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4951发布日期:2020-04-24 17:5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净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净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厂多属于乡镇水厂,供水水源较单一,且目前缺乏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应对措施,在水源污染后无法及时供水,导致出现居民断水的情况,因此,建设移动式水厂中试系统,一旦发生严重的水污染突发事件,可保障居民应急用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现有的水厂多属于乡镇水厂,供水水源较单一,且目前缺乏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应对措施,在水源污染后无法及时供水,导致出现居民断水的技术问题,提供净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原水进行初次过滤处理的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原水进行吸附和氧化的深度处理系统、用于对原水深度处理的超滤系统、以及纳滤系统;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原水储罐、原水提升泵、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石英砂滤柱,以及第一中间水箱;

所述原水储罐上设有用于引导待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反应池的废水进液管,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原水储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污水进入速率和调整水压的原水提升泵,所述石英砂滤柱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水管将水外排的石英砂滤柱出水口,所述石英砂滤柱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连通的管道,所述第一中间水箱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水的第一出水口;

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多个臭氧接触滤柱和活性炭滤柱;

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设有臭氧接触池提升泵,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后连接有气液混合泵,且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与所述气液混合泵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各所述臭氧接触滤柱的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各所述臭氧接触滤柱的臭氧接触滤柱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活性炭滤柱的活性炭滤柱进水口,所述活性炭滤柱上还设有用于排水的活性炭滤柱出水口,所述活性炭滤柱出水口上连接有用于将水外排的排水管道;

所述超滤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uf进水保安过滤器、uf超滤装置和uf产水箱;

所述uf进水保安过滤器的进水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出水速率和压力的uf进水泵和防止水回流的第二止回阀,所述uf进水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超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uf超滤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uf产水箱连通;

所述纳滤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保安过滤器、nf纳滤装置和nf产水箱;

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进水口和所述uf产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用于增加进水压力的增压泵,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nf纳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nf纳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nf产水箱共同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还设有第三止回阀;

其中,所述絮凝池和沉淀池上分别设有通向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第一超越管,所述uf超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之间还设有第二超越管。

所述石英砂滤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内设有柱体空腔,所述柱体柱体的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将所述柱体空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过滤空腔和排水空腔,所述过滤空腔的底部设有搁置于所述第一滤板上的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的石英砂过滤层;所述柱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过滤空腔相通的石英砂滤柱进水口,所述柱体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水空腔连通的第一反冲洗进气口、第一反冲洗进水口和所述石英砂滤柱出水口,所述第一滤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元件,以将通过所述石英砂过滤层过滤后的水通入所述排水空腔内。

所述臭氧接触滤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密闭的壳体空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所述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放空管,所述壳体空腔的底部设有鲍尔环填料区,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所述臭氧接触滤柱出水口,且所述臭氧接触滤柱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放反应后气体的第一尾气排放口。

所述活性炭滤柱包括滤柱本体,所述滤柱本体内设有本体空腔,所述本体空腔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将所述本体空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滤水空腔和出水空腔,所述滤水空腔的底部设有搁置于所述第二滤板上的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上部设有与所述滤水空腔连通的活性炭滤柱进水口,且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出过滤气体的第二尾气排放口;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的底部设有所述出水空腔连通的第二反冲洗进气口、第二反冲洗进水口和所述活性炭滤柱出水口,所述第一滤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元件,以将通过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的水通入所述出水空腔内。

还包括用于反洗所述uf超滤装置和nf纳滤装置的反洗系统,所述反洗系统包括清洗水箱、第二清洗泵和第二保安过滤器;

所述第二清洗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清洗水箱和所述nf产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二清洗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的入口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清洗泵的第四止回阀,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nf纳滤装置和所述活性炭滤柱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的输水口与所述nf膜的进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五止回阀和高压泵;

所述反洗系统还包括空压机、储气罐、第二反洗泵和加药装置,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气罐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储气罐出气口分别连通至所述uf超滤装置、石英砂滤柱和活性炭滤柱,所述第二反洗泵与所述nf产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二反洗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加药装置的出药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uf超滤装置的出水口,所述加药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的加药速率的加药计量泵;

