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视觉检测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351发布日期:2019-07-24 09:2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辅助视觉检测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缸套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辅助视觉检测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缸套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因而,气缸套的检测工作十分必要。以往,新下线的气缸套一般由人工进行检测,效率低下、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并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现如今,气缸套的检测逐渐由机器视觉检测取代,人工检测的诸多缺点得以规避,机器视觉检测与皮带机传送相结合,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当然,机器视觉检测也不是尽善尽美。据发明人了解,气缸套下线后需在清洗油中清洗,而清洗过后的气缸套很容易在内、外壁上粘附毛絮、灰尘等杂质。机器视觉检测对于检测环境较为苛刻,这些杂质会增加气缸套视觉检测时的误判,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为提高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简化后期视觉算法,如何保持气缸套内、外壁的清洁无疑成为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降低气缸套粘附杂质数量,并提高机器视觉检测准确率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辅助视觉检测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架、可套在气缸套上并对其内、外壁进行吹扫清理的吹气装置、以及驱使所述吹气装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下方,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两支腿,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支腿顶部;

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固定板、内吹气头、中心气管、环形风刀和若干连接杆;所述环形风刀呈水平状态,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环形风刀正上方,二者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连接为一体;所述中心气管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和所述固定板中心位置,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所述中心气管上,所述内吹气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气管下端,所述环形风刀内圈和所述内吹气头间留有供气缸套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一体结构,包括内环板、外环板、两第一连接板和四个第二连接板;内、外环板同心设置,所述四个第二连接板径向连接所述内环板和所述外环板,并且,所述四个第二连接板沿着所述外环板内圈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内环板的中心通孔与所述中心气管相匹配,所述两第一连接板分别自所述外环板左、右侧一体伸出,所述两第一连接板均开有连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吹气头的下端面和所述环形风刀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连接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杆沿着所述环形风刀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稳定板、气缸、第一油压缓冲器、第二油压缓冲器和两导向杆;所述稳定板位于所述支撑板正上方,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所述气缸的推杆向下穿出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两导向杆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稳定板下端面两端,位于左侧的导向杆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左端,并与所述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导向杆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右端,并与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并与所述固定板相对;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并与所述稳定板相对;所述稳定板上开有与所述气缸和所述中心气管匹配的通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位于所述两导向杆的位置还分别固定有一轴承座,所述两导向杆分别穿过对应的轴承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清理装置可实现皮带机上的气缸套内、外壁的在线清理,减少气缸套上粘附的杂质数量,进而为气缸套的机器视觉检测提供良好检测环境,提高机器视觉检测效率、精度和准确率,有效减少人工数量,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为本发明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省略了支腿;

附图标记:1-稳定板,2-导向杆,3-第一油压缓冲器,4-支撑架,401-支撑板,402-支腿,5-固定板,6-内吹气头,7-中心气管,8-气缸,9-第二油压缓冲器,10-轴承座,11-连接杆,12-环形风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辅助视觉检测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架4、可套在气缸套上并对其内、外壁进行吹扫清理的吹气装置、以及驱使吹气装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吹气装置位于支撑架4下方,驱动装置固定在支撑架4上。

具体地,支撑架4包括支撑板401和两支腿402,支撑板401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两支腿402顶部,参见图1。

吹气装置包括固定板5、内吹气头6、中心气管7、环形风刀12和三个连接杆11。固定板5为一体结构,包括内环板、外环板、两第一连接板和四个第二连接板。内、外环板同心设置,四第二连接板径向连接内环板和外环板,并且,四第二连接板沿着外环板内圈周向均匀设置。内环板的中心通孔与中心气管7相匹配,两第一连接板分别自外环板左、右侧一体伸出,两第一连接板均开有连接通孔。

环形风刀12呈水平状态,固定板5水平设置于环形风刀12正上方,二者通过三个连接杆11连接为一体,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三个连接杆11沿着环形风刀12周向均匀设置。

支撑板401中间位置开有与中心气管7匹配的通孔,中心气管7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支撑板401中间位置和固定板5中心位置,固定板5焊接在中心气管7上。内吹气头6固定连接于中心气管7下端,环形风刀12内圈和内吹气头6间留有供气缸套通过的间隙。中心气管7和环形风刀12分别外接压缩空气,本实施例中,内吹气头6的下端面和环形风刀12的下端面平齐。

驱动装置包括稳定板1、气缸8、第一油压缓冲器3、第二油压缓冲器9和两导向杆2。稳定板1位于支撑板401正上方,气缸8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401上端面,气缸8的推杆向下穿出支撑板401并与固定板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两导向杆2分别通过螺钉垂直固定于稳定板1下端面两端,位于左侧的导向杆2下端穿过支撑板401左端,并与固定板5左端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导向杆2下端穿过支撑板401右端,并与固定板5右端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油压缓冲器3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板401下端面,并与固定板5相对。第二油压缓冲器9固定于支撑板401上端面,并与稳定板1相对。此外,稳定板1上开有与气缸8和中心气管7匹配的通过孔。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撑板401上端面位于两导向杆2的位置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轴承座10,两导向杆2分别穿过对应的轴承座10。

本发明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支撑架4上的两支腿402跨设在皮带机上,输送气缸套的皮带自两支腿402间穿过。当气缸套抵达预定位置后,气缸8在外接气泵的驱动下工作,气缸8的推杆同步推动固定板5匀速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中心气管7、内吹气头6和环形风刀12整体向下移动,套在气缸套上,其中,内吹气头6在气缸套内,而环形风刀12环绕气缸套。过程中,内吹气头6和环形风刀12分别沿气缸套内、外壁面下45°喷出高压气体,完成对气缸套内、外壁的冲击清洁。当吹气装置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外接气泵停止向气缸8供气,此时,第二油压缓冲器9与稳定板1接触,第二油压缓冲器9起到缓冲平稳减速作用。随后,外接气泵恢复向气缸8供气,气缸8的推杆带动吹气装置向上快速移动至最高位置,第一油压缓冲器3与固定板5接触,第一油压缓冲器3同样起缓冲平稳减速作用。回程中,内吹气头6和环形风刀12不工作。随后,外接气泵再次停止向气缸8供气,气缸套一次清理过程结束。上述过程可以执行多次,具体次数依实际需要确定。

吹气装置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受两导向杆2限制,只能沿导向杆2移动。稳定板1连接两导向杆2,从而使左、右侧动作同步。

需要指出的是,内吹气头6和环形风刀12均为现有的,两者喷出气体的角度均可以根据需要选型采购,在此不赘述。

另外,发明人使用本发明的气缸套内、外壁清理装置进行了实际测试,未使用清理装置时,视觉检测的准确率为71%,而使用了清理装置后,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准确率提升效果明显。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