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层流滤膜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9122发布日期:2021-02-20 12:5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稳态层流滤膜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态层流滤膜池。


背景技术:

[0002]
所谓滤膜池,即用于放置滤膜、能够保证滤膜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姿态的滤膜容器,也可以将装有滤膜的滤膜池看作是过滤器。
[0003]
高分子膜片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施加压力,以保证膜片具有稳定的渗透通量,然而多数膜片刚性不足,在高压下很容易破损,导致膜片使用寿命短、过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态层流滤膜池,能够保持膜片形状不被破坏,且不影响膜片渗透效果、延长膜片使用寿命。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稳态层流滤膜池,包括密封连接的下半体和上半体,两半体的贴合面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下半体内部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外部连通,进液通道的出液口和出液通道的进液口为若干圆孔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半体设有透过液通道,所述透过液通道的进液口处设有多孔筛板、出液口与外界连通。
[0006]
上述方案,膜片夹设在两半体之间的贴合面处,待过滤液体由下半体的进液通道进入一个空腔后再由膜片进行过滤,这样一来就克服了湍流和湍动以及各种随机的扰动带来的种种干扰,保持膜片性能的稳定;多孔筛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在施加压力进行过滤时膜片发生变形甚至破损,影响过滤结果。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上、下半体的俯视图;
[0008]
图2、3为上、下半体的截面图。
[0009]
图中:10-下半体,11-下半体进液通道,12-下半体截留液通道,20-上半体,21-上半体透过液通道,22-不锈钢多孔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0011]
一种稳态层流滤膜池,包括密封连接的下半体10和上半体20,两半体10、20的贴合面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下半体10内部设有进液通道11和出液通道12,进液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外部连通,进液通道的出液口和出液通道的进液口为若干圆孔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半体20设有透过液通道21,所述透过液通道的进液口处设有多孔筛板22、出液口与外界连通。
[0012]
所述空腔为下半体10顶部中心位置开设的深1-3mm的圆形凹槽。
[0013]
两半体的贴合面为上凹下凸的嵌入式配合,所述空腔为开设在下半体10顶部的凸台上的圆形凹槽。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膜池在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
[0014]
下半体10顶部凸台上、圆形凹槽的外延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内、外两个,以保证在高压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0015]
下半体10进液通道11出液口和出液通道12进液口的若干圆孔分别按照圆弧状排布,且两圆弧对称分布在圆形凹槽底部临近边缘处。
[0016]
所述多孔筛板22为孔径小于0.3微米的不锈钢多孔筛板。
[0017]
所述下半体10进液通道11的进液口和截留液通道12的出液口分设在下半体1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0018]
两半体10、20之间用螺栓紧固连接;进一步地,两半体10、20整体的横截面均为方形,螺栓设置在两半体四个角的对应位置。
[0019]
将本发明的滤膜池用于测试膜性能(例如与本申请同日申请的名称为“膜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中的膜池),测试膜性能的过程中,原料液的运行轨迹是水平运动进入膜池、上移动通过圆弧状分布的圆形竖孔均匀向上流,形成稳定流动的液幕;再层流平动流过膜面,层流厚度小于0.3毫米、下移动通过圆弧状分布的圆形竖孔均匀向下流,再水平运动流出膜池。这一流动过程可以克服高压导致的湍流和湍动,以及各种随机的扰动带来的种种干扰,保证测试的稳定。经过申请人多次试验证明,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现性和可重复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