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及其对应节水灌溉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51626发布日期:2019-08-27 22:2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及其对应节水灌溉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灌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及其对应节水灌溉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水资源的短缺,在对农业生产过载中做到合理、节约地利用水资源,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为了尽可能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时,一般是通过就近地在河流进行提取灌溉水进行灌溉,但是现在由于河流污染严重,在利用污染河水进行灌溉时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在进行灌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及其对应节水灌溉预处理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包括有蓄水池和净化器,所述蓄水池与净化器通过通液管道连通设置,且在蓄水池与净化器之间的通液管道上设置有絮凝器;所述蓄水池顶部设置有向其内部注水的主进水管;所述净化器底部设置有将其内部净化水导出的主出水管;灌溉水依次经过蓄水池、絮凝器和净化器净化过滤处理后通过主出水管输送至农田灌溉,从而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灌溉,这样既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起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包括有蓄水箱体和蓄水箱盖,蓄水箱盖覆盖设置在蓄水箱体的顶部,且主进水管的出水口穿过蓄水箱盖设置在蓄水箱体内;所述蓄水箱体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微生物处理结构,所述微生物处理结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的梯形固定块,所述蓄水箱盖上设置有与梯形固定块相配合设置的梯形支撑槽,梯形固定块卡设在梯形支撑槽内;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外壁套设有微生物组件,所述微生物组件浸没设置在蓄水箱体内;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有害细菌及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抵块,所述微生物组件的底部设置在抵块上,其顶端与梯形固定块底部之间弹性压设有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挤压微生物组件从而将微生物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微生物组件由若干个微生物单元圆盘组成,所述微生物单元圆盘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槽,其底部设置有与放置凹槽相配合的固定凸起,相邻两个所述微生物单元圆盘依次叠放设置,且位于上方的微生物单元圆盘的固定凸起卡设在位于下方的微生物单元圆盘的放置凹槽内并形成微生物净化腔;所述微生物净化腔的侧壁设置有与蓄水箱体内部连通的通液孔;所述微生物净化腔内环设有若干倾斜设置微生物种植板,且微生物种植板由其微生物种植腔的外侧向其中央并向上倾斜设置,便于通过蓄水池内的高度和水量调整微生物组件的大小及微生物的数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液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蓄水箱体内底部,且在通液管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液头,所述进液头上设置有若干进液微孔;所述絮凝器设置在通液管道上,并对流经通液管道中的灌溉水中的固定杂质进行絮凝沉降。

更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器内部包括有垂于与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且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在絮凝器箱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部卡设在絮凝器箱体内的上端面上,且第一挡水板的左右端密封设置在絮凝器箱体的左右两侧,其底部悬空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低部卡设在絮凝器箱体内的下端面上,且第二挡水板的左右端密封设置在絮凝器箱体的左右两侧,其顶部悬空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在其正对水流方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絮凝结构,所述絮凝结构包括有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絮凝剂固定腔的进料口,所述絮凝剂固定腔垂直于锥形凹槽设置,且絮凝剂固定腔上设置有若干与锥形凹槽连通的贯穿孔;通过在挡水板上设置有絮凝结构,絮凝结构内的絮凝剂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进行聚集沉降,从而使大颗粒悬浮物质在锥形凹槽内析出沉降。

更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液控制结构,所述进液控制结构的顶部与絮凝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液控制结构的底部设置在净化器内部并向净化器内出液;所述进液控制结构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腔和集液腔,所述控制腔与集液腔连通设置;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t”形阻液块,所述阻液块的底部与控制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将阻液块向控制腔的上端面挤压设置;所述阻液块的顶部包括有柱状挡液端,所述挡液端的外径与控制腔顶部进水口的内径相配合设置,通过弹簧挤压阻液块,其挡液端伸入阻挡在控制腔进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液腔的底部通过导液管将集液腔中灌溉水导入到净化器内腔;所述集液腔底部出液口处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设置有锁柱,其锁柱弹性端与固定腔的内壁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锁柱的伸缩端水平伸缩设置在集液腔出液口处;所述锁柱的伸缩端由下向上逐渐向外突出倾斜设置;所述导液管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柱伸缩端相配合的锁槽,通过导液管沿集液腔出液口伸入到集液腔内,锁柱的伸缩端卡设在导液管的锁槽内;所述导液管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角,这样设置的导液管与集液腔的连接更方便省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内部设置有过滤室和净化室,所述净化室包覆设置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中竖直设置有过滤腔体和进液腔体,所述过滤腔体底部与进液腔体连通设置;所述导液管的底部出液端伸入设置在进液腔体内,并通过进液腔体向过滤腔体内输送灌溉水;所述过滤腔体内部沿竖直方向呈波浪状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波峰设置在过滤腔体内部的外侧壁上,其滤网的波谷设置在过滤腔体内部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腔体顶部通过第一管道与净化室的内顶部连通设置;通过使污水穿过多层波浪滤网,使得滤网对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质过滤效果更好。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环设在净化器的外侧壁上;所述加药箱的底部通过进药管道连通设置在净化室内,且进药管道在净化室内的部分设置在净化室进液口的正下方,所述进药管道在净化室内沿水流方向竖直设置;所述进药管道在净化室内的部位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菱形腔,所述菱形腔内部与进液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菱形腔的大小与净化腔的通液内径相配合设置;所述进药管道在净化室内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出药孔,所述出药孔设置在菱形腔的底部侧壁上,药液在净化室内与污水充分混匀,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污染的无机物,这样在达到净化灌溉水的目的的同时也为农作物提供了营养。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微生物降解,通过主进液管道将农田附近河流的污染水运输至蓄水池内,通过蓄水池内部设置的微生物处理结构上的微生物菌种将蓄水池内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初步降解;

