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4737发布日期:2020-06-30 20:0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和河道污泥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受地理位置的制约,目前污泥污水只能由固定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导致了污泥、污水处理成本高,特别是污泥处理,污泥处理整个过程只能是从河流、城市排污系统等地方挖掘出来,再运输到具体的污泥、污水处理厂,因此存在着远距离的运输成本,而且有时候处理完成的污泥还需再次运送到别地回收利用,这很大程度上增加的干燥污泥的成本。

另外,特别是现有的污泥烘干设备大多存在着运行成本高、烘干品质低。由于热泵在干燥除湿方面具有较好效率和效果,现有技术越来越多地采用热泵对污泥进行干化。但是现有的热泵干燥设备只能实现单级干燥,经过单级干燥后,干燥介质仍具有较高的温度,造成热能浪费,干燥能效低、成本高。

而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现有的污泥烘干设备大多数并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为了加快河流和城市排污系统的清理工作,必须要解决目前城市污泥干燥所面临的运输成本高、干燥成本高和含水率限制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城市污泥干燥所面临的运输成本高和干燥成本高等问题,并可以对污泥的快速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污泥满足填埋等处理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包括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上设有密封箱体,密封箱体内设有由隔板相隔开的污泥脱水区和热泵干燥区,污泥脱水区内设有污泥泵和叠螺脱水机,污泥泵的入口端连接有污泥吸管、出口端连接有污泥输送管,污泥泵通过污泥输送管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的进料端;污泥脱水区和热泵干燥区之间设有污泥通道,污泥通道上设有污泥带式输送机,叠螺脱水机的出料端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热泵干燥区设有污泥干燥模块,污泥干燥模块包括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第三干燥通道、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及第三冷凝器,所述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及第一冷凝器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回路,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并联在膨胀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污泥通道、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冷凝器设在第一干燥通道内,第二冷凝器设在第二干燥通道内,第三冷凝器设在第三干燥通道内,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分别在进风侧设有风机;污泥脱水区在第一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一带式输送机,在第二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带式输送机,在第三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三带式输送机,热泵干燥区在第三带式输送机下方设有出料口,污泥从污泥带式输送机出料端输入到第一带式输送机上,污泥经过第一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上,污泥经过第二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三带式输送机上,污泥经过第三带式输送机传送至出料口。

由上可知,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污泥泵直接将污泥和水的混合物直接抽到叠螺脱水机,叠螺脱水机对污泥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初步脱水并将污泥挤压成泥饼,然后将泥饼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污泥带式输送机将泥饼运送至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一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一次干燥,接着泥饼经过第一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二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二次干燥,接着泥饼经过第二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三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三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三次干燥,最后泥饼经过第三带式输送机传送至出料口输出至车载平台外,综上,污泥在热泵干燥区内总共经历三次干燥,污泥经过热泵干燥区的三次干燥后变成了含水率较低的污泥,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快速干燥,能满足填埋等处理要求;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分区干燥的方式能多次利用冷凝器产生的干燥热能,提高了干燥热能的利用效率,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比采用一个冷凝器的高温干燥更快速,而且多次干燥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了干燥效率而降低干燥成本;另外通过车载平台可以实现将本实用新型系统运送至城市排水沟等需要清淤的地方,不再需要将污泥再运输到具体的污泥处理厂,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叠螺脱水机包括脱水机主体、絮凝调质槽及集水盘,絮凝调质槽与脱水机主体入口端连接,污泥泵通过污泥输送管将污泥输送至絮凝调质槽,脱水机主体出口端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集水盘用于盛装脱水机主体滤出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脱水区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集水盘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蒸发器设在第三干燥通道的下方,热泵干燥区在污泥带式输送机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回流通道内设有回流风机,回流风机将位于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的出风侧空气回流至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的进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热泵干燥区顶部在回流通道的出风侧设有补风口,补风口处设有进风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热泵干燥区在第三带式输送机和出料口之间设有导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车载平台上设有发电装置,压缩机为柴油发动机式压缩机,发电装置用于为叠螺脱水机提供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污泥在一个流程中总共经历五次干燥,污泥经过叠螺脱水机脱水干燥,以及回流通道的预热干燥,最后在污泥经过热泵干燥区的三次干燥后变成了含水率较低的污泥,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快速干燥,能满足填埋等处理要求;

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分区干燥的方式能多次利用冷凝器产生的干燥热能,提高了干燥热能的利用效率,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比采用一个冷凝器的高温干燥更快速,而且多次干燥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了干燥效率而降低干燥成本;

