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水罐及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6725发布日期:2021-02-23 19:0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水罐及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水罐及软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降低水中的硬度,除掉水中钙、镁等离子,通常设有软水装置,当软水滤芯达到饱和时,需要将软化树脂进行再生,现有的软水装置通常包含填充有软水材料的软水罐、水阀以及用于为软水材料提供再生盐水的盐水箱,这样导致软水装置的体积较大,为了使进入的硬水均匀经过软水罐的软水材料,使得与软水材料充分接触达到软化效果,目前方案通过将软水罐竖向设置,进入软水罐的硬水在重力及压力的作用下向软水罐的底部流动,经过软水材料进行软化,出水管的口部延伸到软水罐的底部,软化后的水经出水管的口部进入出水管,由于水经过软水材料时存在阻力,而不同的通路阻力不同,因此,水流更容易从路径最短且阻力最小的路径穿过,如图1所示,出水管的管口部压力最小,相应到管口部的阻力最小,因此,水流的路径主要集中在出水管的周围,导致靠近出水管的软水材料较早的出现吸附钙镁离子饱和,而远离出水管的软水材料还未饱和,导致水流路径不均匀,且存在软化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0003]
上述现象对于宽度越大、高度越小的软水罐,缺陷越是明显。如图2所示,有些是采用将出水口21和进水口22呈对角设置,由于软水材料上层与罐体之间存在缝隙,在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压之间的作用下,水流更倾向于从阻力最小的缝隙中通过,然后在靠近出水口21的时候透过软水材料排出,该方案的水流路径尤其集中在部分区域,无法充分软化。
[0004]
因此,目前所设计的软水罐多是高窄型,且由于其自身体积较大,导致软水装置与其他电器(如净水机、热水器等)配合使用时极不灵活,装配在电器中时体积增大,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软水罐的水流路径不均匀,导致软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软水罐,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水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开设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罐体内填充有软水材料;出水管,其自所述出水端口延伸至所述罐体内,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罐体的下部。
[0007]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其自所述进水端口延伸至所述罐体内,所述进水管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软水罐还包括分水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用于将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空间隔挡形成若干条水流通道,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其中一条侧边沿着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进水管相抵接,所述导流板的另外一条侧边沿着所述出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出水管相抵接,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罐体的内壁或者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围成水流通道。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两条侧边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爪,所述卡接爪卡接在所述进水管或者出水管上。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为弧面板。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出水口具有多条,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出水口,和/或,所述进水口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进水口具有多条,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进水口。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呈横卧式设置,所述出水端口和所述进水端口分别开设在所述罐体的侧端部。
[0015]
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软水装置,包括控制阀,还包括前面任一条所记载的软水罐。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软水罐,通过设置出水管在所述罐体的下部延伸,且开设多个出水口,使得水流通道不再只是集中于局部位置,通过布设的出水口在罐体的下部较为分散,因此水流通道较为分散,水可以流经过罐体内各个位置,不再会出现局部软水材料较早的饱和,而其他位置软水材料未饱和的不均匀现象,软水更加充分,软水效果更好。
[0017]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 是现有技术软水罐的一种情况的水流示意图;图2 是现有技术软水罐的再一种情况的水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软水罐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图4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软水罐的再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图6的b向水流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软水罐的一种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分水装置与水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d部放大图;
