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8104发布日期:2020-03-24 20:4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未通电的农村偏远山区,常常会通过使用山泉水这类天然水源作为日常用水。

但是山泉水中常常会混有如树叶残渣、泥砂等或大或小的各类杂质,而这些未经处理的水源若直接饮用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对山泉水进行过滤,但是目前的过滤装置大多都需要使用水泵为水流流动提供动力,这在未通电的山区无法进行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无需用电即可对水进行过滤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且高度逐级下降的进水塔、初步过滤器、精度过滤器和集水池;所述进水塔上方具有接收山泉水的集水斗;所述初步过滤器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部的蜂窝斜板,初步过滤器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且蜂窝斜板位于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所述精度过滤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石英砂过滤介质,进入精度过滤器的水先经过石英砂过滤介质,再从精度过滤器中流出进入集水池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山上流下的山泉水经过集水斗进行收集并通过进水塔流进入初步过滤器的进水口,再经过蜂窝斜板过滤后从出水口中流出并进入精度过滤器内进行过滤,由精度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再送出至集水池中进行收集,由于进水塔、初步过滤器、精度过滤器以及集水池的高度是逐步递减的,因此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水的定位流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塔下方设置有射流器并通过射流器向管道内注入絮凝剂,所述初步过滤器内设置有斜挡板,所述斜挡板位于蜂窝斜板的下方,且沿周向间隔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进水口与斜挡板处于同一高度,且进水口开设在相邻两斜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挡板,水流从斜挡板之间流入并通过斜挡板形成一个旋转流动的水流,能够将絮凝剂更好地与水混合实现絮凝效果,并提升蜂窝斜板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石英砂过滤介质设置在上分隔板与下分隔板之间,所述下分隔板上密布有供水向下透出的渗水孔,渗水孔的孔径小于石英砂过滤介质的粒径,所述筒体内部还设置有与管道连通用于供水流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上分隔板上方且进水管向下与上分隔板相连并将送至石英砂过滤介质处,所述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上还设置连接两者的连通管道,所述筒体侧壁上连接有靠近筒体顶部位置的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石英砂过滤介质再将水进行过滤,过滤完毕的水从渗水孔中向下渗出,随后再通过连通管道向上流动并经过出水管流出筒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平衡筒体内部与外界气压平衡的气压平衡口,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有与进水管连通并从筒体顶部伸出的虹吸上升管以及与虹吸上升管最高处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筒体下方的虹吸下降管,所述虹吸上升管上还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虹吸辅助管,所述虹吸辅助管和虹吸下降管下方设置有水封井,虹吸辅助管和虹吸下降管的端部伸至水封井内的水中实现水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石英砂层堵塞时,进水管的进水速度会大于石英砂过滤介质的透水速度,此时与进水管连通的虹吸上升管内水位不断上升,至虹吸上升管内水位没过虹吸辅助管后,水随着虹吸辅助管急剧下降,此时虹吸上升管和虹吸下降管内的空气便通过虹吸辅助管排出,使虹吸上升管和虹吸下降管内的水位上升,至两股上升的水流汇合后变形成虹吸,这时就能够将石英砂层内拦截的杂质进行反冲洗,杂质随着水流流出,实现石英砂层的清洁,恢复其过滤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位于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之间还设置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搅拌翅片,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控制搅拌辊进行旋转的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把手带动搅拌辊及搅拌翅片进行旋转,能够在反冲洗的过程中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能够使得石英砂过滤介质内的杂质更好地通过反冲洗送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供搅拌辊转动设置的旋转座,所述搅拌辊一端转动设置在旋转座内,另一端穿出筒体与旋转把手相连,所述旋转把手与搅拌辊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旋转把手可拆卸设置在搅拌辊上,能够方便搅拌辊的安装;同时还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反冲洗时,可以将旋转把手拆卸,增加整体的美观度,还能避免旋转把手的存在被人误碰导致误伤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辊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并于活动槽内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受控于旋转把手活动设置在搅拌辊内,所述搅拌辊上开设有供搅拌翅片穿过并于活动槽连通的穿口,所述搅拌翅片一端穿过穿口与调节杆铰接相连,通过调节杆的移动可使搅拌翅片以铰接点为中心在穿口内进行摆动,所述活动槽内还设置有带动调节杆沿活动槽方向同步移动的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移动受控于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把手带动搅拌辊进行旋转时,能够带动调节杆及搅拌翅片同时进行周向的旋转;当旋转把手带动驱动柱进行移动时,驱动柱带动调节杆进行活动槽方向的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搅拌翅片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搅拌翅片搅拌位置的改变,能够更加充分的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槽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驱动柱外周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所述驱动柱朝向活动槽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为矩形槽,所述旋转把手包括有插入驱动槽带动驱动块进行转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柱与调节杆之间还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调节杆固定连接且与驱动柱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把手上的驱动块插入驱动槽内随后进行旋转,能够带动驱动柱进行横向移动,驱动柱通过联动杆与调节杆相连,能够在驱动柱转动时不带动调节杆转动仅带动调节杆横向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辊穿至筒体外的一端还设置有供旋转把手带动旋转的转动空槽,所述转动空槽同样为矩形槽,所述旋转把手上还包括有带动转动空槽进行转动的转动凸块,所述转动凸块内部开设有供驱动块转动穿设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凸块带动搅拌辊进行转动,在转动凸块带动搅拌辊进行转动时能够实现搅拌辊的旋转从而进行搅拌,转动凸块与驱动块转动连接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搅拌辊的搅拌过程中能够进行搅拌翅片的摆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把手还包括与驱动块相连的内把手、以及与转动凸块相连的外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把手和外把手分别带动驱动块和转动凸块进行旋转,能够避免两者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从而方便对搅拌辊以及驱动柱进行控制,在一者旋转时可以对另一者进行限位,避免从而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虹吸上升管顶部位置还连接有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破坏管伸至过滤罐内部且端部位于排水管与上分隔板之间,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与虹吸上升管相连的强制反冲洗管,所述强制反冲洗管从筒体内伸至筒体外侧并与虹吸辅助管相连,所述强制反冲洗管位于虹吸破坏管上方,且所述强制反冲洗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强制反冲洗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强制反冲洗管,其一在石英砂过滤介质过滤能力下降但是仍能够进行过滤时,可以打开强制反冲洗阀门,此时强制反冲洗管、虹吸上升管和虹吸辅助管能够形成一个虹吸回路;其二能够在打开强制反冲洗阀门后,再通过旋转把手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增强清洗效果;虹吸破坏管的设置能够在水位下降至虹吸破坏管位置时即可将停止虹吸,避免水量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山泉水从山上流下进入集水斗,在高低差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先后通过初步过滤器和精度过滤器进行过滤,再在集水池内进行收集,集水池内的水在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使用;

