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抽水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526发布日期:2019-11-08 23:3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清洁抽水用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抽水用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现有的沉淀池如图1所示,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水管12、抽水管11,排水管12连接于流浆箱13以输送污水至沉淀池1内,抽水管11连接于水泵14以抽取经过沉淀后的清水;这种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将流浆箱13内流出的污水排到沉淀池1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沉底后,通过水泵14将清水经由抽水管11抽出,以便于重复利用,而在清水抽取的这个过程中,尽管污水中的杂质沉淀至沉淀池1的底部,而杂质上方的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清水,但是在整个抽取的过程中,池体底部的杂质会朝清水部分运动并相互混合,使得抽取的清水中仍然混合有较多的杂质,易导致清水的清洁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抽水用沉淀池,其具有隔离杂质与清水,使得清水在被抽取的过程中,减少杂质进入到清水中,以保证清水的清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清洁抽水用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杂质层、以及设置于杂质层上方的清水层,所述储水腔内连通有排水管、抽水管,所述排水管伸入杂质层,所述抽水管伸入清水层,所述清水层的侧壁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隔离杂质层与清水层,所述挡板包括合页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铰接于储水腔一侧的竖直腔壁上,所述储水腔远离第一板的竖直腔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三板通过所述限位机构连接于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管将瓦楞纸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排至沉淀池、并通过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杂质沉淀至杂质层后,需要将清水层内的清水抽离时,驱动第三板使第三板背离第一板方向运动,第一板与第二板的接触端向下运动,第二板与第三板的接触端向上运动,直至第三板远离第一板的侧壁与储水腔的腔壁接触,并通过限位机构固定后,挡板处于水平状态以将杂质层与清水层相互隔离,此时可通过抽水管对清水层中的清水进行抽取,将清水与杂质进行分离;这种通过设置挡板将杂质与清水隔离的方式,使得抽水管在抽水的过程中,减少杂质进入到清水层内而与清水相互混合,有利于减少对杂质的抽取,进而提高抽取后清水的清洁性。

优选的,所述凹槽位于第三板上方的槽壁上开设有内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槽中的限位件、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三板侧壁上与所述限位件卡接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板运动至凹槽内时,可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卡接以对第三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内槽中的楔形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楔形块底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楔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的槽底,且施力于所述楔形块使楔形块突出于内槽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三板固定在凹槽内时,使第三板朝楔形块运动并抵触,第一弹簧收缩,楔形块背离第三板运动,直至楔形块与限位槽相对后,楔形块插入到限位槽中以固定第三板;当需要解除限位机构以使第三板退出时,可对楔形块施加一个压力,使第一弹簧收缩,楔形块向内槽的槽底运动,直至楔形块与第三板分离后,将第三板从凹槽内退出,以使挡板运动至竖直状态,以便于沉淀池内重新通入污水。

优选的,所述内槽靠近储水腔的槽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挤压于第三板与内槽之间,以实现密封作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板固定在凹槽内时,凹槽的槽壁与第三板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密封圈,使得抽水管进行抽水的过程中,减少杂质经由凹槽进入到清水层内。

优选的,所述楔形块靠近所述储水腔的一侧延伸有推块,所述储水腔的腔壁上贯穿设有滑槽,所述推块穿过所述滑槽且突出于所述储水腔的腔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第三板从凹槽内退出时,可通过推块向楔形块施加一个背离第三板体的压力,以使楔形块背离第三板运动,有利于更加轻松、快速地使楔形块从限位槽内拔出。

