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6712发布日期:2020-06-09 20:2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雨水处理是城市地区地面径流水(雨水、融雪水、浇洒水)的净化处理过程。根据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水体制,雨水处理可以单独或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合并进行处理。

而现有的地下雨水井在落入井盖后,往往集中送入河流或下水道管网,如果直接汇入下水管网会造成水处理量的增加,如果汇入河流则会带去很多泥沙和杂质,造成水质污染,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节省水处理量的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包括河流排水管和污水管,所述河流排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地下雨水井,所述地下雨水井的一侧由上而下依次贯通连接有清水管、污水管和泥沙管,所述清水管、污水管和泥沙管的一端均连接有管路接通装置,所述管路接通装置的一侧由上而下依次贯通连接有河流汇接管、污水汇接管和排泥管,所述河流汇接管与河流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污水汇接管与污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所述排泥管的一端延伸至地面,所述河流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污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清水泵,所述污水管上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泥沙管上设置有泥沙泵,所述清水管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冲水管的另一端与地下雨水井贯通连接,且连接处的位置高于清水管与地下雨水井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冲水管的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换向管,所述第一换向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换向管的一端与清水泵的入水口相连接,所述清水泵的出水口还贯通连接有第二换向管,所述第二换向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换向管的另一端与地下雨水井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接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管道夹具,所述清水管、污水管、泥沙管、河流汇接管、污水汇接管和排泥管均穿过管道夹具,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应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冒尖部,所述丝杆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套,所述滚珠螺母套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方形壳,所述方形壳的两侧对应通过焊接固定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导向槽,且导柱滑动穿过导向槽,所述方形壳的顶部对应安装有永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雨水井的一侧设置有飘浮垃圾收集装置,所述飘浮垃圾收集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所述飘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筛板,所述垃圾筛板的两侧设置有滑移部,所述雨水井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移部滑动连接,所述垃圾筛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流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井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旋流叶片的外部,所述导流板的一侧安装有柔性片,两个所述柔性片相接触,所述柔性片与垃圾筛板相接触,所述导流板的一侧安装有垃圾承载篓,所述垃圾承载篓的顶部设置有吊钩,所述吊钩与提升机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筛板的一侧设置有筛网自清洁装置,所述筛网自清洁装置包括滑座,所述筛板的一侧对应开设有滑轨,所述滑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内壁开设有齿条,两个所述滑座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部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滑座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轴的外部均匀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两个侧面分为外凸面和内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1)通过设置有地下雨水井、清水管和泥沙管等构件,可以让流入下水道的雨水在地下雨水井里自然沉淀,沉淀分出的上层清水、中层混水和底层泥沙,方便分开处理,节省水处理量;

(2)通过设置有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利用水流动力带动筛网移动,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通过筛网滤去并收入垃圾承载篓中,利用提升机将漂浮垃圾收集处理;

(3)通过设置有第一换向管和第二换向管等组件,可以利用水泵实现筛网的前进与回退,通过设置有导流板和柔性片等组件,使冲水管泵出的水流集中不会扩散,并随着垃圾筛板的移动而展开或收拢,不阻碍垃圾筛板的移动;

(4)通过设置有管路接通装置,在管道堵塞时可以直接从接合处的端头开始开始清理,无需将整条管路取下,便于批量清理维护;

(5)通过设置有电磁铁和永磁铁等构件,可以在雨水沉淀完毕输送水流时只能选择将其中一个管道导通,实现有序的分段排水,在管路分开时自动关闭端头,防止水流错管道,无需在每一个管路上设置阀门,故障率低;

(6)通过设置有筛网自清洁装置,无需通过电力即可在筛网往复移动时,利用液力实现筛网的自清洁,防止筛网堵塞,且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路接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管路接通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飘浮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换向管与第二换向管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导流板与柔性片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筛网自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筛网自清洁装置动力传导示意图;