2.在强制反冲洗阀门打开时,旋转把手带动搅拌辊转动,能够使得搅拌翅片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从而提升反冲洗效果;

3.旋转把手带动驱动柱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调节杆对搅拌翅片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搅拌翅片所搅拌的范围进行调整,扩大了能够搅拌到的范围,提升了对石英砂介质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初步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初步过滤器于进水口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精度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和精度过滤器于搅拌轴位置的剖视断面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塔;11、集水斗;2、初步过滤器;21、进水口;22、出水口;23、排污口;24、蜂窝斜板;25、斜挡板;3、精度过滤器;30、气压平衡口;31、进水管;32、出水管;33、排水管;34、虹吸上升管;35、虹吸下降管;36、虹吸辅助管;37、虹吸破坏管;38、上分隔板;381、连通管道;39、下分隔板;301、强制反冲洗管;302、强制反冲洗阀门;303、旋转座;304、密封圈;4、集水池;5、搅拌辊;51、调节杆;52、驱动柱;521、封板;522、柱体;523、凹槽;524、驱动槽;53、搅拌翅片;54、活动槽;55、穿口;57、联动杆;571、圆盘;58、安装座;59、转动空槽;6、旋转把手;61、内把手;62、外把手;63、转动凸块;64、驱动块;7、水封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且高度逐级下降的进水塔1、初步过滤器2、精度过滤器3和集水池4。

进水塔1上方具有接收山泉水的集水斗11,山泉水从山上流下,通过集水斗11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送至初步过滤器2内。

进水塔1与初步过滤器2之间的管道还连接有射流器,并通过射流器向管道内注入絮凝剂与水的混合液。

参照图2,初步过滤器2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部的蜂窝斜板24,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排污口23,出水口22位于进水的上方,排污口23位于进水口21的下方且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位置,排污口23外还设置有控制排污口23启闭的阀门。

参照图2和图3,蜂窝斜板24通过支架设置在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之间,罐体内部还设置有斜挡板25,斜挡板25位于蜂窝斜板24的下方,且沿周向间隔设置在罐体的内壁上。进水口21与斜挡板25处于同一高度,且进水口21开设在相邻两斜挡板25之间,山泉水流入罐体后能够在斜挡板25的导向下形成旋转向上的水流,从而方便絮凝剂与水的混合。

参照图4,精度过滤器3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用于过滤的石英砂过滤介质,筒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上分隔板38和下分隔板39,石英砂过滤介质设置在上分隔板38与下分隔板39之间,且石英砂过滤介质整体的厚度大于上分隔板38和下分隔板39距离的一半。

筒体内部设置与管道连通的进水管31,进水管31由上至下与上分隔板38的中部位置相连,从而将初滤后的水送至石英砂过滤介质处进行二次过滤。

下分隔板39上密布有供水向下透出的渗水孔,渗水孔的孔径小于石英砂过滤介质的粒径,从而使得经过石英砂过滤介质过滤后的水从渗水孔中流出至下分隔板39的下方。

上分隔板38和下分隔板39上还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通管道381,连通管道381设置有两个,且两连通管道381分别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两侧壁处。经过石英砂过滤介质过滤后的水通过连通管道381回升至上分隔板38上方,并通过连接在筒体侧壁顶部位置的出水管32送出。

筒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水管33,同时通过在排水管33上设置阀门控制排水管33的启闭。

