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6856发布日期:2020-02-11 09: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隔热性能,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领域中,数量庞大。在玻璃生产后,由于需要对玻璃进行加框架、切割、磨边等操作,操作过程中玻璃被切割的部分会产生碎屑和粉尘等,因此,大多工序为了得到更加优良的玻璃,需要对玻璃进行清洗。

玻璃清洗机是玻璃在制镜、真空镀膜、钢化、热弯、中空玻璃合片等深加工工艺前工序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干燥处理的专用设备,是加工领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机器。目前普遍清洗机,无法针对玻璃进行双面同步清洗,清洗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能够对玻璃进行双面清洗,清洗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上侧架设有第一输送辊道、翻转组件、第二输送辊道,所述第一输送辊道上设有第一喷淋组件、第一清洗组件,所述第二输送辊道上设有第二喷淋组件、第二清洗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机箱上端两侧的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一侧的翻转电机、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且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夹板,所述夹板内设有凹槽。

具体的,所述凹槽底部还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一侧还固定有透明防水板。

具体的,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箱上端两侧的第一立柱、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的第一喷淋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喷淋管上端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

具体的,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箱上端两侧的第二立柱、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第二喷淋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端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喷淋管底部设有若干所述出水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清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箱上端两侧的第三立柱、位于两个所述第三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三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一毛刷辊,所述第一毛刷辊两侧均设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三立柱上设有第一斜孔,所述第一转柱位于所述第一斜孔内,所述第一斜孔靠向所述翻转组件一侧倾斜。

具体的,所述第二清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箱上端两侧的第四立柱、位于两个所述第四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四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二毛刷辊,所述第二毛刷辊两侧均设有第二转柱,所述第四立柱上设有第二斜孔,所述第二转柱位于所述第二斜孔内,所述第二斜孔远离所述翻转组件一侧倾斜。

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均由若干橡胶辊构成,所述机箱中部还设有一个设备槽,所述设备槽内设有驱动电机,所有的所述橡胶辊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清洗装置,第一次清洗后,在两个输送辊道之间增加了一个翻转组件,当第一输送辊道将玻璃输送至翻转组件的夹板内时,夹板转动,将玻璃翻转至第二输送辊道上,进行第二次清洗,从而实现了双面清洗;

第二,在夹板内的凹槽底部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当玻璃输送至凹槽底部时,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玻璃进入翻转组件中,从而启动翻转电机进行翻转动作,自动化程度高;

第三,在第三立柱上设有第一斜孔、第四立柱上设有第二斜孔,使得第一毛刷辊、第二毛刷辊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厚度尺寸的玻璃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机箱1、水槽11、设备槽12、驱动电机13、皮带14、第一输送辊道2、翻转组件3、支撑架31、翻转电机32、夹板33、凹槽331、红外传感器332、透明防水板333、第二输送辊道4、第一喷淋组件5、第一立柱51、第一喷淋管52、第一进水管53、第一清洗组件6、第三立柱61、第一斜孔611、第一毛刷辊62、第一转柱621、第二喷淋组件7、第二立柱71、第二喷淋管72、第二进水管73、第二清洗组件8、第四立柱81、第二斜孔811、第二毛刷辊82、第二转柱8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

一种可双面清洗的玻璃清洗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有水槽11,水槽11上侧架设有第一输送辊道2、翻转组件3、第二输送辊道4,第一输送辊道2上设有第一喷淋组件5、第一清洗组件6,第二输送辊道4上设有第二喷淋组件7、第二清洗组件8,翻转组件3包括架设在机箱1上端两侧的支撑架31、固定在支撑架31一侧的翻转电机32、位于两个支撑架31之间且与翻转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夹板33,夹板33内设有凹槽331,凹槽331底部还设有红外传感器332,红外传感器332一侧还固定有透明防水板333,第一喷淋组件5、第一清洗组件6用于清洗玻璃的第一面,清洗第一面后,当玻璃由第一输送辊道2输送至凹槽331底部时,红外传感器332感应到玻璃进入翻转组件3中,从而启动翻转电机32进行翻转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当第一输送辊道2将玻璃输送至翻转组件3的夹板33内时,夹板33转动,将玻璃翻转至第二输送辊道4上,第二喷淋组件7、第二清洗组件8对玻璃进行第二面清洗,从而实现了双面清洗。

优选地,第一喷淋组件5包括固定在机箱1上端两侧的第一立柱51、固定在两个第一立柱51之间的第一喷淋管52、以及连接在第一喷淋管52上端的第一进水管53,第一喷淋管52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第一进水管53用于给第一喷淋管52供水,第一喷淋管52内的水从出水孔向下喷出。

优选地,第二喷淋组件7包括固定在机箱1上端两侧的第二立柱71、固定在两个第二立柱71之间的第二喷淋管72、以及连接在第二喷淋管72上端的第二进水管73,第二喷淋管72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孔,第二进水管73用于给第二喷淋管72供水,第二喷淋管72内的水从出水孔向下喷出。

优选地,第一清洗组件6包括固定在机箱1上端两侧的第三立柱61、位于两个第三立柱61之间且与第三立柱61转动连接的第一毛刷辊62,第一毛刷辊62两侧均设有第一转柱621,第三立柱61上设有第一斜孔611,第一转柱621位于第一斜孔611内,第一斜孔611靠向翻转组件3一侧倾斜,第一转柱621可在第一斜孔611内滑动,使得第一毛刷辊62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厚度的玻璃的清洗。

优选地,第二清洗组件8包括固定在机箱1上端两侧的第四立柱81、位于两个第四立柱81之间且与第四立柱81转动连接的第二毛刷辊82,第二毛刷辊82两侧均设有第二转柱821,第四立柱81上设有第二斜孔811,第二转柱821位于第二斜孔811内,第二斜孔811远离翻转组件3一侧倾斜,第二转柱821可在第二斜孔811内滑动,使得第二毛刷辊82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厚度的玻璃的清洗。

优选地,第一输送辊道2、第二输送辊道4均由若干橡胶辊构成,机箱1中部还设有一个设备槽12,设备槽12内设有驱动电机13,所有的橡胶辊与驱动电机13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14。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