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528发布日期:2019-07-20 01:25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道、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方法一般通过人工打捞或采用功能较为单一的水上作业船只进行,比如河道清淤船、水面清理船、人工打捞船,由于功能单一,只能简单地对水体进行清淤和水面清理工作,作业方式落后、效率低,无法对水体进行有效治理,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水上综合作业的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装置来提高作业效率,快速有效地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集成度高且具有综合作业能力的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对黑臭水体、河道、湖泊污染水体进行清淤、疏通、除藻、去黑臭、底泥固化降解、水质净化处理实施全方位综合治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由主船体及船载组合模块构成,船载组合模块包括动力模块,清淤模块,水面治理模块,水下作业模块,水质净化模块及辅助设备拖载浮箱,与船体结合构成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装置;各模块既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动运行,具有智能调控功能,可数据传输、远程遥控、高效、节能环保的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

所述主船体,上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包括机舱和药剂储存舱,机舱内设置有操作台及方向盘,操作台及方向盘的后侧设有座椅,操作台上方设太阳能光伏遮阳板,可为模块提供相应的电能,实现节能环保;操作台内设智能化中控系统,由控制按钮控制,按设定程序完成清淤、灭藻、去黑臭、水体净化工作,方向盘控制船体行驶方向;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前端下方设置有高压泵、泥浆泵,主甲板后端设有自动喷洒设备和水下处理装置,船体两侧各设两台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步进入水下对水体进行净化;所述船体的尾端还设置有驱动船体运动的螺旋桨;该船体长9米,宽3.5米,设计最深吃水0.5米,最浅吃水0.25米,行进航速7节,作业航速1.2节,续航时间5~12小时。

所述动力模块,该船动力为汽油发电机组或柴油发电机组,采用电与液压混合传动方式,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为各模块提供工作动力;可自动调节吃水深度,具有联动、自动作业功能。

所述清淤模块,通过船体前部下方设置的高压清淤设备,对河道底泥进行智能化定位、分段、网格化精准清淤、疏浚,高压清淤设备和污泥泵设置在专用支架上,可180度旋转并上下升降,便于清淤操作;高压清淤设备将河道中的污泥冲起后,通过泥浆泵将冲起的河道底泥抽取、输送到拖载浮箱内。

所述水面治理模块,在主甲板后端加装自动药物喷洒设备,可对河道、湖泊污染水体进行除藻、灭菌、去黑臭处理;自动药物喷洒设备安装在可180度旋转并上下升降的专用支架上,便于操作。

所述水下作业模块,船上加装水下作业设备,对水体进行中层、深层施工治理,底泥固化、降解处理。

所述水质净化模块,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及电动投药箱设置在船体两侧,通过投药、搅拌,分离、絮凝、沉降方式,对河道水体进行快速净化治理;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可根据河道深浅自动调节位置,以达到最佳水体净化效果。

所述拖载浮箱,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配备大容量污泥收集浮箱,浮箱由该船拖带同行,通过输泥管道,将淤泥输入浮箱内,拖箱上部设有溢水网筛,便于污泥中的水流出,污泥装满后可拖带至码头,在码头设备的配合下,更换浮箱后继续清淤作业,污泥装车运至填埋场,进行压滤、固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的核心是依托本公司国家专利技术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及黑臭河道快速综合治理的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的核心技术,可直接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其他创新点在于水下高压清淤,对河道底泥进行智能化定位、分段、网格化精准清淤、疏浚技术,河道、湖泊底泥固化、降解技术,水面除藻、灭菌、去黑臭技术,配合其他处理模块,经科学工艺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工序,各模块可联动或独立进行水污染处理作业,起到协同处理的作用,可快速有效改善水体水质;

本发明实现了河道、湖泊水体就地处理,原位修复,综合作业,大大减轻了清淤量,解决淤泥固化、降解、水质易反复问题,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期保持水质良好,有利于水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适应不同的河道、湖泊水污染治理需求,不受环境影响、移动灵活方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效率,施工区域覆盖广;该船可以作为应急水污染治理船,应对不同污染水体的治理,具有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响应治理,快速反应机动到位等优势;

本发明将极大提高水上治理效率,单船每天可清淤500~1000吨,综合整治水面达8~10万平方米;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多条船组合即可迅速形成较大规模集中处理能力;

