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生态沟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448发布日期:2019-11-12 22:3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地生态沟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沟渠,具体为一种湿地生态沟渠。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空气及地表下垫面污染愈发严重,且随着地表不透水的面积不断增加,由降雨导致的径流面源污染严重威胁周边水体环境。初期雨水在降雨初期溶解裹胁了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及污染气溶胶,落地后,进一步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水泥路面、雨污渠道中存积的污水、污泥及垃圾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有机物、病原体、油脂、悬浮物及氮磷等污染物质,其污染程度通常超过了普通生活污水,因此对初期雨水进行拦截、收集、处理,对于减轻河湖径流面源污染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控制这类污染,目前针对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采取了一些工程措施,如修建沉淀池、渗漏坑、多孔透水路面、蓄水池和后续处理污染物的构筑物等,这些方法能很好达到消减其中污染物质的目的,但是由于成本的原因,应用并不广泛。生态沟渠作为常用的雨水径流污染处理方式,其结构设计的优劣对于对雨水处理效果影响很大。例如,当处理渠长时间使用,处理渠中的微生物会渐渐堵塞流道,导致处理渠堵塞,通水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沟渠,解决了现有沟渠不能快速出气堵塞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生态沟渠,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包括土壤层、分隔板、吸水海绵、左沟渠板、右沟渠板以及打捞装置,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均呈倾斜结构且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的低端固定连接沟渠底板,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关于所述沟渠底板对称,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之间设有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表面沿沟渠的延伸方向均匀开有多个打捞口,相邻的两个打捞口之间固定有所述吸水海绵且所述吸水海绵固定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吸水海绵的顶部设有所述土壤层且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植被,所述打捞装置设在打捞口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包括打捞板、打捞杆、限位杆以及限位凹槽,所述左沟渠板的铰接有所述打捞板且所述打捞板上垂直固定有一限位杆,所述打捞杆垂直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右沟渠板的表面开有一限位凹槽,所述打捞杆的端部搭靠在所述限位凹槽上,所述打捞杆的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细长杆。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漏水孔且所述分隔板上还固定有砾石层,所述砾石层设在所述吸水海绵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打捞杆的端部开有一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杆插入到所述圆形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上还分别设有一挡杆,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挡杆上。

优选的,所述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的外侧均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左沟渠板、右沟渠板、分隔板、沟渠底板、打捞板、打捞杆、限位杆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沟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沟渠本体,沟渠本体包括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之间设有沟渠底板,左沟渠板和右沟渠板的两侧设有固定杆,可以手工抬起固定杆,然后将整个沟渠本体放置在挖好的沟渠内,从而使水体直接通过沟渠底板,沟渠底板的上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依次设有砾石层、吸水海绵以及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植被,正常降雨时,土壤层会吸收足够的水分供植被吸收,雨量稍大时,水分会直接进入到吸水海绵中,吸水海绵一方面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为土壤层提供水分,当降雨量很大时,分隔板也是避免水体漫过土壤层,避免土壤被流失,沟渠本体内还设有打捞装置,因为一般的沟渠内会因为落叶或者体积比较大的物质堵塞在沟渠内,这样不方便水体流通,所以在分隔板上均匀设有打捞口,打捞口的下方设置打捞板,打捞板通过限位杆转动连接有打捞杆,打捞杆的端部搭靠在限位凹槽内,打捞杆的避免还设有细长杆,这样水草或者长条形的堵塞物会积聚在打捞杆上,当观察到打捞杆堵塞物质过多时,可以人工进行快速打捞,避免沟渠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沟渠板;2、右沟渠板;3、沟渠底板;4、挡杆;5、分隔板;6、砾石层;7、吸水海绵;8、土壤层;9、打捞口;10、固定杆;11、限位杆;12、打捞板;13、打捞杆;14、限位块;15、限位凹槽;16、细长杆;17、打捞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生态沟渠,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包括土壤层8、分隔板5、吸水海绵7、左沟渠板1、右沟渠板2以及打捞装置17,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均呈倾斜结构且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的低端固定连接沟渠底板3,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关于所述沟渠底板3对称,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之间设有所述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的表面沿沟渠的延伸方向均匀开有多个打捞口9,相邻的两个打捞口9之间固定有所述吸水海绵7且所述吸水海绵7固定在所述分隔板5上,所述吸水海绵7的顶部设有所述土壤层 8且所述土壤层8上种植有植被,所述打捞装置17设在打捞口9的下方,所述打捞装置17包括打捞板12、打捞杆13、限位杆11以及限位凹槽15,所述左沟渠板1上固定有所述打捞板12且所述打捞板12上垂直固定有一限位杆11,所述打捞杆13垂直套设在所述限位杆 11上,所述右沟渠板2的表面开有一限位凹槽15,所述打捞杆13的端部搭靠在所述限位凹槽15上,所述打捞杆13的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细长杆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5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漏水孔且所述分隔板5上还固定有砾石层6,所述砾石层6设在所述吸水海绵7的下方。砾石层6有助于将吸收上层掉下的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捞杆13的端部开有一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杆11插入到所述圆形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便于打捞杆13沿着限位杆11的圆周方向转动,人工可以拉起打捞板12,从而将堵塞物体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上还分别设有一挡杆4,所述分隔板5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挡杆4上。挡杆4的作用的便于固定分隔板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的外侧均沿其延伸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端部插入到土壤内,保持沟渠本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沟渠板1、右沟渠板2、分隔板5、沟渠底板3、打捞板12、打捞杆13、限位杆11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降低其腐蚀效率。

在图1-2中,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沟渠本体,沟渠本体包括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之间设有沟渠底板3,左沟渠板1和右沟渠板2的两侧设有固定杆10,可以手工抬起固定杆10,然后将整个沟渠本体放置在挖好的沟渠内,从而使水体直接通过沟渠底板3,沟渠底板3的上方设有分隔板5,分隔板5上依次设有砾石层6、吸水海绵7以及土壤层8,土壤层8上种植植被,正常降雨时,土壤层8会吸收足够的水分供植被吸收,雨量稍大时,水分会直接进入到吸水海绵7中,吸水海绵7一方面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为土壤层8提供水分,当降雨量很大时,分隔板5也是避免水体漫过土壤层8,避免土壤被流失,沟渠本体内还设有打捞装置,因为一般的沟渠内会因为落叶或者体积比较大的物质堵塞在沟渠内,这样不方便水体流通,所以在分隔板5上均匀设有打捞口9,打捞口9的下方设置打捞板12,打捞板12通过限位杆11转动连接有打捞杆13,打捞杆13的端部搭靠在限位凹槽15内,打捞杆13的避免还设有细长杆16,这样水草或者长条形的堵塞物会积聚在打捞杆13上,当观察到打捞杆13堵塞物质过多时,可以人工进行快速打捞,避免沟渠堵塞。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