图中:1、地下雨水井;2、河流排水管;21、第一单向阀;31、第二单向阀;3、污水管;4、管路接通装置;5、飘浮垃圾收集装置;6、提升机;11、清水管;111、清水泵;12、污水管;121、污水泵;13、泥沙管;131、泥沙泵;14、河流汇接管;15、污水汇接管;16、排泥管;161、螺旋输送机;17、冲水管;171、第一电磁阀;18、第一换向管;181、第二电磁阀;19、第二换向管;191、第三电磁阀;41、安装板;42、平移电机;421、丝杆;43、导柱;431、液压伸缩杆;432、冒尖部;44、通水管;45、管道夹具;46、方形壳;461、延伸板;462、电磁铁;463、永磁铁;51、垃圾筛板;511、滑移部;52、导流板;521、柔性片;53、旋流叶片;54、垃圾承载篓;541、吊钩;7、筛网自清洁装置;71、滑座;72、安装轴;73、叶片;731、外凸面;732、内凹面;74、滑轨;75、第一锥齿轮;76、第二锥齿轮;77、转轴;78、直齿轮;79、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市政污水管网的分流处理输送设备,包括河流排水管2和污水管3,河流排水管2的顶部设置有地下雨水井1,地下雨水井1的一侧由上而下依次贯通连接有清水管11、污水管12和泥沙管13,清水管11、污水管12和泥沙管13的一端均连接有管路接通装置4,管路接通装置4的一侧由上而下依次贯通连接有河流汇接管14、污水汇接管15和排泥管16,河流汇接管14与河流排水管2相连接,污水汇接管15与污水管3相连接,地下雨水井1用于在下雨时储存地上的雨水,由于地上的雨水夹杂着生活垃圾和淤泥,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此时密度小的塑料瓶等垃圾浮在水面,淤泥沉积在底部;

排泥管16上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61,排泥管16的一端延伸至地面,河流排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21,污水管3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1,螺旋输送机161用于将淤泥从排泥管16运至地面上集中处理,避免淤泥堆积;

清水管11上设置有清水泵111,污水管12上设置有污水泵121,泥沙管13上设置有泥沙泵131,清水管11的一侧贯通连接有冲水管17,冲水管1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71,冲水管17的另一端与地下雨水井1贯通连接,且连接处的位置高于清水管11与地下雨水井1的连接处,清水泵111用于将最上层的清水抽取到河流汇接管14,污水泵121用于泵走污水,泥沙泵131用于泵走泥沙,冲水管17用于泵入水流推动垃圾筛板51移动;

如图5,冲水管17的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换向管18,第一换向管18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81,第一换向管18的一端与清水泵111的入水口相连接,清水泵111的出水口还贯通连接有第二换向管19,第二换向管19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91,第二换向管19的另一端与地下雨水井1相贯通,当正向冲水时开启第一电磁阀171,此时第一电磁阀泵出的水从左向右流动,带动垃圾筛板51正向移动,当反向冲水时开启第二电磁阀181和第三电磁阀191,此时清水泵111将水从右向左抽取,使水流向左移动,便于实现垃圾筛板51的换向效果;

如图2-3,管路接通装置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一侧安装有平移电机42,平移电机4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421,丝杆421的顶端安装有电磁铁462,安装板4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管道夹具45,清水管11、污水管12、泥沙管13、河流汇接管14、污水汇接管15和排泥管16均穿过管道夹具45,安装板41的顶部对应安装有导柱43,导柱43的顶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431,液压伸缩杆431的顶端连接有冒尖部432,丝杆421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套,滚珠螺母套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方形壳46,方形壳46的两侧对应通过焊接固定有延伸板461,延伸板461上开设有导向槽,且导柱43滑动穿过导向槽,方形壳46的顶部对应安装有永磁铁463,当进行管路换向时,启动平移电机42,其输出轴带动丝杆421转动,并通过导柱43带动通水管44上下运动,当接通时水从相对应的两个管道经过通水管44进行流动,当换向时将通水管44运动至最顶端,接通电磁铁462的电源,此时电磁铁462与永磁铁463相互吸和,当丝杆421转动时其会带动通水管44转动,从而切换管路的通断,各个管路的端头较佳地设置多个阀板,当通水管44与其接合时阀板被顶开,水流能够通过,当断开时,阀板闭合,阻挡水流流出,提升安全性能,可以在雨水沉淀完毕输送水流时只能选择将其中一个管道导通,实现有序的分段排水,在管路分开时自动关闭端头,防止水流错管道,无需在每一个管路上设置阀门,故障率低,在管道堵塞时可以直接从接合处的端头开始开始清理,无需将整条管路取下,便于批量清理维护;