另外通过车载平台可以实现将本实用新型系统运送至城市排水沟等需要清淤的地方,不再需要将污泥再运输到具体的污泥处理厂,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此外为了解决远离距离干燥污泥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设有发电装置并采用的压缩机为柴油发动机式压缩机,此可以解决远距离供电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请参考图1,一种移动式热泵污泥干燥系统,包括车载平台10,所述车载平台10上设有密封箱体20,密封箱体20内设有由隔板70相隔开的污泥脱水区和热泵干燥区,污泥脱水区内设有污泥泵30和叠螺脱水机40,污泥泵30的入口端连接有污泥吸管31、出口端连接有污泥输送管32,污泥泵30通过污泥输送管32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40的进料端;

污泥脱水区和热泵干燥区之间设有污泥通道,污泥通道上设有污泥带式输送机50,叠螺脱水机40的出料端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50的进料端;

热泵干燥区设有污泥干燥模块60,污泥干燥模块60包括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第三干燥通道、膨胀阀61、蒸发器62、压缩机63、第一冷凝器64、第二冷凝器65及第三冷凝器66,所述膨胀阀61、蒸发器62、压缩机63及第一冷凝器64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热泵回路,第二冷凝器65和第三冷凝器66并联在膨胀阀61和第一冷凝器64之间,污泥通道、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冷凝器64设在第一干燥通道内,第二冷凝器65设在第二干燥通道内,第三冷凝器66设在第三干燥通道内,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分别在进风侧设有风机67;

污泥脱水区在第一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一带式输送机641,在第二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二带式输送机651,在第三干燥通道的出风侧设有第三带式输送机661,热泵干燥区在第三带式输送机661下方设有出料口22,污泥从污泥带式输送机50出料端输入到第一带式输送机641上,污泥经过第一带式输送机641传送后掉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651上,污泥经过第二带式输送机651传送后掉落在第三带式输送机661上,污泥经过第三带式输送机661传送至出料口22。

由上可知,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污泥泵直接将污泥和水的混合物直接抽到叠螺脱水机,叠螺脱水机对污泥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初步脱水并将污泥挤压成泥饼,然后将泥饼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污泥带式输送机将泥饼运送至第一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一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一次干燥,接着泥饼经过第一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二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二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二次干燥,接着泥饼经过第二带式输送机传送后掉落在第三带式输送机上,由第三干燥通道输出的热风对泥饼进行第三次干燥,最后泥饼经过第三带式输送机传送至出料口输出至车载平台外,综上,污泥在热泵干燥区内总共经历三次干燥,污泥经过热泵干燥区的三次干燥后变成了含水率较低的污泥,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快速干燥,能满足填埋等处理要求;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分区干燥的方式能多次利用冷凝器产生的干燥热能,提高了干燥热能的利用效率,采用分区干燥的方式比采用一个冷凝器的高温干燥更快速,而且多次干燥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了干燥效率而降低干燥成本;另外通过车载平台可以实现将本实用新型系统运送至城市排水沟等需要清淤的地方,不再需要将污泥再运输到具体的污泥处理厂,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叠螺脱水机40包括脱水机主体42、絮凝调质槽41及集水盘43,絮凝调质槽41与脱水机主体42入口端连接,污泥泵30通过污泥输送管32将污泥输送至絮凝调质槽41,脱水机主体42出口端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50的进料端,集水盘43用于盛装脱水机主体42滤出的水。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污泥脱水区上设有排水口21,排水口21通过排水管44与集水盘43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42设在第三干燥通道的下方,热泵干燥区在污泥带式输送机50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24,回流通道24内设有回流风机25,回流风机25将位于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的出风侧空气回流至第一干燥通道、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的进风侧。在热泵干燥区中,不同干燥通道出风侧气流的温度不同,第一干燥通道出风侧气流比第二干燥通道和第三干燥通道出风侧气流的温度高,根据高温气流上升低温气流下降的原理,在污泥带式输送机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可以将高温气流回流至污泥带式输送机上,高温气流可以对在污泥带式输送机上的污泥进行预热处理,可以提高干燥效率。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污泥在一个流程中总共经历五次干燥,污泥经过叠螺脱水机脱水干燥,以及回流通道的预热干燥,最后在污泥经过热泵干燥区的三次干燥后变成了含水率较低的污泥,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快速干燥,能满足填埋等处理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热泵干燥区顶部在回流通道24的出风侧设有补风口,补风口处设有进风风机26。同时由于热泵干燥区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会导致热泵干燥区气流泄露,因此在热泵干燥区顶部开有补风口,补充热泵干燥区内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62和压缩机63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68。气液分离器将气体和液体分离,防止压缩机液击爆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泵干燥区在第三带式输送机661和出料口22之间设有导料板23。导料板可以引导污泥从第三带式输送机至出料口,有利于污泥快速滑落至出料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平台10上设有发电装置80,压缩机63为柴油发动机式压缩机,发电装置80用于为叠螺脱水机提供电能。此外为了解决远离距离干燥污泥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设有发电装置并采用的压缩机为柴油发动机式压缩机,此可以解决远距离供电不足的问题,更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