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8649发布日期:2020-03-10 08:1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回用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废水回用处理领域,管式膜过滤系统是一种利用管式膜组件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通过渗透的方式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

在传统的工艺安装中,通过大功率循环泵推动管路内的废水流过管式膜组件进行过滤,被处理后的浓缩污水会流入浓缩槽(循环槽),流入浓缩槽内的污水可能会再次被泵入系统进行废水处理,传统工艺系统中所需的浓缩槽较大,并且将浓缩槽内污水再次泵入系统需要的循环泵功率较大,因为该状态下是将静态的废水泵入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采取循环补排的方式,将经过过滤的污水动态的直接循环输入管式膜继续过滤,完成多次过滤后排放,本装置降低了循环泵所需的功率,并且无需配置很大的浓缩槽即可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该系统实现了废水循环处理,降低了循环泵功率,且所需的浓缩槽容积大大减小,节约了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循环泵、管式膜组件及提升泵、循环泵、管式膜组件之间连接的管路,还包括管路中设置的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及管路压力监测表;所述提升泵入口端连接系统进水入口的管路,提升泵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入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泵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管式膜组件的废水入口端,管式膜组件的废水出口端连接2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连接循环泵入口端,另一个分支管路通入浓缩槽;所述管式膜组件的产水端连接产水管路。

所述循环泵出口端与管式膜组件的废水入口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循环流量计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所述管式膜组件的废水出口端连通浓缩槽的管路上设置排泥流量计、排泥流量调节阀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所述管式膜组件的废水出口端连通循环泵入口端的管路上设置回流流量计及回流流量调节阀。

所述管式膜组件的产水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产水流量计、产水流量调节阀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与传统工艺相比,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其所需要的循环泵的功率会降低,因为在传统结构中循环泵需要将浓缩槽内静止状态的浓缩污水泵入管路,将污水由静止变为运动状态所需的功率较大,而本装置中在循环泵的入口处,混合液已经有一定压力和流速,相比于传统方式,要达到同等的进膜流速和压力,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所需的功率更低;循环补排运行方式会通过阀门开度调整来严格限定系统回流流量、排泥流量、产水流量,使三者相互之间互成比例,使得进水在系统内的浓缩倍数和排泥量是稳定可控的,防止污泥浓度波动造成系统本身的波动,相比传统的产水流量和排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方式,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本装置的运行方式无需设置大的浓缩槽,经过预处理反应后的废水直接进入系统内循环过滤,同时也无需单独设置排泥泵。相比传统的需要设置浓缩槽来用于循环过滤和在浓缩槽单独设置排泥泵方式,此方式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系统进水入口;2.提升泵;3.循环泵;4.循环流量计;5.管式膜组件;6.回流流量计;7.回流流量调节阀;8.排泥流量计;9.排泥流量调节阀;10.排泥管道;11.产水流量计;12.产水流量调节阀;13.产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种应用循环补排系统的管式膜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提升,2、循环泵3、管式膜组件5及提升泵2、循环泵3、管式膜组件5之间连接的管路,还包括管路中设置的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及管路压力监测表;所述提升泵2入口端连接系统进水入口1的管路,提升泵2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3入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泵3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管式膜组件5的废水入口端,管式膜组件5的废水出口端连接2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连接循环泵3入口端,另一个分支管路通入浓缩槽;所述管式膜组件5的产水端连接产水管路。

所述循环泵3出口端与管式膜组件5的废水入口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循环流量计4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所述管式膜组件5的废水出口端连通浓缩槽的管路上设置排泥流量计8、排泥流量调节阀9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所述管式膜组件5的废水出口端连通循环泵3入口端的管路上设置回流流量计6及回流流量调节阀7。

所述管式膜组件5的产水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产水流量计11、产水流量调节阀12及管路压力监测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步骤s1:待处理废水通过系统进水入口1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在提升泵2的作用下,在循环泵3处与回流液混合;

步骤s2:循环泵将进水与回流液形成的混合液泵入管式膜组件5,此过程中循环流量计4监控管式膜组件5入口的循环流量;

步骤s3:经过管式膜组件5过滤后,浓水通过回流流量调节阀7再次回流至循环泵3的入口端;此过程中回流流量计6监控浓水的回流流量;

步骤s4:此过程中,由于过滤水被时时分离,产水通过产水流量调节阀12流出,进入产水管道13;此过程中产水流量计11监控产水流量;

步骤s5:此过程中,排泥流量调节阀9处于关闭状态;当混合液通过反复浓缩,污泥浓度会逐渐变高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需要进行排泥,打开排泥流量调节阀9,关闭回流流量调节阀7,污泥通过排泥流量调节阀9排出,进入排泥管道,此过程中排泥流量计8监控排泥流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的较佳实施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因此,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对以上实例做出的任何细微修改、修饰以及等同变化,都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内,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