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246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和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

2、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

3、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

4、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

5、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有机废水、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仅受热污染的冷却水,虽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但目前依然存在大多数工厂对污水进行随意排放,部分只是经过筛网简单过滤一下,远远达不到排放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污水罐、控制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和排放机构,所述底座呈矩形结构,污水罐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控制器位于污水罐的一侧,并且控制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污水罐与第一过滤机构之间,并且第一水泵一端与污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位于第二过滤机构和排放机构之间,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箱、过滤网、第一支撑架、下污管和集污箱,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第一过滤箱位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并且第一过滤箱底部与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于第一过滤箱的内部,所述集污箱位于第一过滤箱的正下方,并且集污箱与底座固定连接,下污管顶部固定插设于第一过滤箱的底部,并且下污管底部与集污箱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过滤箱、第二支撑架、分隔板和若干活性炭,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第二过滤箱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架顶部,所述分隔板位于第二过滤箱内部,若干活性炭均设置分隔板上,排放机构包括第一出污箱、第二出污箱、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出污箱和第二出污箱均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出污箱和第二出污箱中部顶端,所述水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第一出污箱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设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沉淀箱内部底端设有明矾,并且沉淀箱的顶部设有第一箱盖,所述第一箱盖与沉淀箱可拆卸连接,所述沉淀箱和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出水管,箱盖顶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通过出水孔与箱盖固定连接,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水泵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一端与第一过滤箱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网将第一过滤箱内部分割成两个腔室,并且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箱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封盖的一侧与第一过滤箱铰接,第一封盖的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一封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箱与集污箱之间设有闸阀,所述闸阀位于下污管上,并且闸阀与下污管固定连接,所述集污箱的一侧设有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封盖的一侧与集污管铰接,并且第二封盖的另一侧设有拉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箱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与第二过滤箱一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第二水泵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将第二过滤箱内部分为两个腔室,并且分隔板与第二过滤箱固定连接,分隔板上设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活性炭通过对应圆孔与分隔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箱顶部设有第三封盖,所述第三封盖的一侧与第二过滤箱铰接,并且第三封盖的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第三封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的三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另一侧与第二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污箱顶部设有第二箱盖,第二箱盖与第一出污箱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箱盖顶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通管另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箱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污箱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箱盖,第三箱盖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通管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三箱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盖的顶部设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连通至第一出污箱内部,并且第一漏斗与第二箱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箱盖顶部设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连通至第二出污箱内部,并且第二漏斗与第三箱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顶部均铰接有圆盖,所述第一出污箱和第二出污箱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一个排水管,两个排水管的一端分别连通至第一出污箱和第二出污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均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操纵控制器打开第一水泵开关,废水从污水罐经第一水泵进入第一进水管,废水顺着第一进水管进入第一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将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并堆积在第一过滤箱的一个腔室内,废水穿过过滤网进入第一出水管,顺着第一出水管进入沉淀箱,沉淀箱内部的明矾将废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吸附,操纵控制器打开第二水泵的开关,废水从沉淀箱经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二过滤箱内,第二过滤箱内部的活性炭将废水中更细小的杂质吸附,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水,废水穿过活性炭经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水泵进入第一连通管内,打开控制器启动电磁阀,废水从第一连通管经电磁阀内的腔室进入至第二连通管,顺着第二连通管进入第一出污箱,当第一出污箱内水地深度与水位传感器持平时,水位传感器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控制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二连通管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从而阻隔第二连通管打开第三连通管,污水顺着第三连通管进入第二出污箱,打开两个出污箱顶部的圆盖,将准备好的化学净化剂经对应的漏斗分别加入至对应的出污箱内,达到对废水消毒的作用,终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分别从第一出污箱和第二出污箱底部一侧的排水管排放,结束后操纵闸阀,将第一过滤箱内较大固体杂质经下污管流至集污箱进行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操纵控制器并从两个漏斗加入化学净化剂即可对工业废水进行多道程序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极大提高了对工业废水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放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机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机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箱拆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底座1、污水罐2、控制器3、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第一过滤机构6、第二过滤机构7、排放机构8、第一过滤箱9、过滤网10、第一支撑架11、下污管12、集污箱13、第二过滤箱14、第二支撑架15、分隔板16、活性炭17、第一出污箱18、第二出污箱19、电磁阀20、水位传感器21、沉淀箱22、明矾23、第一箱盖24、第一出水管25、出水孔26、第一进水管27、第一封盖28、第一把手29、闸阀30、第二封盖31、拉槽32、第二进水管33、第二出水管34、圆孔35、第三封盖36、第二把手37、第一连通管38、第二连通管39、第三连通管40、第二箱盖41、第一通孔42、第三箱盖43、第二通孔44、第一漏斗45、第二漏斗46、圆盖47、排水管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污水罐2、控制器3、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第一过滤机构6、第二过滤机构7和排放机构8,所述底座1呈矩形结构,污水罐2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控制器3位于污水罐2的一侧,并且控制器3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4位于污水罐2与第一过滤机构6之间,并且第一水泵4一端与污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5位于第二过滤机构7和排放机构8之间,第一水泵4和第二水泵5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机构6包括第一过滤箱9、过滤网10、第一支撑架11、下污管12和集污箱,所述第一支撑架11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第一过滤箱9位于第一支撑架11的顶部,并且第一过滤箱9底部与第一支撑架1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10设置于第一过滤箱9的内部,所述集污箱位于第一过滤箱9的正下方,并且集污箱与底座1固定连接,下污管12顶部固定插设于第一过滤箱9的底部,并且下污管12底部与集污箱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机构7包括第二过滤箱14、第二支撑架15、分隔板16和若干活性炭17,所述第二支撑架15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第二过滤箱14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架15顶部,所述分隔板16位于第二过滤箱14内部,若干活性炭17均设置分隔板16上,排放机构8包括第一出污箱18、第二出污箱、电磁阀20和水位传感器21,所述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均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电磁阀20位于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中部顶端,所述水位传感器21固定设置于第一出污箱18的一侧,操纵控制器3打开第一水泵4开关,废水从污水罐2经第一水泵4进入第一进水管27,废水顺着第一进水管27进入第一过滤箱9,第一过滤箱9内部的过滤网10将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并堆积在第一过滤箱9的一个腔室内,废水穿过过滤网10进入第一出水管25,顺着第一出水管25进入沉淀箱22,沉淀箱22内部的明矾23将废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吸附,操纵控制器3打开第二水泵5的开关,废水从沉淀箱22经第二进水管33进入第二过滤箱14内,第二过滤箱14内部的活性炭17将废水中更细小的杂质吸附,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水,废水穿过活性炭17经第二出水管34和第二水泵5进入第一连通管38内,打开控制器3启动电磁阀20,废水从第一连通管38经电磁阀20内的腔室进入至第二连通管39,顺着第二连通管39进入第一出污箱18,当第一出污箱18内水地深度与水位传感器21持平时,水位传感器21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3,控制器3自动控制电磁阀20,电磁阀20与第二连通管39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从而阻隔第二连通管39打开第三连通管40,污水顺着第三连通管40进入第二出污箱,打开两个出污箱顶部的圆盖47,将准备好的化学净化剂经对应的漏斗分别加入至对应的出污箱内,达到对废水消毒的作用,终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分别从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底部一侧的排水管48排放,结束后操纵闸阀30,将第一过滤箱9内较大固体杂质经下污管12流至集污箱进行收集。

