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0071发布日期:2020-07-07 14:22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及包括该预处理装置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应急处理集成装置作为一种应急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处理存量垃圾渗滤液,其具有供货周期短、调试期短、出水时间快、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等优点,从而在全国广泛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等方面。

其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如下问题:

(1)系统产水各项生化指标均能达标,但出水中有硫单质,而硫单质会污染在线监测设备,导致在线监测显示出水不达标。

(2)dtro装置进水为渗滤液原液,原液为垃圾发酵生成的污水,同时悬浮物ss浓度高,另原水处于厌氧状态,原液中的悬浮物ss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为一种胶体状态,不易通过过滤、加药混凝去除掉,导致进dtro装置后砂虑罐反洗频繁,芯式过滤器滤芯更换频繁,缩短了进水时间,日处理量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及包括该预处理装置的渗滤液处理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分隔形成有依次连通的混凝室、气浮室和沉淀室,所述混凝室上设有进水单元,所述沉淀室配置有出水单元,所述气浮室顶部设有刮渣器,所述气浮室底部设有气浮释放器和曝气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气浮室底部设有泥斗并于所述泥斗上设有排泥口,所述气浮释放器及所述曝气器均位于所述泥斗上方。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沉淀室为斜板沉淀室。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混凝室分隔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进水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混凝区上,所述第二混凝区与所述气浮室连通,所述第一混凝区配置有第一加药机构,所述第二混凝区配置有第二加药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加药机构包括用于配制pac的第一制药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制药箱和所述第一混凝区连通的第一加药泵。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加药机构包括用于配制pam的第二制药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制药箱和所述第二混凝区连通的第二加药泵。

作为实施例之一,于所述第一混凝区和所述第二混凝区内均设有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和主处理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浮室内设置曝气器,通过曝气可使得水体中溶解性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便于硫化物的去除,避免后续处理流程中硫化物生成硫单质而污染在线监测设备等,保证渗滤液处理系统等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混凝室、气浮室及沉淀室的综合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进水中悬浮物等杂质的浓度,在处理渗滤液时,能使进入后续膜系统的渗滤液为好氧状态,避免后续膜系统反洗频繁、过滤器滤芯更换频繁等现象,能显著地增加日处理量。上述预处理装置为一体化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运行能耗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分隔形成有依次连通的混凝室100、气浮室200和沉淀室300,所述混凝室100上设有进水单元500,所述沉淀室300配置有出水单元400,所述气浮室200顶部设有刮渣器203,所述气浮室200底部设有气浮释放器201和曝气器202。

上述箱体作为该预处理装置的容器形式之一,显然地,池体、罐体等形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

上述箱体内的各室区通过隔板分隔而成,该隔板一般与箱体采用相同材质。

上述混凝室100用于促使装置进水进行混凝,进一步优选为是加药混凝,即该混凝室100配置有加药机构。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装置优选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优选为在该混凝室100中向渗滤液中加入pam(polyscrylamide,聚丙烯酰胺)和pac(polyaluminiumchloride,聚合氯化铝),对渗滤液中悬浮物等杂质的混凝效果较佳。作为优选,pam和pac分区加入,混凝效果更佳,具体地:

如图2,所述混凝室100分隔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混凝区101和第二混凝区102,所述进水单元500设于所述第一混凝区101上,所述第二混凝区102与所述气浮室200连通,所述第一混凝区101配置有第一加药机构,所述第二混凝区102配置有第二加药机构。其中,优选为先加入pac再加入pam,即所述第一加药机构包括用于配制pac的第一制药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制药箱和所述第一混凝区101连通的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二加药机构包括用于配制pam的第二制药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制药箱和所述第二混凝区102连通的第二加药泵。

进一步优选地,于所述第一混凝区101和所述第二混凝区102内均设有搅拌器103,可以提高药剂与水体的混合效果,从而保证混凝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制的pac浓度在10%左右,配制的pam浓度在1‰~3‰范围内。两个混凝区的反应时间分别为6min,能获得所需的混凝反应效果。

上述气浮室200具有气浮和曝气功能,优选为气浮释放器201与曝气器202间歇运行;其中,气浮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混凝后生成的胶团、絮体浮上液面,便于刮渣器203刮除,达到去除进水中悬浮物的目的;曝气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水中溶解性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达到去除进水中硫化物的目的。

上述气浮室200中,气浮释放器201可布置于该气浮室200的靠近混凝室100的一侧,第一时间促使水体中的胶团、絮体等上浮,沿水流方向刮渣器203则布置于该气浮释放器201的后侧。上述曝气器202可采用曝气管,曝气管的曝气范围可覆盖该气浮室200的整个横截面。在上述气浮释放器201与曝气器202间歇运行过程中,曝气器202曝气阶段,刮渣器203可以持续运行,保证杂质去除效果。

常规地,上述气浮释放器201用于释放气水混合物,其对应配置有溶气设备(已图示,未标注),而且气浮释放器201、曝气器202及刮渣器203均为现有设备,可由市面购得,其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述气浮室200底部设有泥斗204并于所述泥斗204上设有排泥口,所述气浮释放器201及所述曝气器202均位于所述泥斗204上方。曝气产生的硫单质与气浮室200内污泥一起沉降至该泥斗204中,通过泥斗204排出。

上述沉淀室300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污泥和悬浮物;进一步优选地,该沉淀室300为斜板沉淀室300,即在沉淀室300内设有斜板301,可提高污泥和悬浮物沉降的效果及效率。

上述出水单元400可为设置在该沉淀室300的出口侧的出水室400,在该出水室400上设置出水管。其中,沉淀室300出水上清液优选是自流进入该出水室400;另外,混凝室100与气浮室200之间以及气浮室200与沉淀室300之间均优选为是通过水体自流实现,可以节约装置运行能耗。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装置,通过在气浮室200内设置曝气器202,通过曝气可使得水体中溶解性硫化氢转化为硫单质,便于硫化物的去除,避免后续处理流程中硫化物生成硫单质而污染在线监测设备等,保证渗滤液处理系统等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混凝室100、气浮室200及沉淀室300的综合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进水中悬浮物等杂质的浓度,在处理渗滤液时,能使进入后续膜系统的渗滤液为好氧状态,避免后续膜系统反洗频繁、过滤器滤芯更换频繁等现象,能增加日处理量。上述预处理装置为一体化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运行能耗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和主处理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该预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易于理解地,该预处理装置的出水单元400与上述主处理机构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预处理机构还包括调节池,该调节池与上述混凝室100上的进水单元500连通,渗滤液先经调节池调节,可以提高后续预处理效果。

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工艺均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主处理机构包括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应急处理集成装置,其为本领域常规设备,该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应急处理集成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