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9725发布日期:2020-07-31 21: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体单元(1),多个浮体单元(1)可拼接形成组合浮体,所述浮体单元(1)的至少两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由金属材质制成,相邻两个浮体单元(1)之间的连接件(2)通过卡件(3)连接;所述浮体单元(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层(11)和第二基层(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11)和第二基层(12)之间的养料层(13),所述第一基层(11)、养料层(13)和第二基层(1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基层(11)为pbt,所述第二基层(12)为ptt,所述养料层(13)由植物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浮体单元(1)上设置有多个种植槽(4),所述种植槽(4)内容置有种植介质,所述种植槽(4)下方设置有生物挂膜件(5),所述生物挂膜件(5)为人工水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3)为登山扣,所述登山扣包括半环架(31)和扣件(32),所述半环架(3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扣件(32)的一端与所述半环架(31)具有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扣件(32)上套设有用于将半环架(31)与扣件(32)锁紧或解锁的锁紧螺丝(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种植槽(4)内种植介质从下向上依次为砾石、陶粒、有机土,或

所种植槽(4)内种植介质从下向上依次为沸石、陶粒、有机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11)和第二基层(12)的比表面积范围均设置为1:5000-1:20000,孔隙率范围均设置为85%-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料层(13)的比表面积范围设置为1:2000-1:40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介质颗粒密度大于1kg/l;所述砾石或沸石的粒径为10-20mm,所述陶粒的粒径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4)为圆柱形,槽深为15-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4)包括第一种植槽(41)、第二种植槽(42)和第三种植槽(43),多个所述第一种植槽(41)设置在浮体单元(1)的边沿,多个所述第三种植槽(43)设置在浮体单元(1)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种植槽(41)和第三种植槽(43)之间设置有第二种植槽(42),所述第一种植槽(41)、第二种植槽(42)和第三种植槽(43)的直径依次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41)的直径范围设置为6-8cm,所述第二种植槽(42)的直径范围设置为8-10cm,所述第三种植槽(43)的直径范围设置为10-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浮体单元(1)的一端具有与卡件连接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处设置有紧固套(6),且所述环形结构内侧设置有保护垫(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河道净化的漂浮湿地,其包括多个浮体单元,多个浮体单元可拼接形成组合浮体,浮体单元的至少两侧边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连接件由金属材质制成,相邻两个浮体单元之间的连接件通过卡件连接;浮体单元包括第一基层、养料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养料层和第二基层为一体结构,第一基层为PBT,第二基层为PTT,养料层由植物纤维材料制成;浮体单元上设有多个种植槽,种植槽内容置有种植介质,种植槽下方设有生物挂膜件,生物挂膜件为人工水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湿地,浮体单元通过压制形成一体结构,有效提高组合浮体抗风浪能力及水量上涨的冲击力;设置生物挂膜件,供水体中微生物生长,增强水体净化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波;桂兵;钟远标;赵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