优选的,所述储水腔与所述第一板接触的腔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杂质层的上方,所述第一板铰接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第三板运动至竖直状态时,可收纳至容纳槽内,以避免污水在静置沉淀的过程中,挡板对杂质层与清水层的隔离,进而可使得杂质更好地沉淀至杂质层内。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靠近储水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移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槽底,且施力于所述卡块使卡块突出于安装槽的槽口,所述第三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板运动至容纳槽的过程中,第三板靠近容纳槽槽壁的端部与卡块相接触,第二弹簧收缩,卡块向安装槽的槽底运动,直至第三板上的卡槽与安装槽相对时,第二弹簧还原,卡块进入到卡槽中以实现卡接,以使第三板固定在容纳槽内,进而使挡板进入到容纳槽中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除杂槽,所述除杂槽内设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朝向挡板方向的毛刷,所述驱动气缸的底部设有驱动驱动气缸所述朝向储水腔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源,所除杂槽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源沿所述挡板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板在隔离杂质层与清水层时,部分杂质会附着在挡板的侧壁上,在挡板运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先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毛刷向挡板方向运动,再启动第一驱动源带动驱动气缸运动,使毛刷沿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接着启动第二驱动源带动驱动气缸与第一驱动源运动,使毛刷沿挡板的宽度方向运动,以更加全面地将附着的杂质刮至除杂槽内,进而使得挡板运动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减少杂质进入到清水层内。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贯穿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包括进气口、管道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清水层的顶面,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杂质层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瓦楞纸生产的污水排入沉淀池的过程中,可通过进气口充入氯气、臭氧等氧化气体,使得氧化气体经由出气口进入到储水腔内部,先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以除去部分的杂质,再通过沉淀池的沉淀以对污水进行清水与杂质的分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储水腔的底部竖直设有两根电解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的污水经过氧化气体处理后,可将两根电解棒通电,以对污水实现进一步的电解氧化,以除去污水中的杂质,且这种通过先充入氧化气体与污水接触氧化,再通过电解棒与污水接触后的电解氧化,以实现对污水的双重接触氧化,可有效破坏废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利于降低废水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挡板分成三个通过合页连接的板,使得抽水过程中,可将挡板运动至水平状态以隔离杂质层与清水层,进而可减少杂质进入到清水层内,有利于提高抽取后清水的清洁性;

2、通过设置容纳槽对挡板的收纳,以减少污水在静置沉淀的过程中,挡板对杂质层与清水层的隔离,进而可使得杂质更好地沉淀至杂质层内;

3、通过设置用于通入氧化气体通气道、以及对污水进行电解氧化的电解棒,可实现对储水腔内污水的双重接触氧化,进而可有效破坏废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利于降低废水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限位机构的结构;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挡板收纳至容纳槽后的固定结构。

附图标记:1、沉淀池;11、抽水管;12、排水管;13、流浆箱;14、水泵;15、电解棒;2、储水腔;21、杂质层;22、清水层;23、凹槽;231、内槽;3、挡板;31、第一板;32、第二板;33、第三板;331、卡槽;4、限位机构;41、限位件;411、楔形块;412、第一弹簧;42、限位槽;5、密封圈;6、滑槽;61、推块;7、弹性套;8、容纳槽;81、安装槽;82、卡块;83、第二弹簧;9、除杂槽;91、驱动气缸;92、毛刷;93、第一驱动源;94、第二驱动源;10、通气道;101、进气口;102、管道;103、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一种清洁抽水用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内开设有储水腔2,储水腔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沉淀杂质的杂质层21,杂质层21的上方设有清水层22,储水腔2的两个相对内腔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排水管12、抽水管11,其中排水管12的伸入至杂质层21内,抽水管11伸入至清水层22内。

位于抽水管11一侧的沉淀池1侧壁上贯穿有与储水腔2内部相连通的通气道10,通气道10用于通入可对污水进行氧化除杂的氧化气体,氧化气体优选为氯气、臭氧,通气道10包括进气口101、出气口103以及连接进气口101与出气口103的管道102,进气口101所处的位置高于清水层22的顶面,出气口103所处的位置位于杂质层21的底部、并与杂质层21相连通。

储水腔2的底部竖直设有两根电解棒15,两根电解棒15电连接于电源,以实现对污水的电解氧化,两根电解棒15沿储水腔2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两根电解棒15均采用钢板制成,且靠近抽水管11的电解棒15为阳极,靠近排水管12的电解棒15为阴极。

