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危险废液减量装置。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危险废液减量装置或者多种危险特性,有固体类和液体类废物,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环保监督的越来越严格,危险废物的产生迅速增加,其中液体类危险废物产量也逐渐增加。
现有的废水减量装置处理效率过低,通过加热蒸发有毒废水中的水分,蒸发的水蒸气中通常含有有机物,若将产生的水蒸气直接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废液减量装置,其能够提升对危险废液的减量效率,提升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危险废液减量装置,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所述第一蒸发罐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液管与第一出液泵,所述第一蒸发罐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蒸汽管,所述第一蒸汽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蒸发罐的侧并壁穿入第二蒸发罐的侧壁内部,所述第二蒸发罐连接有第二蒸汽管,所述第二蒸发罐连接有第二出液管与第二出液泵,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有废液收集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危险废液通过进料管加入到第一蒸发罐内,通过第一加热装置对第一蒸发罐进行加热,使废液温度达到70度至80度,使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与少量水分进行蒸发,再将蒸发后的废水通过出液泵进入到第二蒸发罐内,通过第二加热装置使废液的温度达到90度至100度,使得废液中的少量有机物与大量水分蒸发,提升减量率,第一蒸发罐中蒸发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管进入到第二蒸发罐中,起到加热作用,充分利用第一蒸发罐中的热能,节约成本,最后减量后的废液通过排液管进入到废液收集罐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蒸汽管呈环状绕于所述第二蒸发罐的侧壁内部且其端部穿出第二蒸发罐并连接于废液收集罐,所述第一蒸汽管穿出所述第二蒸发罐处连接有第一冷凝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蒸汽管呈环状绕于第二蒸发罐内,充分利用第一蒸汽管内蒸汽的热能,提升热能利用率,由于第一蒸汽管内的蒸汽大多为有机物,在经过第二冷凝器冷凝后通入排液管内最终通入废液收集罐内进行收集,避免其中的有机物进入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之间的第一蒸汽管外侧壁套设有保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蒸汽管中的蒸汽在传输过程中,大量热量会散失到空气中,提供设置保温件,减少散失到空气中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对热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蒸发罐与所述第二蒸发罐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废液进行蒸发过程中,需要控制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中的温度,提高温度传感器,便于控制加热装置将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中的废液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提升废液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蒸发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第一蒸发罐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所述第一蒸发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蒸发罐进行蒸发时,通过搅拌组件对废液进行搅拌,提升废液中有机物的蒸发效率,从而提升对废液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蒸发罐与所述第二蒸发罐内部并沿其顶部内壁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处理完废液后,第一蒸发罐与第二蒸发罐的内壁会残留有废液杂质,对其内壁造成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进水管对其内壁进行冲洗,保证在非工作状态下其内壁的清洁,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刮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刮料组件,进一步将第一蒸发罐内残留的废液进行去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组件包括两根水平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杆的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抵接于所述第一蒸发罐内壁的刮料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的同时带两根刮料杆沿着第一蒸发罐的内壁移动,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在完成废液处理后,通过进水管清理完成后,通过刮料干将第一蒸发筒内壁上的水分与废液刮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两个蒸发罐可对废液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蒸发,通过调节对两个蒸发罐内的温度控制,对先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蒸发并对其进行收集,有效控制有机物的排放污染;2.通过第一蒸汽管对第二蒸发罐的加热,节省了能耗,充分利用资源,节省了成本;3.通过搅拌组件对第一蒸发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提升第一蒸发罐内有机物的蒸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蒸发罐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中,1、第一蒸发罐;2、第二蒸发罐;3、进料口;4、加热装置;5、第一出液管;6、第一出液泵;7、第一蒸汽管;8、第二蒸汽管;9、第二出液管;10、第二出液泵;11、废液收集罐;12、第一冷凝器;13、保温件;14、温度传感器;15、搅拌组件;16、搅拌杆;17、搅拌桨;18、电机;19、进水管;20、出水口;21、刮料组件;22、连接杆;23、刮料杆;24、第二冷凝器;25、出水管;2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危险废液减量装置,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第一蒸发罐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具体为设置于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底部的电加热环,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之间连接有出液管与出液泵,第一蒸发罐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蒸汽管7,第一蒸汽管7连接于第二蒸发罐2的侧并呈环状绕于第二蒸发罐2的侧壁内部,第二蒸发罐2连接有第二蒸汽管8,第二蒸汽管8连接有第二冷凝器24,便于对蒸发出的水蒸气进行冷却回收处理,第二蒸发罐2连接有第二出液管9与第二出液泵10,第二出液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废液收集罐11,第一蒸汽管7的端部伸出第二蒸发罐2的侧壁并连接于废液收集罐11。
参照图2,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通过控制第一蒸发罐1内的温度在70度至80度时,使得大量的有机物与少量的水分蒸发,去除废液中大量的有机物,并通过第一蒸汽管7对第二蒸发罐2内的废液进行加热,节约能源,并最终冷却液化进入到废液收集罐11中,减少有机物污染物的排放。
参照图1,第一蒸发罐1内的废液蒸发完成后通进入到第二蒸发罐2后,将其加热到90度至100度,将废液中的大量水分蒸发,通过第二冷凝器24将高温的水蒸气进行冷却后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1,第一蒸汽管7穿出第二蒸发罐2处连接有第一冷凝器12,对第一蒸汽管7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使其液化进入到废液收集罐11中,与最后的废液进行集中处理。
参照图1,位于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之间的第一蒸汽管7外侧壁套设有保温件13,保温件13为包裹与第一蒸汽管7外侧壁的橡塑保温材料,减少第一蒸汽管7内气体在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参照图2,第一蒸发罐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15,搅拌组件15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第一蒸发罐1内的搅拌杆16,搅拌杆1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桨17,第一蒸发罐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16的电机18,通过对废液进行搅拌,提升其蒸发效率,搅拌杆16上设置有刮料组件21,刮料组件21包括两根水平固定连接于搅拌杆16的连接杆22,两根连接杆22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抵接于第一蒸发罐1内壁的刮料杆23,在废液离开第一蒸发罐1时,通过刮料杆23将其内壁上多余的废液刮下,减小废液对设备造成的腐蚀。
参照图1与图2,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均穿设有进水管19,进水管19沿着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的内壁绕于两个蒸发罐内的顶端面,进水管19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口20,出水口20朝向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的内壁,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的底部均连接有出水管25,所述出水管25连接有阀门26,在处理完废液后,第一蒸发罐1与第二蒸发罐2的内壁会残留有废液杂质,对其内壁造成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进水管19对其内壁进行冲洗,保证在非工作状态下其内壁的清洁,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废液通入第一蒸发罐1内,对其进行加热至70至80度,将大量的有机物与少量的水分进行蒸发,减少有机物污染物的排放,再将废液通入至第二蒸发罐2内并加热至90至100度,将大量的水分与少量的有机物蒸发,在第一蒸发罐1内的废液进入到第二蒸发罐2时,第一蒸发罐1内继续通入废液进行蒸发,第一蒸发罐1内蒸发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管7进入到第二蒸汽管8内起到加热效果,并最终进入到废液收集罐11中进行收集,提升能源利用率,第二蒸发罐2内蒸发后的废液进入到废液收集罐11中进行收集,第二蒸发罐2中蒸发的水蒸气通过第二冷凝器24的作用下液化成水便于对其进行回收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