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174发布日期:2020-05-20 02:3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工艺目前承担着污水处理大部分的负荷,能够很好的去除水中密度较大的絮凝体、杂质颗粒等,对于低浊度、杂质密度较小等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由于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浮工艺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小,沉淀性能较差的疏松絮凝体、悬浮杂质、藻类、油污等具有良好的效果。气浮工艺的优势刚好能够与沉淀工艺高度耦合。采用气浮工艺是解决沉淀工艺局限性的有效途径。另外气浮工艺还具有其他优越性,如同时兼有相水中充氧、提高溶解氧浓度的效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优于沉淀池。

针对处理水质复杂、多变的污水,无论单一的气浮工艺,还是沉淀工艺,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方式,以便克服现有污水处理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可更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及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设有进水口;

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构本体、搅拌驱动机构;搅拌机构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搅拌驱动机构,搅拌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搅拌机构本体动作;

所述第二区域中靠近第一区域处设有接触区,接触区内设有释放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设有集水管,所述第二区域的中部设有斜管填料机构,所述第二区域的下部设有稳流区;

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设有刮渣机,第二区域的一侧设有浮渣槽,所述浮渣槽连接排泥管;

所述浮渣槽连接出水槽,浮渣槽与出水槽相通;集水管的一端连接出水槽,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

所述第二区域的下部设有若干污泥斗,各污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孔,各排泥孔连接排泥管,冲洗后的污泥在污泥斗内沉淀,通过排泥管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斜管填料机构下部安装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能对斜管填料机构、集水管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泥能在污泥斗内沉淀,通过排泥管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机构的下部位于第一区域的底部、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区与第二区域的其他区域通过隔板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可更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及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装置内具有气浮与沉淀的双重功能。当废水杂质较少、密度小、含有油污时,运行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当废水颗粒物较大、密度较大时,运行沉淀工艺进行处理;当废水水质复杂、不稳定时,采用气浮、沉淀组合运行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实用新型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反应容器为反应槽1),反应容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设有进水口3。

所述第一区域内设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机构本体、搅拌驱动机构;搅拌机构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搅拌驱动机构,搅拌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搅拌机构本体动作。

所述第二区域中靠近第一区域处设有接触区5,接触区5内设有释放器4;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设有集水管7,所述第二区域的中部设有斜管填料机构6,所述第二区域的下部设有稳流区11。

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设有刮渣机10,第二区域的一侧设有浮渣槽8,所述浮渣槽8连接排泥管14。所述浮渣槽8连接出水槽9,浮渣槽8与出水槽9相通;集水管14的一端连接出水槽9,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区域的上部。

所述第二区域的下部设有若干污泥斗12,各污泥斗12的底部设有排泥孔,各排泥孔连接排泥管14,冲洗后的污泥在污泥斗内沉淀,通过排泥管14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斜管填料机构6下部安装有反冲洗管13,反冲洗管13能对斜管填料机构6、集水管7进行冲洗,防止斜管填料机构6堵塞,保证集水管7畅通,冲洗后的污泥能在污泥斗12内沉淀,通过排泥管14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2的下部位于第一区域的底部、靠近所述进水口3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区5与第二区域的其他区域通过隔板隔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隔板的剖面可以为半y型,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隔板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为一个平板,平板与垂直方向形成锐角,即平板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运行如下:

污水进入反应槽1进行混凝处理,投加混凝剂、絮凝剂,经搅拌机2搅拌混合,在进水口3流至接触区5。

废水杂质较少、密度小、含有油污时,运行气浮工艺:启动压力溶气系统,溶气水经释放器进入接触区4与混凝后的污水接触混合,然后进入稳流区11进行稳流配水,在斜管填料6上进行泥水分离。气泡黏附絮凝体等杂质颗粒向上浮至池面形成浮渣,经刮渣机10刮至浮渣槽8排出,澄清后的水通过集水管7流至出水槽。为减少水池排空下池人工清理频率,在斜管填料下部安装空气反冲洗管13,定期开启反冲洗管,对斜管、集水管进行冲洗,防止斜管填料堵塞,保证集水管畅通,冲洗后的污泥在污泥斗12内沉淀,通过排泥管排出。

废水颗粒物较大、密度较大时,运行沉淀工艺:关闭压力溶气系统,混凝后的污水进入稳流区11。水中的絮体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斜管填料6表面,沿斜管下滑。沉降至污泥斗12,通过排泥管14排出,沉淀分离后的澄清水通过上方的集水管7流至出水槽8。

当废水水质复杂、不稳定时,可同时运行气浮沉淀工艺: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可根据气浮与沉淀工艺特性,通过上浮形成浮渣或沉淀至污泥斗内排出,澄清水通过集水管流至出水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可更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及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装置内具有气浮与沉淀的双重功能。当废水杂质较少、密度小、含有油污时,运行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当废水颗粒物较大、密度较大时,运行沉淀工艺进行处理;当废水水质复杂、不稳定时,采用气浮、沉淀组合运行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