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17955发布日期:2021-04-09 20:2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石首鱼科(sciaenidae)隶属鲈形目,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70个属300余种,是鲈形目中属种最多的科之一。我国沿海石首鱼类种属众多,共有17个属30多种。石首鱼科的绝大多数种类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石首科鱼类是我国海洋经济鱼类中产量最大的类群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但是,鱼类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需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清洁,适用于养殖,这样换水养殖的方式耗水量大且对水环境造成污染,水体循环处理工艺对于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体再继续养殖使用,具有不受外界环境制约、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生产可控、污染物零排放等特点,是水产养殖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但是水体循环处理工艺过程中,对水体净化效果较差的情况下,循环水体不适用于养殖使用,也相对造成养殖物品质较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装置,适用性强,通用性好,节能高效,有效提高物理净化的过滤效率和效果,缩短循环周期,保证净化水质和养殖物生长环境条件。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专用装置,包括:

养殖池,养殖池外侧环绕设置生物池,

杀菌组件,包括固设在养殖池上部且水平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部设有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进水端口通过管体与生物池连通,第一基板相邻养殖池端的表面开设有半通的导流半通槽,第一泵体出水端通过管体将水体送入导流半通槽内并使水体沿导流半通槽进入养殖池,

其中,第一基板下方的养殖池内壁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配设有转轴套,转轴套底面设有水平设置的阻流挡板,阻流挡板两侧通过第一网板与转轴套连接。阻流挡板位置与导流半通槽出水口端位置对应。

阻流挡板表面设有倾斜设置的弹性导流片,弹性导流片一端部与阻流挡板表面固接,另一端部与养殖池内壁相邻设置,但具有间隙,弹性导流片固接端远离养殖池内壁设置,目的在于促进落下水体以倾斜角度方式落入养殖池内水体上层,而非直接垂直落入,降低落入水体对养殖池池底的扰动,并且促进池内养殖物的活动。

第一泵体为抽水泵。

本发明的养殖池优选采用圆形,养殖池外部的生物池也优选为圆形,这样能够形成环形跑道,生物池内部的养殖的净化生物在环形跑道内的活动量得以提高,对于生物净化效果具有提升作用且养殖池和生物池的养殖空间扩大,适用性强,通用性好,在养殖池内部水体向外排出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将生物池内由生物净化完成的水体通过第一泵体抽取送入到导流半通槽内,水体在导流半通槽中流动并下落到养殖池内,为降低或避免养殖水体上部下落的水体对养殖池内水体过量扰动造成底部沉积物的再悬浮,设有的第一网板和阻流挡板对导流半通槽出水进行缓冲,水体沿第一网板表面流动过程中其部分水流经过第一网板表面网孔落入到下方的阻流挡板上再落到养殖池内,这样对于受重力作用下落的水体的流速起到缓冲效果,有效降低水体对于养殖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扰动问题,同时下落的水体与两侧第一网板接触过程中可受两侧不同的下落水体冲击速度影响,转轴套旋转运动以调控水体下落冲击,并且水体沿第一网板表面的流动改变其落入养殖池内水体的倾斜角度,能够促进水体与养殖池上层水体的混合,对于养殖池上层水体具有促进流动的效果,促进养殖池上层水体中的养殖物活动,有利于养殖物品质的提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导流半通槽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底面设有紫外线灯;水体在通过导流半通槽的过程中,通过紫外线灯对下方流经的水体进行杀菌操作保证送入养殖水体的洁净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杀菌组件环绕布设于养殖池。在换水过程中,能够多方位对养殖池内补水,以便于换水均匀。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养殖池上部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