图12是带有分水装置的b向水流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软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软水罐,如图3-图5所示,包括罐体11和出水管12,其中,罐体11上开设有进水端口111和出水端口112,罐体11内填充有软水材料13;出水管12自出水端口延伸至罐体11内,出水管12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121,出水管12位于罐体11的下部。待净化的水经进水端口111进入罐体11中,在重力和水压的作用下,透过软水材料13进行软化,最终经出水口121进入出水管12排出软水,水自然透过软水材料13时所流经的路径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距离最短、阻力最小的路径,本方案中通过将出水管12延伸至罐体11的下部,且在出水管12上开设若干出水口121,对于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的容器而言,水会向出水口流动,水面至出水口之间的阻力最小,因此,如图4所示,本方案中罐体11上部的水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各个出水口121流动,所流经的软水材料13的区域较大,使得水流通道不再只是集中于局部位置,达到更加均匀的穿过软水材料13的目的,通过设置出水管在罐体的下部且在罐体的长度方向a向延伸,进水端口位于罐体11上部,进入罐体11中的水在同时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向下部流动,水流通道更加畅通,通过延长出水管的长度,出水口沿着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分散的布设在出水管上,如图4所示,水能够流经过软水材料下方区域的各个位置和上方区域的大部分位置,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由于水流通道集中在小部分区域的现象,不再会出现局部软水材料较早的饱和,而其他位置软水材料未饱和的不均匀现象,而且可以防止若局部区域过早的饱和,此时未到还原软水材料13的时间,硬水继续流经饱和的软水材料,其实际无法达到软水的效果,本方案可以使得软水更加充分,软水效果更好。基于上述的优点,本方案不再对软水罐的罐体设计形状再有任何要求,其可以应用在传统具有高窄型罐体的软水罐上,也可以应用在具有长扁形状罐体的软水罐上,对于任何形状的罐体,本方案均能够保证水流尽可能的均匀透过软水材料,进行充分软化,因此,当采用本实施例的软水罐应用在电器中进行软化水时,可以根据电器的实际空间相适应选择软水罐罐体的形状,如当应用在横卧式的电热水器上时,本身电热水器所占长度较大,而高度较小,若采用竖式设置的软水罐,高度超过电热水器的内胆高度,其只能是外置式,也即只能独立装配在电热水器的外壳外部,无法集成在外壳内,电热水器主体以及软水装置分别独立安装,给装配带来不方便,且两个电器组件无疑会占用更加大的装配空间,影响美观的同时,尤其不能适用于小户型的家庭的使用,若采用本方案的软水罐,可以将软水罐同样设计成横卧式,通过设置其长度不大于热水器内胆的长度,可以设置在内胆的上方或者下方,由于在软水罐容积一定的情况下,长度增加了,其高度相应降低,不
会给电热水器的整体高度增加许多,能够实现软水罐集成在电热水器的外壳中,做成一体机形式,方便安装,占用空间小。
[0023]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软水罐的优势,本方案中罐体11呈横卧式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出水端口112和进水端口111分别开设在罐体11的侧端部。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如图3所示,罐体11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成两端盖113,出水端口112和进水端口111分别开设在端盖上,两者可以开设在同一侧的端盖上,也可以分别开设在两个不同的端盖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以出水端口112和进水端口111开设在同一侧的端盖上进行说明。一般情况下,出水端口112的位置比进水端口111的位置低,有利于进水向下流动进行软化,然后进入位于下部的出水管排出。
[0024]
如图5所示,多个出水口121可以设置成若干个独电源上布设成一列或者多列,出水口121的口径不能大于软水材料的直径,防止软水材料进入出水管中,还可以将出水口121设计成多个长条形,其开口沿着出水管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宽度不大于软水材料的直径。
[0025]
如图4所示,当只采用一个进水口时或者具有多个进水口但位置比较集中时,仍然存在软水材料的上部分的局部区域a成为水流死角,仍然无法充分利用该部分区域的软化材料进行软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流经软化材料的均匀性,还包括进水管14,其自进水端口111延伸至罐体11内,进水管14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141。进水口141沿着进水管14的长度方向布设,且进水管在罐体的上部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a向延伸,当水经进水管14的不同进水口141进入至罐体11中时,水流会较均匀的沿着罐体的长度方向a向布洒在软水材料13的上方,根据水流路径会自动选择距离最短、阻力最小的路径的特性,相应软水材料13上端的水会自动流向距离其初始位置最近的出水口121,如图6所示,可知水流会均匀的从软水材料13的上半部分流向其下半部分,可以解决单个出水口或者多个出水口但位置比较集中时导致的软水材料13的上半部分水流不均匀的问题,本方案可以保证在罐体11的长度方向上,水流可以均匀的从上至下透过软水材料13,进行充分软化。
[0026]
如图7所示,为本软水罐的b向剖视图,由于罐体11在宽度方向有一定的宽度,由于水流可以自动选择距离最短、阻力最小的路径,在罐体11的宽度方向上,在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21连线的路径上距离最短,因此水流主要集中在该连线周围,而其两侧位置,水流不容易经过,仍然存在在罐体的宽度方向上局部软水材料较早饱和,其他部位不饱和的问题,导致软水不充分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的软水罐还包括分水装置15,分水装置15设置在罐体11内,用于将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之间的空间隔挡形成若干条水流通道16,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21,从进水口141出来的硬水进入其所对应的水流通道,顺着该水流通道到达相对应的出水口,最终进入出水管12中,各水流通道16具有导向的作用,其可以在罐体11的宽度方向上进行精准的导向,不再存在水路死角,使得水流在罐体11的宽度方向上均匀透过软水材料13,达到最优的软水效果。