所述反洗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上的第三反洗泵,所述第三反洗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石英砂滤柱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六止回阀。

各所述管道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蝶阀、旋塞阀、闸阀、球阀之中的一种。

所述uf超滤装置由超滤膜组件构成,过滤方式为外压式,超滤膜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操作压为1×10^4pa~6×10^5pa,超滤膜的材质为聚丙烯腈。

所述nf纳滤装置由至少三个所述纳滤膜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构成,所述纳滤膜的膜材质为聚酰胺,纳滤膜表面微孔直径为1~2nm,可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为150~500,可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工作压力为3.5~30bar。

所述沉淀池包括左右设置的配水区和斜管沉淀区,所述配水区与所述絮凝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有双排泥斗,且所述斜管沉淀区的中部设有用于过滤的斜管沉淀装置,所述配水区和斜管沉淀区之间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节流的通孔,且所述第三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右侧还设有集水溢流槽,所述集水溢流槽与所述石英砂滤柱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反应池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混合反应器,所述混合反应器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伸入所述反应区内,且所述旋转转轴的底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双叶叶轮;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絮凝池之间连通的第一管道。

所述絮凝池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第一絮凝池和第二絮凝池,所述第一絮凝池与所述第二絮凝池内分别设有用加速搅拌的第一反应搅拌器和第二反应搅拌器;

所述第一反应搅拌器包括第一转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转动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多个第一叶轮桨板,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一絮凝池内,所述第一叶轮桨板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絮凝池的四个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絮凝池的上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絮凝区连通的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

所述第二絮凝池内还设有用于搅拌的第二反应搅拌器,所述第二反应搅拌器包括第二转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转动轴,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多个第二叶轮桨板,所述第二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二絮凝池内,所述第二叶轮桨板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絮凝池的四个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絮凝池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预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通过设置的管道、第一超越管和第二超越管可实现简化部分过滤过程直接通向深度处理系统、超滤系统和纳滤系统之一或者组合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去除原水中的色度、细菌、部分溶解性盐及部分有机物等污染物,可作为水源污染后的应急设备,所述净水处理系统采用可拆卸的石英砂滤柱、臭氧接触滤柱、原水储罐、活性炭滤柱、uf超滤装置和nf纳滤装置等装置,实现本系统的可移动特性,方便搬迁和拆卸,可用于紧急处理,本系统具有设备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出水质量好、运行效果稳定可靠、拆卸方便、具备可移动功能、无任何污染物外排的优点,解决了目前水厂多属于乡镇水厂,供水水源较单一,且目前缺乏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应对措施,在水源污染后无法及时供水,导致出现居民断水的技术问题,提供净水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深度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超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纳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臭氧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石英砂滤柱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臭氧接触滤柱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活性炭滤柱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深度处理系统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水消毒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考图1至11,本实例提供一种净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原水进行初次过滤处理的预处理系统10、用于对原水进行吸附和氧化的深度处理系统20、用于对原水深度处理的超滤系统30、以及纳滤系统40;所述预处理系统1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原水储罐110、原水提升泵120、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石英砂滤柱160,以及第一中间水箱170;所述原水储罐110上设有用于引导待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反应池130的废水进液管,所述反应池130与所述原水储罐11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污水进入速率和调整水压的原水提升泵120,所述石英砂滤柱160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水管将水外排的石英砂滤柱出水口1690,所述石英砂滤柱出水口1690与所述排水管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170连通的管道,所述第一中间水箱170上设有多个用于排水的第一出水口1710;所述深度处理系统2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多个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上设有臭氧接触池提升泵230,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230后连接有气液混合泵240,且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230与所述气液混合泵240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250,所述气液混合泵240的进水口与所述臭氧接触池提升泵230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泵240的进气口连接有臭氧发生器50,所述气液混合泵240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各所述臭氧接触滤柱210的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2160,各所述臭氧接触滤柱210的臭氧接触滤柱出水口2170通过管道连接至活性炭滤柱220的活性炭滤柱进水口2211,所述活性炭滤柱220上还设有用于排水的活性炭滤柱出水口2212,所述活性炭滤柱出水口2212上连接有用于将水外排的排水管道;所述超滤系统3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uf进水保安过滤器310、uf超滤装置320和uf产水箱330;所述uf进水保安过滤器310的进水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出水速率和压力的uf进水泵340和防止水回流的第二止回阀350,所述uf进水保安过滤器310的出水口连接超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uf超滤装置32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uf产水箱330连通;所述纳滤系统4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保安过滤器410、nf纳滤装置420和nf产水箱430;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410的进水口和所述uf产水箱33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用于增加进水压力的增压泵440,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410的出水口与所述nf纳滤装置420通过管道连接,所述nf纳滤装置420的出水口与所述nf产水箱430共同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还设有第三止回阀450;其中,所述絮凝池140和沉淀池150上分别设有通向所述第一中间水箱170的第一超越管,所述uf超滤装置320的出水口与所述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2160之间还设有第二超越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预处理系统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通过设置的管道、第一超越管和第二超越管可实现简化部分过滤过程直接通向深度处理系统20、超滤系统30和纳滤系统40之一或者组合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去除原水中的色度、细菌、部分溶解性盐及部分有机物等污染物,可作为水源污染后的应急设备,所述净水处理系统采用可拆卸的石英砂滤柱160、臭氧接触滤柱210、原水储罐110、活性炭滤柱220、uf超滤装置320和nf纳滤装置420等装置,实现本系统的可移动特性,方便搬迁和拆卸,可用于紧急处理,本系统具有设备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出水质量好、运行效果稳定可靠、拆卸方便、具备可移动功能、无任何污染物外排的优点,解决了目前水厂多属于乡镇水厂,供水水源较单一,且目前缺乏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应对措施,在水源污染后无法及时供水,导致出现居民断水的技术问题,提供净水处理系统。