第三基板,第三基板水平固设在养殖池上部,第三基板上部设有过滤箱体,过滤箱体一侧设有第三泵体,第三泵体进水端通过管体与养殖池连通,

过滤桶体,过滤桶体呈轴线倾斜设置且中部同轴连接有过滤转轴,过滤箱体内设有驱动过滤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过滤转轴能够同步带动过滤桶体旋转,过滤桶体倾斜端上部与第三泵体出水端对应设置。第三泵体为抽水泵。将过滤组件设置在养殖池上部,并且以第三基板作为置物板体,这样便于直接抽取养殖池内部水体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具体节省抽取能耗以及用材,对于养殖以及循环水处理场地而言,极大减小场地使用,第三泵体将养殖池内的水体抽取后送入到过滤桶体内,在送入前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过滤转轴旋转并带动过滤桶体同步的旋转,这样抽取的水体在进入过滤桶体内后水体因重力作用排出过滤桶体实现将污染颗粒物截留,倾斜设置的过滤桶体在旋转过程中水体下落效果较好,且对于过滤分离获得的颗粒物等在桶内受过滤桶体倾斜向下的设的重力影响以及过滤桶体旋转运动,颗粒物在过滤桶体内堆积的可能性较大,也降低过滤桶体堵塞现象出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过滤桶体上端部桶体环绕开设通孔,过滤桶体下部的过滤箱体底面设有分隔板体,将过滤箱体底部空间分隔为排液腔室和集污腔室,过滤桶体上端部开设通孔部分位于排液腔室内,剩余部分位于集污腔室内,排液腔室侧方的过滤箱体设有第一排液管,抽取净化的水体在进入过滤桶体内后,其经过滤桶体上部开设的通孔可大量过滤排出,实现水体过滤,在过滤桶体下半部分不开设通孔的目的在于,在过滤桶体上部过滤后剩余部分水体沿过滤桶体内壁流动,利于过滤桶体内过滤获得的颗粒物向下移动速度的提升,促进排料以避免过滤桶体发生堵塞,同时在过滤箱体内设置分隔板体的方式,实现将过滤箱体内底部空间分隔,以实现分隔获得的水体和颗粒物,分离获得较为洁净的水体经过第一排液管向外排出进入第一管体再进入到气浮组件进行更精细化的水体净化。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过滤桶体端部开口设置,且开口端部内壁通过环绕过滤转轴的第一支撑连杆与过滤转轴连接。第一支撑连杆的设置用于实现过滤转轴和过滤桶体同轴固定连接,并使过滤桶体上端部开口较大,以便于水体和物料的流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养殖池上部设有气浮组件,气浮组件包括:

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呈水平放置于养殖池上部,第二基板上设有气浮基筒和第二泵体,

气浮柱体,气浮柱体为中空柱体,其设置在气浮基筒内且与其轴线同轴设置,

其中,气浮柱体内底部设有曝气石,曝气石与第二泵体连接,气浮柱体表面均设曝气孔体,气浮柱体表面螺旋环绕设置螺旋叶板,且气浮柱体上还同轴设置有圆盘挡气板,圆盘挡气板表面环绕布设气孔,气浮基筒上端侧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沫管体,第二泵体为气泵,同样的,本发明利用第二基板是气浮组件设置于养殖池上部,实现就近对养殖污水进行排污处理,以避免过长的净化处理路线,增大水体净化成本和场地占用量,第一管体将过滤完成的水体送入气浮基筒内,同时通过第二泵体将气体送入气浮基筒内对气浮基筒内的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水体中所形成的气泡对水体中的细小的泥沙、杂质、锈蚀等向上脱除,在气浮基筒内上部形成的泡沫排出,利用泡沫分离水体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在前期过滤掉较大颗粒物的情况下,剩余水体中的细小颗粒物经泡沫分离可有效降低水体中颗粒物含量,具体曝气过程为:第二泵体将气体输入值曝气石进行曝气,气体在气浮柱体内上浮,上浮的气体从曝气孔体内排出与水体接触,设有的螺旋叶板用于扩散从曝气孔体排出的气体在气浮基筒内的分布范围,气体沿螺旋叶板上浮以扩大气体分布,而气体在沿螺旋叶板上浮过程同时与气浮柱体所具有的圆盘挡气板相接触上浮力可促使气体通过圆盘挡气板上的气孔对水体中的气泡进行缩小气泡直径,有利于扩大气泡数量,其中经螺旋叶板扩散的气泡群能够将水体中的悬浮物推散到气浮基筒内壁范围,降低气浮基筒中部水体浊度以便于将中部水体排出,推散到气浮基筒内壁范围悬浮物在中部经圆盘挡气板所形成的大量微小气泡群的向上升流作用悬浮物向上聚集,进而较为容易的随气浮基筒泡沫一并排出,实现水体浊度降低,当然泡沫分离过程可适当的添加起泡剂提高泡沫数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气浮基筒通过第一管体与第一排液管连通,用于实现将过滤完成的水体经过第一管体送入气浮基筒内,优选第一管体与气浮基筒的切线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气浮基筒上端表面均设排沫通孔,气浮基筒内壁上端连接有导向圆环,导向圆环,导向圆环底端与气浮基筒内壁固接,导向圆环上端直径小于气浮基筒内径,且导向圆环上端水平高度高于排沫管体管口。排沫通孔和排沫管体用于实现将泡沫排出,以便于污物分离,而设有的导向圆环能对下方向上的泡沫起到聚集效果。

