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用吞吐式多吊球回升浮台。
背景技术: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常见的污染来源途径有:
(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2)城市生活污水
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农业污水
农业污水是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污水或液态物质。其来源主要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物和盐分等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4)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溶解污水
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等中有害物质,经水溶解而流入主体;
(5)工业粉尘废水
工业粉尘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颗粒,如钢铁企业的耐火材料粉尘、焦化企业的筛焦系统粉尘、烧结机的粉尘、石灰窑的粉尘、建材企业水泥粉尘等,不包括电厂排入大气的烟尘等生产排放的烟尘废水,经直接降落或被雨水淋洗而流入水体;
(6)降雨和雨后的地表径流携带大气、土壤和城市地表的污染物进入水体;
(7)海水倒灌或渗透:污染沿海地区地下水源或水体;
(8)天然的污染源影响水体本底含量:例如,黄河中游河段有严重的砷污染.其原因是黄河含沙量的90%来自黄土高原,而且高原黄土中砷的本底很高,故造成该河段水体有严重砷污染。
目前对于水体中漂浮的污染物和近水面的悬浮污染物,大多采用人工打捞或者借以外物吸附收集,但是人工打捞的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外物吸附收集一般均为静态吸附的方式,需要自身接触到水中的悬浮物方可实现收集,此种方式不仅收集效率较慢,效果不够显著,而且收集范围有效,主要集中在自身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内,因此各方面上效果欠佳,难以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有效的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用吞吐式多吊球回升浮台,它可以实现模仿鲸鱼捕食鱼虾的特点,通过动态吸附球与水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作为驱动力,形成局部区域的内陷变形,从而吸收附近水体及悬浮物与其主动接触,扩大对悬浮物的收集范围,然后利用吸附和捕捉作用完成对悬浮物的收集,同时利用局部变形带动中传动棒的移动,对双氧水的分解进行催化,利用大量氧气的释放充当反向的助推力,迫使局部变形区域复形吐出吸收的水体,并重复上述吞吐水体的过程,利用动态收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幅扩大悬浮物的收集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收集效果及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用吞吐式多吊球回升浮台,包括浮台,所述浮台下侧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吊球,所述吸附吊球包括升降悬杆和动态吸附球,且升降悬杆通过万向球连接于动态吸附球上端,所述动态吸附球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背流半球和弹性半球膜,所述背流半球远离弹性半球膜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弧形舵板,所述弹性半球膜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环形阵列分布的中传动棒,所述背流半球内端开设有多个与中传动棒相匹配的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储液海绵,所述中传动棒靠近储液海绵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顶杆,所述弹性半球膜外表面覆盖有吸附表层。
进一步的,所述中传动棒靠近触发顶杆一端外壁上镶嵌连接有自热膨胀密封圈,所述中传动棒内端镶嵌连接有多根环形阵列分布的导热棒,且导热棒一端贯穿自热膨胀密封圈并延伸至其内,所述中传动棒远离储液海绵一端固定连接有镶嵌于弹性半球膜上的导热球,且导热棒另一端与导热球连接,所述导热球远离中传动棒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散微气球,一方面利用自热膨胀密封圈与氧气接触反应生热膨胀后的高度密封效果,减少氧气释放后的外泄情况,保证限位导槽内快速增大的气压可以很好的作为助推力迫使中传动棒复位完成弹性半球膜的形变恢复,另一方面利用导热棒快速传递自热膨胀密封圈上的热量至导热球,再通过导热球将热量分散传导至扩散微气球上,迫使扩散微气球受热膨胀释放其内填充的物质以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微气球包括异厚球囊,所述异厚球囊上镶嵌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