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营运环境,船级社技术规范,污水处理标准和技术规范;该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远程化、多功能化,高效、节能环保,改变了传统水体治理技术落后、单一的治理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由主船体1及船载组合模块构成,船载组合模块包括动力模块2,清淤模块3,水面治理模块4,水下作业模块5,水质净化模块6及辅助设备拖载浮箱7;各模块既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动运行,与主船体1结合构成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主船体1上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包括机舱和药剂储存舱,机舱内设置操作台及方向盘,操作台及方向盘的后侧设有座椅,操作台上设太阳能光伏遮阳板,可为模块提供相应的电能,实现节能环保;操作台内设智能化中控系统,通过管线与高压泵、泥浆泵、自动喷洒设备和水下处理装置、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相连接,由控制按钮控制,按设定程序完成清淤、灭藻、去黑臭、水体净化工作,方向盘控制船体行驶方向;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前端设置有高压泵、泥浆泵,主甲板后端设有自动喷洒设备和水下处理装置,船体两侧各设两台水质净化装置,与自动升降机相连,该装置可以同步进入水下对水体进行净化;所述船体的尾端还设置有驱动船体运动的螺旋桨。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模块2为汽油发电机组或柴油发电机组,采用电与液压混合传动方式,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为各模块提供工作动力;可自动调节吃水深度,具有联动、自动作业功能。如图1所示,所述清淤模块3通过主船体1前部下方设置的高压清淤设备对河道底泥进行智能化定位、分段、网格化精准清淤、疏浚;该模块可根据治理需要灵活配备高压水泵、吸泥泵,安装在专用支架上,可180度旋转并上下升降,便于清淤操作;高压清淤设备将河道中的污泥冲起后,泥浆泵将冲起的河道底泥抽集后通过船上管道输送到拖载浮箱7。如图1所示,所述水面治理模块4在主船体1甲板后端加装自动药物喷洒设备,可对河道、湖泊污染水体进行除藻、灭菌、去黑臭处理;自动药物喷洒设备安装在可180度旋转并上下升降的专用支架上,便于操作。如图1所示,所述水下作业模块5在主船体1上加装水下作业设备,与自动加药机相连,伸入水体,进行中层、深层施工治理,底泥固化、降解处理。如图1所示,所述水质净化模块6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及自动投药箱设置在主船体1两侧,伸入水体,通过投药、搅拌,分离、絮凝、沉降方式,对河道进行水体净化治理;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可根据河道深浅自动调节位置,以达到最佳水体净化效果。如图1所示,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配备大容量污泥收集浮箱,所述拖载浮箱7,由主船体1拖带同行,通过输泥管道,将淤泥输入浮箱内,拖箱上部设有溢水网筛,便于污泥中的水流出,污泥装满后可拖带至码头,在码头设备的配合下,更换浮箱后继续清淤作业;污泥装车运至填埋场,进行压滤、固化处理。

工作原理:该技术的核心是依托本公司国家专利技术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及黑臭河道快速综合治理的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的核心技术,可直接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其他创新点在于水下高压清淤,智能化定位、分段、网格化精准清淤、疏浚技术,除藻、灭菌、去黑臭技术,河道、湖泊淤泥固化、降解技术,配合其他处理模块,经科学工艺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工序,可同时或分别进行水污染处理作业,清淤、水面灭藻、除臭、水质净化、底泥固化起到协同处理的作用,对改善水体效果显著。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接到启动指令后,动力模块2开始工作,按设定的工艺程序,清淤模块3利用高压泵产生的高压水流,对水底淤泥表面进行冲刷,泥浆泵将冲起的河道底泥抽集后通过船上管道输送到拖载浮箱7;随后水面治理模块4利用船上安装的自动加药机和喷洒设备,对水面进行除藻、灭菌、去黑臭处理;水下作业模块5通过水下作业设备伸入水体,进行中层、深层施工治理,水下作业装置对清淤后的底泥施放复合制剂,进行固化、降解治理;水质净化模块6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伸入水体,通过投药、搅拌,分离、絮凝、沉降方式,对河道水体进行快速净化治理,自动升降水质净化装置可根据河道深浅自动调节位置,以达到最佳水体净化效果。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可采用全电动方式,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可人工操作,也可遥控操作(遥控距离1000米),船上的主要电机为变频控制,可根据需要控制其工作状态,船体可前进、后退、转向、下沉和上浮,智能化多功能水污染治理船有自动定位清淤深度的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