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

-检测养殖水体氨氮、cod平均浓度,判断是否超过设定参数;

-判断养殖水体检测参数超过设定参数后,将养殖水体从养殖池中抽取,经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处理,再由气浮组件处理排入生物池内;

-生物池内水体由杀菌组件杀菌处理后送入养殖池内;

-重复上述步骤,控制养殖水体检测参数处于设定参数值范围内。

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水体的持续检测来控制过滤组件和气浮组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经生物净化,以此保证养殖污水循环利用,适用性强,通用性好,节能高效,其中过滤组件和气浮组件能够高效对养殖污水净化,有效提高物理净化的过滤效率和效果,缩短循环周期,保证净化水质和养殖物生长环境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养殖池采用圆形,养殖池外部的生物池也为圆形,这样能够形成环形跑道,生物池内部的养殖的净化生物在环形跑道内的活动量得以提高,对于生物净化效果具有提升作用且养殖池和生物池的养殖空间扩大,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水体的持续检测来控制过滤组件和气浮组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经生物净化,以此保证养殖污水循环利用,适用性强,通用性好,节能高效,其中过滤组件和气浮组件能够高效对养殖污水净化,有效提高物理净化的过滤效率和效果,缩短循环周期,保证净化水质和养殖物生长环境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专用装置示意图;

图2为杀菌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杀菌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阻流挡板示意图;

图5为气浮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气浮组件的内容示意图;

图7为气浮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过滤组件内部示意图;

图9为过滤桶体示意图;

图10为清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限位支撑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养殖池;11-蓄水池;20-生物池;30-杀菌组件;31-第一泵体;32-第一支撑架;33-第一网板;34-转轴套;35-导流半通槽;36-第一基板;37-紫外线灯;39-阻流挡板;310-第一转轴;311-弹性导流片;40-气浮组件;41-第二泵体;42-第二基板;43-气浮基筒;44-排沫管体;45-排沫通孔;46-导向圆环;47-气浮柱体;48-螺旋叶板;49-圆盘挡气板;410-曝气石;411-曝气孔体;50-过滤组件;51-过滤箱体;52-第三泵体;53-第一驱动电机;54-第一排液管体;55-排液腔室;56-分隔板体;57-集污腔室;58-第三基板;59-过滤转轴;60-第一管体;70-过滤桶体;71-第一支撑连杆;72-第二支撑连杆;73-排污孔体;80-清洗组件;81-限位柱体;82-第一转动板体;83-限位槽孔;84-第二转动板体;85-限位支撑架;86-环形通槽;87-清洗柱体;88-限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9所示,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专用装置,包括:

养殖池10,养殖池10外侧环绕设置生物池20,

杀菌组件30,包括固设在养殖池10上部且水平放置的第一基板36,第一基板36上部设有第一泵体31,第一泵体31进水端口通过管体与生物池20连通,第一基板36相邻养殖池10端的表面开设有半通的导流半通槽35,第一泵体31出水端通过管体将水体送入导流半通槽35内并使水体沿导流半通槽35进入养殖池10,