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5之间设有沉淀箱22,所述沉淀箱22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沉淀箱22内部底端设有明矾23,并且沉淀箱22的顶部设有第一箱盖24,所述第一箱盖24与沉淀箱22可拆卸连接,所述沉淀箱22和第一支撑架11之间设有第一出水管25,箱盖顶部设有出水孔26,所述第一出水管25一端通过出水孔26与箱盖固定连接,第一出水管25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废水顺着第一出水管25经出水孔26进入沉淀箱22内,沉淀箱22内的明矾23可将废水进一步沉淀吸附,从而达到一道净化工序的目的。

所述第一支撑架11与第一水泵4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27,所述第一进水管27一端与第一过滤箱9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进水管27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4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网10将第一过滤箱9内部分割成两个腔室,并且过滤网10与第一过滤箱9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箱9的顶部设有第一封盖28,所述第一封盖28的一侧与第一过滤箱9铰接,第一封盖28的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把手29,所述第一把手29与第一封盖28固定连接,废水经第一水泵4并顺着第一进水管27进入第一过滤箱9内,第一过滤箱9内部的过滤网10将废水中较大固体杂质阻隔,达到净水的目的,手动利用第一把手29打开第一封盖28,便于对第一过滤箱9内部进行维修或更换过滤网10。

所述第一过滤箱9与集污箱之间设有闸阀30,所述闸阀30位于下污管12上,并且闸阀30与下污管12固定连接,所述集污箱的一侧设有第二封盖31,所述第二封盖31的一侧与集污管13铰接,并且第二封盖31的另一侧设有拉槽32,当第一过滤箱9内的较大固体杂质堆积时,手动打开闸阀30,固体杂质通过下污管12进入集污箱内进行集中处理,第二封盖31的设置便于对集污箱内部进行维修更换。