第二步,絮凝沉降,蓄水池内的水流经絮凝器后,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在絮凝器内的挡水板上的絮凝结构上相互聚集沉降,从而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析出;

第三步,氧化分解,通过净化器内的过滤腔体内的滤网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除去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质;再通过管道将污水运输到净化腔,通过加药箱向净化腔内加药,使药液与净化腔中的污水充分混匀,药液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污染的无机物,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设置有蓄水池、絮凝器和净化器,使灌溉水依次经过蓄水池进行微生物降解、絮凝器进行絮凝沉降和净化器进行过滤氧化分解,从而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灌溉,这样既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起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蓄水池内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微生物处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附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微生物单元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絮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絮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净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的进液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的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进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的附图1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13所示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包括有蓄水池1和净化器2,所述蓄水池1与净化器2通过通液管道4连通设置,且在蓄水池1与净化器2之间的通液管道4上设置有絮凝器3;所述蓄水池1顶部设置有向其内部注水的主进水管10;所述净化器2底部设置有将其内部净化水导出的主出水管20;灌溉水依次经过蓄水池1、絮凝器3和净化器2净化过滤处理后通过主出水管20输送至农田灌溉;本前处理装置设置有蓄水池1、絮凝器3和净化器2,使灌溉水依次经过蓄水池1进行微生物降解、絮凝器3进行絮凝沉降和净化器2进行过滤氧化分解,从而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灌溉,这样既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起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

所述蓄水池1包括有蓄水箱体11和蓄水箱盖12,蓄水箱盖12覆盖设置在蓄水箱体11的顶部,且主进水管10的出水口穿过蓄水箱盖12设置在蓄水箱体11内;所述蓄水箱体11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微生物处理结构13,所述微生物处理结构13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31和设置在支撑柱131顶部的梯形固定块132,所述蓄水箱盖11上设置有与梯形固定块132相配合设置的梯形支撑槽111,梯形固定块132卡设在梯形支撑槽111内从而完成对微生物处理结构13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位于蓄水箱盖11外侧的支撑柱顶端将微生物处理结构13从蓄水箱体12内部提出;所述支撑柱131的底部外壁套设有微生物组件133,所述微生物组件133浸没设置在蓄水箱体11内,所述微生物组件133内种植有微生物菌种,通过微生物菌种对污水中有害细菌及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

所述微生物组件133由若干个微生物单元圆盘136组成,所述微生物单元圆盘136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凹槽1361,其底部设置有与放置凹槽1361相配合的固定凸起1362,相邻两个所述微生物单元圆盘136依次叠放设置,所述支撑柱131的底部设置有抵块134,所述微生物组件133的底部设置在抵块134上,其顶端与梯形固定块132底部之间弹性压设有压缩弹簧135,通过压缩弹簧135挤压微生物组件133从而将微生物组件133固定设置在支撑柱131上。这样可以根据蓄水池1内的高度和及内部的污水量调整微生物组件133的高度和微生物的数量,其结构简单方便。位于上方的微生物单元圆盘136的固定凸起1362卡设在位于下方的微生物单元圆盘136的放置凹槽1361内并形成微生物净化腔137;所述微生物净化腔137的侧壁设置有与蓄水箱体11内部连通的通液孔1363;所述微生物净化腔137内环设有若干倾斜设置微生物种植板138,且微生物种植板138由其微生物种植腔137的外侧向其中央并向上倾斜设置,使得微生物净化腔137中能够种植的微生物菌种的数量更多,从而对污水的降解效果更好。

