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4188发布日期:2020-02-14 15:2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共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2亿多农户、近8亿人口,农村污水的排放量巨大,其中大部分农村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新的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基于我国农村分布较广、农户居住分散的特点,我国农村水体污染呈现出污水排放量小、排放分散、n、p等营养成分含量高、污水排放流量和有机负荷波动性大等特点。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几乎没有系统的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的管道,同时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操作管理能力较弱。因此,适宜于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应该是一种低投资、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稳定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桶,所述中心桶的外部与桶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所述中心桶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一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二室,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五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三室,所述第五隔板与第六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沉淀池,所述第六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清水池,所述第四隔板将中心桶的内部分隔为好氧池二室和好氧池一室,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过水管,第一过水管将化粪池一室和化粪池二室连通,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水管,所述第二过水管将化粪池二室和化粪池三室连通,所述中心桶上设置有第三过水管,所述第三过水管将好氧池一室和化粪池三室连通,所述第四隔板上设置有第四过水管,第四过水管将好氧池二室和好氧池一室连通,所述中心桶上设置有第五过水管,第五过水管将好氧池二室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六隔板上设置有第六过水管,所述第六过水管将沉淀池和清水池连通,所述化粪池一室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桶体且延伸至桶体的外部,所述清水池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穿过桶体且延伸至桶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一室和好氧池二室内部设置有悬浮球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和中心桶的顶部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一室和好氧池二室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少,低投资、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稳定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本设备集三格式化粪池与好氧、缺氧、好氧生化单元于一体,可节省居民单独建化粪池的投入成本,同时具有高效去除有机物和反硝化脱氮功能,cod、氨氮去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剖图。

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曝气管;4、化粪池一室;5、化粪池二室;6、化粪池三室;7、好氧池一室;8、好氧池二室;9、沉淀池;10、清水池;11、桶体;12、中心桶;13、第一过水管;14、第二过水管;15、第三过水管;16、第四过水管;17、第五过水管;18、第六过水管;19、吊耳;20、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第四隔板;24、第五隔板;25、第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桶体11,所述桶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桶12,中心桶12位于桶体11的正中心处,所述中心桶12的外部与桶体1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21、第三隔板22、第五隔板24和第六隔板25,所述中心桶12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隔板23,所述第一隔板20与第二隔板2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一室4,所述第二隔板21与第三隔板2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二室5,所述第三隔板22与第五隔板2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化粪池三室6,所述第五隔板24与第六隔板25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沉淀池9,所述第六隔板25与第一隔板2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为清水池10,所述第四隔板23将中心桶12的内部分隔为好氧池二室8和好氧池一室7,所述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内部设置有悬浮球填料,所述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3,所述第二隔板21上设置有第一过水管13,第一过水管13将化粪池一室4和化粪池二室5连通,所述第三隔板22上设置有第二过水管14,所述第二过水管14将化粪池二室5和化粪池三室6连通,所述中心桶12上设置有第三过水管15,所述第三过水管15将好氧池一室7和化粪池三室6连通,所述第四隔板23上设置有第四过水管16,第四过水管16将好氧池二室8和好氧池一室7连通,所述中心桶12上设置有第五过水管17,第五过水管17将好氧池二室8和沉淀池9连通,所述第六隔板25上设置有第六过水管18,所述第六过水管18将沉淀池9和清水池10连通,所述化粪池一室4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的一端穿过桶体11且延伸至桶体11的外部,所述清水池10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的一端穿过桶体11且延伸至桶体11的外部,所述桶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吊耳19,所述桶体11和中心桶1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农户家里的厨房、厕所、洗衣等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化粪池一室4,经沉淀和厌氧发酵除去部分大颗粒杂质和有机物,进入化粪池二室5,利用池内厌氧菌的厌氧分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废污水的可生化性;经过化粪池二室5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化粪池三室6,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态污染物以防止后续好氧处理单元的堵塞;污水进入好氧池一室7,好氧池一室7中设有悬浮球填料,使得填料表面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和分解利用;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的底部有一定高度设有穿孔曝气管3,通过外接气泵对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进行曝气,同时在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底部会形成一个缺氧空间,硝化液经过好氧池一室7曝气区流经好氧池一室7和好氧池二室8底部的缺氧区域进行反硝化脱氮,去除氨氮;在往上进入好氧池二室8上部曝气区进行好氧分解,继续去除有机物;好氧池二室8出水进入沉淀池9,通过斜板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清水池10,可直接排放或进行回用绿化浇菜,污泥沉入池底,定期清掏处理。

综上可得,该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少,低投资、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稳定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本设备集三格式化粪池与好氧、缺氧、好氧生化单元于一体,可节省居民单独建化粪池的投入成本,同时具有高效去除有机物和反硝化脱氮功能,cod、氨氮去除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