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砂和制砂工艺中,为了达到环保污水处理,一般需要用到絮凝剂来辅助污水处理,但是采用添加絮凝剂来处理污水,一方面会增加更多的成本,二方面久而久之会有少许污染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旨在进一步提取污水里的极细颗粒物,一方面提高了采砂的效率,二方面大大减少了后期污水处理需要添加的絮凝剂量,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既提高了采砂效益,又降低了污水污泥处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包括:
尾砂污水池;
渣浆泵,安装在所述尾砂污水池内;
精细高频筛,安装在所述尾砂污水池的上方,所述精细高频筛通过高频振动机带动;
浓缩接料槽,安装在所述精细高频筛的上方,并且,所述浓缩接料槽的排料口朝向所述精细高频筛的内部;
泥沙分离器,包括旋流器、连通接在所述旋流器下端的排沙管,以及连通所述旋流器上端的排废水管;所述旋流器位于所述浓缩接料槽的上方,所述排沙管的下端口朝向所述浓缩接料槽的表面;
进沙管,所述进沙管的下端置于尾砂污水池内,所述进沙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旋流器。
优选地,所述旋流器的给料粒度为0.0450mm~0.125mm。
优选地,所述泥沙分离器设置有多个,并且,至少部分所述排沙管的下端口朝向所述浓缩接料槽的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连通所述尾砂污水池的补水箱;
所述补水箱用以当所述尾砂污水池内的液体低于最低水位线时,向所属尾砂污水池内进水;
所述尾砂污水池的最低水位线高于所述渣浆泵的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补水箱还与所述排废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补水箱具有出水口,所述补水箱的出水口高于所述尾砂污水池的最低水位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旋流器的设置,因此直接将渣浆抽到旋流器的高速分离后,可以直接将沙子和液体分离。进一步提取污水里的及细颗粒物,一方面提高了采砂的效率,二方面大大减少了后期污水处理需要添加的絮凝剂量,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既提高了采砂效益,又降低了污水污泥处理成本。常规的细沙回收只能能达到120目,使用本装置可以回到300目细度的细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题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请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旋流器配合精细高频筛的配合,实现高精细沙子的筛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10,具有底架20,底架20上支撑着尾砂污水池30,尾砂污水池30内安装有渣浆泵40。尾砂污水池30的上方固定有精细高频筛50,精细高频筛50通过高频振动机60进行筛动。精细高频筛50的上方安装有浓缩接料槽70,浓缩接料槽70的接料排向精细高频筛50。浓缩接料槽70的上方安装有泥沙分离器80,泥沙分离器80包括旋流器81、排沙管82和排废水管83。本申请中,泥沙分离器80设置有多个,多个旋流器81安装在浓缩接料槽70的上方,旋流器81通过管道(图中未标示)连通尾砂污水池30。旋流器81的下端连通排沙管82,部分排沙管82的出料口将料排至浓缩接料槽70,部分排沙管82的出料口将料排至精细高频筛50。旋流器81的上方连通排废水管83,排废水管83将旋流器81分离出的液体排出。
本申请中,泥沙分离器80设置有三个,有两个泥沙分离器80的排沙管82位于浓缩接料槽70的上方,另一排沙管82的出料口将料直接排向精细高频筛50。对应的,设置有三个旋流器81配合三个排沙管82运作,当然也同时设置有三根排废水管83。
具体工作时,渣浆泵40工作将尾砂污水池30内的沙水等混合物抽向旋流器81,旋流器81进行分离,将沙子分离至排沙管82,液体则分离至排废水管83。液体通过排废水管83排出。经过分离得到的沙子通过部分排沙管82排向浓缩接料槽70,再通过浓缩接料槽70排至精细高频筛50,部分排沙管82直接将分离得到的沙子排至精细高频筛50。通过精细高频筛50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的沙子从精细高频筛50的端部排出收集,其余过细的沙子、泥土或者下漏的液体,则直接落回尾砂污水池3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旋流器81的设置,因此直接将尾砂抽到旋流器81进行高速分离后,直接把沙子和液体分离。而不同于传统工艺中,需要在渣浆中加入絮凝剂进行处理得到所需的沙子。由此,简化了采沙的工艺和步骤,实现全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采沙的效率。
本申请中,为了使固-液分离的精确及测底,采用所述旋流器81的给料粒度为0.0450mm~0.125mm,并且旋流器81中的分离装置的长度特定加长,由此达到上述目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液体可循环的细沙环保处理装置10还包括连通所述尾砂污水池30的补水箱90。补水箱90设置在底架20上,并且位于尾砂污水池30的一旁,该补水箱90连通排废水管83,因此排废水管83内的水排到补水箱90内实现循环利用。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渣浆泵40不能进空气,渣浆泵40必须由尾砂污水池30内的浆体淹没。所以,在渣浆泵40抽浆时,浆体高度不断下降,当所述尾砂污水池30内的液体低于最低水位线时,补水箱90对尾砂污水池30内进行补水,防止空气进入渣浆泵40而将其损坏。其中,如果渣浆本采用立式泵时,则必须保证浆体或液体没过渣浆泵40的进水口,即尾砂污水池30的最低水位线高于所述渣浆泵40的进水口。若渣浆泵40采用卧式泵时,则必须保证浆体或液体没过渣浆泵40的蜗壳。
还值得说明,当所述尾砂污水池30内的液体(或浆体)低于最低水位线(渣浆泵40的进水口)时,补水箱90对尾砂污水池30内进行补水。其中,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实现尾砂污水池30内液体(或浆体)的监控。具体的,设置有红外感应,红外发射器设置略高于渣浆泵40的进水口高度,当液体低于渣浆泵40的进水口高度时,位于红外发射器对面的接收器可以接收到更强的红外光,因此,判断尾砂污水池30内液体(或浆体)过低,需要通过补水箱90进行补水。其中,红外接收器接受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再下达指令打开补水箱90进行补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2,补水箱90的上端连通排废水管83,补水箱90的一侧面通过排水口(图中未标示)连通尾砂污水池30,补水箱90的另一侧面开设有出水口91。其中,排水口的高度高于渣浆泵40的进水口,而低于出水口91。由此,当尾砂污水池30内的液体(或浆体)低于渣浆泵40的进水口时,排废水管83排至补水箱90内的液体会优先通过排水口排进尾砂污水池30内,进行补给。当尾砂污水池30内的液体(或浆体)高于渣浆泵40的进水口时,尾砂污水池30内的液体(或浆体)不断积累至没过排水口,因此,排废水管83排至补水箱90内的液体会直接空过出水口91排出。
此处还应该说明,请参阅图1,本申请中设置有三根排废水管83,因此可以设置三根排废水管83直接连接补水箱90,也可以优选三根排废水管83先集合于一根管,然后再通过集合的管连通至补水箱90,由此减省补水箱90的开口。本申请中的补水箱90采用方形箱设置,其一,方形箱具有多个平面,因此方便开口,其二,方形箱的侧面为平面,因此便于安装到尾砂污水池3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