筒体顶部开设有平衡筒体内部与外界气压平衡的气压平衡口30,筒体内部还设置有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包括有与进水管31连通并从筒体顶部伸出的虹吸上升管34以及与虹吸上升管34最高处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筒体下方的虹吸下降管35,虹吸上升管34上还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虹吸辅助管36,虹吸辅助管36和虹吸下降管35下方设置有水封井7,虹吸辅助管36和虹吸下降管35的端部伸至水封井7内的水中实现水封。

当石英砂层堵塞时,进水管31的进水速度会大于石英砂过滤介质的透水速度,此时与进水管31连通的虹吸上升管34内水位不断上升,至虹吸上升管34内水位没过虹吸辅助管36后,水随着虹吸辅助管36急剧下降,此时虹吸上升管34和虹吸下降管35内的空气便通过虹吸辅助管36排出,使虹吸上升管34和虹吸下降管35内的水位上升,至两股上升的水流汇合后变形成虹吸,这时就能够将石英砂层内拦截的杂质进行反冲洗,杂质随着水流流出,实现石英砂层的清洁,恢复其过滤效果。

虹吸上升管34顶部位置还连接有虹吸破坏管37,虹吸破坏管37伸至过滤罐内部且端部位于排水管33与上分隔板38之间,筒体内部还设置有与虹吸上升管34相连的强制反冲洗管301,强制反冲洗管301从筒体内伸至筒体外侧并与虹吸辅助管36相连,强制反冲洗管301上还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强制反冲洗阀门302,强制反冲洗管301在筒体内的位置低于出水管32的位置,因此在平常使用过程中,强制反冲洗阀门302关闭,强制反冲洗管301中充满水,在需要强制反冲洗时,打开强制反冲洗阀门302,就可以通过强制反冲洗管301形成虹吸进行反冲洗。

参照图5和图6,筒体内位于上分隔板38和下分隔板39之间还设置有搅拌辊5,搅拌辊5的周向设置有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的搅拌翅片53。

搅拌辊5从两连通管道381中间穿过,且筒体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搅拌辊5转动设置的安装座58,搅拌辊5的一侧穿过安装座58且穿至筒体外部并可拆卸连接有旋转把手6,该侧的安装座58上设置有增强安装座58与搅拌辊5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圈304。

搅拌辊5内沿其轴向开设有活动槽54,活动槽54的开口位于搅拌辊5穿出筒体的一端,活动槽54内活动设置有调节杆51,搅拌辊5上开设有供搅拌翅片53穿过的穿口55,搅拌翅片53穿过穿口55与调节杆51铰接相连,通过调节杆51的移动可使搅拌翅片53以铰接点为中心在穿口55内进行摆动,且当调节杆51向活动槽54底部方向移动时,搅拌翅片53向远离活动槽54的方向旋转倾斜;当调节杆51向远离活动槽54方向移动时,搅拌翅片53向靠近活动槽54底部方向旋转倾斜。

活动槽54内还设置有带动调节杆51沿活动槽54方向同步移动的驱动柱52,活动槽54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驱动柱52周侧设置有外螺纹,驱动柱52与调节杆51通过联动杆57相连,其中联动杆57与调节杆51固定连接且与驱动柱52转动连接。

联动杆57朝向驱动柱5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圆盘571,驱动柱52包括螺纹连接在柱体522和封板521,柱体522上开设有供圆盘571转动插入的凹槽523,封板521通过螺纹连接将凹槽523的开口封闭,且封板521中部具有供联动杆57穿出的圆孔。联动杆57与驱动柱52相连后再通过焊接固定在调节杆51上。

柱体522远离联动杆57的一端开设有驱动槽524,驱动槽524为矩形槽,旋转把手6上包括有插入驱动槽524内带动驱动柱52旋转的驱动块64。搅拌辊5穿出筒体外的一端还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内开设有横截面积大于活动槽54横截面积的转动空槽59,转动空槽59同样为矩形槽且与活动槽54的开口处连通,旋转包括还包括有插入转动空槽59内带动搅拌辊5进行旋转的转动凸块63。

转动凸块63上开设有供驱动块64穿过的通孔,旋转把手6还包括与驱动块64相连从而带动驱动块64进行转动的内把手61、以及与转动凸块63相连从而带动转动凸块63进行转动的外把手62。

精度过滤器3和集水池4之间还连接有另一射流器,并通过射流器向管道内注入氯水对水进行消毒。

使用方法:

山泉水从山上流下进入集水斗11,在高低差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先后通过初步过滤器2和精度过滤器3进行过滤,再在集水池4内进行收集,集水池4内的水再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使用。

在精度过滤器3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过滤效果变差,人工可打开强制反冲洗阀门302进行强制反冲洗,在强制反冲洗的过程中,转动外把手62可以带动搅拌辊5进行旋转使得搅拌翅片53对石英砂过滤介质进行搅拌,同时转动内把手61可带动驱动柱52与搅拌辊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带动调节杆51在活动槽54内部进行滑移,使铰接在调节杆51上的搅拌翅片53进行进行摆动,从而改变搅拌翅片53进行搅拌到的位置,使得搅拌翅片53对石英砂过滤介质的搅拌能够更加地均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