参见图2、图3,位于清水层22内储水腔2的腔壁上水平设有挡板3,挡板3用于隔离杂质层21与清水层22,挡板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以及第三板33,第一板31、第二板32以及第三板33之间通过合页相互连接;储水腔2与第一板31接触的腔壁上开设有容纳槽8,容纳槽8位于杂质层21的上方,第一板31铰接于靠近容纳槽8槽底的侧壁上,储水腔2远离第一板31的竖直腔壁上开设有凹槽23,凹槽23内设有限位机构4,挡板3运动至水平状态以隔离杂质层21与清水层22时,第三板33通过限位机构4连接于凹槽23内。

凹槽23内位于第三板33上方的槽壁上竖直开设有内槽231,限位机构4包括设置于内槽231中的限位件41、以及开设于第三板33侧壁上与限位件41卡接配合的限位槽42;限位件41包括滑移连接于内槽231中的楔形块411、固定连接于楔形块411底部的第一弹簧412,第一弹簧412远离楔形块4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231的槽底,且施力于楔形块411使楔形块411突出于内槽231的槽口;楔形块411的楔形面位于朝向第三板33的一侧,第一弹簧412的外侧套设有弹性套7;当第三板33进入到凹槽23内时,可通过楔形块411与限位槽42的卡接对第三把进行固定。

内槽231靠近储水腔2的槽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圈5,密封圈5挤压于第三板33的外侧壁与内槽231的槽壁之间,以实现对第三板33与内槽231之间的密封作用。

楔形块411靠近储水腔2的侧壁上延伸有推块61,储水腔2的腔壁上贯穿设有滑槽6,推块61穿过滑槽6,且推块61远离楔形块411的端部突出于储水腔2的腔壁;当第三板33需要从凹槽23内退出时,可通过推块61向楔形块411施加一个背离第三板33的压力,以便于更加轻松、快速地使楔形块411从限位槽42内拔出。

参见图2、图4,容纳槽8靠近储水腔2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81,安装槽81位于第三板33的上方,安装槽81内滑移连接有卡块82,卡块8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3,第二弹簧83远离卡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槽81的槽底,且施力于卡块82使卡块82突出于安装槽81的槽口,卡块82远离第二弹簧83的一端为弧形面;第三板3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82卡接配合的卡槽331;挡板3运动至竖直状态进入到容纳槽8后,可通过卡块82与卡槽331的卡接进行固定。

容纳槽8的槽壁上开设有除杂槽9,除杂槽9位于挡板3的下方,除杂槽9的槽底设有驱动气缸91,驱动气缸91的活塞杆竖直朝向挡板3方向,且活塞杆的端部设有毛刷92,毛刷92的宽度与挡板3的宽度相同;位于驱动气缸91下方的除杂槽9内设有第一驱动源93,第一驱动源93用于带动驱动气缸91朝向储水腔2方向做往复运动,位于第一驱动源93下方的除杂槽9内还设有第二驱动源94,第二驱动源94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源93沿挡板3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毛刷92能够全方位地对挡板3靠近除杂槽9的侧壁进行清理,第一驱动源93与第二驱动源94优选为气缸。

实际工作过程:

当流浆箱13内的废水通过排水管12排到沉淀池1的储水腔2内部后,将电解棒15接通电源后以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同时从进气口101开始通入氧化气体,使得氧化气体经由管道102从出气口103进入到储水腔2内,以对废水进行接触氧化,于此同时废水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杂质会沉淀至杂质层21,清水进入到清水层22;

此时,拉住第三板33使第三板33背离放置槽运动,并带动第二板32与第一板31背离放置槽运动,直至第一板31、第二板32与第三板33同时处于水平状态,驱动推块61背离凹槽23运动,第一弹簧412收缩并带动楔形块411进入到内槽231中,直至第三板33进入到凹槽23内,松开推块61使得第一弹簧412还原,并驱动楔形块411进入到限位槽42内,以固定第三板33,以隔离清水层22与杂质层21;之后再将清水层22内的清水经由抽水管11从清水层22内抽出,以便于清水的重新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