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6625发布日期:2019-10-08 23:5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软管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目前医疗器械的清洗方式主要通过水淋方式进行清洗,对于管腔类医疗器械,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以及清洗时设备的限制,很难对其管腔内部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管腔内壁很难清洗彻底,保证不了医疗器械的清洁。而且对于管壁薄的软管,如果灌流过程中水压过大,容易涨破软管;如果水压小,则难以保证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包括:洗盆、三通阀、第一调压阀、灌流泵和循环管道;洗盆底部设有排水/药液转换阀,排水/药液阀处于排水位时用于排出洗盆内的污水,排水/药液阀处于药液位时用于向洗盆内输入药液或者将洗盆内药液排出;

洗盆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口,各喷水口均匹配有拆卸连接的灌流喷头,灌流喷头用于接插软管;灌流喷头拆卸状态下,喷水口堵塞;灌流喷头安装状态下,喷水口畅通;

三通阀的输出端通过灌流泵连通第一调压阀的输入端,第一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与各喷水口连通;

三通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输送清水的第一进水管;三通阀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循环管道连通洗盆,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循环取液口。

优选的,洗盆内还安装有旋转喷头,旋转喷头连接有用于输送清水的第二进水管;

优选的,各喷水口沿着旋转喷头转动轨迹顺序分布。

优选的,洗盆内安装有冲水座,各喷水口和旋转喷头均安装在冲水座上。

优选的,还包括水温调节阀、过滤器和第一分流管;水温调节阀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自来水供水装置和热水供水装置,其输出端连接过滤器的输入端,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分流管的输入端,第一分流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且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调压阀和第二进水阀。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调压阀,过滤器通过第二调压阀连接第一分流管。

优选的,洗盆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各喷水口内均安装有流量计。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水温调节阀、各流量计、灌流泵、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三通阀和排液阀。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调压阀的输出端连通,第二分流管的多个输出端分别连通一个或多个喷水口,连通第二分流管同一个输出端的喷水口用于安装接插相同管径软的灌流喷头;第二分流管的各输出端均安装有控水阀。

优选的,洗盆内还设有酶洗上水口。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三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端导通的状态下,开启灌流泵,可通过第一进水管进水并通过各灌流喷头对接插的软管内腔进行冲洗,通过第二进水管进水并通过旋转喷头旋转喷水冲洗软管外壁,同时排水/药液转换阀开启到排水位,将污水排出洗盆。当三通阀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导通的状态下,灌流泵和灌流喷头可通过抽取洗盆内的药液循环灌流冲洗软管内壁,并通过药液的循环流动提高对软管的浸泡效果,提高药液的利用率和软管清洗效果。

本发明中,在三通阀与洗盆之间设置调压阀,通过调压阀和灌流泵的配合,可实现对于各灌流喷头灌流流速的控制,从而精确控制灌流过程中软管内部液压,即避免软管涨破又保证内软管内壁的冲击力,提高清洗效果。

本发明中,还可根据需要清洗的软管数量以及管径安装灌流喷头,提高该装置对于不同清洁需求的适应性,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同时,通过避免安装空置的灌流喷头,也可避免灌流喷头在闲置状态影响其它正在使用喷口的水压和流量的稳定。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可用于清洗各种管件,例如医用内窥镜等。清洗其他管件时,管件的接插方式与本申请中采用的软管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示:洗盆1、三通阀2、第一调压阀3、灌流泵4、循环管道5、排水/药液转换阀6、喷水口7、灌流喷头8、第一进水管9、循环取液口10、旋转喷头11、第二进水管12、冲水座13、水温调节阀14、过滤器15、第一分流管16、酶洗上水口17、第一进水调压阀18、第二进水阀19、第二调压阀20、温度传感器21、流量计22、第二分流管23、控水阀2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控式水体腔道灌流装置,包括:洗盆1、三通阀2、第一调压阀3、灌流泵4和循环管道5。洗盆1底部设有排水/药液转换阀6,排水/药液阀6处于排水位时用于排出洗盆1内的污水,排水/药液阀6处于药液位时用于向洗盆1内输入药液或者将洗盆1内药液排出。具体的,当排水/药液阀6处于药液位时,可从预设的储药箱向洗盆1内输入药液,或者将洗盆1内的药液输送回储药箱,以便对药液机芯循环利用。当排水/药液阀6截止时,可避免洗盆内的液体泄漏。

洗盆1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口7,各喷水口7均匹配有拆卸连接的灌流喷头8,灌流喷头8用于接插软管。灌流喷头8拆卸状态下,喷水口7堵塞。灌流喷头8安装状态下,喷水口7畅通。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要清洗的软管数量以及管径安装灌流喷头8,提高该装置对于不同清洁需求的适应性,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同时,通过避免安装空置的灌流喷头8,也可避免灌流喷头8在闲置状态下影响其它正在使用喷口水压和流量的稳定。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可在喷水口7与灌流喷头8连接的一端设置向内延伸的环形法兰,并在喷水口7内部安装沿着喷水口7轴向伸缩的弹簧,并在弹簧上安装活塞片。使得弹簧自然状态下,活塞片抵靠环形法兰并配合环形法兰堵塞喷水口7;当灌流喷头8安装在喷水口7上,灌流喷头8与喷水口7的连接端伸入喷水口7并推动活塞片与环形法兰分离,从而使得喷水口7畅通,使得灌流喷头8与三通阀2导通。