所述通液管道4的进水口设置在蓄水箱体11内底部,且在通液管道4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液头41,所述进液头41上设置有若干进液微孔;所述絮凝器3设置在通液管道4上,并对流经通液管道4中的灌溉水中的固定杂质进行絮凝沉降。所述絮凝器3内部包括有垂于与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挡水板31和第二挡水板32,且第一挡水板31与第二挡水板32在絮凝器3箱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31的顶部卡设在絮凝器3箱体内的上端面上,且第一挡水板31的左右端密封设置在絮凝器3箱体的左右两侧,其底部悬空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32的低部卡设在絮凝器3箱体内的下端面上,且第二挡水板32的左右端密封设置在絮凝器3箱体的左右两侧,其顶部悬空设置;这样污水在絮凝器3内部流过时会被第一挡水板31和第二挡水板32进行阻挡改向,也使得污水与第一挡水板31和第二挡水板32正对水流方向的端面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所述第一挡水板31和第二挡水板32在其正对水流方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絮凝结构33,所述絮凝结构33包括有锥形凹槽331,所述锥形凹槽331内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絮凝剂固定腔332的进料口3320,所述絮凝剂固定腔332垂直于锥形凹槽331设置,且絮凝剂固定腔332上设置有若干与锥形凹槽331连通的贯穿孔3321,絮凝结构33内的絮凝剂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进行聚集沉降,从而使大颗粒悬浮物质在锥形凹槽331内析出沉降,从而使得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与污水分离从而达到净化灌溉水的效果。

所述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液控制结构5,所述进液控制结构5的顶部与絮凝器3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液控制结构5的底部设置在净化器2内部并向净化器2内出液;所述进液控制结构5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控制腔51和集液腔52,所述控制腔51与集液腔52连通设置;所述控制腔51内设置有“t”形阻液块53,所述阻液块53的底部与控制腔5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54,且弹簧54将阻液块53向控制腔51的上端面挤压设置;所述阻液块53的顶部包括有柱状挡液端531,所述挡液端531的外径与控制腔51顶部进水口的内径相配合设置,通过弹簧54挤压阻液块53,其挡液端531伸入阻挡在控制腔51进水口内,通过阻液块53堵住控制腔51进水口,能够起到对灌溉水流速进行减缓的作用,便于灌溉水的充分净化,同时也能够起到避免净化器内的灌溉水回流的作用。

所述集液腔52的底部通过导液管6将集液腔52中灌溉水导入到净化器2内腔;所述集液腔52底部出液口处设置有锁紧结构56;所述锁紧结构56包括有固定腔561,所述固定腔561内设置有锁柱562,其锁柱562弹性端与固定腔561的内壁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563,锁柱562的伸缩端水平伸缩设置在集液腔52出液口处;所述锁柱562的伸缩端由下向上逐渐向外突出倾斜设置;所述导液管6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柱562伸缩端相配合的锁槽61,通过导液管6从集液腔52出液口伸入到集液腔52内,锁柱562的伸缩端卡设在导液管6的锁槽61内,这样便于导液管连通设置在集液腔底部,同时也能够防止发生渗漏;所述导液管6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角62,导向角62便于导液管6的插入。

所述净化器2内部设置有过滤室21和净化室22,所述净化室22包覆设置有过滤室21;所述过滤室21中竖直设置有过滤腔体211和进液腔体212,所述过滤腔体211底部与进液腔体212连通设置;所述导液管6的底部出液端伸入设置在进液腔体212内,并通过进液腔体212向过滤腔体211内输送灌溉水;所述过滤腔体211内部沿竖直方向呈波浪状设置有滤网213,所述滤网213的波峰设置在过滤腔体211内部的外侧壁上,其滤网213的波谷设置在过滤腔体211内部的内侧壁上;使污水穿过多层波浪滤网213,使得滤网213对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质过滤效果更好。所述过滤腔体211顶部通过第一管道214与净化室22的内顶部连通设置。

还包括有加药箱7,所述加药箱7内设置有氧化剂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所述加药箱7环设在净化器2的外侧壁上;所述加药箱7的底部通过进药管道8连通设置在净化室22内,且进药管道8在净化室22内的部分设置在净化室22进液口的正下方,所述进药管道8在净化室22内沿水流方向竖直设置;所述进药管道8在净化室22内的部位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菱形腔81,所述菱形腔81内部与进液管道8连通设置,所述菱形腔81的大小与净化腔22的通液内径相配合设置;当灌溉水从净化室22的进水口进入并在净化室22内从上往下流向时,由于菱形腔81的阻挡,灌溉水在净化腔22内会发生湍流,从而所述进药管道8在净化室22内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出药孔82,所述出药孔82设置在菱形腔81的底部侧壁上,通过出药孔82流出的药液充分与污水混匀,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污染的无机物,这样在达到净化灌溉水的目的的同时也为农作物提供了营养。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预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第一步,微生物降解,通过主进液管道10将农田附近河流的污染水运输至蓄水池1内,通过蓄水池1内部设置的微生物处理结构13上的微生物菌种将蓄水池1内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初步降解;第二步,絮凝沉降,蓄水池1内的水流经絮凝器3后,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在絮凝器3内的挡水板上的絮凝结构33上相互聚集沉降,从而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析出;第三步,氧化分解,通过净化器2内的过滤腔体211内的滤网213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除去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质;再通过管道将污水运输到净化腔22,通过加药箱7向净化腔22内加药,使药液与净化腔22中的污水充分混匀,药液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污染的无机物,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