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6962发布日期:2020-07-04 04: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生态修复富营养水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为城市的命脉,水资源维系着城市生命的延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山临水而居,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生存栖身的首要选择。城市滨水区起点于一个遥远的村落,同时也是伴随着城市的形成与发,是城市文明的起源点。城市滨水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凝聚点和传承体,它作为景观的物化存在,离不开对本市区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现有的滨水观景设施多书结构和性能较为简单,通常只能作为摆设物,不能将水资源与其他用途组合起来实用,不仅增加了人力管理成本,同时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城市滨水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发挥过滤器和屏障作用的缓冲带功能,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并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其他特殊的保护功能,同时可以发挥稳定湖岸、控制土壤侵蚀的护岸功能。另外,可提供丰富的资源、多用途的娱乐场所和舒适的环境,即经济美学价值。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滨水带被人为的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有关数据显示,近5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都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75%以上的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又如,我国大部分北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较差,虽然很多城市对部分景观河道水系进行改造,水质仍难以保持,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由于截污不彻底和水源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纳污能力超过了其自净能力。

建设生态功能湿地、培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生态净化修复水体污染成为各地的首选。在水位较浅的地方,可以直接在底泥中的种植水生植物或利用微生物来净化水质,而在水位较深处,可以采用人工生态浮床栽培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目前有关滨水培养植物、净化水质的技术仍然较少,技术也相对不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能够实现对净化药液的限流排放,有规律的实现定量排放,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有排放机构、壳体、位于壳体上方的药液腔及进水口、位于壳体一侧的控制器、位于壳体内侧上方的液位传感器、位于壳体后方的搅动组件及位于壳体下方的出水口,所述排放机构包括包括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放筒、位于第一排放筒下方的外套体、位于外套体内部的提升机构、位于外套体下方的第二排放筒及限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筒与外套体之间可自由转动,第二排放筒固设于外套体下方,所述第一排放筒内设第一出水口,第二排放筒内设有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错位分布,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定位销及限位槽,其中限位槽设于第一排放筒上,包括有垂直槽及倾斜槽,其中定位销设于外套体上与限位槽配合用于限制外套体相对于第一排放筒的位移,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有提升上部及提升下部,所述提升上部为圆柱形腔体,其上方与第一排放筒底部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第一出水口相通的管路,所述提升上部下方设有基台,其中基台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提升下部为中空圆柱形墙体,其剖面为“凹”形结构,其中提升下部的上方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固定孔,提升下部的下方同样设有通孔,其中通孔与第一出水口相对,所述提升下部可沿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排放机构还包括有位于第二排放筒下方的浮力机构,所述浮力机构包括有阻隔部、第二外套体及漂浮球,其中阻隔部用于限制第二外套体的位移,第二外套体可沿第二排放筒上下移动用以打开及闭合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放筒与药液腔固定连接,其中液位传感器位于壳体内部上方,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电机与挡板,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转动以带动挡板升降打开及关闭出水口,

其中所述净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装置入水:将装置整体放于瀑布下方,河水自进水口进入装置内部,缓慢注满壳体,待河水莫过浮力机构,第二外套提遮住第二出水口并带动第二排放筒上移;

b、旋转:浮力机构为第二排放筒旋转提供动力,在限位槽及定位销的配合下,第二排放筒相对于第一排放筒发生旋转;

c、净化液下流:随着第二排放筒的旋转上移,使错位分布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正对,药液腔内的净化液进入第二排放筒内;

d、排放:待壳体内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高度,控制器接收其传来的信号并控制搅拌组件搅拌工作,随后电机打开出水口,将壳内液体排出;

e、净化液排出:随着壳体内水位的降低,第二外套体位置下移打开第二出水口,其内的净化液排出,完成一次净化操作,随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出水口进行下一次净化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末端设有突出,其中突出用于与限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定位销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排放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当装置静止时提升下部下方遮住第二出水口,当浮力机构带动第二排放筒上升时,借助定位稍与限位槽的配合实现第一排放筒与外套体的相对旋转,使第二出水口与提升下部的通孔相贯通,进而使净化液流入第二出水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上方设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电源,所述电源为控制器、液位传感器及电机提供电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结构简单,装置入水后,其利用浮力机构为第二排放筒提供上升的浮力并用以打开及闭合第二出水口,其中装置静止时,提升下部遮住第二出水口,上方液体不会溢出,当浮动机构带动第二排放筒移动后,第二排放筒相对于第一排放筒发生旋转并促使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贯通,进而使净化液流入第二排放筒内,控制器打开出水口后,将其内净化液排出完成一次净化操作,浮动机构回落后,提升下部重新遮挡第二出水口,上下排放筒不相通进而起到限流的目的,装置结构合理,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位本发明第一排放筒与第二排放筒配合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升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位本发明提升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升下部遮挡第二出水口的示意图;

