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9006发布日期:2021-02-26 23:3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0003]
在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存大颗粒固物容易在过滤过程中造成滤网堵塞,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放置过滤装置堵塞的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圆盘形的壳体,其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由内至外设置有若干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用于限定流道,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壳体同轴,所述圆盘形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空腔中部延伸的进水组件,各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均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依次交错设置于所述进水组件的两侧,所述进水组件与最外侧所述流道连通;
[0006]
所述圆盘形壳体中部设置有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通过第一排水入口与最内侧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水腔内设置有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出水腔通过第二排水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腔远离所述第一排水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水入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排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
[0007]
所述第一出水腔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破碎组件。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入口内还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第一排水入口的阀门,所述出水组件顶部设置有舱门。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组件为若干刀片,所述刀片沿周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出水腔的内侧壁上。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为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为中空纤维膜。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排气管上端与最外侧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排气管底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内还设置有曝气装置。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铺设于所述环形隔板上的曝气喷嘴,所述曝气喷组与曝气管道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闸阀或球阀。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
本申请在工作时,大颗粒的固物颗在水流的带动下与破碎组件摩擦,从而破碎为小颗粒固物,能有效避免较大固物随水流进入到第二排水入口后阻塞第一过滤之间。
[0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面剖视图;
[0019]
图2是图1中a-a面的俯面剖视图;
[0020]
图中标号说明:壳体1、环形隔板2、连通口21、流道3、进水组件4、进水管41、排气管42、第一出水腔5、第一排水入口51、第二出水腔6、第一过滤组件71、第二过滤组件72、破碎组件8、阀门9、舱门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圆盘形的壳体1,该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限定有一空腔,空腔内由内至外设置有若干环形隔板2,环形隔板2隔断空腔,从而将环形隔板2隔断空腔后余留的部分限定为流道3,环形隔板2与壳体1同轴,圆盘形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空腔中部延伸的进水组件4,各环形隔板2之间均设置有连通口21,连通口21依次交错设置于进水组件4的两侧,进水组件4与最外侧流道3连通。
[0023]
在一种优选的的实施例中,进水组件4包括进水管41和排气管42,排气管42设置于进水管41的一侧,排气管42上端与最外侧流道3连通,排气管 42底端与进水管41连通。
[0024]
此外,本申请中还在圆盘形壳体1中部设置有出水组件,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腔5,第一出水腔5通过第一排水入口51与最内侧流道3连通,优选的,第一排水入口位于第一出水腔5侧板上,并远离最内侧环形隔板2的连通口21,第一出水腔5内设置有第二出水腔6,第二出水腔6通过第二排水入口与第一出水腔5连通,第二排水入口设置于第二出水腔6远离第一排水入口51的一侧,第二排水入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组件71,第二出水腔6与排水管道连通,排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72,其中,第一出水腔5内侧壁与第二出水腔 6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破碎组件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破碎组件8为若干刀片,刀片沿周向固定于第一出水腔5的内侧壁上。
[0025]
本申请在工作时,水通过进水组件4进入到流道3内,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排气管42进行排气,向水道内通入气体,产生气提效应,从而驱使水流经由进水管41底部进入排气管42,并通过排气管42顶部进入到最外侧流道3,通过该进水组件4,可产生较大的回流比,
另外一方面,气体会溶解于水中,由于环形隔板2上的连通口21分别交错设置于进水组件4的两侧,因此形成的流道3为盘绕的环形流道3,这种环形流道3能有效的延长进水的路径,一方面可以增强氧气在水中地溶解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污水的曝气时间,从而获得更好地曝气效果,当污水进入到第一排水入口51内时,由于第二排水入口位于第二出水腔6远离第一排水入口51的一侧,因此当水流入第一排水腔时会通过第一出水腔5和第二出水腔6之间的间隙,此时,大颗粒的固物颗在水流的带动下与破碎组件8摩擦,从而破碎为小颗粒固物,能有效避免较大固物随水流进入到第二排水入口后阻塞第一过滤之间。
[0026]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组件71为滤网,第二过滤组件72为中空纤维膜。
[0027]
此外,为了便于清理出水组件,第一排水入口内还设置有用于开/闭第一排水入口的阀门9,出水组件顶部设置有舱门10,阀门9可以是但不限于闸阀或球阀,当需要清理出水组件时,可以关闭阀门9,阻断水流进入出水组件,此时,从壳体1顶部打开舱门10即可对其中的残留固物进行清理。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曝气效果,本申请还在流道3内还设置有曝气装置。具体的,曝气装置包括铺设于环形隔板2上的曝气喷嘴,曝气喷组与曝气管道连接,曝气管可以设置于壳体1上或沿流道3环形铺设。
[002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