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渗透浓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超微粉泡制茶需经过粗滤、细滤、精滤、超滤、反渗透浓缩等多个环节,其中反渗透浓缩环节是决定最终浓缩茶汁浓度及纯度的关键环节。目前,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一般是采用ro反渗透膜技术,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反渗透膜对原液进行渗透浓缩。现有的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在运用时,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浓缩过程中,反渗透膜的过滤面积较为有限,且反渗透膜表面会逐步被无法通过膜孔的微粒覆盖,导致过滤效果和效率逐步降低,难以持续性有效进行反渗透浓缩作业;二是原液进入反渗透浓缩机构进行反渗透浓缩作业前缺乏必要的初步过滤机构,导致反渗透膜表面被覆盖堵塞的速度加快,进一步降低了原液反渗透浓缩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增加反渗透过滤面积,且能够大幅降低反渗透膜表面被无法通过膜孔的微粒覆盖的速度,从而持续性有效的保持对原液的反渗透浓缩效果和效率,且能够在反渗透浓缩作业前,先对原液进行初步过滤,从而进一步降低反渗透膜表面被堵塞的速度和概率的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该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按高低固定装置有原液池、反渗透浓缩机构和储液机构,所述原液池内部横向倾斜固接有一相应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顶端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所述反渗透浓缩机构包含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开口处密封固接有一相应的封盖,所述封盖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相应的抽液泵连接到所述原液池的底部,所述筒状壳体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反渗透管,所述反渗透管设置成进水端宽出水端窄的圆台状,反渗透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密封固接有相应的密封板,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密封板上,所述反渗透管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滤水孔,反渗透管的外侧面密封包覆有一层相应的反渗透滤芯膜,所述反渗透管出水端的密封板内侧中心处向内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按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应的转轮,所述转轮的外缘边处均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螺旋叶片板;所述储液机构包含并排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浓缩液储液罐和清水储液罐,所述清水储液罐通过相应的排水管和排水阀门连接到所述筒状壳体上,所述浓缩液储液罐的进液端连接到所述出水管上,且所述出水管上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浓缩液进液阀门。
所述原液池的顶部密封固接有一相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原液进液管,所述原液进液管位于所述挡料板的最底端一侧。
所述盖板在与所述挡料板的顶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相应的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设有相应的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上可启闭安装有一相应的可翻开检修板。
所述可翻开检修板的一侧铰接到所述安装台阶上,可翻开检修板的另一侧通过相应的搭扣锁可启闭锁紧到所述安装台阶上。
所述定位轴未固接到密封板的一端通过一组两个相应的连杆固接到所述反渗透管的侧壁上。
所述原液池的底部于所述挡料板最底端一侧向外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排料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原液池内部横向倾斜固接有一相应的挡料板,挡料板的顶端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原液沿着原液进液管进入挡料板的最底端一侧,然后液面逐步上升,并最终经挡料板最顶端的过滤孔进行过滤后,进入挡料板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原液中所含物质可实现沉淀过滤,且过滤孔进行过滤后再进入反渗透浓缩机构进行反渗透浓缩。从而降低反渗透膜表面被堵塞的速度和概率,从而提高反渗透浓缩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浓缩机构包含筒状壳体,筒状壳体的开口处密封固接有一相应的封盖,封盖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进水管,筒状壳体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反渗透管,反渗透管设置成进水端宽出水端窄的圆台状,反渗透管的外侧面密封包覆有一层相应的反渗透滤芯膜。