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式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0325发布日期:2020-07-07 14:22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流式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流式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泳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游泳池水处理系统中,由于逆流式泳池水处理系统安全性高,在池内无任何负压点,对游泳人员无吸附危险,且水质较顺流式泳池更好,因此逆流式泳池水处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业主和设计师的青睐。

但是逆流式水处理系统比较顺流式水处理系统而言有一项很大的缺陷在于其系统中必须要配置均衡水箱,而均衡水箱一方面使得泳池总投资成本更高,另一方面也占用更多的机房面积,我们知道在酒店或者高端住宅、会所内,往往给的机房面积很有限,导致水箱根本无法放置,最后不得已只能做顺流式泳池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流式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逆流式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游泳池、瀑布池,其中:

所述游泳池底部设置若干进水口,所述游泳池顶部外周设置溢流回水槽,所述游泳池从底部进水口进水,从所述溢流回水槽出水,从而形成逆流式游泳池,逆流式游泳池布水均匀,池底沉积物很少,池内无任何死水区,无负压区,更安全;

所述瀑布池设置在所述游泳池外,所述瀑布池与所述游泳池之间设置有缓冲池,所述缓冲池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溢流回水槽联通,所述瀑布池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游泳池与所述缓冲池设置有高度差,所述缓冲池与所述瀑布池设置有高度差;所述游泳池的出水溢流进入所述溢流回水槽,所述溢流回水槽的出水通过回水管进入所述缓冲池,所述缓冲池的水面高于所述瀑布池,所述缓冲池溢流出水进入所述瀑布池,从而形成景观瀑布;

所述瀑布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连接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连接过滤砂缸,所述过滤砂缸的出水口连接第三回水管,所述第三回水管连接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第四回水管,所述第四回水管连接所述游泳池的进水口;

所述游泳池的水通过溢流回水槽进入缓冲池,所述缓冲池的水溢流进入瀑布池,所述瀑布池的水通过第一回水管进入循环水泵,并依次通过第二回水管、过滤砂缸、第三回水管、紫外消毒装置和第四回水管,并最终从第四回水管进入游泳池的进水口,形成循环。

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泳池管路上的水质监测仪、絮凝剂加药装置、消毒剂投加装置和ph调节剂投加装置,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水管。所述水质监测仪,用于监测系统内的水质,根据对水质的监测,控制向系统中投加消毒剂以及ph值调节剂的量;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消毒剂投加装置和ph调节剂投加装置向系统内加药,以保证泳池的水质。

较佳地,所述水质监测仪连接在所述第一回水管上,检测所述第一回水管的水质;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回水管上,通过向第二回水管中投加絮凝剂药剂,使得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并经过过滤砂缸将絮凝体和一些微小的杂质过滤掉。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四回水管上,所述ph调节剂投加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四回水管上。

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以及ph调节剂投加装置,根据所述水质监测仪的监测结果,分别向第四回水管内投加适量的消毒剂以及ph值调节剂,从而将游泳池内的水的余氯、ph值控制在卫生局要求的标准范围内。加药后的池水输送至游泳池底部的进水口中,完成池水的循环。

较佳地,所述缓冲池设置在所述游泳池溢流回水槽的下方,所述游泳池的出水进入溢流回水槽后,在重力作用下由所述回水管进入所述缓冲池,从而避免设置动力装置,节约了成本。

较佳地,所述循环水泵至少设置为两台,其中至少一台工作,剩余的一台作为备用泵,保证游泳池系统的稳定运行。

较佳地,所述水质监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用于监测从瀑布池中流出水的水质,实现对瀑布池中的出水水质的精准监测;所述水质监测仪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ph调节剂投加装置以及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向系统中投加消毒剂以及ph值调节剂的量,从而将游泳池内的水的余氯、ph值控制在卫生局要求的标准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ph调节剂投加装置设置在所述游泳池与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之间。由于消毒剂含滤,会影响系统的水的ph值,因此首先向系统内投加消毒剂,再向系统内投加ph值调节剂。

