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597发布日期:2020-01-07 08:4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环保要求也在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置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氨氮和总磷浓度较高,水温低的特点,现有的技术存在很多弊端。申请号为201410316054.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尾水提标系统,包括第一生物活性反应池、缺氧反硝化池、第二生物活性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光催化与高级氧化装置、活化反应池、自然释放池以及用于去除水中ss、吸附cod的机械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该系统绿化率高,脱氮效果好,但是混凝反应池需要投加混凝剂,增加了药剂费用,同时除磷效果稍差。申请号为201810645796.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同步亚硝化反硝化污水提标工艺及设备,进水依次通过反应罐体中的亚硝化反应区、反硝化反应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同时占地面积小,但是出水水质中对磷的要求难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要求。申请号为201520309370.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粗格栅池、细格栅池、沉砂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中间水池和消毒出水池,中间水池和消毒池之间依次连通有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等。但是该系统较为复杂,占地面积大,也存在药剂费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使出水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要求,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相比ao工艺,在不增加整个设备尺寸和停留时间的基础上,通过简易的隔舱设置,实现出水达到iv类水。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除磷沉淀池、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所述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底部均设置外接风机的曝气装置;所述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均填充填料;所述接触好氧池内设置电极板,电极板连接电源。优选地,所述接触好氧池、除磷沉淀池和缺氧滤池之间依次溢流连通;所述缺氧滤池与好氧滤池之间在底部连通。优选地,还包括位于前端的调节池,所述接触缺氧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调节池。优选地,所述接触缺氧池和缺氧滤池内的曝气装置采用穿孔曝气管;所述接触好氧池和好氧滤池内的曝气装置采用微孔曝气管。优选地,所述接触好氧池池底设置第一回流泵,该回流泵的管路接入所述接触缺氧池;所述除磷沉淀池池底设置第二回流泵,该回流泵的管路接入所述接触缺氧池;所述好氧滤池池底设置第三回流泵,该回流泵的管路接入所述缺氧滤池。优选地,所述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除磷沉淀池、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的箱体体积比为1:2~5:1~3:1~2。优选地,所述接触缺氧池和接触好氧池内的填料为弹性填料、鲍尔环、多面空心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的填料为纤维束填料、聚氨酯填料、纤维球中的一种或几种。弹性填料可以提高污泥浓度,同时不会因为电解除磷产生的少量物化污泥而堵塞,进一步优选地,接触缺氧池和接触好氧池内的填料均优选弹性填料。聚氨酯填料,用于充分吸收系统的游离态污泥,使得出水清澈,无需沉淀,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进一优选均为聚氨酯填料。还包括一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碳源箱和碳源添加管路,所述碳源添加管路的出口接入缺氧滤池。缺氧滤池内还可投加部分碳源,碳源为包括但不限于粪便水、甲醇、面粉、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粪便水既经济有效,又容易购买或收集。优选地,所述电极板为铝电极,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作为优选,混合液1的回流比为150%~250%,沉淀池底部的混合液2的回流比为30%~600%,回流比过高,大量回流带氧混合液至接触缺氧池,会破坏接触缺氧池的环境;回流比过低,出水硝基和亚硝基难以达标。进一步优选混合液1为200%回流比,混合液2为50%回流比。作为优选,电解除磷装置所需的电流为i=q*ctn*(0.7~0.15)a,电压为2.5~3.5v。电流过低会导致处理效果不好;电流过高,会造成铝电极的损耗加剧,导致浪费。进一步优选为电流i=q*ctn*(0.1)a,电源的工作电压为3v。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滤池以及好氧滤池依次相连,接触缺氧池连接提升泵,底部设置穿孔曝气管,池中投加填料;接触好氧池池中投加填料,池底设置微孔曝气盘,池底设置回流泵,回流泵的管路与接触缺氧池相连;接触好氧池内设置电解槽,电解槽内安装铝电极,铝电极连接直流电源;沉淀池内设置回流泵,底泥通过回流泵部分回流至接触缺氧池,部分排泥;缺氧滤池中投加填料和部分碳源;好氧滤池内投加填料。今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装置产泥少,出水总氮达到iv类水标准;(2)本发明装置抗水力冲击效果好,出水稳定清澈;(3)本发明装置管理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4)本发明装置采用电解除磷,效果好,出水总磷达到iv类水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1-调节池2-提升泵3-污泥池4-接触缺氧池5-接触好氧池6-除磷沉淀池7-缺氧滤池8-好氧滤池9-曝气装置10-电极板11-回流泵12-设备间13-风机14-碳源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前端的调节池1和依次连通的接触缺氧池4、接触好氧池5、除磷沉淀池6、缺氧滤池7和好氧滤池8。