如图4,地下雨水井1的一侧设置有飘浮垃圾收集装置5,飘浮垃圾收集装置5的顶部设置有提升机6,飘浮垃圾收集装置5包括垃圾筛板51,垃圾筛板51的两侧设置有滑移部511,雨水井1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移部511滑动连接,垃圾筛板51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流叶片53,当垃圾筛板51移动时,其利用滑移部511在地下雨水井1的内壁滑动,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通过筛网滤去并收入垃圾承载篓54中,利用提升机将漂浮垃圾收集处理,旋流叶片53通过通水管44排出的水得到一个转动的转矩,转动时其带动垃圾筛板51移动,提升机6用于将垃圾承载篓54收纳的垃圾通过吊钩541吊起并集中收集垃圾;

如图6,雨水井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导流板52,导流板52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旋流叶片53的外部,导流板52的一侧安装有柔性片521,两个柔性片521相接触,柔性片521与垃圾筛板51相接触,导流板52的一侧安装有垃圾承载篓54,垃圾承载篓54的顶部设置有吊钩541,吊钩541与提升机6相互配合,导流板52用于引导水流的流向,使之只局限在导流板52围成的空间内流动,使之能够一直推动旋流叶片53转动,从而带动垃圾筛板51移动,柔性片521在不与垃圾筛板51接触时呈收拢状态,此时可以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在垃圾筛板51经过时,柔性片521发生形变,使其能够顺利通过;

垃圾筛板51的一侧设置有筛网自清洁装置7,筛网自清洁装置7包括滑座71,筛板51的一侧对应开设有滑轨74,滑座71与滑轨74滑动连接,滑轨74的内壁开设有齿条79,两个滑座7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安装轴72,安装轴72的外部套接有第一锥齿轮75,滑座71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77,转轴77的外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76,第二锥齿轮76与第一锥齿轮75相啮合,转轴77的另一端套接有直齿轮78,直齿轮78与齿条79相啮合,当筛板51移动并开始清理时,由于筛网上附着有垃圾,叶片73受到垃圾的阻挡无法转动,当垃圾回收完毕时,叶片73的顶端较佳地设置有毛刷,叶片73可以自由旋转,带动安装轴72转动,第一锥齿轮75与第二锥齿轮76啮合带动直齿轮78旋转,从而使滑座71沿着齿条79往复移动,便于实现筛网的自动清洁;

安装轴72的外部均匀设置有叶片73,叶片73的两个侧面分为外凸面731和内凹面732,当筛板51带动安装轴72移动时,水流通过外凸面731和内凹面732会给叶片73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内凹面732的受力大于外凸面731,从而使叶片73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在叶片73回退时转动方向相反,便于实现往复转动的效果;

实施例:当使用该地下雨水分流输送设备时,当降雨时将水从井盖渗入地下雨水井1,待积累到合适的体积时,利用飘浮垃圾收集装置5将漂浮的垃圾除去,接着接通管路接通装置4,依次将清水、浊水和污泥泵入河流汇接管14、污水汇接管15和排泥管16,节省水处理量,利用管路接通装置4,在管道堵塞时可以直接从接合处的端头开始开始清理,无需将整条管路取下,便于批量清理维护,提高了该地下雨水井的实用性,使得该地下雨水井具有分开处理的特点;通过筛网自清洁装置7,无需依靠电力即可实现筛网51的自清洁,清理放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