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6160发布日期:2020-04-03 13:3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池及沉淀池分离,现有处理装置存在以下缺点,设备占地面积大;污泥浓度低,需要通过污泥回流保持好氧池污泥量,能耗高;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污泥量,污泥龄短,对氨氮去除率低,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紧凑节约占地;沉淀的同时保证污泥回流,无需另外增加设备,降低能耗;定期排泥,容易控制好氧池污泥量及污泥龄,运行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该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好氧池、固定支撑架和一体化沉淀器组成,所述好氧池池内壁上部固定有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上安装有一体化沉淀器,所述好氧池包括池体、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盘,池体底部装有曝气管,曝气管连接到池体外,底部曝气管上等距安装有与之相通的微孔曝气盘,曝气充氧,保证微生物生长,同时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混合,池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池体底部设有排泥口。

优选的是,所述所述一体化沉淀器由沉淀器、斜板、溢流堰、隔板和挡板组成,所述沉淀器呈倒锥形状,沉淀器内装有斜板,多块斜板等距设置,斜板增加沉淀器的沉淀面积,提高池体利用率,斜板上方的沉淀器内装有溢流堰,溢流堰底部设有排水管,密度较轻的废水由中间溢流堰排出,溢流堰右侧设有隔板,靠近隔板一侧的沉淀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低于溢流堰,保证混合液能均匀进入沉淀器,沉淀器底部出口处设有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为扇形,扇形夹角为120°,好氧曝气在周伟冲刷,保证挡板不积泥,扇形夹角过小会形成较大的气室,角度过大会导致沉底污泥无法流入好氧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好氧池与一体化沉淀器结合,节约占地;沉淀的同时保证污泥回流,无需另外增加设备,降低能耗;定期排泥,容易控制好氧池污泥量及污泥龄,运行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体化沉淀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好氧池,11、池体,12、曝气管,13、微孔曝气盘,110、进料口,111、排泥口;2、固定支撑架;3、一体化沉淀器,31、沉淀器,32、斜板,33、溢流堰,34、隔板,3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该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好氧池1、固定支撑架2和一体化沉淀器3组成,所述好氧池池1内壁上部固定有固定支撑架2,固定支撑架2上安装有一体化沉淀器3,所述好氧池1包括池体11、曝气管12和微孔曝气盘13,池体11底部装有曝气管12,曝气管12连接到池体11外,底部曝气管12上等距安装有与之相通的微孔曝气盘13,曝气充氧,保证微生物生长,同时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混合,池体11顶部设有进料口110,池体11底部设有排泥口111。

所述一体化沉淀器3由沉淀器31、斜板32、溢流堰33、隔板34和挡板35组成,所述沉淀器31呈倒锥形状,沉淀器31内装有斜板32,多块斜板32等距设置,斜板32增加沉淀器31的沉淀面积,提高池体利用率,斜板32上方的沉淀器31内装有溢流堰33,溢流堰33底部设有排水管,密度较轻的废水由中间溢流堰33排出,溢流堰33右侧设有隔板34,靠近隔板34一侧的沉淀器31设有进水口30,进水口30低于溢流堰33,保证混合液能均匀进入沉淀器31,沉淀器31底部出口处设有挡板35。

所述挡板35为扇形,扇形夹角为120°,好氧曝气在周伟冲刷,保证挡板35不积泥,扇形夹角过小会形成较大的气室,角度过大会导致沉底污泥无法流入好氧池1。

本实用新型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工作时,废水进入好氧池1的池体11,底部设曝气盘,曝气充氧,保证微生物生长,同时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混合;好氧反应后,利用液位差,泥水混合物自一体化沉淀器3顶部的侧面进入,经中间斜板32沉淀后,利用好氧污泥与水的密度差,密,度较轻的废水由中间溢流堰33排出,密度较大的污泥自沉淀器31底部回流至好氧池1的池体11内,排泥口111定期排泥。

本实用新型一种好氧及污泥分离一体化处理装置,好氧池与一体化沉淀器结合,节约占地;沉淀的同时保证污泥回流,无需另外增加设备,降低能耗;定期排泥,容易控制好氧池污泥量及污泥龄,运行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