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0567发布日期:2020-03-27 12:3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的表面有很多活性物质,会产生泡沫,目前对污水表面泡沫的处理方法为人工消泡或者清水稀释消泡,人工消泡劳动力消耗巨大,且效果很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清水稀释消泡的缺点是处理量增大,处理能力差;占地面积大,水资源浪费巨大;自动化程度低,数据统计困难,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产不足,不能很好的对污水进行消泡。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设计新颖,节约用水,不会额外增加污水处理量,能够有效消除污水气泡,实用性能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包括蒸发塔的发酵桶,发酵桶外壁表面安装的固定架表面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抽吸管道,抽吸管道的形状呈l形,抽吸管道的纵向管道朝向发酵桶,抽吸管道的末端设置的对接阀连接分流排沫管,分流排沫管呈放射状分布,分流排沫管之间的间距相同,分流排沫管表面开设有进行小孔喷射实现消泡的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发酵桶内部为盛装污水的中空结构,发酵桶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采用cx-75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衔接管,衔接管采用软管。

进一步,所述抽吸管道的纵向管轴心和发酵桶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

进一步,所述的分流排沫管的数量为八个。

进一步,所述分流排沫管表面透气孔的数量均为二个,分流排沫管中间的透气孔形状呈t形,分流排沫管边缘的透气孔形状呈l形。

进一步,所述抽吸管道的横向管下端设置有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硬件设施简单精巧,且大范围降低劳动力,增加效率,适于广泛应用。避免了污水蒸发效率低漏洞,同时,还减少了占地面积与人员监管,达到了快速有效消泡的效果,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发酵桶,110-风机,120-抽吸管道,130-出风口,140-固定架,150-撑杆,160-分流排沫管,170-透气孔,180-对接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新型污水蒸发塔消泡装置,包括蒸发塔的发酵桶100,发酵桶100外壁表面安装的固定架140表面设置有风机110,风机110的进风口连接有抽吸管道120,抽吸管道120的形状呈l形,抽吸管道120的纵向管道朝向发酵桶100,抽吸管道120的末端设置的对接阀180连接分流排沫管160,分流排沫管160呈放射状分布,分流排沫管160之间的间距相同,分流排沫管160表面开设有进行小孔喷射实现消泡的透气孔170。

另外,发酵桶100内部为盛装污水的中空结构,发酵桶100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风机110采用cx-75风机,风机110的出风口130连接衔接管,衔接管采用软管,抽吸管道120的纵向管轴心和发酵桶100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分流排沫管160的数量为八个。分流排沫管160表面透气孔的数量均为二个,分流排沫管160中间的透气孔170形状呈t形,分流排沫管160边缘的透气孔170形状呈l形。抽吸管道160的横向管下端设置有撑杆15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cx-75风机开始工作,将压缩空气打向抽吸管道,抽吸管道将发酵桶内部的污水提升,然后通过分流排沫管进行分流,分流排沫管通过透气孔和循环水流进行消泡,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风机与抽吸管道有效的进行小孔喷射,实现消泡;节约用水,不会额外增加污水处理量,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保证正常生产,可结合采用物联网通讯技术、plc、传感器不仅消除了人工操作,节约了水资源,且根据污水的浓度和污水废弃物进行分解、分析进行有效的消泡,其中对温度和出气量进行合理支配,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小面积节能环保水处理装置。污水在小范围罐体内完成处理,将有效范围内产生的污水气泡消除干净,从根本上消除了气泡阻碍蒸发的负面效果,有效的调节温度和气体阀门,增强其蒸发塔的处理效果,根据数据调整蒸发塔体内消泡剂使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硬件设施简单精巧,且大范围降低劳动力,增加效率,适于广泛应用。避免了污水蒸发效率低漏洞,同时,还减少了占地面积与人员监管,达到了快速有效消泡的效果,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