其中,第一基板36下方的养殖池10内壁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310,第一转轴310上配设有转轴套34,转轴套34底面设有水平设置的阻流挡板39,阻流挡板39两侧通过第一网板33与转轴套34连接。阻流挡板39位置与导流半通槽35出水口端位置对应。

阻流挡板39表面设有倾斜设置的弹性导流片311,弹性导流片311一端部与阻流挡板39表面固接,另一端部与养殖池10内壁相邻设置,但具有间隙,弹性导流片311固接端远离养殖池10内壁设置,目的在于促进落下水体以倾斜角度方式落入养殖池10内水体上层,而非直接垂直落入,降低落入水体对养殖池池底的扰动,并且促进池内养殖物的活动。

第一泵体31为抽水泵。

本发明的养殖池10优选采用圆形,养殖池10外部的生物池20也优选为圆形,这样能够形成环形跑道,生物池20内部的养殖的净化生物在环形跑道内的活动量得以提高,对于生物净化效果具有提升作用且养殖池10和生物池20的养殖空间扩大,适用性强,通用性好,在养殖池10内部水体向外排出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将生物池20内由生物净化完成的水体通过第一泵体31抽取送入到导流半通槽35内,水体在导流半通槽35中流动并下落到养殖池10内,为降低或避免养殖水体上部下落的水体对养殖池10内水体过量扰动造成底部沉积物的再悬浮,设有的第一网板33和阻流挡板39对导流半通槽35出水进行缓冲,水体沿第一网板33表面流动过程中其部分水流经过第一网板33表面网孔落入到下方的阻流挡板39上再落到养殖池内,这样对于受重力作用下落的水体的流速起到缓冲效果,有效降低水体对于养殖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扰动问题,同时下落的水体与两侧第一网板33接触过程中可受两侧不同的下落水体冲击速度影响,转轴套34旋转运动以调控水体下落冲击,并且水体沿第一网板33表面的流动改变其落入养殖池内水体的倾斜角度,能够促进水体与养殖池10上层水体的混合,对于养殖池10上层水体具有促进流动的效果,促进养殖池10上层水体中的养殖物活动,有利于养殖物品质的提升。

导流半通槽35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架32,第一支撑架32底面设有紫外线灯37;水体在通过导流半通槽35的过程中,通过紫外线灯37对下方流经的水体进行杀菌操作保证送入养殖水体的洁净度。

杀菌组件30环绕布设于养殖池10。在换水过程中,能够多方位对养殖池10内补水,以便于换水均匀。

养殖池10上部设有过滤组件50,过滤组件50包括:

第三基板58,第三基板58水平固设在养殖池11上部,第三基板58上部设有过滤箱体51,过滤箱体51一侧设有第三泵体52,第三泵体52进水端通过管体与养殖池10连通,

过滤桶体70,过滤桶体70呈轴线倾斜设置且中部同轴连接有过滤转轴59,过滤箱体51内设有驱动过滤转轴59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53,过滤转轴59能够同步带动过滤桶体70旋转,过滤桶体70倾斜端上部与第三泵体52出水端对应设置。第三泵体52为抽水泵。将过滤组件50设置在养殖池11上部,并且以第三基板58作为置物板体,这样便于直接抽取养殖池10内部水体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具体节省抽取能耗以及用材,对于养殖以及循环水处理场地而言,极大减小场地使用,第三泵体52将养殖池10内的水体抽取后送入到过滤桶体70内,在送入前第一驱动电机53驱动过滤转轴59旋转并带动过滤桶体70同步的旋转,这样抽取的水体在进入过滤桶体70内后水体因重力作用排出过滤桶体70实现将污染颗粒物截留,倾斜设置的过滤桶体70在旋转过程中水体下落效果较好,且对于过滤分离获得的颗粒物等在桶内受过滤桶体70倾斜向下的设的重力影响以及过滤桶体70旋转运动,颗粒物在过滤桶体70内堆积的可能性较大,也降低过滤桶体70堵塞现象出现。

