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尿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3290发布日期:2020-08-07 18:25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废弃尿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弃尿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其所体现的尿液成分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尿液检测中所使用的标本大部分为随机尿标本,即在就诊时由体检者在洗手间自行收集,将尿液标本收集在尿杯中,再拿到尿检实验室进行检测。由于尿液标本具有容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和发出强烈气味的特性,且随机收集的尿液标本用量往往大于检测所需量,体检者人流量大,收集的尿液标本也随之增多,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体检者把尿液常规检测后的标本再拿到厕所丢弃或直接倒在实验室外的废液桶中,整个尿检室及其周围环境常常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对于体检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非常不利,且随意丢弃的尿液标本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废弃尿液处理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减少异味的产生,为体检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实验室环境。

其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桶体、排液管、防反味筒、桶盖、导流底座、液位标线,在桶体的右侧下端中部设有排液管,在桶体的右侧侧壁上标刻有液位标线,在桶体的左侧上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在桶体开口的上端热熔有进液口,在进液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桶盖,在桶体开口的下端热熔有防反味筒,防反味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在桶体的内部底端一体成型有导流底座,防反味筒竖直设置在导流底座的上方,所述防反味筒的内部设有防反味机构。

上述防反味机构包括漏斗、挡板和齿状孔,在防反味筒的筒体内壁上端热熔有漏斗,在漏斗下方倾斜设有挡板和齿状孔,挡板的直径小于防反味筒的横截面直径,挡板高的一端热熔在防反味筒的筒体内壁上,挡板低的一端置于齿状孔中,齿状孔一体成型在防反味筒的筒体内壁上,挡板和齿状孔设有两个以上,挡板和齿状孔从上至下交错分布。

上述防反味机构包括漏斗和螺旋导流板,在防反味筒的筒体内壁上端热熔有漏斗,在漏斗下方的筒体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旋导流板。

上述导流底座为从左到右由高至低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底座的上表面为v型或u型。

上述漏斗由锥形部和导出管一体成型,在锥形部和导出管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在限位台阶上放置有过液机构。

上述过液机构为过液板,过液板包括阻挡板和连接板,阻挡板为向下凹陷的圆形结构,在阻挡板的外圆周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板,在阻挡板上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在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挂耳。

连接板的外径与限位台阶的外径相同,连接板放置在限位台阶上。

上述过液机构为过液帽,过液帽包括弧形顶板、支撑筒和连接筒,弧形顶板、支撑筒和连接筒为从上至下一体成型,支撑筒和连接筒之间形成有台阶,在支撑筒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液口,在连接筒的筒底开设有多个漏液孔,在弧形顶板的上端设有第二挂耳。

支撑筒的外径与限位台阶的外径相同,连接筒的外径略小于导出管的内径,连接筒插接在导出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废弃的尿液倒入桶体中盖上桶盖进行全密闭式处理,设有防反味筒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反味,减少尿检室及其周围环境内异味的产生;设有导流底座能够保证废液能全部排出,减少残留;增设有过液机构一方面减少筒体内尿碱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气味阻挡作用,过液机构方便取出,便于清洗更换,该装置使用方便,提高了尿检室及其周围环境的质量,为体检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实验室环境,避免了废液拿到厕所丢弃或直接倒在实验室外的废液桶中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了对体检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外环境受到潜在有害病原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液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液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反味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桶体1、排液管2、防反味筒3、桶盖4、漏斗5、过液板6、挡板7、齿状孔8、导流底座9、液位标线10、过液帽11、螺旋导流板12、锥形部5.1、导出管5.2、限位台阶5.3、阻挡板6.1、连接板6.2、梯形孔6.3、第一挂耳6.4、弧形顶板11.1、支撑筒11.2、过液口11.3、连接筒11.4、漏液孔11.5、第二挂耳1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桶体1、排液管2、防反味筒3、桶盖4、导流底座9、液位标线10,在桶体1的右侧下端中部设有排液管2,在桶体1的右侧侧壁上标刻有液位标线10,在桶体1的左侧上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在桶体1开口的上端热熔有进液口,在进液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桶盖4,在桶体1开口的下端热熔有防反味筒3,防反味筒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在桶体1的内部底端一体成型有导流底座9,防反味筒3竖直设置在导流底座9的上方,所述防反味筒3的内部设有防反味机构。

