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容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309发布日期:2020-06-26 21: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容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容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设备,如净水器,净水器内设有水箱,水箱内部结构固定,其容量大小不可改变。故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有的用户每天使用水量较少,为确保水箱内水新鲜,即净水机每天制水到水箱,要求水箱容量小,避免水箱内水长时间存在,也避免浪费水资源;有的用户每天使用水量较大,需要水箱容量大,以满足正常使用需求,水箱容量不够则需要多次制水,制水等待时间长,因此,水箱容量固定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可调节的变容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容水箱,包括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导向罐,导向罐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导向罐内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与导向罐内壁活动连接,且调节板与导向罐内壁密封设置,以使导向罐的内腔被调节板分隔为开放腔和密封腔,开放腔与箱体的内腔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端均与密封腔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外端均延伸出箱体。此款变容水箱,通过改变调节板的位置,以改变密封腔和开放腔的相对容量,由于开放腔连通箱体的内腔,密封腔容量变大、开放腔变小,即箱体储水容量变小,密封腔容量变小、开放腔变大,即箱体储水容量变大,箱体容量可调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密封腔还可以作为废水容腔使用,利用废水调节板,饮水设备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竖直设置在箱体中,导向罐的底部与箱体底壁相抵,且导向罐与箱体底壁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调节板上方的导向罐腔体为所述开放腔,调节板下方的导向罐腔体为所述密封腔。密封腔中压力变小,调节板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降,密封腔容量缩小、开放腔容量扩大,从而扩大箱体储水容量,密封腔中压力变大,调节板受挤压上移,密封腔容量变大、开放腔变小,从而缩小箱体储水容量。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的底面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外周与导向罐侧壁相抵。防止密封腔与开放腔连通,以致水箱调节容量功能失效,而且避免密封腔中液体污染水箱中的水。

进一步,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在箱体底壁对应导向罐的位置上。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设置在同一侧,便于连接水路。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为圆筒状,导向罐下端与箱体底壁相抵密封连接,导向罐上端与箱体顶壁存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使箱体的内腔与开放腔保持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为圆筒状,导向罐下端与箱体底壁相抵密封连接,导向罐上端与箱体顶壁相抵,导向罐上端的侧壁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使箱体的内腔与开放腔保持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顶面密封,导向罐,导向罐顶面和/或侧壁靠近顶面处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使箱体的内腔与开放腔保持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内壁沿轴向设有凹槽,调节板外周设有凸起,凸起和凹槽凹凸配合,且凹槽和凸起的配合面均呈圆弧形。调节板通过凸起和凹槽限位,沿凹槽方向移动时不易倾斜。

进一步,所述导向罐内壁或箱体内壁对应调节板设有限位块。防止调节板过度位移,以致避免密封腔和箱体的内腔通过过水通道连通,或者调节板脱离出导向罐。

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面设有箱盖,箱体底壁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连通箱体的内腔。箱盖方便用户查看水箱,水流通道供水箱进出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变容水箱,通过改变调节板的位置,以改变密封腔和开放腔的相对容量,由于开放腔连通箱体的内腔,密封腔容量变大、开放腔变小,即箱体储水容量变小,密封腔容量变小、开放腔变大,即箱体储水容量变大,箱体容量可调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密封腔还可以作为废水容腔使用,利用废水调节板,饮水设备结构更紧凑。

(2)再有,导向罐竖直,密封腔中压力变小,调节板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降,密封腔容量缩小、开放腔容量扩大,从而扩大箱体储水容量,密封腔中压力变大,调节板受挤压上移,密封腔容量变大、开放腔变小,从而缩小箱体储水容量。

(3)其次,调节板通过凸起和凹槽限位,沿凹槽方向移动时不易倾斜,而且,限位块防止调节板过度位移,以致避免密封腔和箱体的内腔通过过水通道连通,或者调节板脱离出导向罐。

(4)然后,过水通道设计,使箱体的内腔与开放腔保持连通。

(5)另,箱盖方便用户查看水箱,水流通道供水箱进出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导向罐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变容水箱,包括箱体1,箱体1顶面设有箱盖11,箱体1底壁设有水流通道10,水流通道10连通箱体1的内腔。所述箱体1的内腔中设有导向罐2,导向罐2竖直设置,导向罐2的底部与箱体1底壁相抵、并通过固定座3固定连接。水流通道10可以是由一条通道,箱体1进出水均通过该条通道;水流通道10也可以是由至少两条通道组成,其中,至少一条通道为箱体1的进水用通道,其余通道为箱体1的出水用通道。

导向罐2内设有调节板4,调节板4与导向罐2内壁活动连接,且调节板4的底面设有环形密封圈5,环形密封圈5外周与导向罐2侧壁相抵,以使导向罐2的内腔被调节板4分隔为开放腔21和密封腔22,调节板4上方的导向罐2腔体为所述开放腔21,调节板4下方的导向罐2腔体为所述密封腔22,开放腔21与箱体1的内腔连通,箱体1底壁对应导向罐2的位置上设有进水通道23和出水通道24,进水通道23和出水通道24内端均与密封腔22连通,进水通道23和出水通道24外端均延伸出箱体1,箱体1内壁对应调节板4设有限位块6。

其中,导向罐2内壁沿轴向设有凹槽20,调节板4外周设有凸起41,凸起41和凹槽20凹凸配合,且凹槽20和凸起41的配合面均呈圆弧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罐2为圆筒状,导向罐2下端与箱体1底壁相抵密封连接,导向罐2上端与箱体1顶壁存有过水通道7。

进水通道23打开、出水通道24关闭,水持续由进水通道23注入密封腔22,密封腔22内压力增大,该压力挤压调节板4,使调节板4沿凹槽20相向上移动,直至调节板4顶面与限位块6相抵。在此过程中,密封腔22的容量随调节板4上移扩大,开放腔21的容量随调节板4上移缩小,由于开放腔21与箱体1的内腔通过过水通道7连通,即开放腔21的容量和箱体1的内腔的容量共同构成水箱整体储水容量,箱体1的内腔的容量固定不变,开放腔21的容量缩小,即水箱整体储水容量缩小。

当进水通道23关闭、出水通道24打开,水由出水通道24流出密封腔22,密封腔22内压力缩小,调节板4在箱体1内的压力或自然重力下,调节板4沿凹槽20相向下移动,直至调节板4下的密封圈底面与箱体1底壁相抵。在此过程中,密封腔22的容量随调节板4下降缩小,开放腔21的容量随调节板4下降扩大,即水箱整体储水容量扩大。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进水通道23和出水通道24的开关,调节密封腔22内的水容量,进而调节水箱整体储水容量。

密封腔22可作为饮水设备的废水容腔使用,饮水设备的滤芯排出的废水通过进水通道23流进密封腔22,密封腔22存放废水,并利用废水推动调节板4改变水箱整体储水容量,废水从出水通道24流出,废水得以利用,节能环保,而且,饮水设备结构更紧凑。在水箱密封的情况下,废水流入密封腔22内并推动调节板4上移,调节板4使水箱中的水由水流通道10流出。

实施例二,参见图3,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导向罐2为圆筒状,导向罐2下端与箱体1底壁相抵密封连接,导向罐2上端与箱体1顶壁相抵,导向罐2上端的侧壁设有过水通道7。导向罐2内壁的对应调节板4设有限位块6。

实施例三,参见图4,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导向罐2顶面密封,导向罐2顶面和侧壁靠近顶面处分别设有过水通道7,导向罐2内壁的对应调节板4设有限位块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