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6226发布日期:2019-08-20 21:0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治理水污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污水处理包括微生物法和物化法。微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在水中的生长代谢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其具有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但存在难以控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物化法中的絮凝沉淀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占地面积小,应用很广泛。但其关键问题在于絮凝剂的选择,如市场主流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铝等都会出现一定的二次污染。

专利cn201210038474.6公开了一种新型螯合絮凝剂,其具体制备方法:em菌液的复壮,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将em菌液、壳聚糖溶液和pam螯合絮凝剂以体积比3∶3∶10~15的比例混合。

专利cn201810283484.3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剂,包括: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无机絮凝剂、菌类营养物质、好氧复合菌群、兼性复合菌群、厌氧复合菌群和无机纳米材料。

专利cn201510866709.4公开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em复配化学絮凝剂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将复壮的em菌液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复配,并将复配液固定化于由活化硅藻土、纳米sio2及高岭土等材料制成的多孔载体上,制成用于净化水产养殖污水和清除池塘淤泥的微生态制剂。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已报到将微生物法和物化法相结合,以提高污水的治理效果。但其仍存在絮凝剂的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配合微生态菌群使用,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无毒高效,无二次污染。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壳聚糖季铵盐、玉米秆粉、聚己内酯、氯化钙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季铵盐10~30份、玉米秆粉25~100份、聚己内酯5~20份、氯化钙2~15份、水500~1500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季铵盐15~25份、玉米秆粉40~80份、聚己内酯10~18份、氯化钙5~10份、水700~1300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季铵盐18~22份、玉米秆粉50~70份、聚己内酯12~15份、氯化钙7~9份、水800~1200份。

再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壳聚糖季铵盐20份、玉米秆粉60份、聚己内酯14份、氯化钙8份、水1000份。

进一步的,与所述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复合絮凝剂配合使用微生态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群包括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和脱硫菌。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生态菌群中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15~40)∶(40~80)∶(15~35)∶(40~60)∶(80~100)∶(5~25)∶(5~25)∶(3~20)∶(1~15)。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生态菌群中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25~35)∶(50~70)∶(20~30)∶(45~55)∶(85~95)∶(10~20)∶(10~20)∶(8~16)∶(5~10)。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生态菌群中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30∶60∶25∶50∶90∶16∶15∶12∶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充分反应。

进一步的,上述复合絮凝剂加入量为: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10-100g。

更进一步的,上述复合絮凝剂加入量为: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30-80g。

更进一步的,上述复合絮凝剂加入量为: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50g。

进一步的,上述微生态菌群按体积比1∶4000~8000投放至黑臭水体中。

更进一步的,上述微生态菌群按体积比1∶5000~7000投放至黑臭水体中。

更进一步的,上述微生态菌群按体积比1∶6000投放至黑臭水体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絮凝剂和/或上述微生态菌群在治理黑臭水体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复合絮凝剂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无毒高效,结合微生态菌群使用后,无二次污染;

2、本发明的复合絮凝剂在处理黑臭水体中效果良好,能快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悬浮物含量明显降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的微生态菌群可用于修复黑臭水体,应用范围广,从低温到高温(15~45℃)、从强酸性(ph3.5)到强碱性(ph10),都可高效修复黑臭水体;

4、本发明的复合絮凝剂和微生态菌群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消除水体异味,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维持水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处理后水质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壳聚糖季铵盐10份、玉米秆粉25份、聚己内酯5份、氯化钙2份、水500份,混匀,制得复合絮凝剂。

微生态菌群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15∶40∶15∶40∶80∶5∶5∶3∶1,混匀,制得微生态菌群。

按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10g的比例,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与水体的体积比1∶4000),充分反应,分别于第1天、第14天和第35天各投放一次微生态菌群。

实施例2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壳聚糖季铵盐30份、玉米秆粉100份、聚己内酯20份、氯化钙15份、水1500份,混匀,制得复合絮凝剂。

微生态菌群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40∶80∶35∶60∶100∶25∶25∶20∶15,混匀,制得微生态菌群。

按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100g的比例,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与水体的体积比1∶8000),充分反应,分别于第1天、第14天和第35天各投放一次微生态菌群。

实施例3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壳聚糖季铵盐18份、玉米秆粉50份、聚己内酯12份、氯化钙7份、水800份,混匀,制得复合絮凝剂。

微生态菌群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25∶50∶20∶45∶85∶10∶10∶8∶5,混匀,制得微生态菌群。

按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30g的比例,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与水体的体积比1∶5000),充分反应,分别于第1天、第14天和第35天各投放一次微生态菌群。

实施例4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壳聚糖季铵盐22份、玉米秆粉70份、聚己内酯15份、氯化钙9份、水1200份,混匀,制得复合絮凝剂。

微生态菌群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35∶70∶30∶55∶95∶20∶20∶16∶10,混匀,制得微生态菌群。

按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80g的比例,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与水体的体积比1∶7000),充分反应,分别于第1天、第14天和第35天各投放一次微生态菌群。

实施例5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壳聚糖季铵盐20份、玉米秆粉60份、聚己内酯14份、氯化钙8份、水1000份,混匀,制得复合絮凝剂。

微生态菌群的制备

按重量称取放线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菌∶嗜酸乳杆菌∶解磷钾菌∶硝化菌∶酵母菌∶脱硫菌的含量配比为30∶60∶25∶50∶90∶16∶15∶12∶7,混匀,制得微生态菌群。

按每吨黑臭水体加入复合絮凝剂50g的比例,将上述复合絮凝剂放入至黑臭水体中,搅拌、静置、过滤,再加入上述微生态菌群(与水体的体积比1∶6000),充分反应,分别于第1天、第14天和第35天各投放一次微生态菌群。

实施例6

测定实施例1-5黑臭水体在使用絮凝剂治理前后的悬浮物含量,结果见表1。

表1絮凝剂处理黑臭水体前后的悬浮物含量对比

实施例7

测定实施例1-5黑臭水体在使用絮凝剂和微生态菌群治理前后的各项参数值,结果见表2。

表2絮凝剂和微生态菌群处理黑臭水体前后的参数值对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