通过各所述管道上设置的控制阀,以及第一超越管和第二超越管实现多种工艺的组合,以实现絮凝出水或沉淀出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后中间水箱另设超跃管至纳滤工艺前中间水箱。具体可以实施的方式有:1、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和石英砂滤柱160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2、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和石英砂滤柱160过滤后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作为居民饮用水;3、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和沉淀池150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4、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和沉淀池150过滤后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作为居民饮用水;5、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和絮凝池140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6、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和絮凝池140过滤后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作为居民饮用水;7、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和石英砂滤柱160过滤后输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8、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和石英砂滤柱160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9、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絮凝池140和沉淀池150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0、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通过所述反应池130和絮凝池140和过滤后输送至超滤系统3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1、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所述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2、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所述超滤系统3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3、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所述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4、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作为居民饮用水;15、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6、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送至所述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7、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深度处理系统20进行处理,通过臭氧接触滤柱210和活性炭滤柱220过滤,过滤后的水送至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8、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臭氧接触滤柱210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输送至超滤系统3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19、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臭氧接触滤柱210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输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20、原水进水至所述原水储罐110,所述原水储罐110将水输送至臭氧接触滤柱210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至超滤系统30,经过超滤系统30超滤后送至纳滤系统40进行处理,处理的水检测达标后出水,用作居民饮用水;在原水储罐110、沉淀池150出水、石英砂滤柱160出水、超滤系统30进出水、纳滤系统40进出水、臭氧接触滤柱210进出水和活性炭滤柱220进出水设置浊度在线监测仪表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滤后水的浊度的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原水储罐110、沉淀池150出水、石英砂滤柱160出水、超滤系统30进出水、纳滤系统40进出水、臭氧接触滤柱210进出水和活性炭滤柱220进出水设置颗粒计数在线监测仪表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滤后水中的颗粒物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在纳滤膜进出水处设置sdi在线监测仪表传感器,检测纳滤膜是否反渗透进水,在纳滤膜进出水处设置电导率在线监测仪表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的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中试系统需具有符合要求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用者能实时对设备和仪表进行监测和调控。