延伸至异厚球囊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释氧球,且导热丝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热球内,导热丝充当导热桥梁快速将导热球的热量传导至内部的热释氧球对其进行加热,而热释氧球在加热后释放气体促使异厚球囊膨胀到极限后炸开,从而快速将填充物在水体中扩散开来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扩散微气球上的异厚球囊采用不同的厚度,所述热释氧球为高锰酸钾粉末造粒得到,所述异厚球囊内填充有絮凝剂,且絮凝剂为固体粉末,异厚球囊具有不同的强度,即在不同的气压下实现炸裂,有利于促使扩散微气球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炸裂以发挥作用,不至于同时炸裂造成浪费,保证扩散微气球自始至终可以发挥作用,高锰酸钾具有受热分解氧气的作用,氧气可以部分溶于水中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絮凝剂以固体粉末的形式在扩散微气球炸裂的瞬间随氧气快速在水体中扩散,将水体中的悬浮物聚集成絮状物方便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自热膨胀密封圈内填充有自发热粉末,所述中传动棒采用隔热材料制成,自发热粉末可以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热量,中传动棒则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导热棒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出现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海绵内浸润有双氧水,所述触发顶杆为填充有二氧化锰颗粒的网袋,触发顶杆在接触储液海绵并挤压的过程中,双氧水与二氧化锰颗粒充分接触,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从而实现氧气的大量释放,迫使限位导槽内气压迅速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表层采用多孔吸附材料制成,所述多孔吸附材料上培养有微生物菌落,所述吸附表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抓附纤维,多孔吸附材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悬浮物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当载体培养大量的微生物来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抓附纤维则可以提高对悬浮物的捕捉效果,尤其针对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和絮状物。
进一步的,所述抓附纤维包括与吸附表层连接的定形基体,所述定形基体远离吸附表层一端固定连接有自由纤维束,所述自由纤维束远离定形基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成网磁球,所述自由纤维束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不同方向的钩丝,定形基体起到基础定形的作用,使得自由纤维束不易整体贴在吸附表层上造成孔隙的堵塞,从而影响到悬浮物的吸附效果,成网磁球则利用磁吸作用在弹性半球膜局部内陷变形的时候,通过端点处的磁吸连接作用构成密集的捕捉网,有利于捕捉到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钩丝则提高对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的固定效果,不易脱落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浮台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升降悬杆相对应的回升槽,且升降悬杆延伸至回升槽内,所述浮台上端镶嵌连接有多个自带电源的电磁铁,且电磁铁位于回升槽正上方,所述回升槽顶壁与升降悬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回升槽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通磁开关,且通磁开关与电磁铁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悬杆外端固定连接有与通磁开关相匹配的压块,利用动态吸附球收集悬浮物后重量增大的特点,间接带动压块触发通磁开关从而启动电磁铁,利用磁吸作用拉动动态吸附球整体上升,同时迫使抓附纤维均在磁吸作用下贴附在动态吸附球上保护悬浮物不至于脱离,一方面对内侧的动态吸附球进行避让,另一方面减少动态吸附球吸附的悬浮物在水体中脱附降低收集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模仿鲸鱼捕食鱼虾的特点,通过动态吸附球与水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作为驱动力,形成局部区域的内陷变形,从而吸收附近水体及悬浮物与其主动接触,扩大对悬浮物的收集范围,然后利用吸附和捕捉作用完成对悬浮物的收集,同时利用局部变形带动中传动棒的移动,对双氧水的分解进行催化,利用大量氧气的释放充当反向的助推力,迫使局部变形区域复形吐出吸收的水体,并重复上述吞吐水体的过程,利用动态收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幅扩大悬浮物的收集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收集效果及效率。