[0027]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分水装置15包括若干个导流板151,导流板151的其中一条侧边1511沿着进水管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进水管14相抵接,导流板151的另外一条侧边1512沿着出水管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出水管12相抵接,导流板151与罐体11的内壁或者相邻两个导流板151之间围成水流通道,具体地说,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流板分别与其相邻近的的罐体11围成水流通道,位于内侧的导流板分别与
其相邻近的其他导流板151围成水流通道,由于导流板151沿着罐体11的长度方向排布,因此,所隔挡形成的各水流通道沿着罐体11的长度方向贯穿两端,且多个水流通道依次沿着罐体11的宽度方向布设,将罐体11内部空间在其宽度方向上隔挡成若干空间,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为了同时满足各个水流通道内水能够在罐体11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透过软水材料13,优选各水流通道对应有多个进水口141和多个出水口121,且该多个进水口141沿着进水管14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该多个出水口121沿着出水管1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从进水管14出来的硬水在罐体11的宽度方向上被均匀的分配至各水流通道,同时在各水流通道中,由于出水口121沿着出水管1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因此能够均匀的透过软水材料进行软化,本方案可以同时满足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的软化水路径。
[0028]
为了方便固定导流板151,导流板151的两条侧边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爪1513,其中一侧边的卡接爪1513卡接在进水管14上,另外一侧边的卡接爪1513卡接在出水管12上,实现了卡接爪的固定。
[0029]
如图9所示,优选卡接爪1513为c形,导流板151的侧边分别固定在该卡接爪1513上,c形的卡接爪1513能够产生适当的形变,可以更牢固的卡扣在进水管14或者出水管12的外壁上,卡接爪1513至少卡住水管的圆周的1/2,防止其从水管上脱离。
[0030]
如图11所示,进水管14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两条定位筋142,当卡接爪1513卡接在进水管14上时,卡接爪1513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定位筋142相抵接,起到对卡接爪1513的卡接位置定位的作用,同时定位筋142还可以起到加强进水管14的强度的作用。
[0031]
同理的,出水管12上同样也可以设置定位筋,其设置位置与进水管上的设置位置相对称,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32]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导流板151与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固定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每一侧的卡接爪1513均具有多个。
[0033]
由于卡接爪1513卡在进水管或者出水管上时,可能会遮挡住进水口或者出水口,为了防止其影响进出水的效率,优选出水口121呈长条状,且沿着出水管12的长度方向开设,出水口121具有多条,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出水口,为了防止软水材料13进入出水管12中,出水口121的宽度不大于软水材料的直径,即便卡接爪1513遮挡住局部出水口,仍然不会影响其出水效率。同时出水口开成长条状有利于生产制作。
[0034]
同理的,进水口141呈长条状,且沿着进水管14的长度方向开设,进水口14具有多条,每个水流通道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进水口14。为了防止软水材料13进入进水管14中,进水口141的宽度不大于软水材料的直径。
[0035]
无论是进水管14还是出水管12,均是圆管状,为了能够适配水管的内部空间,导流板151优选为弧面板,其以过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的平面为中心,分别朝向该平面两侧向外凸,形成若干个半环状的水流通道,该种结构能够将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之间的空间分隔均匀。
[0036]
为了方便装配,以及尽量将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之间的空间分隔更加均匀,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优选平行设置,且过进水管14和出水管12的平面经过罐体11的中轴线,如图12所示,进水管14位于罐体11的上部,从进水管14各进水口141流出的硬水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均匀的流向位于下部的出水管12。
[0037]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时提出了一种软水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控制阀3,还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记载的软水罐1,该软水罐1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中记载,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软水装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用于还原软水材料的盐水箱等装置。
[003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