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2011发布日期:2019-05-31 20:2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科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海洋科考保养装置。



背景技术:

铠装钢缆是海洋科考调查作业中使用到的重要装备,一般其挂载的设备重量可以达到2吨以上,且放缆长度普遍高于五千米。铠装光缆的表层,一半都涂抹有保护油脂,铠装钢缆在深水区,由于深水的压力作用,铠装钢缆表面的油脂涂层破坏,进而削弱了油脂对铠装钢缆的保护作用,回收时,由于油脂的粘性,已经铠装钢缆钢丝之间的缝隙,夹带着海水回收至科考船,容易对铠装钢缆造成腐蚀。目前的铠装钢缆保养方式采用水管淡水冲洗、油脂人工涂抹,且无法去除铠装钢缆中的水,保养效率低,油脂与淡水利用率低,且对收放缆速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影响铠装钢缆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去除铠装钢缆中的水份,保养效率低,油脂与淡水利用率低,且对收放缆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影响铠装钢缆回收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利用清洗机构和注油机构实现了自动化清洗和涂注油脂,效率高,均匀性好,而且在清洗机构后面设置了除湿机构解决了之前清洗完没法立刻涂注油脂的情况,整体上提高了铠装钢缆保养效率,在铠装钢缆收放途中就能完成保养工作而且不影响铠装钢缆收放速度,在铠装钢缆保养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包括清洗机构、除湿机构和注油机构,除湿机构一侧设置清洗机构,除湿机构另外一侧设置注油机构,清洗机构、除湿机构和注油机构上部设置有连接成一体的箱盖,清洗机构、除湿机构和注油机构下部设置有连接成一体的箱体;箱体上设置限位护套和护套海绵,箱体和箱盖两侧设置限位法兰。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远离除湿机构的一侧设置第一限位护套和第一护套海绵,清洗机构和除湿机构之间设置第二限位护套和第二护套海绵,除湿机构和注油机构之间设置第三限位护套和第三护套海绵,注油机构远离除湿机构的一侧设置第四限位护套和第四护套海绵。

本发明中,箱体上设置下限位法兰,箱盖上设置上限位法兰。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内部设置注水口。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所在的箱盖外侧设置增压泵和输入管,增压泵入口和输入管连接,增压泵输出口和注水口连接,清洗机构所在的箱体内设置杂质过滤网,杂质过滤网下设置出水口。

本发明中,除湿机构所在的箱盖上设置风热机构,除湿机构所在的箱体内设置渗水底槽。

本发明中,风热机构上部设有风扇,风热机构下部设置线圈,线圈内外两侧设置线圈护套,风热机构位于箱盖外侧的一端设置隔离网;渗水底槽一侧设置出水孔,出水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内出水板,出水孔位于下箱体外部的一侧设置外出水盖板,外出水盖板和内出水板之间设置夹层海绵。

本发明中,注油机构内部设置注油口,注油机构所在的箱盖外侧设置增压泵和输入管,增压泵入口和输入管连接,增压泵输出口和注油口连接,注油机构所在的箱体内设置高压注油腔。

本发明中,箱盖下沿设置橡胶垫,箱体上沿设置和橡胶垫相适应的凹槽,清洗机构和除湿机构的箱体内设置箱内斜槽。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除湿机构和注油机构箱盖周围分别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对应的箱体上分别设置凹槽,注油机构对应的箱盖上橡胶垫内侧设置上凹槽,注油机构对应的箱体内设置和橡胶垫相适应的下凹槽。

本发明中,箱盖和箱体之间一侧设置铰链,箱盖与箱体之间另外一侧设置锁扣,箱盖上部设置提手,箱体底部设置底座,箱盖一侧设置电源插口,电源插口分别和增压泵、风热机构连接。

本发明中,上限位法兰和下限位法兰上设置法兰座,限位法兰和下限位法兰与法兰座之间设置法兰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便于携带,集成度高,集清洗、除湿、注油为一体,使用方便,不需要从铠装钢缆首端穿入,可在铠装钢缆任意位置进行安装,而且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缆,对作业完成后回收的铠装钢缆进行快速淡水冲洗除盐、水分烘干、钢缆保护油脂注入,延长钢缆使用寿命,且不影响铠装钢缆的回收速率,在科考钢缆保养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中,1-清洗机构、2-除湿机构、3-注油机构、4-第一限位护套、5-第一护套海绵、6-第二限位护套、7-第二护套海绵、8-第三限位护套、9-第三护套海绵、10-第四限位护套、11-第四护套海绵、12-下限位法兰、13-上限位法兰、14-注水口、15-风热机构、16-注油口、17-铰链、18-锁扣、19-增压泵、20-输入管、21-提手、22-杂质过滤网、23-外出水盖板、2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9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对本发明装置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本发明中,第一限位护套4、第一护套海绵5、第二限位护套6、第二护套海绵7、第三限位护套8、第三护套海绵9、第四限位护套10、第四护套海绵11、下限位法兰12、上限位法兰13、风热机构15、铰链17、锁扣18、增压泵19、提手21、杂质过滤网22、外出水盖板23和各类管道都通过普通市场途径采购或者定制获得。

