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9251发布日期:2020-09-11 22:4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药剂溶解搅拌装置是环保行业应用很广泛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药剂制备投加工艺中。药剂溶解搅拌装置的功能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投加的药剂(包含液体,粉末,颗粒)按比例与水溶解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在投加到污水中。药剂溶解装置采用搅拌浆来使药剂充分溶解于水中,传统的药剂溶解装置的搅拌桨一般采用单层上提式或双层水平搅拌的形式,此两种形式的搅拌浆能很好的溶解易溶解的药剂,但是对于较难溶解的药剂,比如遇水易结块成坨的药剂,就难以将其溶解充分,往往会有絮状体和小颗粒在溶液中,这样溶解不好的药液会影响其使用效果,而且会造成药剂的浪费。

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应用在加药中进行药剂溶解搅拌,特别是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的搅拌,对搅拌装置的要求比较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8675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月29日,公开了一种用于药剂溶解搅拌装置的搅拌桨,包括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设有驱动连接器,搅拌杆的另一端设有打散叶轮组件,搅拌杆的中部设有下压叶轮组件,所述下压叶轮组件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二轴套和多个下压叶轮,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固定于搅拌杆上,所述下压叶轮相对搅拌杆的轴线倾斜布置。由于高分子絮凝剂熟化溶解后为链状,如果采用此种叶片式搅拌会将高分子链条切断,从而达不到理想的絮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传统的搅拌装置为三片及以上叶片形式,在旋转过程中会切断高分子絮凝剂的链条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采用轮片式搅拌装置,借助搅拌轮的离心力作用,可以有效带动水流进行搅动,同时不会对溶解后的絮凝剂产生切割动作,从而保证溶解后的絮凝剂链条完整,恢复原有的絮凝效果、保证处理后的水质合格。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下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轮,所述搅拌轮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搅拌轮的圆心处竖向开有通孔,所述搅拌棒能够竖向穿过所述通孔,使得搅拌轮固定安装在搅拌棒上;所述搅拌棒上部外接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棒旋转,从而带动搅拌轮旋转,在高分子絮凝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轮的离心力作用,从而带动水流进行搅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高分子絮凝剂切断的可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轮包括轮盖和轮片,所述轮片沿所述搅拌轮的轴线方向周向设置多组,所述轮盖水平设置在所述轮片的上端,形成一种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搅拌装置,以有效带动水流进行搅动,从而解决传统的三片叶片的搅拌装置在旋转过程中,易切断高分子絮凝剂的链条,产生絮凝的效果差等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轮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轮片两两之间形成水平夹角,所述轮片与水平面间无旋切角度,在高分子絮凝搅拌过程中不会将高分子链切断;且由于轮片与水平面的接触面扩大,所以搅拌效果相应提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棒下部竖向设置多组搅拌轮,对于较难溶解的药剂,往往会有絮状体和小颗粒在溶液中,其内部的高分子絮凝剂不易熟化溶解,从而造成药剂的浪费,通过竖向设置多组搅拌轮,使得底部较难溶解的药剂在水流离心作用下能够有效溶解,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搅拌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组搅拌轮之间留有间距,以保证适当的离心效果,提高搅拌效率;当设置过于密集时,在旋转过程中易切断熟化溶解为链状的高分子絮凝剂的链条,若高分子絮凝剂被切割为小段链状形式,对絮凝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絮凝后的繁花会由于质量较轻被扰动水流带走,从而造成水质不达标。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搅拌轮搅拌时产生离心力作用,从而带动水流进行搅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高分子絮凝剂切断;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搅拌轮,以有效带动水流进行搅动,解决产生絮凝的效果差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所述轮片与水平面间无旋切角度,在高分子絮凝搅拌过程中不会将高分子链切断;且由于轮片与水平面的接触面扩大,所以搅拌效果相应提高;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通过周向设置多组搅拌轮,使得底部较难溶解的药剂在水流离心作用下能够有效溶解,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搅拌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所述多组搅拌轮之间留有间距,以保证适当的离心效果和絮凝效果,从而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搅拌轮仰视示意图;

图4为搅拌轮俯视图。

图中:1-搅拌棒;2-搅拌轮;21-轮盖;22-轮片;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搅拌棒1,所述搅拌棒1下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轮2,所述搅拌轮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搅拌轮2的圆心处竖向开有通孔23,所述搅拌棒1能够竖向穿过所述通孔23,使得搅拌轮2固定安装在搅拌棒1上;所述搅拌棒1上部外接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棒1旋转,从而带动搅拌轮2旋转,在高分子絮凝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轮2的离心力作用,从而带动水流进行搅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高分子絮凝剂被切断,进而达不到理想的絮凝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4所示,所述搅拌轮2包括轮盖21和轮片22,所述轮片22沿所述搅拌轮2的轴线方向周向设置多组,所述轮盖21水平设置在所述轮片22的上端,形成一种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搅拌装置,以有效带动水流进行搅动,从而解决传统的三片叶片的搅拌装置在旋转过程中,易切断高分子絮凝剂的链条,产生絮凝的效果差等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轮片22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轮片22两两之间形成水平夹角,所述轮片22与水平面间无旋切角度,在高分子絮凝搅拌过程中不会将高分子链切断;且由于轮片22与水平面的接触面扩大,在搅拌轮2搅拌过程中,轮片22能够带动更大范围的水流流动,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所述搅拌棒1下部竖向设置多组搅拌轮2,对于较难溶解的药剂,往往会有絮状体和小颗粒在溶液中,其内部的高分子絮凝剂不易熟化溶解,从而造成药剂的浪费,通过竖向设置多组搅拌轮2,使得底部较难溶解的药剂在水流离心作用下能够有效溶解,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搅拌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多组搅拌轮2之间留有间距,以保证适当的离心效果,提高搅拌效率;当设置过于密集时,在旋转过程中易切断熟化溶解为链状的高分子絮凝剂的链条,若高分子絮凝剂被切割为小段链状形式,对絮凝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絮凝后的繁花会由于质量较轻被扰动水流带走,从而造成水质不达标;本装置成本低、加工方便,且无需进行异型部件加工,便于生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搅拌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5,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高分子絮凝时,发现一部分絮凝剂无法进行沉淀,再经过透明清水池的时候发现有长短不一的絮状体,此时,启动电机,将搅拌棒1的搅拌速度调整为80r/mim,搅拌轮2竖向放入污水处理池中,在搅拌棒1的带动下搅拌轮2开始旋转,并对污水产生离心力,经实验测得絮凝效果有一部分提高;后面继续降低搅拌速度,絮凝效果持续变好,经多次实验,确定搅拌速度范围在75r/mim~80r/mim时,絮凝效果较好;加药箱底部药剂由于搅拌时间过短有一部分沉淀,于是对搅拌时间做相应调整,当搅拌时间不少于5min时,能够保证高分子絮凝剂充分熟化溶解,以保证较好的絮凝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