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474发布日期:2020-02-07 21:4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的注射针使用后都是集中堆积后统一处理,而使用后的注射针不能立即处理,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注射针重复使用的情况,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或者疾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包括:设有容腔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以及电路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容腔连通的熔解孔;所述上部电极设有用于穿过注射针的通孔,其固定于壳体容腔的内侧且位于熔解孔的下端;所述下部电极固定于壳体容腔的内侧且位于上部电极的对立侧,且下部电极与上部电极间隔式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电压检测器,与电压检测器电连接的mos管控制回路,与mos管控制回路电连接的mos管;所述mos管为n型mos管,mos管的栅极与mos管控制回路电连接,源极与电源组件的负极电连接,漏极与上部电极电连接;所述下部电极与电源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上部电极与电源组件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器与mos管并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熔解孔为倒喇叭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注射针使用完后插入到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之间,上部电极、下部电极短路后形成高温,从而熔解注射针,同时,采用电压检测器检测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两端的电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mos管控制回路,从而控制mos管的通断;短路后,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之间的电压减小,当电压减少至设定值时,mos管断开,以避免电路被烧坏,当电压上升至设定值时,mos管开启,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之间短路产生高温熔解注射针,以避免注射针被重复使用,减少疾病的传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大力推广于市场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熔解装置1壳体

11容腔12熔解孔

2电源组件3上部电极

31通孔4下部电极

5电路板51电压检测器

52mos管控制回路53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注射针熔解装置10,包括:设有容腔11的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电源组件2、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以及电路板5。壳体1的上端设有与容腔11连通的熔解孔12,上部电极3设有用于穿过注射针的通孔31,其固定于壳体1容腔11的内侧且位于熔解孔12的下端,下部电极4固定于壳体1容腔11的内侧且位于上部电极3的对立侧,且下部电极4与上部电极3间隔式设置电路板5固定于容腔11的内壁。

优选的,熔解孔12为倒喇叭孔。

熔解注射针时,将注射针从喇叭孔插入并连通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以使得整个电路短路,从而在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之间产生高温熔解注射针,注射针在高温加热后会变形,从而无法重复使用。

如图3所示,电路板5包括电压检测器51,与电压检测器51电连接的mos管控制回路52,与mos管控制回路52电连接的mos管53。其中,mos管53为n型mos管,mos管53的栅极与mos管控制回路52电连接,源极与电源组件2的负极电连接,漏极与上部电极3电连接。下部电极4与电源组件2的正极电连接,上部电极3与电源组件2的负极电连接,电压检测器51与mos管53并联。

注射针插入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导致短路后,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之间的电压减小,当电压减少至设定值时,mos管53断开,以避免电路被烧坏,当电压上升至设定值时,mos管53开启,上部电极3、下部电极4之间短路产生高温熔解注射针,以避免注射针被重复使用,减少疾病的传染。

具体的,利用mos管53开启时的漏电压和漏电流的反相比例,mos管控制回路52负责控制mos管53的漏电极电压大时连续开启,电压小时高速重复数百hz至数千hz的开启,既有效的保护了整个电路不被烧坏,同时还能保证高温熔解注射针。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