所述第二过滤箱1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水管33和第二出水管34,所述第二进水管33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14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进水管33的另一端与沉淀箱22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34一端与第二过滤箱14一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出水管34另一端与第二水泵5可拆卸连接,废水从沉淀箱22进入至第二进水管33,通过第二进水管33进入第二过滤箱14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废水经第二过滤箱14净化处理后,顺着第二出水管34经第二水泵5至电磁阀20。

所述分隔板16将第二过滤箱14内部分为两个腔室,并且分隔板16与第二过滤箱14固定连接,分隔板16上设有若干圆孔35,所述若干活性炭17通过对应圆孔35与分隔板16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箱14顶部设有第三封盖36,所述第三封盖36的一侧与第二过滤箱14铰接,并且第三封盖36的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二把手37,第二把手37与第三封盖36固定连接,废水经第二进水管33进入第二过滤箱14,第二过滤箱14内部的活性炭17将废水中的微小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手动利用第二把手37打开第三封盖36,第三封盖36的设置于便于对第二过滤箱14内部进行维修和更换活性炭17。

所述电磁阀20的三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连通管38、第二连通管39和第三连通管40,所述第一连通管38另一侧与第二水泵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污箱18顶部设有第二箱盖41,第二箱盖41与第一出污箱18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箱盖41顶部设有第一通孔42,所述第二连通管39另一端通过第一通孔42与第二箱盖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污箱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箱盖43,第三箱盖43顶部设有第二通孔44,所述第三连通管40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44与第三箱盖43固定连接,废水经第二水泵5进入第一连通管38,顺着第一连通管38经电磁阀20内部腔室进入第二连通管39,废水顺着第二连通管39进入第一出污箱18,当第一出污箱18内部水位到达水位传感器21时,水位传感器21发送电讯号给控制器3,控制器3紧接着控制电磁阀20接通第二连通管39处的阀体,从而废水从另一端的第三连通管40流出,第二箱盖41和第三箱盖43的设置为密封两个出污箱。

所述第二箱盖41的顶部设有第一漏斗45,所述第一漏斗45连通至第一出污箱18内部,并且第一漏斗45与第二箱盖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箱盖43顶部设有第二漏斗46,所述第二漏斗46连通至第二出污箱内部,并且第二漏斗46与第三箱盖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漏斗45和第二漏斗46顶部均铰接有圆盖47,所述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一个排水管48,两个排水管48的一端分别连通至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的内部,手动打开第一漏斗45和第二漏斗46上的圆盖47,将化学净化剂分别从第一漏斗45和第二漏斗46加入,从而对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内部的废水进行化学净化,圆盖47是为封闭两个漏斗,经化学净化后,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内的废水经两个对应的排水管48流出进行排放。

所述控制器3与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电磁阀20和水位传感器21均为电连接,电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提高了废水净化效率。

工作原理:操纵控制器3打开第一水泵4开关,废水从污水罐2经第一水泵4进入第一进水管27,废水顺着第一进水管27进入第一过滤箱9,第一过滤箱9内部的过滤网10将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并堆积在第一过滤箱9的一个腔室内,废水穿过过滤网10进入第一出水管25,顺着第一出水管25进入沉淀箱22,沉淀箱22内部的明矾23将废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吸附,操纵控制器3打开第二水泵5的开关,废水从沉淀箱22经第二进水管33进入第二过滤箱14内,第二过滤箱14内部的活性炭17将废水中更细小的杂质吸附,从而进一步净化废水,废水穿过活性炭17经第二出水管34和第二水泵5进入第一连通管38内,打开控制器3启动电磁阀20,废水从第一连通管38经电磁阀20内的腔室进入至第二连通管39,顺着第二连通管39进入第一出污箱18,当第一出污箱18内水地深度与水位传感器21持平时,水位传感器21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3,控制器3自动控制电磁阀20,电磁阀20与第二连通管39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从而阻隔第二连通管39打开第三连通管40,污水顺着第三连通管40进入第二出污箱,打开两个出污箱顶部的圆盖47,将准备好的化学净化剂经对应的漏斗分别加入至对应的出污箱内,达到对废水消毒的作用,终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分别从第一出污箱18和第二出污箱底部一侧的排水管48排放,结束后操纵闸阀30,将第一过滤箱9内较大固体杂质经下污管12流至集污箱进行收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