实施例一: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包括清洗机构1、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除湿机构2一侧设置清洗机构1,除湿机构2另外一侧设置注油机构3,清洗机构1、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上部设置有连接成一体的箱盖,清洗机构1、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下部设置有连接成一体的箱体;箱体上设置限位护套和护套海绵,箱体和箱盖两侧设置限位法兰。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1远离除湿机构2的一侧设置第一限位护套4和第一护套海绵5,清洗机构1和除湿机构2之间设置第二限位护套6和第二护套海绵7,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之间设置第三限位护套8和第三护套海绵9,注油机构3远离除湿机构2的一侧设置第四限位护套10和第四护套海绵11。

本发明中,箱体上设置下限位法兰12,箱盖上设置上限位法兰13。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1内部设置注水口14。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1所在的箱盖外侧设置增压泵19和输入管20,增压泵19入口和输入管20连接,增压泵19输出口和注水口14连接,清洗机构1所在的箱体内设置杂质过滤网22,杂质过滤网22下设置出水口24。

本发明中,除湿机构2所在的箱盖上设置风热机构15,除湿机构2所在的箱体内设置渗水底槽。

本发明中,风热机构15上部设有风扇,风热机构15下部设置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内外两侧设置线圈护套,风热机构15位于箱盖外侧的一端设置隔离网,隔离网外设置加强支架;渗水底槽一侧设置出水孔,出水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内出水板,出水孔位于下箱体外部的一侧设置外出水盖板23,外出水盖板23和内出水板之间设置夹层海绵。

本发明中,注油机构3内部设置注油口16,注油机构3所在的箱盖外侧设置增压泵19和输入管20,增压泵19入口和输入管20连接,增压泵19输出口和注油口16连接,注油机构3所在的箱体内设置高压注油腔。

本发明中,箱盖下沿设置橡胶垫,箱体上沿设置和橡胶垫相适应的凹槽,清洗机构1和除湿机构2的箱体内设置箱内斜槽。

本发明中,清洗机构1、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箱盖周围分别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对应的箱体上分别设置凹槽,注油机构3对应的箱盖上橡胶垫内侧设置上凹槽,注油机构3对应的箱体内设置和橡胶垫相适应的下凹槽。

本发明中,箱盖和箱体之间一侧设置铰链17,箱盖与箱体之间另外一侧设置锁扣18,箱盖上部设置提手21,箱体底部设置底座1,箱盖一侧设置电源插口,电源插口分别和增压泵19、风热机构15连接。

本发明中,上限位法兰13和下限位法兰12上设置法兰座,限位法兰和下限位法兰与法兰座之间设置法兰轴承。

实施例二: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的适用

在适用本发明一体式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时,在铠装钢缆上分别安装好第一限位护套4、第一护套海绵5、第二限位护套6、第二护套海绵7、第三限位护套8、第三护套海绵9、第四限位护套10和第四护套海绵11,将钢缆卡在上限位法兰13和下限位法兰12之间,将箱体和箱盖利用锁扣18闭合锁死,在除湿机构2和注油机构3的高压注油腔内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根据需要开启增氧泵1和风热机构15,将自来水从注水口14注入到钢缆上清洗,废水通过杂质过滤网22和出水口24流出,风热机构15内得风扇和加热线圈提供的热风将清洗后的钢缆快速吹干,钢缆进入注油机构3后在两层密封橡胶垫形成的高压注油腔中,由注油口16喷出的油脂进行涂注,清洗、烘干和涂注油脂过程快速而高效。

本发明的一体化科考铠装钢缆便携保养装置在输入管分别接入自来水和油脂桶后能同时对铠装钢缆进行淡水冲洗、除湿和油脂注入,利用第一护套海绵5提高了海水清楚效率,利用第二护套海绵7和第三护套海绵9能够提高除湿效果,利用第四护套海绵11使得油脂涂注的更加均匀,而且本发明能匹配不同直径的铠装钢缆,在铠装布放或回收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启不同的保养作业单元,对铠装钢缆布放或回收没有降速要求,不影响作业效率,便于携带,安装使用也非常方便,在铠装钢缆保养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