三通阀2的输出端通过灌流泵4连通第一调压阀3的输入端,第一调压阀3的输出端分别与各喷水口7连通。

三通阀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输送清水的第一进水管9。三通阀2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循环管道5连通洗盆1,具体的,洗盆1内安装有连通循环管道5的循环取液口10,洗盆1内的药液通过循环取液口10流入循环管道5。

如此,三通阀2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端导通的状态下,开启灌流泵4,可通过第一进水管9进水并通过各灌流喷头8对接插的软管内腔进行冲洗,还通过第二进水管12进水并通过旋转喷头11旋转喷水冲洗软管外壁,同时排水/药液转换阀6开启到排水位,将污水排出洗盆。同时冲洗后的水在洗盆1内集聚可进一步浸泡软管以便清洗软管外壁。当三通阀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导通的状态下,灌流泵4和灌流喷头8可通过洗盆1内的药液循环灌流冲洗软管内壁,并通过药液的循环流动提高对软管的浸泡效果,提高药液的利用率和软管清洗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在三通阀2与洗盆1之间设置第一调压阀3,通过第一调压阀3和灌流泵4的配合,可实现对于各灌流喷头8灌流流速的控制,从而精确控制灌流过程中软管内部液压,即避免软管涨破又保证内软管内壁的冲击力,提高清洗效果。

具体的,洗盆1内还设有酶洗上水口17,以便通过酶洗上水口17向洗盆1内输送含有活性酶的试剂浸泡软管外部,再将三通阀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导通,灌流泵4和灌流喷头8可将洗盆1内的活性酶液提循环灌流冲洗软管内壁,从而降低软管清洗难度,提高软管清洗效率。

具体的,通过该装置清洗软管时,可首先通过第一进水管9进水,以清水清洗软管,清水清洗完成后,并打开排水/药液转换阀6到排水位排出污水;清水冲洗完成后再关闭排水/药液转换阀6,并通过酶洗上水口17输入含有活性酶的试剂浸泡软管,浸泡结束后再次排出污水;再将排水/药液转换阀定位到药液位,将储药箱内的药液输送到洗盆1内;药液填满洗盆1后,关闭排水/药液转换阀6,通过灌流泵4和循环管道5使得药液循环流动冲洗软管;最后再通过排水/药液转换阀将药液输送回储药箱。排出药液后,重新通过第一进水管9进水冲洗软管内腔,通过第二进水管8旋转喷头冲洗外壁,以避免药液残留。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清水冲洗、活性酶活性化处理、药液消毒杀菌等对软管进行多次清洗,保证了软管清洗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洗盆1内还安装有旋转喷头11,旋转喷头11连接有用于输送清水的第二进水管12。如此,第二进水管12进水状态下,旋转喷头11在洗盆1内旋转喷水以清洗器械外壁。具体实施时,旋转喷头11的旋转平面高于各灌流喷头8,以避免灌流喷头8妨碍旋转喷头11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各喷水口7沿着旋转喷头11转动轨迹顺序分布,以保证软管清洗过程中,各软管平铺在洗盆1内,避免软管重叠。

本实施方式中,洗盆1内安装有冲水座13,各喷水口7和旋转喷头11均安装在冲水座13上。如此,实现洗盆1与冲水座13的分离,将喷水口7和旋转喷头11在洗盆1上的安装转换为冲水座13的安装,有利于方便该装置的组装,并且方便通过对冲水座13进行拆卸更换,降低装置的维修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分流管23。第二分流管23的输入端与第一调压阀3的输出端连通,第二分流管23的多个输出端分别连通一个或多个喷水口7,连通第二分流管23同一个输出端的喷水口7用于安装接插相同管径软的灌流喷头8。第二分流管23的各输出端均安装有控水阀24。如此,通过第二分流管23连接的控水阀24,可控制第二分流管23的各输出端单一导通,从而实现洗盆1内不同管径的软管单独冲洗过程,以满足不同管径的软管对不同清洗水压的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温调节阀14、过滤器15和第一分流管16。水温调节阀14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自来水供水装置和热水供水装置,其输出端连接过滤器15的输入端,过滤器15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分流管17的输入端,第一分流管1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2,且第一进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调压阀18和第二进水阀19。通过第一进水调压阀18和第二进水阀19可控制第一分流管16的导通方向,从而控制第一进水管9进水或者第二进水管12进水。如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分流管16实现了第一进水管9的供水管路与第二进水管12的供水管路的统一,简化了系统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水温调节阀14可调节第一分流管16的供水水温,从而调节洗盆1内的水温。同时,通过过滤器15,可对用水进行过滤,提高清洗用水的纯净度,以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调压阀20,过滤器15通过第二调压阀20连接第一分流管17。如此,通过第二调压阀20,可对第一分流管16所在管路的水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供水流道上的水压控制,提高系统流道上水压的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洗盆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1以监控水温,各喷水口7内均安装有流量计22以监控软管内腔的水压。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21、水温调节阀14、各流量计22、灌流泵4、第一调压阀3、第二调压阀20、三通阀2和排液阀6。如此,结合现有的智能控制方法,控制模块可根据温度传感器21的检测值控制水温调节阀14,使得洗盆1内的水温趋于理想水温,提高清洗效果;还可根据流量计22的检测值控制灌流泵4和第一调压阀3和第二调压阀20的工作,使得软管内腔的水压趋于理想水压;控制模块还可根据预设工作模式控制三通阀2状态切换以及排水/药液转换阀6的工作。如此,通过控制模块,将该装置与现有控制技术结合,有利于实现软管清洗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