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器清洁酸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528发布日期:2019-11-27 18:48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器清洁酸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清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仪器清洁酸缸。



背景技术:

实验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关系到实验成功率。对尺寸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机械方法除锈不易除净钢铁零部件,可采用化学方法除锈,如用浓度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锈的部件,浸泡时加温至40~80℃为宜,待锈蚀除净后,其表层会形成一层防护膜,再将部件取出浸泡在浓度为0.5~2%的磷酸溶液中约一小时,最后取出烘干即可。在清洁一些烧杯顽固污渍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酸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公告号为cn2057017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硝酸缸装置,包括圆柱形状的缸体和圆饼状的按压板,所述缸体上端开口,所述按压板在缸体中盛装硝酸后在其内部可活动地上下移动按压清洗仪器,其上侧面中部设置有推杆。

这种酸洗缸虽然能够完成实验器具的酸洗,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清洗完成之后需要工作人员佩戴橡胶手套用手伸进缸中将实验器具取出,为了能够完全浸泡实验器具,通过常酸洗缸具有较大的深度,对用手取出实验器具造成了不便,并且由于手套还是需要和酸液接触,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器清洁酸缸,其优点在于仪器清洁酸缸设置有可升降的料筐,待清洗的实验器具如烧杯等放置在料筐,清洗的时候料筐沉入到酸液中,清洗完成之后,料筐向上运动与酸液脱离,工作人员佩戴手套从料筐中取出实验器具即可,方便取出实验器具,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仪器清洁酸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呈立方中空设置,所述缸体的内腔底面上垂直设置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分别位于述缸体内腔的四个拐角处,相邻的支撑柱的顶端之间平行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沿缸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顶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顶梁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收卷辊,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梁的底面上,所述收卷辊上收卷设置有缆绳,所述缆绳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缸体中升降连接有料框,所述挂钩与料筐挂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时候,首先工作人员将酸液注入到缸体中,此时料筐位于液面的上方,之后将待清洗的实验器具如烧杯等放置在料筐,之后伺服电机启动,驱使转轴转动,带动收卷辊转动,放出缆绳,此时料筐向下运动,料筐与缸体接触,伺服电机停止,料筐浸没在酸液中,实验器具与酸液接触;当完成清洗的时候,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缆绳向上拉起料筐,当料筐的离开液面的一定高度的时候,伺服电机停止,工作人员佩戴手套从料筐中取出实验器具即可,取出实验器具的过程中,不需要和酸液接触,方便取出实验器具,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开有沿垂直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料筐上设置有四个矩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和滑槽滑动配合,保证料筐沿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提高运动精度,使料筐连同实验器具完全浸泡在酸液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还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滑槽旁,并且限位槽与滑槽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上垂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嵌入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滑槽滑动配合,进一步对料筐的运动进行限制,提高滑动运动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有偶数个收卷辊,每个转轴上的收卷辊关于转轴的体心呈对称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偶数个收卷辊,即通过偶数个的缆绳承担料筐的重量,有利于使料筐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缆绳由若干不锈钢绳相互缠绕成串组成,不锈钢绳的表面设置有镍铬合金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缆绳是主要用于承重作用,缆绳由不锈钢绳相互缠绕成串组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缆绳的受力极限,由于镍铬合金镀就有良好的防酸和防腐蚀性能,避免不锈钢绳受到酸液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料筐顶部的宽边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和挂钩配合的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为了更好的和挂钩配合,提高连接的固定稳固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缸体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的时候,工作人员使用盖板覆盖缸体,由于酸液不可避免存在异味挥发的情况,盖板可以阻止异味扩散到外界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拱形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提起盖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收卷辊和缆绳的设置,工作人员佩戴手套从料筐中取出实验器具即可,取出实验器具的过程中,不需要和酸液接触,方便取出实验器具,减少安全隐患;

2.通过滑轮和滑槽的设置,保证料筐沿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提高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仪器清洁酸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仪器清洁酸缸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支撑柱和料筐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11、支撑柱;111、滑槽;112、限位槽;12、转轴;121、收卷辊;122、缆绳;123、挂钩;13、伺服电机;14、顶梁;15、盖板;151、把手;2、料筐;21、安装板;211、滑轮;212、限位块;2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仪器清洁酸缸,如图1所示,包括缸体1,缸体1呈立方中空设置,缸体1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板制成,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酸性能,并且这种材质本身质量轻,在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将清洗用酸注入到缸体1中。

如图2所示,缸体1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缸体1的盖板15,盖板1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拱形的把手151,在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151提起盖板15。由于清洗使用的酸液存在异味挥发的情况,清洗的时候,盖板15覆盖缸体1上,盖板15可以阻止异味扩散到外界环境中。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缸体1的内腔底面上垂直设置四个支撑柱11,支撑柱11为立方柱,支撑柱11位于缸体1内腔的四个拐角处,并且支撑柱11的高度小于缸体1的高度。支撑柱11的侧面上开有滑槽111,滑槽111沿垂直方向布置,支撑柱11的侧面上还开有若干开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同样沿垂直方向布置,滑槽111与限位槽112相互平行。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相邻的支撑柱11之间水平设置有顶梁14,顶梁14沿缸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顶梁14的底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与顶梁14相互平行,转轴12上套设固定连接有偶数个收卷辊121,收卷辊121关于转轴12的体心呈对称布置,本实施例中,每个收卷辊121上安装有两个收卷辊121,转轴1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12转动的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固定连接在顶梁14的底面上。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收卷辊121上收卷有缆绳122,缆绳122由若干不锈钢绳相互缠绕成串组成,不锈钢绳的表面设置有镍铬合金镀层,由于镍铬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酸抗腐蚀能力,进一步提高缆绳122抗酸能力,延长缆绳122的使用寿命,缆绳122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23。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挂钩123上挂接有料筐2,料筐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挂钩123挂接配合的吊环22。料使用镍铬合金制成,在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将待清洗的实验仪器放入到料筐2中,伺服电机13启动,驱使转轴12转动,带动收卷辊121转动,放出缆绳122,此时料筐2向下运动,料筐2与缸体1接触,伺服电机13停止,料筐2浸没在酸液中,实验器具与酸液接触。

结合图3和图5所示,料筐2上设置有四个矩形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呈矩形设置,安装板21上转动连接有滑轮211,滑轮211嵌入到滑槽111中,并且滑轮211与滑槽111滑动配合;安装板21上垂直设置有呈圆柱形的限位块212,限位块212与限位槽112滑动配合,为了料筐2沿垂直方向精确的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工作人员将酸液注入到缸体1中,料筐2位于液面的上方,之后将待清洗的实验器具如烧杯等放置在料筐2,之后伺服电机13启动,驱使转轴12转动,带动收卷辊121转动,放出缆绳122,此时料筐2向下运动,料筐2与缸体1接触,伺服电机13停止,料筐2浸没在酸液中,实验器具与酸液接触;当完成清洗的时候,伺服电机13启动,带动缆绳122向上拉起料筐2,当料筐2的离开液面的一定高度的时候,伺服电机13停止,工作人员佩戴手套从料筐2中取出实验器具即可,取出实验器具的过程中,不需要和酸液接触,方便取出实验器具,减少安全隐患。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