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1024发布日期:2020-03-27 12:4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电厂废水零排放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促进再生水利用,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新建电厂一般均采用城市中水作为电厂生产水源,且一般环评要求其废水零排放。

与燃煤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具有多重优势。燃气发电几乎不排放so2及烟尘,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燃煤发电的1/10,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此外,燃气机组启停灵活,便于为电网调峰,且燃气电厂占地面积小,能够在城市负荷中心实现就地供电。新世纪以来,我国燃气发电行业快速发展。

此外,燃气电厂没有可消耗高盐废水的脱硫、输煤和除渣末端用水系统的特点,循环冷却型燃气电厂循环水和化学废水在厂内无法消耗,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即不能实现零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逐级浓缩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生活水源、生活水系统、生产水源、原水预处理系统、清水池、循环水补充水池、原水脱盐系统、浓水池、淡水池、化学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深度浓缩系统、产水箱及固化系统;

生活水源与生活水系统的入口相连通,生活水系统的出口及生产水源与原水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原水预处理系统的出口与清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清水池的出口与循环水补充水池的入口及原水脱盐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原水脱盐系统的浓水出口与浓水池的入口相连通,原水脱盐系统的产水出口与淡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淡水池的出口与化学系统的入口及循环水补充水池相连通,化学系统的高盐废水出口与浓水池的入口相连通,化学系统的低盐废水出口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出口与循环水补充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浓水池的出口与深度浓缩系统的入口相连通,深度浓缩系统的产水出口经产水箱与循环水补充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深度浓缩系统的浓水出口与固化系统的入口相连通。

还包括冷却水冷却塔,循环水补充水池的出口与冷却水冷却塔底部的水池相连通。

冷却水冷却塔底部水池的出口经旁流过滤系统与冷却水冷却塔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

还包括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脱水系统的入口与原水预处理系统底部的排泥口相连通,污泥脱水系统的上清液出口与原水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通。

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石灰-碳酸钠软化工艺。

原水脱盐系统采用反渗透脱盐工艺。

化学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和水汽循环系统,其中,锅炉补给水系统采用阳床-阴床-混床或edi工艺;化学系统输出的高盐废水为离子交换再生废水;化学系统输出的低盐废水为设备冲洗水、锅炉排污及化学取样。

深度浓缩系统采用高盐反渗透工艺、电渗析浓缩工艺或热法浓缩工艺。

固化系统采用蒸发结晶工艺或者烟气蒸发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原水预处理系统、原水脱盐系统、化学系统及深度浓缩系统实现废水的逐级浓缩,其中,逐级浓缩得到的清水进入到循环水补充水池中,逐级浓缩最终得到的浓水则通过固化系统进行固化,以实现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的零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生活水系统、2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3为原水预处理系统、4为污泥脱水系统、5为清水池、6为原水脱盐系统、7为淡水池、8为浓水池、9为化学系统、10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11为深度浓缩系统、12为产水箱、13为固化系统、14为循环水补充水池、15为冷却水冷却塔、16为水池、17为旁流过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水水源燃气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生活水源、生活水系统1、生产水源、原水预处理系统3、清水池5、循环水补充水池14、原水脱盐系统6、浓水池8、淡水池7、化学系统9、工业废水处理系统10、深度浓缩系统11、产水箱12及固化系统13;生活水源与生活水系统1的入口相连通,生活水系统1的出口及生产水源与原水预处理系统3的入口相连通,原水预处理系统3的出口与清水池5的入口相连通,清水池5的出口与循环水补充水池14的入口及原水脱盐系统6的入口相连通,原水脱盐系统6的浓水出口与浓水池8的入口相连通,原水脱盐系统6的产水出口与淡水池7的入口相连通,淡水池7的出口与化学系统9的入口及循环水补充水池14相连通,化学系统9的高盐废水出口与浓水池8的入口相连通,化学系统9的低盐废水出口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10的入口相连通,工业废水处理系统10的出口与循环水补充水池14的入口相连通,浓水池8的出口与深度浓缩系统11的入口相连通,深度浓缩系统11的产水出口经产水箱12与循环水补充水池14的入口相连通,深度浓缩系统11的浓水出口与固化系统13的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冷却水冷却塔15,循环水补充水池14的出口与冷却水冷却塔15底部的水池16相连通;冷却水冷却塔15底部水池16的出口经旁流过滤系统17与冷却水冷却塔15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污泥脱水系统4,污泥脱水系统4的入口与原水预处理系统3底部的排泥口相连通,污泥脱水系统4的上清液出口与原水预处理系统3的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生活水系统1输出的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2进入到原水预处理系统3中,生产水源输出的生产污水进入到原水预处理系统3中,向原水预处理系统3加入混凝剂及助凝剂,在混凝剂及助凝剂的作用下,原水预处理系统3中的混合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污水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去除钙、镁离子及部分硫酸根、硅等结垢性离子,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经机械过滤和超滤进一步降低浊度,ph7.5~8.0、浊度≤1ntu、1/2ca2+≤0.5mmol/l、总硬≤1mmol/l、sdi≤5.0,满足原水脱盐系统6的进水水质要求;其中,分离出来的清水进入到清水池5中,清水池5输出的清水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到循环水补充水池14中,另一路进入到原水脱盐系统6中进行脱盐处理,其中,原水脱盐系统6输出的产水进入到淡水池7中,原水脱盐系统6输出的浓水进入到浓水池8中,淡水池7输出的水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到循环水补充水池14中,另一路进入到化学系统9采用阳床-阴床-混床或edi工艺进行处理,化学系统9输出的高盐废水进入到浓水池8中,化学系统9输出的低盐废水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10进入到循环水补充水池14中,浓水池8输出的浓水进入到深度浓缩系统11中进行浓缩,深度浓缩系统11输出的产水经产水箱12进入到循环水补充水池14中,深度浓缩系统11输出的浓水经固化系统13进行固化。

原水预处理系统3采用石灰-碳酸钠软化工艺;原水脱盐系统6采用反渗透脱盐工艺;化学系统9包括相连通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和水汽循环系统,其中,锅炉补给水系统采用阳床-阴床-混床或edi工艺;化学系统9输出的高盐废水为离子交换再生废水;化学系统9输出的低盐废水为设备冲洗水、锅炉排污及化学取样;深度浓缩系统11采用高盐反渗透工艺、电渗析浓缩工艺或热法浓缩工艺;固化系统13采用蒸发结晶工艺或者烟气蒸发工艺。

循环水补充水池14的来水包括原水预处理系统3的出水、原水脱盐系统6的产水、化学系统9的低盐废水及深度浓缩系统11的产水,全部为零硬度水,循环水补充水池14作为冷却水冷却塔15的补充水,冷却水冷却塔15的补充水在水稳剂加药系统输出的水稳剂的阻垢、防腐作用下,实现循环水系统的高浓缩倍率,在浓缩倍率25倍以上,冷却水冷却塔15的零排污,循环水系统阻垢、腐蚀满足国标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的举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