池1的内壁左侧面和隔板2的左侧面之间插接有边框92,挂钩93的顶端插接于边框92的下表面,边框92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滤网9。

将边框92放置到圆环49上,转动球体91,使挂钩93的端部弯勾的部分转动至内侧,对边框92进行限位,废水在流经第一滤网9时,废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被隔绝在底端,对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

具体而言,蓄水池1的右侧面底端固定贯穿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右端固定装配有阀门12,打开阀门12,经过絮凝剂处理过后的废水从出水管11处排出。

具体而言,隔板2的右侧面和蓄水池1的内壁左侧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滤网13,且第二滤网13的数量为两个,顶端第二滤网1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14,两个第二滤网13之间填充有海绵16,海绵块16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15,且筒体7贯穿开口14插接于盲孔15内。

在两个第二滤网13之间存放海绵16,海绵16能够对未溶于废水中的絮凝剂进行暂时的存放,不断流经的废水与残留在海绵16上的絮凝剂进行充分的溶解,避免未溶解的絮凝剂直接掉入到废水中,开口和14盲孔15的设计增加了筒体7与海绵16的接触面积。

工作原理:将含铀的废水从进水管10处缓慢的输送到蓄水池1的内部,这部分废水位于隔板2左侧和蓄水池1内壁左侧形成的空间内,废水的液面高度高于导管3的高度时,这部分废水从导管3流入到隔板2的右侧,将用于废水处理的絮凝剂放置到筒体7的内部,接通电机5的外接电源,电机5的转轴通过横杆6带动筒体7一起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流入到筒体7中的废水与絮凝剂充分的混合,在筒体7转动的过程中从通孔8甩出去的絮凝剂均匀的落到废水中,于此同时转动摇臂48,摇臂48带动螺栓46转动,弹簧42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弹簧42推动套环43向右侧移动,螺栓46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母44在套环43的运动下沿螺栓46的外壁向右移动,螺母44带动第一连接杆45的顶端一起移动,第二连接杆47的右端在支杆41上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接杆47的底端顶住电机5,第一连接杆45拉动电机5向上移动,在筒体7的内部继续添加新的絮凝剂用于对废水的处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筒体7内部残留的絮凝剂更加充分的与废水溶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