图9位本发明提升下部与第二出水口重合后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排放筒,11、第一出水口,2、外套体,3、提升机构,31、提升上部,311、基台,312、连接杆,313、伸缩弹簧,32、提升下部,321、固定孔,322、通孔,4、第二排放筒,41、第二出水口,5、限位机构,51、定位销,52、限位槽,521、垂直槽,522、倾斜槽,6、浮力机构,61、阻隔部,62、第二外套体,63、漂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基于滨水环保水体环境净化装置的水环境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有排放机构a、壳体b、位于壳体上方的药液腔c及进水口d、位于壳体一侧的控制器e、位于壳体内侧上方的液位传感器f、位于壳体后方的搅动组件g及位于壳体下方的出水口h,所述排放机构包括包括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放筒1、位于第一排放筒下方的外套体2、位于外套体2内部的提升机构3、位于外套体2下方的第二排放筒4及限位机构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筒1与外套体2之间可自由转动,第二排放筒4固设于外套体2下方,所述第一排放筒1内设第一出水口11,第二排放筒4内设有第二出水口41,其中第一出水口11与第二出水口41错位分布,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有定位销51及限位槽52,其中限位槽52设于第一排放筒1上,包括有垂直槽521及倾斜槽522,其中定位销51设于外套体2上与限位槽52配合用于限制外套体2相对于第一排放筒1的位移,所述提升机构3包括有提升上部31及提升下部32,所述提升上部31为圆柱形腔体,其上方与第一排放筒1底部固定连接,其内设有与第一出水口11相通的管路,所述提升上部31下方设有基台311,其中基台上设有连接杆312,所述提升下部32为中空圆柱形墙体,其剖面为“凹”形结构,其中提升下部32的上方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固定孔321,提升下部32的下方同样设有通孔322,其中通孔322与第一出水口11相对,所述提升下部32可沿连接杆312上下移动,所述排放机构还包括有位于第二排放筒4下方的浮力机构6,所述浮力机构6包括有阻隔部61、第二外套体62及漂浮球63,其中阻隔部61用于限制第二外套体62的位移,第二外套体62可沿第二排放筒4上下移动用以打开及闭合第二出水口41,所述第一排放筒1与药液腔c固定连接,其中液位传感器f位于壳体b内部上方,所述出水口h处设有电机与挡板,所述液位传感器f、电机与控制器e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f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e,控制器e用于控制电机转动以带动挡板升降打开及关闭出水口h,

其中所述净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装置入水:将装置整体放于瀑布下方,河水自进水口d进入装置内部,缓慢注满壳体,待河水莫过浮力机构6,第二外套提62遮住第二出水口41并带动第二排放筒4上移;

b、旋转:浮力机构6为第二排放筒4旋转提供动力,在限位槽及定位销的配合下,第二排放筒相对于第一排放筒发生旋转;

c、净化液下流:随着第二排放筒4的旋转上移,使错位分布的第一出水口11与第二出水口41正对,药液腔c内的净化液进入第二排放筒4内;

d、排放:待壳体内水位达到液位传感器f高度,控制器e接收其传来的信号并控制搅拌组件g搅拌工作,随后电机打开出水口h,将壳内液体排出;

e、净化液排出:随着壳体b内水位的降低,第二外套体62位置下移打开第二出水口41,其内的净化液排出,完成一次净化操作,随后控制器e控制电机关闭出水口h进行下一次净化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槽5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其中倾斜槽522用以限制定位销51的位移,其倾斜设置有助于定位销51沿其周向旋转,带动第二排放筒4进行旋转,进而使错开的出水口相互配合实现净化液的注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销51的末端设有突出,其中突出用于与限位槽52相互配合以限制定位销51的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312的上方设有伸缩弹簧313,所述伸缩弹簧313的顶部与第一排放筒1固定连接,其中伸缩弹簧313用以伸缩以帮助提升下部32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装置静止时提升下部32下方遮住第二出水口41,当浮力机构6带动第二排放筒4上升时,借助定位稍51与限位槽52的配合实现第一排放筒1与外套体2的相对旋转,使第二出水口41与提升下部的通孔322相贯通,进而使净化液流入第二出水口41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d的上方设有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电源,所述电源为控制器e、液位传感器f及电机提供电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浮力机构6为第二排放筒4提供上升的浮力并用以打开及闭合第二出水口41,其中第二外套体62的高度大于第二出水口41的高度,阻隔部61上浮后会堵塞第二出水口,阻隔部61底部距离第二出水口41的高度应小于第二外套体62高度,当装置静止时,提升下部32遮住第二出水口41,见图7,上方液体不会向下传导,当浮动机构6带动第二排放筒4移动后,第二排放筒4相对于第一排放筒1发生旋转并促使第一出水口11与第二出水口41相贯通,进而使净化液流入第二排放筒4内,当浮动机构6回落后,提升下部32重新遮挡第二出水口41,第二外套体62回落以打开第二出水口41,第二排放筒4内的药液流出,从而实现一次上升实现一次药液排放的目的,当浮动机构6回落后,上下排放筒不相通进而起到限流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倾斜槽522与垂直槽521的位置为垂直槽的底部设有倾斜槽522,由于伸缩弹簧313的限位功能,提升下部32向上移动后的阻力变大,很难保证后期两出水口的对接,改进后本发明的第二排放筒4先经过旋转,使第二出水口41与提升下部32的通孔322先对接,所需要克服的阻力变小,装置内的净化液的转移更为顺畅。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