较佳地,所述消毒装置为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该消毒装置具有强烈而快速的杀菌作用,可杀死泳池水中的99.99%有害微生物、细菌等,并且对人体无任何有害作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同时由于该泳池为室外露天泳池,容易产生绿藻,中压紫外线也可杀灭并抑制绿藻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式游泳池,用低区的水景瀑布替代了逆流式游泳池的均衡水箱,不仅节省了投资成本,减少了机房占地面积,而且还达到了逆流式泳池的效果;逆流式泳池布水均匀,池底沉积物很少,池内无任何死水区,也无任何负压区,更加安全。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式游泳池,可以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和景观水质的要求,在实现逆流式泳池的同时,制造了景观瀑布;水景的水无需另外单独再配一套水处理系统,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式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缓冲池的出水跌入水景池中,跌落的水幕正好形成瀑布的效果,不仅满足景观的要求,而且本系统的游泳池的出水也满足水景水质的要求,水景的水无需另外单独再配一套水处理系统,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而泳池的均衡水箱也无需设置,水景池正好充当均衡水箱的作用,泳池机房的面积也大大减少。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游泳池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游泳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游泳池水处理系统流程图,包括室外露天游泳池1、水面低于游泳池的露天瀑布水景16、循环水泵3、水处理过滤砂缸4、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6、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全自动ph值调节剂投加装置8、水质检测仪9、游泳池溢流回水槽10。

所述室外露天游泳池1顶部周围设置溢流回水槽10,底部设置若干进水口12。所述游泳池侧壁设置扶梯13,所述游泳池的浅水区设置躺椅17。所述露天瀑布水景包括缓冲池15和水景池2,所述缓冲池15设置在所述水景池2的外周上方,所述缓冲池15设置在所述溢流回水槽10的下方,所述溢流回水槽10通过溢流回水管11联通所述缓冲池15,所述水景池2底部设置出水口14。

所述游泳池1的水溢流进入所述溢流回水槽10,所述溢流回水槽10中的水通过所述溢流回水管11流入所述缓冲池15,所述缓冲池15中的水溢流进入所述水景池2,形成瀑布水景16。

所述水景池2的出水口14连接第一回水管h1,所述第一回水管h1分别与两个循环水泵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两个循环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h2与所述过滤砂缸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砂缸4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回水管h3与所述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回水管h4与所述游泳池1的进水口12连接。

所述第二回水管h2连接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6,所述水质检测仪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h1,检测所述缓冲池15中的出水水质。所述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和全自动ph值调节剂投加装置8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回水管h4上,所述水质检测仪9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和全自动ph值调节剂投加装置8电性连接,控制向所述第四回水管h4中投加消毒剂以及ph值调节剂的量,从而将游泳池内的水的余氯、ph值控制在卫生局要求的标准范围内。

游泳池溢流回水槽10的水流进下方的缓冲池15中,缓冲池15里的水满后溢流入水面低于游泳池的露天瀑布水景池2中。水景池2中的水进入循环水泵3和过滤砂缸4,经砂缸4过滤之后进入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经过消毒后的水经过游泳池1池底进水口12进入池内,如此循环使用。

本系统属于逆流式水循环处理系统,游泳池1从池底进水,布水均匀,池底沉积物很少,池内无任何死水区,池面的漂浮物和油膜也可通过池岸溢流回水槽收集后返回水处理系统。经过溢流回水槽10溢流的水进入到缓冲池15中。从缓冲池15跌入水景池2中,跌落的水幕正好形成瀑布的效果,不仅满足景观的要求,而且本系统的游泳池的出水也满足水景水质的要求,水景的水无需另外单独再配一套水处理系统,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而泳池的均衡水箱也无需设置,水景池正好充当均衡水箱的作用,泳池机房的面积也大大减少。机房占地面积少,投资更省。

循环水泵3是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动力,循环水泵3从水景池中抽水,在进入过滤砂缸之前由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6投加絮凝剂药剂,使得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并经过过滤砂缸4将絮凝体和一些微小的杂质过滤掉。过滤砂缸4将过滤后的水经过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进行消毒,该中压紫外线消毒装置5具有强烈而快速的杀菌作用,可杀死泳池水中的99.99%有害微生物、细菌等,并且对人体无任何有害作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同时由于该泳池为室外露天泳池,容易产生绿藻,中压紫外线也可杀灭并抑制绿藻的产生。经过消毒后的水再经过全自动ph调节剂投加装置8、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投加ph值调节剂和氯消毒剂,保证泳池水的ph值和余氯在卫生局要求的标准范围内。投加药剂后的水再通过第四回水管h4输送至游泳池的各个进水口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水泵型号为wfe-12,所述过滤砂缸型号为v1200;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5的型号为wf-115-3;所述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6的型号为aks-800;所述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型号为aks-800;全自动ph值调节剂投加装置8的型号为aks-800;所述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6、所述全自动氯加药装置7和全自动ph值调节剂投加装置8均能实现全自动加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