所述石英砂滤柱160包括:柱体1610,所述柱体1610内设有柱体空腔1620,所述柱体柱体1610的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滤板1630,所述第一滤板1630将所述柱体空腔1620分隔为上下设置的过滤空腔1621和排水空腔1622,所述过滤空腔1621的底部设有搁置于所述第一滤板1630上的承托层1640,所述承托层1640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的石英砂过滤层1650;所述柱体1610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过滤空腔1621相通的石英砂滤柱进水口1660,所述柱体1610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水空腔1622连通的第一反冲洗进气口1670、第一反冲洗进水口1680和所述石英砂滤柱出水口1690,所述第一滤板1630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元件1631,以将通过所述石英砂过滤层1650过滤后的水通入所述排水空腔1622内。所述石英砂过滤层1650采用粒径为的石英砂填充,而且填充高度为750mm,所述石英砂过滤层1650能够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

所述臭氧接触滤柱210包括壳体2110,所述壳体2110内设有密闭的壳体空腔2120,所述壳体2110的底部设有所述臭氧接触滤柱进水口2160,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放空管2130,所述壳体空腔2120的底部设有鲍尔环填料区2140,所述壳体2110的上部设有所述臭氧接触滤柱出水口2170,且所述臭氧接触滤柱210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放反应后气体的第一尾气排放口2150。所述臭氧接触滤柱210用于对原水中的细菌进行消毒,通过臭氧对废水中的细菌及病原体进行强氧化作用,所述鲍尔环填料区2140内设有多个鲍尔环,所述鲍尔环具有通量大、阻力小、分离效率高及操作弹性大等优点,在相同的降压下,处理量可较拉西环大50%以上。在同样处理量时,降压可降低一半,传质效率可提高20%左右,提高原水与臭氧的反应速率。

所述活性炭滤柱220包括滤柱本体2210,所述滤柱本体2210内设有本体空腔2220,所述本体空腔2220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二滤板2230,所述第二滤板2230将所述本体空腔2220分隔为上下设置的滤水空腔2221和出水空腔2222,所述滤水空腔2221的底部设有搁置于所述第二滤板2230上的砂垫层2240,所述砂垫层2240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的活性炭过滤层2250,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2210上部设有与所述滤水空腔2221连通的活性炭滤柱进水口2211,且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2210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出过滤气体的第二尾气排放口2260;所述活性炭滤柱本体2210的底部设有所述出水空腔2222连通的第二反冲洗进气口2270、第二反冲洗进水口2280和所述活性炭滤柱出水口2212,所述第一滤板1630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元件2231,以将通过所述活性炭过滤层2250过滤后的水通入所述出水空腔2222内。所述第二滤板2230为有机玻璃滤板,所述第二过滤元件2231为长柄滤头,具备较好的过滤功能,所述活性炭过滤层2250采用粒径为的生物炭填充,填充的高度为600mm,所述砂垫层2240采用粒径为的石英砂填充,填充的高度为200mm,活性炭具有吸附速度快,净化度高,不易脱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有效除去臭味、氯、氰及多种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和脱色。对水质有净化效果,能除去异臭异味,提高水的纯净度。对水中各种杂质如氯、酚、砷、铅、氰化物、农药等有害物质去除作用,控制溴酸盐的含量,石英砂用于过滤所述活性炭或原水中附带的悬浮物,保持原水的清洁度,避免出现大颗粒。

