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4177发布日期:2020-09-25 17: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使用到微生物处理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微生物处理池内的微生物往往依附于活性污泥中,在经过微生物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往往携带有大量污泥,此时需要脱泥机对污水脱泥处理。现有的离心式脱泥机在对污水脱泥时,污泥在排出后受离心力及螺杆的挤压,会被压成片状,污泥内部透气性大大降低,导致空气无法进入污泥内部供微生物呼吸,因此经脱泥排出的污泥难以回收利用来培养新的微生物,往往直接进行填埋处理,造成较大浪费。据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水,将待经格栅过滤后的污水导入微生物吸附池内,以对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

s2、污泥沉淀,将微生物吸附池内处理后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污泥;

s3、污水脱泥,将污水抽入脱泥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彻底清除污水中的污泥;

s4、微生物再生,将脱泥机分离后的污泥送入再生池内,并添加相应营养物质以提高微生物活性,保证污泥能够再次使用;

s5、出水,将脱泥机中分离后的污水加药进行混凝沉淀,过滤以后消毒出水;

上述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的脱泥机包括机架外壳,所述机架外壳内安装有转鼓,所述转鼓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泥口,所述转鼓的内底部还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转鼓内安装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上安装有出料机构,所述机架外壳的侧壁开设有机构槽,所述机构槽内安装有控制输料筒及转鼓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出泥口内嵌设有第一橡胶管,所述出泥口内还嵌设有与第一橡胶管交错设置且互相连通的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机构槽内安装有向第一橡胶管内供气的供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与转鼓同轴设置的抽风扇,所述转鼓内嵌设有与第一橡胶管连通的导气管,所述机构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机构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内嵌设有中空的滤网,所述滤网内嵌设有铁制的弹簧,所述抽风扇的其中一个扇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脱泥机内部驱动部件的运转来带动抽风扇运转,并使空气随转鼓的转动间歇式的排入第一橡胶管及第二橡胶管内,从而引起第一橡胶管及第二橡胶管间歇性的膨胀,可将通过出泥口排出的污泥破碎、蓬松,使污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证排出的污泥能够重新培养微生物;

2、通过在第一橡胶管及第二橡胶管上开设通孔,可不断将管内空气经通孔排入污泥中,一方面,以提高污泥的蓬松效果;另一方面,可向污泥内注入适量空气,以提高污泥内残留微生物的活性,以塑造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对后续培养新微生物时提供便利性条件;

3、通过在出水口内设置滤网、弹簧等部件,滤网可将少量残留在水体中的污泥进行拦截,同时在扇叶的转动过程中,不断引起滤网的振动,将污泥弹起并由绞龙叶片输走,一方面,提高脱泥机本身的脱泥率,使排出的水体更加洁净;另一方面,可提高污泥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中脱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中脱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外壳、2转鼓、21出水口、3输料筒、31绞龙叶片、4出料盘、41出料口、5机构槽、51进气孔、52出气孔、6第一橡胶管、61通孔、7抽风扇、8驱动部件、9出泥口、10第二橡胶管、11滤网、12弹簧、13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基于污泥可回收式脱泥机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水,将待经格栅过滤后的污水导入微生物吸附池内,以对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

s2、污泥沉淀,将微生物吸附池内处理后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污泥;

s3、污水脱泥,将污水抽入脱泥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彻底清除污水中的污泥;

s4、微生物再生,将脱泥机分离后的污泥送入再生池内,并添加相应营养物质以提高微生物活性,保证污泥能够再次使用;

s5、出水,将脱泥机中分离后的污水加药进行混凝沉淀,过滤以后消毒出水;

上述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的脱泥机包括机架外壳1,机架外壳1内安装有转鼓2,转鼓2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泥口9,转鼓2的内底部还开设有出水口21,转鼓2内安装有输料筒3,输料筒3上安装有出料机构,机架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机构槽5,机构槽5内安装有控制输料筒3及转鼓2转动的驱动部件8。

