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空化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泡破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水需要进行输送和后期过滤,而工业污水含有不同成分的杂质及各种分布不均匀的悬浮物,且液体粘度高,给后续的输送和过滤造成较大负荷。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降低液体粘稠度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泡破碎器,实现通过空泡破碎器来产生空泡来降低混合液体的粘稠度、产生自由基、杀灭细菌及降解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泡破碎器,包括:
管道,用于输送液体;
空泡发生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中的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引导液体流动并沿流动方向依次形成喘流降压区和喘流升压区,液体在喘流降压区产生空泡,同时,空泡移动到喘流升压区发生溃灭。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包括两个交错布置的导流叶片,两个所述导流叶片的中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流叶片的两端部朝相反的方向弯折;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叶片在其边缘、背部及中部形成喘流降压区,所述导流叶片在后端部形成喘流升压区;所述导流叶片还用于引导液体偏转流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流叶片的中部为一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叶片的中部设置有沿液体流动方向延伸的平板导流部。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导流部设置有多条凸起的锯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包括支撑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间隔设置的多片分流导板,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分流导板的外周尺寸逐渐增大,所述分流导板的迎向液体流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向液体流动的环形导向锥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向锥形面形成在所述分流导板的外周边缘;或者,所述环形锥形导向面形成在所述分流导板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并经由空泡发生模块的导流件进行导向,使得液体在喘流降压区中形成空泡,而空泡跟随液体继续流动到喘流升压区将发生溃灭,基于空泡溃灭引起的气蚀破坏理论,空泡溃灭产生非常大的射流压力脉冲,压力脉冲将打碎均化液体内杂质,使任何靠近破裂气泡的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分解,达到微米级,进行乳化和均化,同时,空泡溃灭产生多种强氧化性能自由基,杀灭细菌、降解有机物,有效的降低液体粘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泡破碎器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空泡破碎器,包括:
管道1,用于输送液体。
空泡发生模块2,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中的至少一个导流件21,所述导流件21用于引导液体流动并沿流动方向依次形成喘流降压区和喘流升压区,液体在喘流降压区产生空泡,同时,空泡移动到喘流升压区发生溃灭。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空泡破碎器中的管道1用于输送待处理的液体,液体通过水泵输送到管道1中后会被导流件21进行导向以改变液体的流动形式,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导流件21的外形导流作用下,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会依次形成喘流降压区和喘流升压区,以产生瞬间失压及瞬间压力恢复,由此在液体中产生空泡及溃灭达到破碎和均质混合液体内的杂质及产生多种自由基,具体的,液体流到喘流降压区在低压作用下在液体中形成若干空泡,空泡随着液体流动至喘流升压区,空泡由于压力恢复发生溃灭,空泡溃灭后在液体中将产生瞬间高压射流,引起液体介质的强烈震动,空泡溃灭产生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可以起到杀菌及分解软化有机物的作用,降低液体粘度。这样,便可以在导流件21的导流作用下利用空泡溃灭引起的气蚀破坏理论,以对管道1中输送的液体进行处理,具有高效均质混合作用。优选的,导流件21与管道1的内管壁之间形成间隔,由于空泡及纳米气泡溃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瞬间产生高达到1000多标注大气压的压力冲击及上千摄氏度温度,极易对管道1的内管壁产生气蚀破坏,为了尽量减小或避免发生气蚀破坏作用,需要让空泡及纳米泡溃灭在尽量避免触碰管道1的内管壁的液体中发生,而通过将导流件21与管道1设置间隔区内的高压水流压迫作用,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以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其中,管道1的形状是柱形或锥形管道,根据空泡发生模块的导流件选择;图2导流件适合柱形管道,图6、7配合的管道1可以设计成锥形。
其中,导流件21的外形需要设计成能够引导液体流动并改变液体流动的形式以对应的在液体流经导流件21的过程中形成喘流降压区和喘流升压区,针对导流件21的表现实体有多种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导流件21包括两个交错布置的导流叶片211,两个所述导流叶片211的中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流叶片211的两端部朝相反的方向按照一定角度弯折;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叶片211在中部及边缘的进水背面形成喘流降压区,所述导流叶片211在后端部形成喘流升压区;所述导流叶片211还用于引导液体高速偏转转流动。具体的,两个导流叶片211交错布置,导流叶片211的两端部相对应中间部位相互反向弯折,其中,导流叶片211的两端部的倾斜角度则可以根据液体流量及破碎力大小来设计具体的倾斜角度,在此不做限制,以液体在图3中由左向右流动为例,液体进入到管道1中的水流方向平行与导流叶片211的中间部位,水流经过导流叶片211导流过程中,会在导流叶片211的前端部边缘水流背面a区域形成喘流降压区,a区域中的液体中将产生空泡,同时在中间平面板处产生低压区,进而产生空泡。产生的空泡随着液体继续流动至b区域将形成水流剪切及喘流升压区,液体中的空泡在喘流升压区中溃灭。其中,两个所述导流叶片211的中部为一整体结构。另外,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叶片的中部设置有沿液体流动方向延伸的平板导流部。而导流叶片211的中间部位的平板导流部上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有相应的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导流叶片2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多条凸起的锯齿形结构201,利用锯齿形结构形成的沟槽,可以产生更多失压区,进而产生更多的空泡;或者,如图5所示,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叶片211的中部设置有倾斜板202,所述倾斜板202沿所述导流叶片211的前端部反向延伸,倾斜板202背水流面能够再次加大瞬间负压,以产生更多更大的空泡。
如图6、7所示,所述导流件21包括支撑轴21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12上间隔设置的多片流导板213,沿液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分流导板213的外周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分流导板213的迎向液体流入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用于导向液体流动的第一环形导向面214。具体的,液体流动过程中,经过第一环形导向面214导流,会在第一分流导板213之间的a区域形成降压区,产生空泡,而在第二个213分流导板与管壁形成的窄的环形b区域形成喘流升压区,瞬间的升压使第一个213分流导板产生的空泡溃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空泡破碎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液体流入到管道中经过空泡发生模块的导流件进行导流过程中,在喘流降压区产生空泡,空泡跟随液体继续流动到喘流升压区发生溃灭。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空泡跟随液体继续流动到喘流升压区的过程中由导流件导向偏转流动或者直接流动到喘流升压区发生溃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并经由空泡发生模块的导流件进行导向,使得液体在喘流降压区中形成空泡,而空泡跟随液体继续流动到喘流升压区将发生溃灭,基于空泡溃灭引起的气蚀破坏理论,空泡溃灭产生非常大的压力脉冲,压力脉冲将打碎均化液体内杂质,使任何靠近破裂气泡的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分解,达到微米级,进行乳化和均化,同时产生强氧化能力自由基,杀菌及降解混合液体内有机物,有效的降低液体粘稠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