(2)中传动棒靠近触发顶杆一端外壁上镶嵌连接有自热膨胀密封圈,中传动棒内端镶嵌连接有多根环形阵列分布的导热棒,且导热棒一端贯穿自热膨胀密封圈并延伸至其内,中传动棒远离储液海绵一端固定连接有镶嵌于弹性半球膜上的导热球,且导热棒另一端与导热球连接,导热球远离中传动棒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散微气球,一方面利用自热膨胀密封圈与氧气接触反应生热膨胀后的高度密封效果,减少氧气释放后的外泄情况,保证限位导槽内快速增大的气压可以很好的作为助推力迫使中传动棒复位完成弹性半球膜的形变恢复,另一方面利用导热棒快速传递自热膨胀密封圈上的热量至导热球,再通过导热球将热量分散传导至扩散微气球上,迫使扩散微气球受热膨胀释放其内填充的物质以发挥作用。
(3)扩散微气球包括异厚球囊,异厚球囊上镶嵌连接有导热丝,导热丝延伸至异厚球囊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释氧球,且导热丝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热球内,导热丝充当导热桥梁快速将导热球的热量传导至内部的热释氧球对其进行加热,而热释氧球在加热后释放气体促使异厚球囊膨胀到极限后炸开,从而快速将填充物在水体中扩散开来发挥作用。
(4)多个扩散微气球上的异厚球囊采用不同的厚度,热释氧球为高锰酸钾粉末造粒得到,异厚球囊内填充有絮凝剂,且絮凝剂为固体粉末,异厚球囊具有不同的强度,即在不同的气压下实现炸裂,有利于促使扩散微气球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炸裂以发挥作用,不至于同时炸裂造成浪费,保证扩散微气球自始至终可以发挥作用,高锰酸钾具有受热分解氧气的作用,氧气可以部分溶于水中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絮凝剂以固体粉末的形式在扩散微气球炸裂的瞬间随氧气快速在水体中扩散,将水体中的悬浮物聚集成絮状物方便收集。
(5)自热膨胀密封圈内填充有自发热粉末,中传动棒采用隔热材料制成,自发热粉末可以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热量,中传动棒则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导热棒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出现损失。
(6)储液海绵内浸润有双氧水,触发顶杆为填充有二氧化锰颗粒的网袋,触发顶杆在接触储液海绵并挤压的过程中,双氧水与二氧化锰颗粒充分接触,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从而实现氧气的大量释放,迫使限位导槽内气压迅速增大。
(7)吸附表层采用多孔吸附材料制成,多孔吸附材料上培养有微生物菌落,吸附表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抓附纤维,多孔吸附材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悬浮物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当载体培养大量的微生物来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抓附纤维则可以提高对悬浮物的捕捉效果,尤其针对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和絮状物。
(8)抓附纤维包括与吸附表层连接的定形基体,定形基体远离吸附表层一端固定连接有自由纤维束,自由纤维束远离定形基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成网磁球,自由纤维束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不同方向的钩丝,定形基体起到基础定形的作用,使得自由纤维束不易整体贴在吸附表层上造成孔隙的堵塞,从而影响到悬浮物的吸附效果,成网磁球则利用磁吸作用在弹性半球膜局部内陷变形的时候,通过端点处的磁吸连接作用构成密集的捕捉网,有利于捕捉到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钩丝则提高对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的固定效果,不易脱落造成二次污染。
