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607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落实,各地普遍重视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先后兴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配置了大量的装备,初步形成规模化污水净化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后留下的副产品是湿污泥,呈胶凝状的湿污泥含水率达80~90%,用常规脱水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干化指标。据测算,日处理万立方米的城市生活污水约沉淀10t湿污泥,一家污水处理厂每天产出如此大量湿污泥若得不到及时干化处理,便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污染源。如何高效干化湿污泥已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已先后推出不同方式或不同结构形式的技术方案,为污水处理厂干化湿污泥开创了新局面。

根据专利号:cn201610144065-卧式渐加压直流电场污泥干化装置,以下统称参考专利,参考专利中由布料器导入污泥,从而来进行干化,但是由于污泥的流动性较差,在导入的过程中容易挤在一处,使得后续压实不均匀,出现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污泥块,进而影响了干化效果,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导料机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履带、下履带、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上履带和下履带传动连接,下履带和上履带之间设有过滤带,纠偏机构与过滤带传动连接,张紧机构与上履带的下边沿和下履带的上边沿传动连接;

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进料口、第一排料板、第二排料板和导料板,进料口位于第一排料板的上方,第一排料板、第二排料板和导料板依次连接,第二排料板的宽度大于第一排料板,第一排料板和导料板之间设有两根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料板和导料板铰接;

所述导料板的下方固定有一个平移框,平移框的上下内壁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齿,平移框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半圆外周均匀设有第二齿,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啮合,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有一个电机,电机固定在机架一个的高台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有传动组件,第二齿轮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有震动组件;

震动组件包括丝杠,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第一排料板的背面,丝杠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丝杠上设有若干凸轮。

本专利中的纠偏机构、张紧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cn201210159903-电渗透带式压榨污泥脱水装备中的纠偏装置、张紧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致。

进料口注入污泥,从第一排料板进入到第二排料板,再由导料板进入到上履带和下履带之间,进行除水干化等处理工序。在导入的过程中,电机转动,电机控制第一齿轮实现了平移框的左右摆动,平移框就能够实现导料板左右移动,使得第二排料板导入的污泥进行来回均匀分布,实现了污泥的均匀导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干化。

同时,电机的输出轴控制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两个第三齿轮同步转动,第三齿轮与丝杠匹配,能够实现丝杠控制对应的凸轮不断转动,凸轮就能够对第一排料板进行不断击打,实现震动,使得污泥进一步可靠导出。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根链条和两个第三齿轮,其中一个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链条的两端,另一个第三齿轮位于链条的中间,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第三齿轮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第三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第一排料板的背面,每个第三齿轮一侧均设有一个丝杠,丝杠与第三齿轮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若干分割板。

作为优选,所述丝杠距离第一排料板的高度小于凸轮的偏置圆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下履带和上履带等速联动,其循环传动线速度为0.5~3m/mi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中,由导料机构能够实现对污泥可靠均匀导入到上履带和下履带之间,便于后续的除水干化,而且,导料机构中加入了震动组件,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可靠导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仰视图。

图中:1.机架,2.上履带,3.下履带,4.纠偏机构,5.驱动机构,6.张紧机构,7.导料机构,8.进料口,9.分割板,10.第一排料板,11.第二排料板,12.限位杆,13.导料板,14.电机,15.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7.平移框,18.支链条,19.转轴,20.第三齿轮,21.丝杠,22.轴承座,23.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有导料机构的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导料机构7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履带2、下履带3、纠偏机构4、张紧机构6和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与上履带2和下履带3传动连接,下履带3和上履带2之间设有过滤带,纠偏机构4与过滤带传动连接,张紧机构6与上履带2的下边沿和下履带3的上边沿传动连接;

所述导料机构7包括进料口8、第一排料板10、第二排料板11和导料板13,进料口8位于第一排料板10的上方,第一排料板10、第二排料板11和导料板13依次连接,第二排料板11的宽度大于第一排料板10,第一排料板10和导料板13之间设有两根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料板10和导料板13铰接;

所述导料板13的下方固定有一个平移框17,平移框17的上下内壁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齿,平移框17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的半圆外周均匀设有第二齿,第一齿轮16与第一齿啮合,第一齿轮16传动连接有一个电机14,电机14固定在机架1一个的高台上,电机14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传动连接有传动组件,第二齿轮15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有震动组件;

震动组件包括丝杠21,丝杠2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2设置在第一排料板10的背面,丝杠21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丝杠21上设有若干凸轮23。

本专利中的纠偏机构4、张紧机构6和驱动机构5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cn201210159903-电渗透带式压榨污泥脱水装备中的纠偏装置、张紧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致。

进料口8注入污泥,从第一排料板10进入到第二排料板11,再由导料板13进入到上履带2和下履带3之间,进行除水干化等处理工序。在导入的过程中,电机14转动,电机14控制第一齿轮16实现了平移框17的左右摆动,平移框17就能够实现导料板13左右移动,使得第二排料板11导入的污泥进行来回均匀分布,实现了污泥的均匀导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干化。

同时,电机14的输出轴控制第二齿轮15转动,第二齿轮15通过链条18带动两个第三齿轮20同步转动,第三齿轮20与丝杠21匹配,能够实现丝杠21控制对应的凸轮23不断转动,凸轮23就能够对第一排料板10进行不断击打,实现震动,使得污泥进一步可靠导出。

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根链条18和两个第三齿轮20,其中一个第三齿轮20和第二齿轮15位于链条18的两端,另一个第三齿轮20位于链条18的中间,第二齿轮15通过链条18与第三齿轮20传动连接,第三齿轮20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19,第三齿轮20通过转轴19设置在第一排料板10的背面,每个第三齿轮20一侧均设有一个丝杠21,丝杠21与第三齿轮20匹配。

该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8处设有若干分割板9。所述丝杠21距离第一排料板10的高度小于凸轮23的偏置圆的直径。所述下履带3和上履带2等速联动,其循环传动线速度为0.5~3m/min。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