还包括用于反洗所述uf超滤装置320和nf纳滤装置420的反洗系统,所述反洗系统包括清洗水箱610、第二清洗泵620和第二保安过滤器630;所述第二清洗泵62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清洗水箱610和所述nf产水箱430连通,且所述第二清洗泵620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的入口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二清洗泵620的第四止回阀640,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nf纳滤装置420和所述活性炭滤柱220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的输水口与所述nf膜的进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五止回阀650和高压泵660;所述反洗系统还包括空压机710、储气罐720、第二反洗泵730和加药装置740,所述空压机710的出风口与所述储气罐720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储气罐720出气口分别连通至所述uf超滤装置320、石英砂滤柱160和活性炭滤柱220,所述第二反洗泵730与所述nf产水箱43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二反洗泵730的出水口与所述加药装置740的出药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uf超滤装置320的出水口,所述加药装置740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的加药速率的加药计量泵741;所述反洗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上的第三反洗泵810,所述第三反洗泵810的出水口与所述石英砂滤柱160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第六止回阀820。所述清洗水箱610通过所述第二清洗泵620抽向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用于对所述清洗水箱610内的水进行过滤,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和所述第二清洗泵620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水回流的第四止回阀640,第二保安过滤器630内过滤的水通过所述高压泵660被送至nf纳滤装置420内对所述nf纳滤装置420进行反清洗,清洗后的水通过管道排出至地漏,由地漏将废水送至废水管网内,所述高压泵660和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治安金还设有用于放置水回流的第五止回阀650;所述空压机710将空气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储气罐720,所述储气罐720上设有分别与所述uf超滤装置320、石英砂滤柱160和活性炭滤柱220通过管道连接的出气口,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将所述超滤膜组件3210、石英砂过滤层1650和活性炭过滤层2250上附着的颗粒物和悬浮物吹起,所述uf超滤装置320还设置了用于加药清洗的加药装置740,所述加药装置740内放置了用于清洗所述超滤膜组件3210的清洗药品,并通过加药计量泵741进行控制,所述uf超滤装置320通过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630输送的水进行清洗,所述清洗药品可以是motianuf-100超滤阻污/分散剂、motianuf-100超滤阻污/分散剂、motianuf-410、motianuf-440和motianuf-440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有效的去除超滤膜组件3210膜面的金属氢氧化物垢、硫酸盐以及颗粒污染、有机污垢、生物污垢、油污少量和藻菌,并形成有效保护层,防止膜丝因与原水中物质化合而变脆、破损以及簖裂断丝,使产水水质稳定,确保所述超滤膜组件3210膜运行安全,并且有效控制菌藻及生物粘泥对膜丝的生化降解作用,有效增长清洗周期,延长膜丝寿命;所述第一出水口1710与所述石英砂滤柱160之间设有第三反洗泵810,所述第三反洗泵810将所述第一中间水箱170中的水抽取至所述石英砂滤柱160,配合所述储气罐720向所述石英砂滤柱160输送的高压空气对所述石英砂滤柱160内的石英砂过滤层1650进行反清洗,提高重复使用的次数,节省成本。

各所述管道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蝶阀、旋塞阀、闸阀、球阀之中的一种。所述管道上设置控制阀,用于控制系统内水流动的方向实现超滤、纳滤、活性炭过滤和臭氧过滤之间的切换。

所述原水储罐110、反应池130、絮凝池140、沉淀池150、臭氧接触滤柱210、活性炭滤柱220、uf产水箱330、臭氧发生器50和储气罐、720的底部均连接有通向厂区污水管网910,所述nf纳滤装置420和nf产水箱430、清洗水箱610通过地漏930排向所述厂区污水管网910,所述厂区污水管网910;所述英砂滤柱160、活性炭滤柱220、uf超滤装置320、nf产水箱430上还设有向外供水的排水管920。

所述uf超滤装置320由超滤膜组件3210构成,过滤方式为外压式,超滤膜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操作压为1×10^4pa~6×10^5pa,超滤膜的材质为聚丙烯腈。

所述nf纳滤装置420由至少三个所述纳滤膜4210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构成,所述纳滤膜4210的膜材质为聚酰胺,纳滤膜表面微孔直径为1~2nm,可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为150~500,可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工作压力为3.5~30bar。所述三个所述纳滤膜4210可采用并联式管道连接,同时通过三个所述纳滤膜4210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率,或者各所述纳滤膜4210通过管道前后串联连接,实现三重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

