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5204发布日期:2019-12-03 18:4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油水分离设备,特别是属于一种用于预焙阳极生产焙烧工序环保治理的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铝用预焙阳极生产焙烧工序环保治理设施中的冷却喷淋塔、电捕焦油器下方含有油污的油水混合液体向下流出,由于油水混合液体中油污与水无法分离,如直接排放一是造成环境污染,二是造成水资源和油品浪费。如何实现冷却喷淋塔、电捕焦油器产生的油水混合液体中油污与水的无动力分离,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水资源和油品循环利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使用该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能实现冷却喷淋塔、电捕焦油器产生的油水混合液体中油污与水的无动力分离,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水资源和油品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叶轮、油水排出通道,该油水排出通道具有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和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下端横向贯通固定连接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所述叶轮使用叶轮轴、左、右2个带座轴承安装在油水排出通道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左、右侧壁上部的位置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中空条形支架、竖向中空条形支架、油污分离箱,所述油水排出通道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端端部与该油污分离箱贯通固定连接,该油污分离箱右侧侧壁上部和下部的位置上依次安装着油污排出管道和水排出管道,所述竖向中空条形支架固定安装在油污分离箱具有的箱顶板靠近左侧的位置上,所述横向中空条形支架的一端与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水排出通道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侧壁固定连接;还包括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圆形油污拨盘、圆形油污拨盘轴,所述叶轮轴还具有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该横向中空条形支架内,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横向中空条形支架内的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的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主动伞齿轮;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使用带座轴承竖向转动安装在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内,该圆形油污拨盘轴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从动伞齿轮,下端端部穿过油污分离箱箱顶板竖向中空条形支架围合部分上设置的通孔伸入到油污分离箱内并使用键安装着圆形油污拨盘,圆形油污拨盘轴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从动伞齿轮与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主动伞齿轮相齿合,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下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圆形油污拨盘能在该油污分离箱内转动;

所述圆形油污拨盘下底面上沿圆形油污拨盘中心依次环形设置有至少6条一端带弧形勾的拨齿;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转速为10-15转/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冷却喷淋塔、电捕焦油器产生的油水混合液体沿油水排出通道具有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上端端部进入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对叶轮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叶轮获得动能使叶轮旋转,叶轮旋转带动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主动伞齿轮旋转,旋转的主动伞齿轮依次带动与其相齿合的从动伞齿轮旋转,从动伞齿轮带动圆形油污拨盘轴旋转,圆形油污拨盘轴带动其下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圆形油污拨盘旋转,圆形油污拨盘下底面上沿圆形油污拨盘中心依次环形设置的至少6条一端带弧形勾的拨齿对沿油水排出通道具有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进入油污分离箱的油水混合液体上层油污进行旋转拨动将油水混合液体中的上层油污沿油污分离箱右侧侧壁上部位置安装着的油污排出管道排出并收集处理后再利用;油水混合液体中的下层水沿油污分离箱右侧侧壁下部位置安装着的水排出管道排出收集再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叶轮、油水排出通道,还设置了油污分离箱,还设置了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圆形油污拨盘、圆形油污拨盘轴,叶轮轴还具有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横向中空条形支架内的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的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主动伞齿轮;圆形油污拨盘轴使用带座轴承竖向转动安装在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内,该圆形油污拨盘轴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从动伞齿轮,下端端部穿过油污分离箱箱顶板竖向中空条形支架围合部分上设置的通孔伸入到油污分离箱内并使用键安装着圆形油污拨盘,圆形油污拨盘轴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从动伞齿轮与叶轮轴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主动伞齿轮相齿合,圆形油污拨盘轴下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圆形油污拨盘能在该油污分离箱内转动,对沿油水排出通道具有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进入油污分离箱的油水混合液体上层油污进行拨动将油水混合液体中的上层油污沿油污分离箱右侧侧壁上部位置安装着的油污排出管道排出并收集处理后再利用;油水混合液体中的下层水沿油污分离箱右侧侧壁下部位置安装着的水排出管道排出收集再循环利用。实现了冷却喷淋塔、电捕焦油器产生的油水混合液体中油污与水的无动力分离,防止了油水混合液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了水资源和油品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1.叶轮、2.油水排出通道、3.叶轮轴、4.横向中空条形支架、5.竖向中空条形支架、6.油污分离箱、7.油污排出管道、8.水排出管道、9.主动伞齿轮、10.从动伞齿轮、11.圆形油污拨盘、12.圆形油污拨盘轴、13.一端带弧形勾的拨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叶轮1、油水排出通道2,该油水排出通道2具有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和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下端横向贯通固定连接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所述叶轮1使用叶轮轴3、左、右2个带座轴承(说明书附图中未画出)安装在油水排出通道2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左、右侧壁上部的位置上(观察者面对该实用新型,观察者左侧为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的左侧壁、观察者右侧为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的右侧壁),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油污分离箱6,所述油水排出通道2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端端部与该油污分离箱6贯通固定连接,该油污分离箱6右侧侧壁上部和下部的位置上依次安装着油污排出管道7和水排出管道8,所述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固定安装在油污分离箱6具有的箱顶板靠近左侧的位置上,所述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的一端与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水排出通道2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侧壁固定连接;还包括主动伞齿轮9、从动伞齿轮10,圆形油污拨盘11、圆形油污拨盘轴12,所述叶轮轴3还具有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该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内,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内的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的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主动伞齿轮9;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12使用带座轴承竖向转动安装在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内,该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从动伞齿轮10,下端端部穿过油污分离箱6箱顶板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围合部分上设置的通孔伸入到油污分离箱6内并使用键安装着圆形油污拨盘11,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从动伞齿轮10与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主动伞齿轮9相齿合,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下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该圆形油污拨盘11能在该油污分离箱6内转动;

所述圆形油污拨盘11下底面上沿圆形油污拨盘中心依次环形设置有6条一端带弧形勾的拨齿13;所述圆形油污拨盘11转速为10转/分钟。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动力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叶轮1、油水排出通道2,该油水排出通道2具有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和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下端横向贯通固定连接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所述叶轮1使用叶轮轴3、左、右2个带座轴承(说明书附图中未画出)安装在油水排出通道2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左、右侧壁上部的位置上(观察者面对该实用新型,观察者左侧为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的左侧壁、观察者右侧为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的右侧壁),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油污分离箱6,所述油水排出通道2的横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端端部与该油污分离箱6贯通固定连接,该油污分离箱6右侧侧壁上部和下部的位置上依次安装着油污排出管道7和水排出管道8,所述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固定安装在油污分离箱6具有的箱顶板靠近左侧的位置上,所述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的一端与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水排出通道2的竖向油水排出通道部分右侧壁固定连接;还包括主动伞齿轮9、从动伞齿轮10,圆形油污拨盘11、圆形油污拨盘轴12,所述叶轮轴3还具有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的部分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该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内,使用带座轴承横向转动安装在横向中空条形支架4内的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的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主动伞齿轮9;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12使用带座轴承竖向转动安装在该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内,该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从动伞齿轮10,下端端部穿过油污分离箱6箱顶板竖向中空条形支架5围合部分上设置的通孔伸入到油污分离箱6内并使用键安装着圆形油污拨盘11,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上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从动伞齿轮10与叶轮轴3伸出右带座轴承部分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主动伞齿轮9相齿合,所述圆形油污拨盘轴12下端端部使用键安装着的该圆形油污拨盘11能在该油污分离箱6内转动;

所述圆形油污拨盘11下底面上沿圆形油污拨盘中心依次环形设置有8条一端带弧形勾的拨齿13;所述圆形油污拨盘11转速为15转/分钟。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