通过将反渗透管预制成非标的圆台形状,从而在同等的长度下,有效增加反渗透过滤用面积,在同等的压力条件下,有效提高反渗透浓缩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反渗透过滤用面积的增加,也会降低反渗透膜表面被堵塞的速度和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反渗透浓缩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管出水端的密封板内侧中心处向内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定位轴,定位轴上按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应的转轮,转轮的外缘边处均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螺旋叶片板。原液经抽液泵后以较高的压力进入反渗透管后,会在反渗透管内形成较大的液压,且会形成流动。通过原液的流动便可有效对螺旋叶片板产生推力,带动螺旋叶片板产生转动,从而对反渗透管内的原液产生有规则的搅动,使原液中所含微粒难以快速稳定的在反渗透管的侧壁和反渗透滤芯膜的表面上形成覆盖,从而大幅降低反渗透膜表面被无法通过膜孔的微粒覆盖的速度,持续性有效的保持对原液的反渗透浓缩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浓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一种超微粉泡制茶用反渗透浓缩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按高低固定装置有原液池2、反渗透浓缩机构3和储液机构4,所述原液池2内部横向倾斜固接有一相应的挡料板5,所述挡料板5的顶端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6;所述反渗透浓缩机构3包含筒状壳体301,所述筒状壳体301的开口处密封固接有一相应的封盖302,所述封盖302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通过相应的抽液泵8连接到所述原液池2的底部,所述筒状壳体301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9之间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反渗透管303,所述反渗透管303设置成进水端宽出水端窄的圆台状,反渗透管30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密封固接有相应的密封板304,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9分别连通连接到相应的密封板304上,所述反渗透管303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滤水孔10,反渗透管303的外侧面密封包覆有一层相应的反渗透滤芯膜305,所述反渗透管303出水端的密封板304内侧中心处向内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定位轴11,所述定位轴11上按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应的转轮12,所述转轮12的外缘边处均按等角度固接有多个相应的螺旋叶片板13;所述储液机构4包含并排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浓缩液储液罐401和清水储液罐402,所述清水储液罐402通过相应的排水管14和排水阀门15连接到所述筒状壳体301上,所述浓缩液储液罐401的进液端连接到所述出水管9上,且所述出水管9上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浓缩液进液阀门16。
所述原液池1的顶部密封固接有一相应的盖板17,所述盖板17上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原液进液管18,所述原液进液管18位于所述挡料板5的最底端一侧。
所述盖板17在与所述挡料板5的顶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相应的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设有相应的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上可启闭安装有一相应的可翻开检修板19。
所述可翻开检修板19的一侧铰接到所述安装台阶上,可翻开检修板19的另一侧通过相应的搭扣锁20可启闭锁紧到所述安装台阶上。
所述定位轴11未固接到密封板304的一端通过一组两个相应的连杆21固接到所述反渗透管303的侧壁上。
所述原液池1的底部于所述挡料板5最底端一侧向外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排料管22,所述排料管22上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排料阀门23。
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浓缩作业流程如下:
1)原液沿着原液进液管18进入挡料板5的最底端一侧,然后液面逐步上升,并最终经挡料板5最顶端的过滤孔6进行过滤后,进入挡料板5的另一侧;
2)抽液泵8启动将进入挡料板5另一侧的原液抽往反渗透浓缩机构3的反渗透管303内,并形成较大压力,有效使原液在反渗透浓缩机构3内进行反渗透浓缩作业;
3)原液中的部分水分在液压的作用下,沿着反渗透管303上的滤水孔10挤出并渗透经过反渗透滤芯膜305后,经筒状壳体301的底部透过排水管14和排水阀门15后,进入清水储液罐402内进行收集;
4)原液经反渗透浓缩后经反渗透管303出水端上的出水管9和浓缩液进液阀门16后,进入浓缩液储液罐401内进行收集。
5)原液反渗透浓缩作业过程中,原液在反渗透管303内形成流动,流动的原液可有效对螺旋叶片板13产生推力,带动螺旋叶片板13产生转动,从而对反渗透管303内的原液产生有规则的搅动,使原液中所含微粒难以快速稳定的在反渗透管的侧壁和反渗透滤芯膜的表面上形成覆盖。
反渗透作业过程中,可定时打开可翻开检修板19,并对其下方的挡料板5上的过滤孔6进行清堵处理。且可定时打开排料阀门23,定时对沉淀于挡料板5底部的物质进行排除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