所述沉淀池150包括左右设置的配水区1510和斜管沉淀区1520,所述配水区1510与所述絮凝池14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斜管沉淀区1520的底部设有双排泥斗1521,且所述斜管沉淀区1520的中部设有用于过滤的斜管沉淀装置1522,所述配水区1510和斜管沉淀区1520之间设有第三挡板1523,所述第三挡板1523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节流的通孔1524,且所述第三挡板152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所述斜管沉淀区1520的右侧还设有集水溢流槽1530,所述集水溢流槽1530与所述石英砂滤柱160通过管道连通。通过斜管沉淀区1520和第二絮凝池1420之间设置配水区1510,用于提供第二絮凝池1420与斜管沉淀区1520之间水流的缓冲,同时通过在配水区1510和斜管沉淀区1520之间设置第三挡板1523,并且第三挡板152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向朝向第二絮凝池1420,第三挡板1523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1524,多个通孔1524的出水朝向斜管沉淀装置1522,避免了配水区1510流入的水冲击双排泥斗1521,影响排泥斗内泥污的沉淀解决了沉淀处理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使用了双排泥斗,提供了更大的沉淀面积;所述第三挡板1523上设有18个所述通孔1524,且呈上下两排设置,任一排所述通孔1524的数量均为8个,所述通孔1524的直径为3cm,且上下设置的所述通孔1524之间的间隔为4cm。所述第三挡板1523用于隔离所述配水区1510和斜管沉淀区1520,所述通孔1524用于控制出水的速率,避免水流过大,导致所述双排泥斗1521内沉淀的泥沙无法堆积;所述斜管沉淀装置1522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斜管组成,所述斜管为采用塑料品压制而成的六边形蜂窝管,具有较多的管口,能够实现多孔排水,由于所述斜管沉淀区1520内的水是由下而上输送至所述集水溢流槽170内,因此所述斜管沉淀区1520内的泥沙会在水流动时与所述斜管沉淀装置1522碰撞,并通过所述斜管沉淀装置1522的壁身下沉至所述双排泥斗1521,被排出,所述沉淀池150用于对原水做第四次过滤。

所述反应池130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混合反应器1310,所述混合反应器1310包括旋转电机1311,所述旋转电机1311的输出轴上设有旋转转轴1312,所述旋转转轴1312伸入所述反应区130内,且所述旋转转轴1312的底部设有搅拌器1313,所述搅拌器1313为双叶叶轮;所述反应池13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絮凝池140之间连通的第一管道1320。所述搅拌器1310搅动时,水中的泥沙跟随所述搅拌器1310旋转后向下沉淀至所述设于所述反应池130底部的第一泥斗180内,提高了清理水中泥沙的效率,所述第一管道1320用于将所述反应池1300内经过第一次搅拌后的水通入所述第一絮凝池141进行二次沉淀,所述反应池130用于对原水做初步过滤。

所述絮凝池140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第一絮凝池1410和第二絮凝池1420,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与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内分别设有用加速搅拌的第一反应搅拌器1411和第二反应搅拌器1421;所述第一反应搅拌器1411包括第一转动电机1412、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412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转动轴1413,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413上的多个第一叶轮桨板1414,所述第一转动轴1413伸入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内,所述第一叶轮桨板1414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的四个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挡板1415,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的上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絮凝区1420连通的第二管道1416和第三管道1417;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内还设有用于搅拌的第二反应搅拌器1421,所述第二反应搅拌器1421包括第二转动电机1422、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422的输出轴上的第二转动轴142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1423上的多个第二叶轮桨板1424,所述第二转动轴1425伸入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内,所述第二叶轮桨板1424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的四个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二挡板1425,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沉淀池150连通的第四管道1426和第五管道1427。所述第一反应搅拌器1411搅动时,水中的泥沙运动并与所述第一挡板1415碰撞,泥沙通过第一挡板1415的路径向下沉淀至设于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底部的第二泥斗190内,所述第二管道1416和第三管道1417用于将搅拌沉淀后的水送至第二絮凝池1420,所述第一反应搅拌器1411上置两个所述第一叶轮桨板1413,且上下间隔设置,具有更好的搅拌沉淀效果,具备更大的搅拌范围,提高了搅拌沉淀的效率;所述第二反应搅拌器1421搅动时,水中的泥沙运动并与所述第二挡板1425碰撞,泥沙通过第二挡板1425的路径向下沉淀至所述设于所述第二絮凝池1420底部的第二泥斗190内,所述第四管道1426和第五管道1427用于将搅拌沉淀后的水送至沉淀池160,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叶轮桨板1424,且上下间隔设置,具有更好的搅拌沉淀效果,提高了搅拌沉淀的效率,所述第一絮凝池1410与第二絮凝池1420分别用于对原水做第二次和第三次过滤。

综上所述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