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389发布日期:2019-09-13 23: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废水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泡沫分离器被广泛应用于养殖技术,尤其是对养殖池水的清洁,它是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张力吸附分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颗粒物及水溶性有机物、藻类等。而现有的泡沫分离技术中,只能用于海水的净化分离,没有淡水泡沫分离器,无法解决淡水养殖中水溶性有机物去除问题,并且泡沫分离设备功能单一,能耗大,分离效率低,效果差,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求,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海淡水的泡沫分离,并以高速的旋流沉淀取代固液分离装置,使整套设备具有更好的泡沫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包括桶体和设于桶体下方的旋流沉淀装置,所述的桶体内位于旋流沉淀装置的上方设有多个并列布置且能从桶体侧壁插设的纳米曝气管,所述的纳米曝气管上方设有内筒和外筒,其中,所述的内筒下方开口为喇叭状,其上方与外筒连通,所述的外筒上部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的外筒上侧设有排气管,所述的外筒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外筒上部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第一出水管相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出水管内设有缓冲槽且第二出水管的最高高度低于外筒的最高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位于连通的第二出水管和外筒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旋流沉淀装置包括漏斗形的旋流筒,所述的旋流筒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的朝向偏离旋流筒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旋流筒底部连通有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的旋流筒高度与其最大直径的比值为3~7。

优选地,所述的桶体与旋流沉淀装置之间设有挡盘,所述的挡盘边缘与桶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的挡盘为倒锥形,且挡盘的中部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设有循环泵,所述的排气管内设有灭泡器,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其优点在于,能应用于海水和淡水的污水处理,尤其是针对解决淡水养殖的泡沫分离难题,并通过进水高速旋流沉淀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把养殖废水中的残饵、粪便、颗粒物从锥底收集分离出去。

本设备配有射流装置可针对海水养殖时使用,并配有纳米曝气管泡沫分离装置,可针对淡水养殖。射流装置加纳米曝气装置时,海淡水养殖时的泡沫分离效果更佳,效率更高。本设备下部为高速旋流沉淀过滤收集装置,本装置与其他设备配合后,可取代滚桶微滤机功能,双泵大、中、小三种流量设计,节约能耗30%以上,水力停留时间2~5min,适合水产养殖的全过程需求。

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插设的纳米曝气管,可随时更换,并能实现海水或淡水中细小泡沫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还能实现水位的自动调节,避免管道堵塞,因此,本装置可直接引入养殖池中的废水进行处理。而第一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的设置,则有效防止了管路的堵塞,避免泡沫的数量变化造成的水位影响,同时能自动调节水位,避免桶体中的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11-内筒;12-外筒;2-旋流沉淀装置;21-旋流筒;22-进水口;23-排污管;24-循环泵;25-射流泵;26-文丘里喷嘴;3-挡盘;31-通孔;4-纳米曝气管;5-排气管;51-观察窗;6-灭泡器;7-第一出水管;71-阀门;8-第二出水管;81-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海淡水两用泡沫分离器,包括桶体1和设于桶体1下方的旋流沉淀装置2,桶体1内位于旋流沉淀装置2的上方设有能从桶体1侧壁插设的纳米曝气管4,纳米曝气管4上方设有内筒11和外筒12,其中,内筒11下方开口为喇叭状,其上方与外筒12连通,外筒12上部直径逐渐减小;外筒12上侧设有排气管5,外筒12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管7。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海水和淡水的污水处理,尤其是针对解决淡水养殖的泡沫分离难题,并通过进水高速旋流沉淀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把养殖废水中的残饵、粪便、颗粒物从锥底收集分离出去。本实用新型通过纳米曝气管4可在海水或淡水中制作较小的气泡,并且保持一定的大小带走水中的污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能达到更好的泡沫分离效果。而由于纳米曝气管4容易堵塞,因此通过可插设地从桶体1侧壁安装,方便维修更换。在进入纳米曝气管4的作用前,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流沉淀装置2代替传统技术中需要提前进行的固液分离步骤,避免对上部制作的泡沫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外筒12上部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第一出水管7相连通的第二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8内设有缓冲槽81且第二出水管8的最高高度低于外筒12的最高高度。当水逐渐填充桶体1,第一出水管7开始排水,进入下一步骤的生化、机械处理。而被内筒11的喇叭状开口集中到上方的泡沫,则在水充盈桶体1后,被收集到排气管5中进行处理。此时,为了避免泡沫可能在第一出水管7中堵塞,而使后续的水循环系统的水位突然降低,第二出水管8的设置就是防止第一出水管7堵塞后,桶体1内的水快速充盈,只要桶体1内的水位高于第二出水管8的最高高度,水则开始从第二出水管8排水,并且在第二出水管8中有缓冲槽81,有效防止泡沫在管内堵塞。第一出水管7上设有阀门71,阀门71位于连通的第二出水管8和外筒12之间。该阀门7是为了方便第一出水管7的流速的调节,但因为本实用新型可持续使用,无需人员值守,那么阀门71一般处于固定的开启程度,因此,需要通过上述的第二出水管8进行进一步的调节,那么阀门71就要设于第二出水管8之前。

在本实施例中,旋流沉淀装置2包括漏斗形的旋流筒21,旋流筒2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22,进水口22的朝向偏离旋流筒21的中心位置,旋流筒2底部连通有排污管23。旋流沉淀装置2勒旋流的产生是通过进水口22的进水方向形成。旋流筒21高度与其最大直径的比值为5,这样使整个旋流筒21的比例更长,形成更高速的旋流,达到更好的固液分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与旋流沉淀装置2之间设有挡盘3,挡盘3边缘与桶体1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挡盘3为倒锥形,且挡盘3的中部设有通孔31。挡盘3是用于抵御旋流沉淀装置2的旋流带来的负压,由于旋流会把污物集中到中部并下沉,清水则能从侧壁进入上层的桶体1中,避免了旋流沉淀的污物进入桶体1,从而让泡沫把污物带到水面上。而中部的通孔31则为了能使水在漫过挡盘3后,被旋流集中在中部的固体颗粒能逐步沉积到旋流沉淀装置2下方,不会堆积在挡盘3上,而且通孔31较小,不会影响到上述的泡沫带走旋流中的污物。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2设有循环泵24,进一步提高水流进入旋流沉淀装置2的流速;还配备有射流泵25和文丘里喷嘴26的射流装置,就是利用射流器的原理,在管内形成负压,从而把空气带进去,形成气液混合的装置,以提高海水养殖时的泡沫分离效果;排气管5内设有灭泡器6,排气管5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51,在排气管5内消灭泡沫,使带有污物的水从中排出,不会堵塞管道,同时能通过位于排气管5与桶体1的连接处的观察窗51观察水质的变化以及泡沫的数量,观察排气管5内是够有堵塞等情况。

综上所述,本设备配有射流装置可针对海水养殖时使用,并配有纳米曝气管泡沫分离装置,可针对淡水养殖。射流装置加纳米曝气装置时,海淡水养殖时的泡沫分离效果更佳,效率更高。本设备下部为高速旋流沉淀过滤收集装置,本装置与其他设备配合后,可取代滚桶微滤机功能,双泵大、中、小三种流量设计,节约能耗30%以上,水力停留时间2~5min,适合水产养殖的全过程需求。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