接触缺氧池和接触好氧池在底部连通,接触好氧池、除磷沉淀池、和缺氧滤池之间依次溢流连通,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在底部连接,调节池底设置提升泵2,提升泵的管路接入接触缺氧池内,调节池的污泥通过污泥池3定期排放,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底部均设置曝气装置9。接触缺氧池内填充填料,池底设置穿孔曝气管;接触好氧池内填充填料,池底设置微孔爆气盘,微孔曝气盘上方设置第一回流泵,第一回流泵的管路接入接触缺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接触好氧池内设置电解槽,电解槽内设置铝电极,铝电极连接直流电源。穿孔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盘均连接风机13。除磷沉淀池为常规沉淀池,进行沉降沉淀,除磷沉淀池池底设置第二回流泵,第二回流泵的管路接入接触缺氧池内,进行部分污泥回流。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底部均设置曝气装置,缺氧滤池内曝气装置采用穿孔曝气管,好氧滤池内曝气装置采用微孔曝气盘,穿孔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盘均连接风机。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内均填充填料。还设置设备间12,风机置于该设备间内,设备间还还设置碳源箱14,碳源管路一端连接碳源箱、另一端接入缺氧滤池。接触缺氧池和接触好氧池的填料包括但不限于弹性填料、鲍尔环、多面空心球中的一种或几种。弹性填料可以提高污泥浓度,同时不会因为电解除磷产生的少量物化污泥而堵塞。进一优选为弹性填料。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的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纤维束填料、聚氨酯填料、纤维球中的一种或几种。聚氨酯填料,用于充分吸收系统的游离态污泥,使得出水清澈,无需沉淀;进一优选为聚氨酯填料。工艺流程如下:首先,污水通过自流进入调节池,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接触缺氧池,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中,降低出水总氮,bod5浓度下降,no3--n浓度大幅下降;出水进入接触好氧池,并通过回流泵回流部分泥水混合物至接触缺氧池;接触好氧池中的电解除磷装置利用电解原理,阳极采用铝电极,电解产生相应的铝离子,与po43-沉淀,或者与电解产生的oh-形成沉淀,吸附污水中的磷,而达到除去水中磷的目的;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底泥通过回流泵部分回流至接触缺氧池,部分排泥;上清液进入缺氧滤池,并相应投加部分碳源,为反硝化菌提供能量,加强系统微生物脱氮作用;上清液从缺氧滤池流入好氧滤池;好氧滤池出水经过过滤后,达标排放。实施例1接触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1h,接触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3h,缺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1h,好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1h。接触缺氧池投加弹性填料,缺氧滤池投加聚氨酯填料,池内填料的填充率皆为30%,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100%和200%。处理结果如表1:表1水质指标进水出水tn≤40mg/l≤1.5mg/lnh3-n≤20mg/l≤1.5mg/ltp≤5mg/l≤0.3mg/lss≤150mg/l≤5mg/l实施例2接触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2h,接触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h,缺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好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接触缺氧池投加弹性填料,缺氧滤池投加聚氨酯填料,池内填料的填充率皆为30%,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100%和200%。处理结果如表2:表2对比实施例1采用传统的aao污水处理工艺。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1h,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2h,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7h。污泥回流比为80%。处理结果如表3:表3水质指标进水出水tn≤80mg/l≤30mg/lnh3-n≤30mg/l≤8mg/ltp≤10mg/l≤5mg/lss≤150mg/l≤30mg/l对比实施例2接触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2h,接触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h,缺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好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一级处理即接触池投加弹性填料,池内填料的填充率为30%,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200%。处理结果如表4:表4水质指标进水出水tn≤80mg/l≤8mg/lnh3-n≤30mg/l≤5mg/ltp≤10mg/l≤0.3mg/lss≤150mg/l≤30mg/l对比实施例3采用本文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2h,好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h,缺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好氧滤池的停留时间为2h。处理结果如表5:表5水质指标进水出水tn≤80mg/l≤20mg/lnh3-n≤30mg/l≤8mg/ltp≤10mg/l≤0.3mg/lss≤150mg/l≤15mg/l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