(9)浮台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升降悬杆相对应的回升槽,且升降悬杆延伸至回升槽内,浮台上端镶嵌连接有多个自带电源的电磁铁,且电磁铁位于回升槽正上方,回升槽顶壁与升降悬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回升槽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通磁开关,且通磁开关与电磁铁之间电性连接,升降悬杆外端固定连接有与通磁开关相匹配的压块,利用动态吸附球收集悬浮物后重量增大的特点,间接带动压块触发通磁开关从而启动电磁铁,利用磁吸作用拉动动态吸附球整体上升,同时迫使抓附纤维均在磁吸作用下贴附在动态吸附球上保护悬浮物不至于脱离,一方面对内侧的动态吸附球进行避让,另一方面减少动态吸附球吸附的悬浮物在水体中脱附降低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动态吸附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抓附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扩散微气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回升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动态吸附球局部内陷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浮台、2升降悬杆、3动态吸附球、301背流半球、302弹性半球膜、303弧形舵板、304吸附表层、4中传动棒、5限位导槽、6储液海绵、7导热棒、8自热膨胀密封圈、9触发顶杆、10导热球、11扩散微气球、111异厚球囊、112导热丝、113热释氧球、12抓附纤维、121定形基体、122自由纤维束、123成网磁球、124钩丝、13电磁铁、14弹性伸缩杆、15压块、16通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用吞吐式多吊球回升浮台,包括浮台1,浮盘1采用低密度耐腐蚀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泡沫、pvc塑料等,自身具有充足的浮力作用来支撑整体浮在水面上不至于下沉,浮台1下侧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吊球,吸附吊球包括升降悬杆2和动态吸附球3,且升降悬杆2通过万向球连接于动态吸附球3上端,即动态吸附球3可以在升降悬杆2下端自由转动。
请参阅图2和图4,动态吸附球3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背流半球301和弹性半球膜302,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半球膜302内应预先充入惰性气体,避免其受自发热粉末和温度的影响,背流半球301远离弹性半球膜302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弧形舵板303,弧形舵板303的设置可以使得动态吸附球3在水体作用力下带动动态吸附球3发生自转,类似于船舵的作用,保证弹性半球膜302始终保持在浮台1的漂浮方向上,弹性半球膜302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环形阵列分布的中传动棒4,背流半球301内端开设有多个与中传动棒4相匹配的限位导槽5,限位导槽5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储液海绵6,中传动棒4靠近储液海绵6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顶杆9,储液海绵6内浸润有双氧水,触发顶杆9为填充有二氧化锰颗粒的网袋,触发顶杆9在接触储液海绵6并挤压的过程中,双氧水与二氧化锰颗粒充分接触,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从而实现氧气的大量释放,迫使限位导槽5内气压迅速增大,弹性半球膜302外表面覆盖有吸附表层304,吸附表层304采用多孔吸附材料制成,多孔吸附材料上培养有微生物菌落,吸附表层30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抓附纤维12,多孔吸附材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悬浮物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当载体培养大量的微生物来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抓附纤维12则可以提高对悬浮物的捕捉效果,尤其针对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和絮状物。
请参阅图3-4,中传动棒4靠近触发顶杆9一端外壁上镶嵌连接有自热膨胀密封圈8,中传动棒4内端镶嵌连接有多根环形阵列分布的导热棒7,且导热棒7一端贯穿自热膨胀密封圈8并延伸至其内,自热膨胀密封圈8内填充有自发热粉末,中传动棒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自发热粉末可以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热量,中传动棒4则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导热棒7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出现损失,中传动棒4远离储液海绵6一端固定连接有镶嵌于弹性半球膜302上的导热球10,且导热棒7另一端与导热球10连接,导热球10远离中传动棒4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散微气球11,一方面利用自热膨胀密封圈8与氧气接触反应生热膨胀后的高度密封效果,减少氧气释放后的外泄情况,保证限位导槽5内快速增大的气压可以很好的作为助推力迫使中传动棒4复位完成弹性半球膜302的形变恢复,另一方面利用导热棒7快速传递自热膨胀密封圈8上的热量至导热球10,再通过导热球10将热量分散传导至扩散微气球11上,迫使扩散微气球11受热膨胀释放其内填充的物质以发挥作用。