防反味机构包括漏斗5、挡板7和齿状孔8,在防反味筒3的筒体内壁上端热熔有漏斗5,在漏斗5下方倾斜设有挡板7和齿状孔8,挡板7的直径小于防反味筒3的横截面直径,挡板7高的一端热熔在防反味筒3的筒体内壁上,挡板7低的一端置于齿状孔8中,齿状孔8一体成型在防反味筒3的筒体内壁上,挡板7和齿状孔8设有两个以上,挡板7和齿状孔8从上至下交错分布,挡板能够起到阻挡气味上返的作用,齿状孔可以阻挡挡板的开口处气味外溢,挡板7和齿状孔8配合使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反味,减少异味的产生。

如图2所示,导流底座9为从左到右由高至低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底座9的上表面为v型或u型,能够便于排空桶体内的废液,减少残留。

如图3所示,漏斗5由锥形部5.1和导出管5.2一体成型,在锥形部5.1和导出管5.2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5.3,在限位台阶5.3上放置有过液机构。

如图4所示,过液机构为过液板6,过液板6包括阻挡板6.1和连接板6.2,阻挡板6.1为向下凹陷的圆形结构,在阻挡板6.1的外圆周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板6.2,在阻挡板6.1上开设有多个梯形孔6.3,梯形孔为上端孔径大下端孔径小能够使气味难以从小孔中通过,在连接板6.2的一侧设有第一挂耳6.4,使用挂钩或镊子等工具挂住第一挂耳,使得将过液板从漏斗中取出,便于清洗更换。

连接板6.2的外径与限位台阶5.3的外径相同,连接板6.2放置在限位台阶5.3上。

如图5所示,过液机构为过液帽11,过液帽11包括弧形顶板11.1、支撑筒11.2和连接筒11.4,弧形顶板11.1、支撑筒11.2和连接筒11.4为从上至下一体成型,支撑筒11.2和连接筒11.4之间形成有台阶,在支撑筒11.2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液口11.3,在连接筒11.4的筒底开设有多个漏液孔11.5,过液口和漏液孔能够便于废液顺利通过流入防反味筒内,在弧形顶板11.1的上端设有第二挂耳11.6,使用挂钩或镊子等工具挂住第二挂耳,使得将过液帽从漏斗中取出,便于清洗更换。

支撑筒11.2的外径与限位台阶5.3的外径相同,连接筒11.4的外径略小于导出管5.2的内径,连接筒11.4插接在导出管5.2中,使过液帽竖直稳固在漏斗中,避免倾斜或歪倒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防反味机构包括漏斗5和螺旋导流板12,在防反味筒3的筒体内壁上端热熔有漏斗5,在漏斗5下方的筒体内壁上一体成型有螺旋导流板12,螺旋设置使废液流通的通道延长,使气味不足以从长通道中上升到开口处。

使用时,确保排液管处于关闭状态,在排液管管口处可通过螺纹连接带活性炭过滤网的过滤管,然后在管口处用软管密封连接至下水道,打开桶盖,先向桶体内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然后将废弃的尿液倒入防反味筒内的漏斗中,也可以再加入适量清水冲洗一下,废液由挡板经齿状孔流入桶底或经螺旋导流板流入桶底,根据桶体内的废液量按比例添加尿液处理消毒液,盖上桶盖进行全密闭式处理,处理一定时间或第二天上班时即可打开排液管上的阀门将废液清空,上表面为v型或u型的导流底座能够保证废液能全部排出,减少残留,废液排空后关闭排液管,即可继续使用;设有防反味筒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反味,减少尿检室及其周围环境内异味的产生;增设有过液机构一方面减少筒体内尿碱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气味阻挡作用,过液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随着尿碱的增多过液机构将无法使用,这时使用挂钩或镊子等工具挂住过液机构上的挂耳,使得将过液帽从漏斗中取出,进行清洗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反味,提高尿检室及其周围环境的质量,为体检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体检环境,避免了废液拿到厕所丢弃或直接倒在实验室外的废液桶中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了对体检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外环境受到潜在有害病原体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