过滤桶体70上端部桶体环绕开设通孔,过滤桶体70下部的过滤箱体51底面设有分隔板体56,将过滤箱体51底部空间分隔为排液腔室55和集污腔室57,过滤桶体70上端部开设通孔部分位于排液腔室55内,剩余部分位于集污腔室57内,排液腔室55侧方的过滤箱体51设有第一排液管54,抽取净化的水体在进入过滤桶体70内后,其经过滤桶体70上部开设的通孔可大量过滤排出,实现水体过滤,在过滤桶体70下半部分不开设通孔的目的在于,在过滤桶体70上部过滤后剩余部分水体沿过滤桶体70内壁流动,利于过滤桶体70内过滤获得的颗粒物向下移动速度的提升,促进排料以避免过滤桶体70发生堵塞,同时在过滤箱体51内设置分隔板体56的方式,实现将过滤箱体51内底部空间分隔,以实现分隔获得的水体和颗粒物,分离获得较为洁净的水体经过第一排液管54向外排出进入第一管体60再进入到气浮组件40进行更精细化的水体净化。

过滤桶体70端部开口设置,且开口端部内壁通过环绕过滤转轴59的第一支撑连杆71与过滤转轴59连接。第一支撑连杆71的设置用于实现过滤转轴59和过滤桶体70同轴固定连接,并使过滤桶体70上端部开口较大,以便于水体和物料的流通。

养殖池10上部设有气浮组件40,气浮组件40包括:

第二基板42,第二基板42呈水平放置于养殖池10上部,第二基板42上设有气浮基筒43和第二泵体41,

气浮柱体47,气浮柱体47为中空柱体,其设置在气浮基筒43内且与其轴线同轴设置,

其中,气浮柱体47内底部设有曝气石410,曝气石410与第二泵体41连接,气浮柱体47表面均设曝气孔体411,气浮柱体47表面螺旋环绕设置螺旋叶板48,且气浮柱体47上还同轴设置有圆盘挡气板49,圆盘挡气板49表面环绕布设气孔,气浮基筒43上端侧方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沫管体44,第二泵体41为气泵,同样的,本发明利用第二基板42是气浮组件40设置于养殖池10上部,实现就近对养殖污水进行排污处理,以避免过长的净化处理路线,增大水体净化成本和场地占用量,第一管体60将过滤完成的水体送入气浮基筒43内,同时通过第二泵体41将气体送入气浮基筒43内对气浮基筒43内的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水体中所形成的气泡对水体中的细小的泥沙、杂质、锈蚀等向上脱除,在气浮基筒43内上部形成的泡沫排出,利用泡沫分离水体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在前期过滤掉较大颗粒物的情况下,剩余水体中的细小颗粒物经泡沫分离可有效降低水体中颗粒物含量,具体曝气过程为:第二泵体41将气体输入值曝气石410进行曝气,气体在气浮柱体47内上浮,上浮的气体从曝气孔体411内排出与水体接触,设有的螺旋叶板48用于扩散从曝气孔体411排出的气体在气浮基筒43内的分布范围,气体沿螺旋叶板48上浮以扩大气体分布,而气体在沿螺旋叶板48上浮过程同时与气浮柱体47所具有的圆盘挡气板49相接触上浮力可促使气体通过圆盘挡气板49上的气孔对水体中的气泡进行缩小气泡直径,有利于扩大气泡数量,其中经螺旋叶板48扩散的气泡群能够将水体中的悬浮物推散到气浮基筒43内壁范围,降低气浮基筒43中部水体浊度以便于将中部水体排出,推散到气浮基筒43内壁范围悬浮物在中部经圆盘挡气板49所形成的大量微小气泡群的向上升流作用悬浮物向上聚集,进而较为容易的随气浮基筒43泡沫一并排出,实现水体浊度降低,当然泡沫分离过程可适当的添加起泡剂提高泡沫数量。