请参阅图6,扩散微气球11包括异厚球囊111,异厚球囊111上镶嵌连接有导热丝112,导热丝112延伸至异厚球囊11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释氧球113,且导热丝112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导热球10内,导热丝112充当导热桥梁快速将导热球10的热量传导至内部的热释氧球113对其进行加热,而热释氧球113在加热后释放气体促使异厚球囊111膨胀到极限后炸开,从而快速将填充物在水体中扩散开来发挥作用,多个扩散微气球11上的异厚球囊111采用不同的厚度,热释氧球113为高锰酸钾粉末造粒得到,异厚球囊111内填充有絮凝剂,且絮凝剂为固体粉末,异厚球囊111具有不同的强度,即在不同的气压下实现炸裂,有利于促使扩散微气球11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炸裂以发挥作用,不至于同时炸裂造成浪费,保证扩散微气球11自始至终可以发挥作用,高锰酸钾具有受热分解氧气的作用,氧气可以部分溶于水中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絮凝剂以固体粉末的形式在扩散微气球11炸裂的瞬间随氧气快速在水体中扩散,将水体中的悬浮物聚集成絮状物方便收集。
请参阅图5和图8,抓附纤维12包括与吸附表层304连接的定形基体121,定形基体121远离吸附表层304一端固定连接有自由纤维束122,自由纤维束122远离定形基体121一端固定连接有成网磁球123,自由纤维束122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不同方向的钩丝124,定形基体121起到基础定形的作用,使得自由纤维束122不易整体贴在吸附表层304上造成孔隙的堵塞,从而影响到悬浮物的吸附效果,成网磁球123则利用磁吸作用在弹性半球膜302局部内陷变形的时候,通过端点处的磁吸连接作用构成密集的捕捉网,有利于捕捉到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钩丝124则提高对絮状物和较大的悬浮物颗粒的固定效果,不易脱落造成二次污染。
请参阅图7,浮台1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升降悬杆2相对应的回升槽,且升降悬杆2延伸至回升槽内,浮台1上端镶嵌连接有多个自带电源的电磁铁13,且电磁铁13位于回升槽正上方,回升槽顶壁与升降悬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4,回升槽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通磁开关16,且通磁开关16与电磁铁13之间电性连接,升降悬杆2外端固定连接有与通磁开关16相匹配的压块15,利用动态吸附球3收集悬浮物后重量增大的特点,间接带动压块15触发通磁开关16从而启动电磁铁13,利用磁吸作用拉动动态吸附球3整体上升,同时迫使抓附纤维12均在磁吸作用下贴附在动态吸附球3上保护悬浮物不至于脱离,一方面对内侧的动态吸附球3进行避让,另一方面减少动态吸附球3吸附的悬浮物在水体中脱附降低收集效果。
使用时,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投放至水体中,在水体作用力或者风力的驱动下进行漂浮移动,动态吸附球3在水体中行进时,由于水体作用力对弹性半球膜302的挤压作用,弹性半球膜302多处区域发生局部内陷变形,吸收附近的水体进入到凹陷部位,从而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动态的主动收集,此时中传动棒4同步移动挤压限位导槽5内的气体外泄,当触发顶杆9挤压到储液海绵6时,储液海绵6吸收的双氧水被压出与二氧化锰颗粒充分接触,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氧气,限位导槽5内气压迅速增大,利用氧气作为助推力使得中传动棒4迅速复位推动弹性半球膜302的变形区域复形吐出水体,同时自热膨胀密封圈8上的自发热粉末与氧气反应释放热量,一方面促使自热膨胀密封圈8自身膨胀进行密封避免氧气在助推过程中外泄,另一方面通过导热棒7将热量传导至导热球10,再分散到各个扩散微气球11上,对热释氧球113进行加热促使其分解出氧气,异厚球囊111膨胀到极限后炸裂,氧气混着絮凝剂粉末快速扩散至水体中发挥作用,此时动态吸附球3形成一轮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动态吸附,当动态吸附球3吸附到一定重量后,拉动升降悬杆2下沉一段距离后压块15触发通磁开关16,电磁铁13启动后带上磁性,吸附升降悬杆2拉动动态吸附球3上移进行保护,同时内侧的动态吸附球3接替继续发挥收集作用。
本发明可以实现模仿鲸鱼捕食鱼虾的特点,通过动态吸附球3与水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作为驱动力,形成局部区域的内陷变形,从而吸收附近水体及悬浮物与其主动接触,扩大对悬浮物的收集范围,然后利用吸附和捕捉作用完成对悬浮物的收集,同时利用局部变形带动中传动棒4的移动,对双氧水的分解进行催化,利用大量氧气的释放充当反向的助推力,迫使局部变形区域复形吐出吸收的水体,并重复上述吞吐水体的过程,利用动态收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幅扩大悬浮物的收集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收集效果及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