需要说明的是,出料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筒3出料端的出料盘4,出料盘4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41,输料筒3侧壁上安装有绞龙叶片31。驱动部件8包括内部电机,且内部电机通过差速器与转鼓2及输料筒3传动连接。本方案中,转鼓2、输料筒3、绞龙叶片31、出料盘4、驱动部件8等部件的安装方式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与现有的离心式脱泥机相同,故不作细节阐述。

出泥口9内嵌设有第一橡胶管6,出泥口9内还嵌设有与第一橡胶管6交错设置且互相连通的第二橡胶管10,第一橡胶管6与第二橡胶管10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通孔61,机构槽5内安装有向第一橡胶管6内供气的供气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61的孔径较小,一方面可防止污泥进入通孔61造成堵塞;另一方面,可保证由供气装置排入的空气,一时间难以通过狭小的通孔61排出,进而引起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膨胀而夹碎通过的污泥。

供气装置包括与转鼓2同轴设置的抽风扇7,转鼓2内嵌设有与第一橡胶管6连通的导气管13,所述机构槽5的内顶部开设有出气孔52,机构槽5的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51。

需要说明的是,抽风扇7与转鼓2同轴设置,可使抽风扇7与转鼓2能够同步转动,其二者之间的安装方式是现有的成熟技术,故不作细述。此外,转鼓2的侧壁与机架外壳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保证导气管13与出气孔52相对时,空气能够完全排入导气管13内,进而引起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膨胀。

与普通的离心式脱泥机相同,含污泥的污水将沿输料筒3进入脱泥机内,驱动部件8在差速器的作用下使得转鼓2及输料筒3差速转动,由于污水与污泥的比重差异,污水与污泥从出料盘4上的出料口41分离排出,污泥比重较大甩出时将靠近转鼓2内壁,可被绞龙叶片31输走并由出泥口9排出,污水则由出水口21排出。

在污泥的排出过程中,转鼓2转动时将同步带动抽风扇7转动,可不断将设备外的空气抽入机构槽5内,再由出气孔52排出。由于转鼓2也在持续转动,可使得导气管13的进气端与出气孔52的出气端间歇式相对,如此可将空气间歇式的排入导气管13内。

每当有空气排入导气管13时,可将导气管13内的空气瞬间挤入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内,此时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内的空气一时间来不及从细小的通孔61排出,而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又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可引起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的膨胀,待气流稳定后,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又恢复。如此可在抽风扇7的排气过程好,不断引起第一橡胶管6及第二橡胶管10的膨胀,可将经过出泥口9的污泥夹碎,从而使压成片状的污泥变得蓬松、透气,可以回收来培养新的微生物。

此外,空气再从通孔61排出时将进入破碎后的污泥中,由于排出的空气流速较快,可以对污泥造成冲击,将破碎后的污泥变得更加蓬松,同时还增大污泥内的含氧量,可提高污泥内残留微生物的活性,以促进残留微生物的生长,塑造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后续的微生物再生培养提供便利性条件。

实施例二:

参照图4-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出水口内嵌设有中空的滤网11,所述滤网11内嵌设有铁制的弹簧12,所述抽风扇7的其中一个扇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且除弹簧12及磁性的扇叶外,其它部件均采用非磁导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从而出水口21排出时将被滤网11过滤,可以将污水中少量残存的污泥过滤在滤网11上,从而可保证排出污水更加洁净。

此外更为突出的是,抽风扇7在转动过程中,抽风扇7的磁性扇叶将不断靠近和远离铁制的弹簧12。当磁性扇叶靠近弹簧12时,在磁性力的作用下,可使弹簧12沿磁性扇叶方向收缩,而当磁性扇叶远离弹簧12时,弹簧12又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长恢复。如此可在抽风扇7的高速转动过程中,使得弹簧12高频的伸缩,从而引起滤网11的高频抖动,可不到将拦截在滤网11上的污泥弹起,并随绞龙叶片31输送至出泥口9。如此既大大降低排出污水的含泥量,又大大增加污泥的回收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