气浮基筒43通过第一管体60与第一排液管54连通,用于实现将过滤完成的水体经过第一管体送入气浮基筒43内,优选第一管体60与气浮基筒43的切线连通。

气浮基筒43上端表面均设排沫通孔45,气浮基筒43内壁上端连接有导向圆环46,导向圆环46,导向圆环46底端与气浮基筒43内壁固接,导向圆环46上端直径小于气浮基筒43内径,且导向圆环46上端水平高度高于排沫管体44管口。排沫通孔45和排沫管体44用于实现将泡沫排出,以便于污物分离,而设有的导向圆环46能对下方向上的泡沫起到聚集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石首鱼科鱼类循环水处理工艺方法:

-检测养殖水体氨氮、cod平均浓度,判断是否超过设定参数;

-判断养殖水体检测参数超过设定参数后,将养殖水体从养殖池10中抽取,经过滤组件50进行过滤处理,再由气浮组件40处理排入生物池20内;

-生物池20内水体由杀菌组件30杀菌处理后送入养殖池10内;

-重复上述步骤,控制养殖水体检测参数处于设定参数值范围内。

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水体的持续检测来控制过滤组件50和气浮组件40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经生物净化,以此保证养殖污水循环利用,适用性强,通用性好,节能高效,其中过滤组件50和气浮组件49能够高效对养殖污水净化,有效提高物理净化的过滤效率和效果,缩短循环周期,保证净化水质和养殖物生长环境条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参见附图10、11所示:过滤桶体70一端部设有清洗组件80,设有清洗组件80的过滤桶体70端部设有交错设置的第二支撑连杆72,第二支撑连杆72与过滤桶体70端部开口内壁连接并且相邻的第二支撑连杆72形成排污孔体73,交错设置的第二支撑连杆72中部穿接过滤转轴59,过滤转轴59上连接有第一转动板体82,第一转动板体82平面与过滤转轴59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体82一端部与过滤转轴59装配,另一端上部铰接第二转动板体84,且铰接于第二转动板体84中部,第二铰接板体84一端部开口设置具有u形状的限位槽孔83,过滤桶体70上环绕布设间隔的限位柱体81,所述限位柱体81与限位槽孔8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铰接板84上还设有双头半圆形的环形通槽86,所述环形通槽86内配设有限位销轴88,限位销轴88上端部连接限位支撑架85,所述限位支撑架85与过滤桶体70连接,过滤桶体70两端部均设有限位支撑架85,且两端部均设第二铰接板84,所述过滤桶体70外侧设有与其同轴的清洗柱体87,清洗柱体87两端部与第二铰接板84的环形通槽84配设,所述清洗柱体87表面环绕设置清洗海绵。在过滤桶体70对养殖水体过滤处理过程中,过滤转轴59的旋转带动第一转动板体82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铰接板体84移动,其中第二铰接板体84在移动过程其一端的限位槽孔83与限位柱体81相对应配设,限位槽孔83侧方的第二铰接板体84部分优选使用橡胶材质以避免过滤转轴59转速过快存在旋转偏差,导致第二铰接板体84与限位柱体81卡死,在第二铰接板体84移动过程中其带动清洗柱体87对过滤桶体70表面滚动清洗,这样清洗柱体87与过滤桶体70表面为间隙接触清洗,不仅能够起到清洗效果还相对过滤桶体70起到一定碰撞效果,利用较低的碰撞振动来促进过滤桶体70内分离的颗粒物在桶内移动速度提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养殖池10和生物池20外侧设有蓄水池11。养殖的水体在水体循环处理过程中,可能因自然汽化、过滤过程中水体残留在杂质中、气浮过程中水体随泡沫排出等,导致养殖水体的水量减少,通过设有的蓄水池11能够对养殖池10和生物池20内进行水体补充,总体来说相较于现有直接将养殖水体排放而言,本发明实现水体循环处理并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工厂化养殖的推广,并且养殖所用补充水体较少。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